身體.意識.敘事:現代詩九傢論

身體.意識.敘事:現代詩九傢論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現代詩
  • 詩論
  • 身體詩學
  • 意識形態
  • 敘事理論
  • 文化研究
  • 文學批評
  • 中國現當代文學
  • 九位詩人
  • 文本解讀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颱灣詩學25周年颱灣詩學論叢

  詩意的特徵仍然必須建立在敘事的基礎結構上,
  讀者纔能理解,讓詩的比興抒情得到更高的共鳴。


  從鯨嚮海詩中的青春討論何謂「kidult」的fu?
  如何從淩性傑詩中的孤獨,詮釋其螢火蟲之夢?
  自色悟空,你能否從陳剋華的詩中讀齣佛教思想呢?
  舉目空白始悟,如何探討蕭蕭現代禪詩中的禪趣?
  詩俠鄭愁予的詩中古典風格究竟為何?又從何而來?
  席慕蓉詩作敘事模式是如何轉變?
  前往故事的途中,如何探討嚴忠政詩中的敘事人稱?
  要怎麼理解賴和〈流離麯〉中的文學敘事與曆史敘事?
  餘怒詩中的異常身體,你能感受傷病、畸形與死胎的意象嗎?

  每一首詩都有意象比興,讓閱讀者的意識隨著詩想跳躍。

  陳政彥闡釋現象學、詩學中身體與詩的論述,透過詩人們的詩作分析,思考敘事學運用在現代詩研究上的可能。

本書特色

  颱灣詩學論叢係列書之一


  《颱灣詩學季刊》以論說颱灣詩學為其立刊宗旨之一,大部份同仁都在大學任教,能寫詩,亦都有現代新詩的論述能力,策劃編印「颱灣詩學論叢」,將收入有關颱灣現代詩的專著、論集、詩話等,初期將以同仁為主,未來不排除擴大徵稿,希望每隔一段時間可以齣個幾本。第二批共有六本,包括嚮明的《詩人詩世界》、蕭蕭的《新詩創作學》、白靈的《颱灣新詩的跨領域現象》、陳政彥的《身體.意識.敘事──現代詩九傢論》、蕓朵的《濛濛詩意──蕓朵論新詩》和林於弘、楊宗翰的《與曆史競走──颱灣詩學季刊社25週年資料匯編》。叢書有總序,各本有自序,內文可分輯,最後或有附錄,如作者詩學年錶等。期待本論叢能朝跨領域整閤的大方嚮前進,為颱灣現代詩學的建設,略盡棉薄之力。

  本書延續《颱灣現代詩的現象學批評:理論與實踐》的研究方嚮,透過陳剋華、餘怒的身體論述,進一步闡釋現象學詩學中,身體與詩的論述。透過現象學進行詩人鯨嚮海、淩性傑的研究,稍微彌補在前一本書中的自覺不足之處。透過嚴忠政、席慕蓉、賴和的詩作分析,思考敘事學運用在現代詩研究上的可能。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陳政彥


  南投縣埔裏鎮人。國立中央大學中文所碩士、博士。嘉義大學中文係副教授,颱灣詩學學刊社務委員,《吹鼓吹詩論壇》主編,嘉大帆布鞋現代詩社指導老師。著有《現代詩的現象學批評:理論與實踐》、《跨越時代的青春之歌:五、六○年代颱灣現代詩運動》;與李瑞騰、林淑貞等人閤著《南投縣文學發展史》上下兩冊。
 

圖書目錄

【颱灣詩學論叢】第二輯 總序/李瑞騰
推薦序/林餘佐
自序/陳政彥

「kidult」的fu──論鯨嚮海詩中的青春
螢火蟲之夢──論淩性傑詩中的孤獨
自色悟空──論陳剋華詩中的佛教思想
舉目空白──論蕭蕭現代禪詩中的禪趣
詩俠古風──論鄭愁予詩中的古典風格
堅持的溫柔──論席慕蓉詩作敘事模式的轉變
前往故事的途中──論嚴忠政詩中的敘事人稱
史詩虛實──論賴和〈流離麯〉中的文學敘事與曆史敘事
傷病、畸形、死胎──論餘怒詩中的異常身體

【附錄】
陳政彥詩學年錶

 

圖書序言

自序

  我的碩士班時期剛好是颱灣中文學術環境正在轉變的階段,研究課題從以往聚焦中國古典經史子集開始轉嚮颱灣現當代文學,同時也是颱文係所開始創辦的時候。研究領域不同,研究方法當然也要隨之變革。當時經常討論的議題是,現代文學的研究,如何能提齣有份量的研究方法的學術依據,同時還能兼顧閱讀主體的興發感受。偏嚮前者時常有文本被理論綁架的質疑,偏嚮後者,又為人詬病淪為感想式翻譯,沒有學術價值。因此碩士論文從研究蕭蕭老師的詩學齣發,開展研究視野。博士班階段承濛恩師李瑞騰老師指導,透過踏實收集現代詩論戰史資料,作為研究的紮實基礎,確實地為日後研究者建立參考的依據,則足以避免上述在文本詮釋上兩難局麵。但是我始終相信文學研究應該從人的閱讀感受齣發,尋找最適當的詮釋策略,將詩的意義挖掘齣來。

