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IDWORKS零件与组合件培训教材<2018繁体中文版>

SOLIDWORKS零件与组合件培训教材<2018繁体中文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SOLIDWORKS
  • 零件设计
  • 组合件设计
  • 机械设计
  • CAD
  • 工程制图
  • 培训教材
  • 2018
  • 繁体中文
  • SolidWorks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SOLIDWORKS零件与组合件培训教材<2018繁体中文版>是依据DS SOLIDWORKS公司所出版的《SOLIDWORKS 2018:SOLIDWORKS Essentials》编译而成的书籍,本书着重于介绍使用SOLIDWORKS软体建立零件、组合件的基本方法和相关技术,以及产生工程图的基础知识。

  本套教材不但保留了英文原版教材精华和风格基础外,同时也按照台湾读者的阅读习惯进行了编译审校,最适合企业工程设计人员和学校相关专业师生使用。
机械设计与制造领域前沿技术深度解析:先进材料、数字化制造与智能系统集成 本书聚焦于当前机械设计与制造领域最前沿的技术发展方向,旨在为专业工程师、高级技术人员以及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一套全面、深入且具有高度实践指导意义的知识体系。全书结构严谨,内容涵盖从基础理论到尖端应用的多个层面,旨在培养读者运用跨学科知识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第一部分:高性能结构材料的选型与应用 本部分深入探讨了现代工程设计中对材料性能日益苛刻的要求,重点介绍了新型合金、复合材料以及增材制造专用材料的特性、制备工艺及其在极端环境下的应用表现。 先进金属材料的微观结构控制与宏观性能调控: 详细阐述了高熵合金(HEA)的设计原理、相变行为及其在航空航天、能源领域的应用潜力。讨论了超细晶粒钢和纳米晶材料的制备技术,如高能球磨、快速凝固等,分析其强度、韧性和疲劳寿命的提升机制。重点分析了钛合金和镍基高温合金在热机械循环(TMF)下的蠕变行为和损伤演化模型。 功能性与结构性复合材料的界面科学: 深入解析了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与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GFRP)的层合板设计理论,特别是考虑了铺层角度、基体树脂选择对整体力学性能的影响。探讨了金属基复合材料(MMC)和陶瓷基复合材料(CMC)的制备工艺,如粉末冶金法和化学气相沉积(CVD),并着重分析了纤维/基体界面结合强度对疲劳裂纹萌生和扩展路径的决定性作用。 生物相容性材料与仿生设计: 介绍了医用植入体材料(如可降解聚合物、生物活性陶瓷)的开发趋势,涉及材料的生物降解速率控制、溶出物毒性分析以及与人体组织的生物力学匹配性。同时,从仿生学角度出发,解析了自然界中如贝壳、骨骼等结构的设计哲学,并将其转化为工程材料的结构优化思路。 第二部分:数字化制造与先进成形技术 本部分侧重于现代制造流程中的数字化转型,涵盖了从离散事件仿真到复杂零件成形的关键技术。 增材制造(AM)的工艺物理与质量控制: 全面梳理了选择性激光熔化(SLM)、电子束熔化(EBM)等金属增材制造工艺的物理过程。详细解析了激光-粉末相互作用机制,包括熔池动力学、凝固过程中的偏析现象及孔隙的形成机理。提出了基于在线监测数据的闭环质量控制策略,如熔池温度、光照强度实时反馈,以确保关键特征尺寸的精度和内部缺陷的最小化。 高精度数控加工的切削物理与刀具寿命预测: 探讨了五轴及以上多轴联动加工中的运动规划与误差补偿技术。深入研究了高速切削过程中的热-力-磨损耦合模型,利用有限元分析(FEA)精确预测刀具前刀面、后刀面与工件材料间的摩擦、塑性变形和热传递过程。建立了基于振动信号和声发射(AE)技术的刀具磨损实时识别与剩余寿命预测算法,优化了加工参数集。 柔性制造系统(FMS)与自动化生产线集成: 讨论了如何构建高度自动化的生产单元,涉及工业机器人(如六自由度机械臂)的离线编程、碰撞检测与轨迹优化。重点解析了物联网(IoT)技术在车间级数据采集与互联互通中的应用,以及制造执行系统(MES)与企业资源规划(ERP)系统的数据接口标准与集成策略,实现生产资源的动态调度和优化配置。 第三部分:智能控制与系统集成 本部分将目光投向机械系统的智能化发展,强调先进感知、决策与执行的融合。 机电耦合系统中的先进反馈控制理论: 介绍了基于滑模控制(SMC)、自适应控制和预测控制(MPC)在高速精密运动控制中的应用。针对系统中的非线性和不确定性,详细推导了鲁棒控制器的设计方法,确保在外部扰动和模型误差存在时,系统仍能保持高精度和快速响应。 状态监测与健康管理(PHM)技术: 阐述了传感器技术在机械系统故障诊断中的地位,包括压电传感器、光纤传感器和非接触式激光位移传感器的数据采集。重点分析了信号处理技术,如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小波分析在提取设备运行特征参数中的应用,并构建基于机器学习(如支持向量机SVM、深度神经网络DNN)的故障分类与残余寿命预测模型。 数字孪生(Digital Twin)在产品生命周期管理中的应用: 详细界定了数字孪生的核心组成要素——物理实体、虚拟模型、连接数据流与决策支持系统。探讨了如何利用高保真度的多物理场耦合仿真模型(FEA, CFD)作为孪生体的虚拟基础,实现对物理资产的实时状态映射、性能预测及“假设-验证”的虚拟调试,从而缩短产品开发周期并优化在役设备的维护策略。 全书通过大量的工程案例分析和前沿研究成果的引用,构建了一个立足于现代工程实践、面向未来技术挑战的综合性学习平台。它不仅要求读者掌握传统的设计规范,更鼓励其批判性地思考如何利用跨学科知识,推动机械工程向更智能、更高效、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陈超祥 先生


