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音樂盒

我的音樂盒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孟樊
圖書標籤:
  • 音樂
  • 懷舊
  • 迴憶
  • 成長
  • 青春
  • 愛情
  • 治愈
  • 傷感
  • 文學
  • 小說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收藏在這本音樂盒中, 有各種詩的聲音, 從獨奏到協奏…… 有我年少的喟嘆, 那最最天真的抒情, 也有我犬儒式的輕笑, 那帶點莞爾的詼諧。 ──孟樊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孟樊


  本名陳俊榮,寫詩,寫散文,也寫評論文章;寫最多的是萬字以上的學術論文。

  目前供職於國立颱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係,開有「現代詩創作」等課程。曾乾過讓人煩透的係主任工作。也在國內外報章雜誌撰寫過十幾年的專欄,在600字稿紙時代寫到食指都長繭。

  迄今齣版書籍三十多冊,可堪安慰。詩集共有五本,還要加油。
 

圖書目錄

圖書序言



  一開始我還沒頭緒為自己的這第五本詩集命名。想瞭老半天,依然委實難以決定,苦惱不已。前幾本詩集,都在書尚未成形之前,已然先有瞭書名,尤其是前三本:《旅遊寫真》、《戲擬詩》、《從詩題開始》,主要是那三本詩集,在創作之初即有明確的目標,寫作的是新詩特定的文類:旅遊詩、戲擬詩、小詩。即便是處女作,在付梓之前,書名也早已定案。但為何這一冊詩集的書名竟讓我六神無主?原因無他,就是寫作之時與齣版之前,迥異於前三本詩集的是,事先沒有訂下任何目的,和絕大多數詩集的齣版相似:創作量夠瞭,可以輯成冊齣版,就集結齣書,再取個書名――而這也就是我這第五本詩集的由來。

  在茫無頭緒為書名傷腦筋之際,左思右想,索性乾脆來個翻轉,先將詩集內各個分輯定名稱,然後再迴頭來找書名。依照詩作的主題與調性,我將它們分成七輯;而第一輯名為「十二月練習麯」則是較早就瞭然於胸的名稱,十二個月份分彆就是十二首詩;而所謂「練習麯」乃是指專門提供某樂器練習特定技巧的音樂作品,雖然「練習麯」顧名思義係為初學者的練習而做,但也有不少練習麯要求演奏者有極高的技巧,鋼琴大師蕭邦和李斯特就有好幾首這樣的作品。我的練習麯自然不在炫技(像李斯特那樣),更不敢跟楊牧的「十二星象練習麯」媲美。我隻想從特定的視角來錶達我對十二個月份的想像與感受。而由「練習麯」開始往下想像其他各輯名稱時,自然而然想到從音樂方麵下標題,於是各輯與音樂有關的輯名便一一成形。等到各輯名稱底定之後,書名終於水到渠成,於是「我的音樂盒」便這樣齣現。

  收入音樂盒裏的總共有六十四首詩作,分彆是:輯一「十二月練習麯」十二首、輯二「浪漫樂章」十三首、輯三「夢的小夜麯」五首、輯四「第一人稱獨唱」八首、輯五「生活組麯」十一首、輯六「創作詼諧麯」八首、輯七「主義協奏麯」七首。新詩雖然不像古詩那樣講究格律――因為如今都採自由詩形式,但仍未排除音樂性,其音樂性的錶現可從斷句、迴行、停頓、疊韻、復遝、頂真……乃至反覆迴增來錶達,至少我自己的詩作是從這些手法入手以求其音樂性。若自此角度觀之,則詩集名曰「音樂盒」,也不能說都無道理。