  畢業後忙碌於學校交付教學研究服務任務,但心裏始終惦記著詮釋詩作的更好可能,因緣際會接觸到現象學詩學時大為震撼,原來換個想法換個角度,個人與世界、詩作文本與閱讀主體都不是截然二分的事,而詩對人存在於世的價值與重要性都有更深層也更迷人的解釋。在收集資料過程中,纔發現現代詩壇早已有眾多前輩耕耘現象學,隻是少人提及,因此一頭栽入現象學詩學的整理,將閱讀學習心得與實際詮釋詩人詩作的成果集結,遂完成《颱灣現代詩的現象學批評:理論與實踐》,創見不多,但希望能為日後有誌於此的研究者打點地基。

  《颱灣現代詩的現象學批評:理論與實踐》完成之後,始終覺得還有議題尚待發揮,雖然已有鄭慧如教授《身體詩學》堂皇在前難以超越,但是就現象學角度來看,關於身體與詩仍然非常值得討論。此外《颱灣現代詩的現象學批評:理論與實踐》一書中,較少討論新生代與中生代詩人也覺得可惜。因此陸續在研討會上闡釋陳剋華、餘怒的身體論述,同時發錶跟我同輩的兩位重要詩人鯨嚮海、淩性傑的研究,稍微彌補在前一本書中的自覺不足之處。

  在一次次閱讀分析之餘,慢慢發現每一首詩雖然有意象比興,讓閱讀者的意識隨著詩想跳躍,但是每一首詩同時有著最基本的敘事架構,讓閱讀者的意識能有所依附産生情感,是否能用敘事學進行現代詩研究,成為新的思考方嚮,因此透過嚴忠政、席慕蓉、賴和的詩作分析,思考敘事學運用在現代詩研究上的可能。

  在實踐過程中,也深有體會,從研究方法看,在現象學與敘事學雖然分屬不同體係,但是更進一步來說,都是人類詮釋世界、詮釋符號、詮釋自身存在的一套論述,也許在日後我們應該思考一套更寬廣的詮釋體係,找尋現象學與敘事學之間,乃至於在詩作創作與學術研究之間,彼此能理解、匯通的可能。

陳政彥

圖書試讀

【「kidult」的fu──論鯨嚮海詩中的青春】(節錄)

▐ 摘要

六年級詩人鯨嚮海的詩中始終關注青春,從語言風格到題材內容上,許多詩作都讓同世代讀者看瞭産生強烈共鳴。但是鯨嚮海的詩作更深刻地嘗試挑戰成人世界的語言與體製,在詩的領域中,刻意用網路語言、日常語言、穢物髒話顛覆大眾習慣乾淨成熟精鍊的詩語言。在題材上用心經營的同誌詩,突顯齣青少年麵對性彆認同的猶豫掙紮,對社會體製例如政治與醫療等,都顯示追求自主不隨眾的特質。而從刻畫父親的詩中可以看齣鯨嚮海挑戰社會既定的象徵體係觀念,嘗試走齣自己方嚮的特質。以剋莉斯蒂娃的理論來說,鯨嚮海詩中不隻是有「象徵態」,同時也有豐富的「符號態」錶現。這正是鯨嚮海的詩顯得麵目清楚獨特的原因。

▐ 關鍵字:現代詩、鯨嚮海、青春、性彆、剋莉絲蒂娃

一、前言

一群奇怪的學長學弟擠在狹小的社辦裏
一口一口齊心協力把時問吹遠
小小的甬道偶爾傳來口水滴落譜架的輕響
乾!離開校門口時黃昏總是那付德行
就,過去瞭過去瞭
那些過站不停的公車司機
咒罵聲一天天無力的歲月

這首看似白描的〈高中男生練習麯〉用語簡單,透過第一人稱視角捕捉高中生活點滴,麵對迴不來的歲月,此中惆悵自然感傷。青春正是鯨嚮海詩作給人的第一印象。

鯨嚮海是六年級詩人的重要代錶。李瑞騰談到《新詩三十傢》中最年輕的詩人鯨嚮海(1976)與楊佳嫻(1978)時,肯定他們是:「相較於同輩詩人,他們活動力強,作品質量皆佳,確實是最新世代詩人之佼佼者。」青春則是鯨嚮海長期在詩中書寫的主題,初戀的青澀苦楚,網路上窮極無聊哈啦的內容,對未來充滿期待卻鄙視卑微自己,詩中這些元素與優美的詩句相互衝激形成突兀卻和諧的基調,也讓鯨嚮海受到眾多讀者的喜歡。鯨嚮海曾在詩集《大雄》一書的後記中說:

心理學傢Dan Killey於一九八三年提齣「彼得潘癥候群」(Peter Pan Syndrome),用以代錶那肉身已衰、思考與言行卻仍像小孩般天真的人。……有些學者更重組齣一個新字「kidult」(kid+adult)來稱呼這些具有兒童心態的成人。然而詩歌最美好之處,不正彷彿時光機與任意門?……最強大的詩集都應該有「kidult」的fu。

用戶評價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