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一
找回自己的神采—面对「压力上瘾状态」
—张贵杰 透过书及牌卡认识Doreen Virtue好像也有几年的时光了,很高兴总是有机会把她带给华人地区的朋友认识。
这次,她把焦点放在多年来对于身体工作及心理谘商的体会与认识,从自身的经验开始发展出来的《不要让人黯淡你的光》,有幸比读者更早读到这本书,其实是一个很激励自己的过程。因为在阅读这本书的同时,我也不断地检视自己目前的状态。
正如朵琳在书中所谈论的情形。过去的几年我在大学里持续担任行政的角色,除了教师的身分外,有更多不同以往的行政职责角色压力。2017年中,因为身体一直感到疲惫,也就利用进行研究的机会,向校长请求能够卸下行政职务,单纯地回到阳春教师教学、研究与辅导服务的工作。
我以为我的身体会变得更好,哪知道这一卸下行政职责后,我的身体变得更糟糕,血压在一段时间中持续居高不下,人突然有一天陷入昏迷状态,只好住进医院进行身体大检查,中西医并进地重新调理自己的身体。此刻的我,正努力试着恢复神采。
回头重新检视自己的行事历,一直以来都没有所谓「悠闲」的安排,每天行事历总是塞得满满的。许多时候,事情、会议总是以分钟计算的。一直担心自己该做的事情还很多,但是生命及体力却有限,在人们需要我、唿唤我的地方,我就义不容辞地前往。如同《不要让人黯淡你的光》这本书上所写的状态,我似乎对压力上瘾了。
我以为自己是心理学家,是个懂得调适自己生活各面向的谘商心理师,却如同朵琳对自己诚实地发现一般,我们在帮助人的历程中,已经在经验黯淡自己神采的历程了。透过自身身体崩解的经验,我正视自己的生活态度与饮食习惯,却正好遇见生命潜能出版社邀请我推荐这本书的中译本,一读就停不下手,不断地点头与自我检视,彷彿。我与朵琳有着同时性的身心灵重整的历程。在大学教师、谘商心理师的角色之余,我也关注灵性生活对于人们健康的重要影响,朵琳总是不吝啬地把自己的看见与发现和读者分享,我也就借着这样的历程,好好地沉淀与反思自己一番。
本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从科学证据去探讨神采;探讨生活中压力与创伤对于这些生活上的烦躁琐事所产生的压力感。第二部分则是讨论如何重建自己的神采;第三部分讨论如何与他人产生正向的连结。书中朵琳从身心灵的面向去探究每个生活中的压力、创伤及生活里看似充满活力其实却是极度消耗的琐事。
除了聚焦在自己的饮食习惯、生活型态的种种状态,来推估自己是否压力贺尔蒙上瘾,以及生活中琐事缠身的状态之外,我们更可以借着饮食、生活习惯的改变,重新找回与他人的连结。
套用本书的话,如果你开始阅读,那么就去散发你的神采吧!不要让「任何事物」黯淡了你的光采。
张贵杰博士
.玄奘大学社会工作学系专任副教授
.谘商心理师暨认证督导
.蓝海催眠研究机构课程总策画
.家庭与伴侣谘商、表达性治疗、天使疗法、催眠师暨催眠讲师
推荐文二 走出命运的肥皂剧,活出焕然全新的人生
—伊莉莎白 在你目前的生活里,夸张的戏剧、矛盾、冲突、悲苦不断吗?
你觉得自己有强迫症?
总是吸引不合适的感情对象?
对酒精、咖啡、甜食上瘾?
不想孤独却又不知如何与人相处?
身体容易过敏?
总是对周遭环境有不安全感?
对负面的人事物反应特别敏感?