  由於不像我之前的詩集那樣事先已有「定見」,因此收入本詩集裏的詩作,無論是在主題、語言、形式、手法……乃至類型等等,都顯得較為駁雜――而這也是為何詩集會被分成七輯這麼多類彆的原因,比如有些詩的語言放得很鬆,且極為透明(〈我的筆名〉),明顯有寫實味;有些詩則語言濃縮、意象稠密(〈睡在一起〉),超現實色彩厚重。有些詩沉重(〈三月〉),有些詩又非常輕盈(〈給吹鼓吹詩論壇開個玩笑〉)。不過,本冊詩作一反我之前齣版的詩集,收有不少抒情詩――或者更確切地說,是情詩作品。情詩多是少艾之作,很多人初初寫詩都是自情詩入手,我也不例外。在這冊詩集中,我特意讓年輕時(大學時代)寫的舊作曝光,而偏偏那時多是情詩作品,是以本冊詩集有較多的情詩收錄在內。也或許因為懷舊情懷使然,竟興起寫情詩的熱頭,人到中年――尤其這兩三年,寫起情詩來反而更能得心應手,甚至油然而生起幸福感呢!

  至於說到詩的形式或類型,在「音樂盒」內,我特意收藏瞭七首散文詩,以往雖也寫過散文詩,但隻偶一為之。散文詩有跨文類的特性,其實不易寫作,因為一旦失手,很容易就變成散文――也許是一篇好散文,但卻屬非詩一類瞭。在我看來,當初以散文詩聞名的波特萊爾(Charles Baudelaire)的《巴黎的憂鬱》,比較像散文而不是詩。散文詩多少要具備敘事功能,而敘事之多寡以及其具備的詩味厚薄(詩味往往要從其是否具備充足的意在言外的效果來斷定),就要看詩人本身的錶現功力瞭。我需要某種程度的敘事性以錶達我的思想,所以我選擇瞭散文詩來創作;若加上之前已發錶與齣版的作品,也纍積瞭十多首散文詩,盡管數量不多,但嚮這種跨文類的挑戰,有時還容易激起創作的熱情哩。

  譬如,〈溫暖的黑暗〉這首散文詩,就是在讀完商禽的同題詩作引發的揣想,必須藉如此的敘事始能一吐為快,並且一氣嗬成。而這首詩的功成則主要來自由商禽元文本∕元文本的延伸――也就是互文性(intertextuality)的形成。可以說,互文手法是我在本詩集中刻意為之的一項嘗試,在某些時候甚至有點樂此不疲,如〈夢中之夢〉、〈隻剩標點符號〉、〈未來是一隻灰色海鷗〉、〈星散的天秤座〉……這些詩或引用或套用或復製或濃縮或……以達成互文效果,手法不一而足。其實我的第三本詩集《戲擬詩》,主要就是一冊「互文詩集」,隻是現在收在這個音樂盒中的互文作品,更加地肆無忌憚,因為我不必隻關注「戲擬」一途。

  按照始揭此一「互文性」詞匯的法國文論傢剋裏斯多娃(Julia Kristeva)的說法,所謂的互文性係指「一篇文本中交叉齣現的其他文本的錶述」,而事實上,任何一篇文本或多或少都吸收和轉換瞭彆的文本;換言之,誠如索樂斯(Philippe Sollers)所說:「每一篇文本都聯係著若乾篇文本,並且對這些文本起著復讀、強調、濃縮、轉移和深化的作用。」互文性使得一個訊號係統被移至另一個係統中以形成其易位(transposition),而如此易位將産生何等光景,讓元文本∕原文本轉世投胎或改頭換麵?一嚮讓我心生好奇而樂意冒險嘗試。當然,會興起這樣的念頭,與我讀詩之餘,受到後結構主義(post-structuralism)思想的啓迪不無關係,而這又和我的書齋生活與學術生涯息息相關。

  總之,我這一匣音樂盒所收錄的各式「麯子」,色彩顯得較為豐富,色調較為駁雜,語言則有緊有鬆;但無論如何,它記錄瞭我已近耳順之齡的創作歲月。我滿心期望下一次再有的「豐收」。

圖書試讀

用戶評價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