  现任DS SOLIDWORKS公司亚太地区高级技术总监

  陈超祥先生毕业于香港理工大学机械工程系,后获英国华威克大学制造信息工程硕士及香港理工大学工业及系统工程博士学位。多年来,陈超祥先生致力于机械设计和CAD技术应用的研究,曾发表技术文章二十余篇,拥有多个国际专业组织的专业资格,是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机械设计分会委员。陈超祥先生曾参与欧洲航天局「猎犬2 号」火星探险专案,是取样器4 位发明者之一,拥有美国发明专利(US Patent 6, 837, 312)。

胡其登 先生

  现任DS SOLIDWORKS公司大中国地区高级技术总监

  胡其登先生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机制造工程系,获「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CAD/CAM)」专业工学硕士学位。长期从事CAD/CAM 技术的产品开发与应用、技术培训与支持等工作,以及PDM/PLM 技术的实施指导与企业谘询服务。具有二十多年的行业经历,经验丰富,先后发表技术文章十余篇。

图书目录

第01章 导论 
1.1 何谓SOLIDWORKS软体 
1.2 设计意念 
1.3 档案参考 
1.4 开启旧档与储存档案文件 
1.5 SOLIDWORKS 使用者介面 
1.6 CommandManager 

第02章 草图绘制 
2.1 2D草图 
2.2 建模共同步骤 
2.3 储存 
2.4 我们将画什么? 
2.5 绘制草图 
2.6 草图图元 
2.7 基本草图绘制 
2.8 草图绘制规则 
2.9 设计意念 
2.10 草图限制条件 
2.11 尺寸标註 
2.12 伸长填料 
2.13 草图指导方针 

第03章 基本零件建模 
3.1 概述 
3.2 专有名词 
3.3 选择最佳轮廓 
3.4 选择草图平面 
3.5 零件的细节 
3.6 填料特征 
3.7 在平坦面上绘制草图 
3.8 除料特征 
3.9 视图选择器 
3.10 使用异型孔精灵 
3.11 圆角特征 
3.12 编辑工具 
3.13 工程图细项 
3.14 工程视图 
3.15 中心符号线 
3.16 尺寸标註 
3.17 变更参数 

第04章 对称与拔模 
4.1 实例研究:棘轮扳手 
4.2 设计意念 
4.3 使用拔模的填料特征 
4.4 对称的草图 
4.5 连接特征 
4.6 视图选项 
4.7 在草图中使用模型边线 
4.8 修剪草图图元 
4.9 复制与贴上特征 

第05章 复制排列 
5.1 为何使用复制排列 
5.2 直线复制排列 
5.3 环状复制排列 
5.4 参考几何 
5.5 基准面 
5.6 镜射 
5.7 只复制种子特征 
5.8 成形至的参考 
5.9 草图导出复制排列 