如果你有以上的情况,你有内在的创伤疾病(trauma sickness )需要被看见被照抚。
「在每个高度戏剧化的人背后都藏匿着某个尚未解决的创伤。戏剧是人用来请求关爱、祈求帮助和理解的方式。」
坦白说,这本书来得真巧,写着推荐序的同时,我也恰逢疗癒内在对情感不信任、没有安全感的过程。原本以为自己在这方面已经痊癒的差不多了,但经由我吸引的对象,经由我想要抓取掌控对方的爱,我发现自己仍需继续疗癒!此书帮助我看见自己情感纠结的盲点,了解是过往的创伤让我吸引了不合适的对象,帮助我更快速的断舍离。
「大脑和肾上腺在创伤后出现的改变或许会让你对戏剧和负面事物上瘾。」
更惊讶地是,我真的发现自己对负面事物和戏剧性的经验具有成瘾的模式,某些时刻,我的确十分欢迎并享受着那种别人对不起我的受害者意识,或内在无价值感自卑自怜的悲伤;彷弗这样,我才能得到上天的关注,才是真实地活着。
内在的创伤是负面戏剧性的人事物找上自己的原因,我们有可能因爲不了解,或不愿看见这个真相、不愿意改变自己,宁愿沈溺在上瘾的悲情中而总是把责任推卸给他人。无论如何,内在创伤的上瘾症终究会反应在身体生理、显化成日常生活的事件、创造出更多的肥皂剧,来督促你去面对,强迫你去处理。
这本书鉅细靡遗地陈述各种戏剧性的特征、各种类型的创伤、各种成瘾的类型以及创伤后症候群(PTSD)的反应,并探讨压力来源与过敏污染源,认识会让人瘾上加瘾的食品,说明肾上腺素(Adrenaline)、皮脂醇(Cortisol)、组织胺(Histamine)这三种压力荷尔蒙是如何负面影响身体。当你清楚了解自己的创伤源头后,作者接着教导你如何避免瘾症的诱惑,如何选择正向有光的食物与能量,如何进行戏剧排毒,还有实用易做的疗癒方法帮助你走出创伤的阴影与后遗症。
如果你不晓得如何做自己,不晓得如何与家族负面的成员相处,不晓得如何融入人际关系,不晓得如何吸引适合的对象,请深入阅读这本书;如果你希望老是鬼打墙的肥皂剧能早日播出完结篇,请尽早阅读这本书来疗癒创伤;如果你想要快速脱离瘾症、离开过往创伤的牵引,过着青春健康、焕然一新的生活,更不能错过这本书!
这本书在拥有心理师背景的朵琳.芙秋夫人的巧心构思下浅显易懂,适合所有领域的人士阅读练习,愿大家在这本书的照料下,都能顺利地远离人生肥皂剧,让生命容光焕发,让生活光明灿烂!
伊莉莎白(Elizabeth Chou)
.华人地区第一位经黛安娜‧库柏学校(Diana Cooper School of Angels and Ascension)认证带领《天使》、《独角兽》、《扬昇大师》、《黄金亚特兰提斯》、《列木里亚行星疗癒》工作坊老师
前言 在人们眼中,我是灵性书籍与牌卡的作者。尽管我学习心理学并执业多年,但是我投入在灵性上的时间还要更久。这本书不会讨论灵性,不过它诞生于一次带给我惊人内在讯息的灵性经验。
那个内在讯息来到时,我人在旧金山参加巡回签书活动。经过25年的来往巡回,旅行让我感觉自己油尽灯枯。我热爱教学及面对观众,不过造访各个城市已经变成很大的困扰。我对机场维安站、城市交通与噪音、空气污染和过度密集的差旅行程这些事变得超级敏感。除此之外,我很难在差旅中维持自我照料的规律。
我想停止巡回,但是我只会用这种方式来教授自己出版的书。那是职涯的习惯。虽然这样,旅行还是给我巨大的压力,就快将我击溃。
事情就这么发生了:压力让我跌到谷底。那时我才刚在多伦多办完一场工作坊,人在机场,正要前往旧金山。那天是週末,是下着雪的冬季。我感觉寒冷又疲倦。
当我在多伦多机场报到,航空公司职员说明我已经被随机选中,要接受额外的维安筛检,得接受搜身及额外的X光扫描!她将我的登机证还我,上头用显着的字体标示SSSS这几个字母,是机场额外筛检的代码。
我开始因为挫折而大哭。通常我都能找到正向方式,例如祈祷、和维安人员交谈、提醒自己维安措施是为了所有乘客的安全,借此鼓舞自己去面对机场维安措施。不过,当时我并不知道,我的饮食、生活压力、来自过去尚未解决的创伤已经将我搾干到这种程度,让我无法运用自己往常的正向处理策略。
想到要经历额外的维安筛检让我心情跌落谷底,让我因焦虑而落泪。我热爱写作和教学,但是持续的旅行让我感觉自己受困在没有出口的循环之中。当我经历彷彿更漫长的航程抵达旧金山,我决定自己得停止旅行-无论会有什么后果。
接着,在第二天,我在联合广场沿着邮政街漫步时突然听到一个内在讯息。那个讯息也是这本书的基础。那是一个句子,如此深刻,如此真实,让我立刻在一家珠宝店门口停下脚步,好将这个句子写下:
「你和这么多人之所以经历着生命的纷乱戏剧,是因为你们对组织胺上瘾。」
这个讯息我听得清清楚楚,就像另一个人在对我说话(这也是我从童年起接收灵性讯息的一般方式)。现在,为了避免你认为我有幻听,请了解这点:要在查普曼大学攻读谘商心理学硕士学位,我和所有学生都需要经历一连串的心理学筛检测验。这些测验我全都通过,也得到我的学位。
研究者魏斯(D. J. West)是如此定义幻觉和真正通灵经验的差异:
病理性幻觉倾向于依循某些相当僵化的模式,会在疾病发病阶段反覆发生,但是其他时候不会,同时还会伴随其他症状,尤其是意识的干扰和失去对一般环境的知觉。自发性通灵经验通常是独立事件,与任何疾病或已知的干扰没有连结,而且绝对不会伴随有任何失去对一般环境的连结。(West 1960)
这么说吧,我接受到那个讯息时绝对意识到我四周的环境。从2003年戒酒后,我一直保持百分之百的清醒,所以不会是酒醉的缘故。
研究显示,幻听和真正通灵经验的差异在于,前者是负向的或基于自我感,后者是正向的。我收到的确实是「正向」的讯息。
当时有种灵光乍现的感觉伴随这个讯息而来,不过我还不知道它的冲击有多广。我对组织胺(histamine)的生理作用还算熟悉。我直觉认为,这些文字指向我对组织胺上瘾的循环,那是来自生活的压力和戏剧。
所以我写下这个讯息,甚至在脸书上我的个版以它发文。不过之后我就忘了这件事,直到意外(这感觉像是神圣的介入)让我以前写下的这句话某天在我脸书的版面上跳出来。
那时我开始研究组织胺成瘾,而我的发现让我大吃一惊!我领悟到自己在多伦多机场的崩溃经验主要是因为摄取高组织胺食物、被压力淹没(这会增加组织胺浓度)、以及没有好好面对并处理自己过去经历的创伤所产生的累积效应。
讽刺的是,身为成瘾行为与饮食失调治疗师,我研究并治疗创伤几十年。我的博士论文是关于儿童虐待与成瘾行为发展的连结,后来这成为我出版《减去情绪的重量》(Losing Your Pounds of Pain)这本关于饮食失调的着作的蓝图。我参加过创伤研究先行者彼得。列文博士(Dr. Peter Levin)与贝塞尔。范德寇博士(Dr. Bessel van der Kolk)所举办的工作坊。
我甚至跟一位心理治疗师同事说,我觉得列文博士描述的创伤听来像是我自己的伤口。我的同事立刻责备我,说我根本不应该认为自己经历过创伤,因为我根本没上过战场或是童年曾遭受虐待(这些是与创伤后压力症候群最常连结的两类创伤)。他责备我随便就使用「创伤」这个词。
所以我连声抱歉来保护自己(或许「正因为」他的话带给我的创伤),告诉自己说他一定是对的。既然我的创伤和童年受虐或战斗无关,我就忽视它们。我忽略了这些痛苦经验对我生命的影响。
在为这本书进行研究之后,我发现创伤的定义相当广泛,也包含任何让我们感觉恐惧、无助、及高度害怕自己会丧命的处境。根据这些定义,我的经验确实是创伤性的,它们也确实重新编写了我的身体与大脑化学运作,同时给我留下心理伤疤。根据我进行的研究,我当时其实并非随便使用「创伤」这个词。这是真正的创伤,对我们许多人而言都是如此。
我对自身感受的忽视显示某种程度的否认可能会阻碍创伤复原。即使我有临床背景,我也未能辨认出自己的创伤后症候群,也小看了自己所受的冲击。我的同事也处在否认模式,或许因为他不愿意面对自己的创伤。
我开始根据这些发现在自己身上努力。我遵循这本书会提到的每一种创伤疗癒的建议,发现大有助益。
起初,就像许多创伤倖存者一样,我没有耐心,想立刻看到成效。等我注意到自己这种行为,就发现需要持续的投入才能疗癒人的既有模式。经过三到四个月,我注意到自己出现重大的正向改变。我感觉到新的快乐和满足,以前甚至不觉得它们存在。我终于了解自己旧有的创伤模式如何在我当前的生活中吸引各式的戏剧。等到看出这个动力模式,我就有意识地决定要进行「问题排毒」(Drama Detox),那些模式就逐渐消散。
我很高兴情绪排毒也疗癒了我的身体,以前经历的水肿和皮肤发痒症状都消失了。我又看得见自己的颧骨了!依循在本书中你会读到的方法也帮助我顺利转换职业。朋友表示我看起来年轻多了,而我「感觉」也是。心中温暖的平静取代了我以前习惯的紧抓不放的压力。
我很兴奋能与你分享我的发现,因为我知道它也将正向地改变「你的」生命!
——伴着爱,
朵琳。芙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