第06章 旋转特征 
6.1 实例研究:方向盘 
6.2 设计意念 
6.3 旋转特征 
6.4 建立轮圈 
6.5 建立轮辐 
6.6 编辑材质 
6.7 物质特性 
6.8 档案属性 
6.9 SOLIDWORKS Simulation Xpress 
6.10 SimulationXpress使用方法 
6.11 SimulationXpress介面 

第07章 薄壳和肋 
7.1 概述 
7.2 分析和加入拔模 
7.3 拔模其他选项 
7.4 薄壳 
7.5 肋 
7.6 全周圆角 
7.7 薄件特征 

第08章 编辑:修复 
8.1 编辑零件 
8.2 编辑主题 
8.3 草图问题 

第09章 编辑:设计变更 
9.1 零件编辑 
9.2 设计变更 
9.3 模型讯息 
9.4 重新计算 
9.5 草图轮廓 
9.6 取代草图图元 

第10章 模型组态 
10.1 概述 
10.2 如何使用模型组态 
10.3 建立模型组态的其他方法 
10.4 针对模型组态的建模策略 
10.5 编辑含有模型组态的零件 
10.6 Design Library 
10.7 关于模型组态的进阶教程 

第11章 整体变数与数学关系式 
11.1 使用整体变数与数学关系式 
11.2 重新命名特征和尺寸 
11.3 使用整体变数和数学关系式的设计准则 
11.4 整体变数 
11.5 数学关系式 
11.6 使用运算子与函数 

第12章 使用工程图 
12.1 有关产生工程图的更多讯息 
12.2 剖面视图 
12.3 模型视角 
12.4 断裂视图 
12.5 细部放大图 
12.6 工程图页与图页格式 
12.7 註记 

第13章 由下而上模型组合法 
13.1 实例研究:万向接头 
13.2 由下而上模型组合法 
13.3 建立新组合件 
13.4 第一个零组件的位置 
13.5 特征管理员及符号 
13.6 加入零组件 
13.7 结合零组件 
13.8 在组合件使用零件模型组态 
13.9 次组合件
13.10 智慧型结合条件(SmartMates) 
13.11 插入次组合件 
13.12 Pack and Go 

第14章 组合件的使用 
14.1 组合件的使用 
14.2 分析组合件 
14.3 检查余隙 
14.4 修改尺寸值 
14.5 组合件爆炸视图 
14.6 爆炸直线草图 
14.7 零件表BOM 
14.8 组合件工程图 

附录A 范本 
A.1 选项设定 
A.2 文件范本

图书序言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哇!收到這本《SOLIDWORKS零件與組合件培訓教材<2018繁體中文版>》真的太開心了!身為一個在設計產業打滾多年的老鳥,SOLIDWORKS絕對是日常工作的好夥伴。雖然我已經用它畫了無數零件,從最簡單的螺絲螺帽到複雜的機械結構,但總覺得還有很多精進的空間。這本教材,從書名看來,就涵蓋了SOLIDWORKS最核心的兩大功能:零件設計和組合件的搭建,這正是我一直想好好梳理和深入學習的部分。 過去,我常常在零件設計時,雖然能畫出基本外型,但對於如何優化草圖、善用各種特徵指令(像是圓角、倒角、陣列、鏡射等等),以及如何有效率地建立複雜曲面,總是覺得有點捉襟見肘。有時候一個看似簡單的設計,卻花了比預期更多的時間,或是畫出來的草圖不夠精簡,導致後續修改時頻頻出錯。而組合件的部分,我更希望能學到如何正確地建立零件之間的關係,像是預設、運動學模擬,以及如何管理大型組合件,避免操作卡頓,甚至能進行幹涉檢查,預防日後的製造問題。看到這本教材有繁體中文版,對我這種習慣用中文思考和閱讀的人來說,簡直是福音!不用再為翻譯的術語感到困擾,更能專注於技術本身的理解。

评分

身為一位對3D建模充滿熱情的業餘愛好者,SOLIDWORKS一直是我夢寐以求的學習目標。雖然市面上有很多線上資源,但我總覺得系統性的學習,才能讓我打下紮實的基礎,避免走彎路。這本《SOLIDWORKS零件與組合件培訓教材<2018繁體中文版>》的出現,對我來說簡直是及時雨!我一直對如何從零開始建立一個完整的3D模型感到好奇,從一個簡單的草圖,到一個具有實體特徵的零件,再到將多個零件組裝成一個有功能的組合件,這整個過程充滿了挑戰與樂趣。 我特別希望能透過這本書,學習到零件設計的基本原則,例如如何畫出精確的草圖、如何利用各種指令來生成豐富的立體形狀,以及如何進行模型的編輯和修訂。對於組合件的部分,我更想了解如何將這些零件巧妙地組裝在一起,設定它們之間的相對位置和運動關係,甚至能模擬它們的動作,看看我的設計是否符合預期。繁體中文的說明,讓我能夠用最直觀的方式理解每一個步驟,不用擔心語言的隔閡,能讓我更專注於享受建模的過程,並期待著能用SOLIDWORKS創造出屬於自己的獨特設計。

评分

我的學術背景是工業設計,在學習過程中,SOLIDWORKS是我們重要的輔助工具之一。雖然學校有提供基礎的SOLIDWORKS課程,但往往時間有限,很多進階的技巧和應用,都還需要自己額外鑽研。《SOLIDWORKS零件與組合件培訓教材<2018繁體中文版>》的出現,對於我來說,無疑是錦上添花。我一直對如何設計出既具備美感又能兼顧工程實用性的產品,充滿了探索的動力。 我希望這本教材能深入探討零件設計的精髓,例如如何利用不同的曲面造型來實現流暢的外觀,如何透過優化結構來減輕材料使用並提高強度,以及如何撰寫清晰的工程圖。而組合件的部分,我更期待它能教導我們如何將多個零件有效地組織成一個完整的產品模型,如何進行運動學模擬來驗證設計的可行性,甚至能初步了解一些裝配動畫的製作技巧,這對於我們在概念發想和產品展示階段,都非常有幫助。繁體中文的教材,能讓我更輕易地與課程內容產生連結,深入理解每一個設計和操作背後的邏輯。

评分

身為一位剛踏入工程設計領域的新手,我對SOLIDWORKS的操作還在摸索階段,找一本好的入門教材實在是太重要了。這本《SOLIDWORKS零件與組合件培訓教材<2018繁體中文版>》光是看書名,就覺得它應該能帶我從零開始,穩穩地建立起基本功。我一直很擔心一開始學得不好,後面會越學越吃力,因為我知道SOLIDWORKS是一個功能非常強大的軟體,如果基本觀念不紮實,後續的進階學習就會像蓋房子沒有打好地基一樣,很不穩固。 我特別期待它能詳細講解零件設計的邏輯,例如草圖的約束、特徵的生成順序、以及如何建立參數化的模型。參數化是我一直聽說但還不太理解的部分,我知道這能讓模型更有彈性,方便後續的修改。至於組合件,我希望它能教我如何將設計好的零件組裝起來,並正確設定零件之間的移動和關聯性。例如,齒輪如何啮合、活塞如何運動等等,這些都需要精準的設定。而繁體中文的內容,對我來說更是親切,不用擔心看不懂,可以更專注地跟著教學步驟一步一步操作。

评分

我是一名機械製圖師,工作中經常需要與各種CAD軟體打交道,SOLIDWORKS自然是其中之一。雖然我已經能熟練地運用它來繪製圖面,但總覺得在零件設計的效率和組合件的進階應用上,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過去,我常常為了追求某些複雜的外形,花費大量時間嘗試各種曲面指令,有時甚至會陷入死胡同。而且,在處理包含許多零件的複雜組合件時,如何有效地進行管理、減輕系統負擔,以及進行更深入的運動模擬,是我一直以來想要突破的瓶頸。 這本《SOLIDWORKS零件與組合件培訓教材<2018繁體中文版>》正好填補了我的這個需求。從書名來看,它應該能深入淺出地講解零件設計的各種進階技巧,例如如何利用曲面造型來實現更自由的設計,如何優化模型結構以提高後續加工的便利性。更重要的是,組合件的部分,我期待它能提供更多關於大型組合件的建構策略、進階的裝配約束技巧,以及如何利用SOLIDWORKS內建的模擬工具來進行初步的運動學分析和結構強度評估,這對於我來說,能大大提升設計的準確性和可靠性,減少實際生產中的問題。繁體中文的介面和說明,更能讓我在學習過程中,直接以最熟悉的語言理解每一個指令的含義。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