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故事:为了梦想的辉煌(2版)

左传故事:为了梦想的辉煌(2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左传
  • 历史故事
  • 古代文化
  • 春秋
  • 励志
  • 教育
  • 青少年
  • 经典
  • 文化启蒙
  • 故事会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将左传的精华,写成动人的故事,
  让您在轻松悦读故事中认识左传!

  春秋时期,周朝王室权力衰微,诸侯群雄纷争,互相争夺霸主之位,在争求称霸的过程中,历史上出现了名相如管仲、晏婴,伴君如伴虎,他们如何辅佐君王称霸?兄弟相争,最后会有什么结果?报恩与成就霸业,哪一边才是最优先?

  本书根据《左传》所记春秋时期齐、晋、宋、秦、楚争霸活动,编写成八个精采的故事,以权位之争为主轴,重现春秋时期部分社会面貌。权位之争的历史是制度制约人性变异的具象化,重温历史有助于进一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过程和今天的生活。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张德文(1932—2017)


  湖南永州人,1957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美学之教学及儒学之研究多年。有专着《先秦儒家思想三论》(台北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1996),《人性善化及人格提升——先秦两汉儒家理想人格思想及其现代链接》(香港新风出版社,2006)。在海崃两岸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孔子的「诗教」观及其美育思想》、《孟子论人格美及其塑造》、《从<乐论>看荀子的美育思想》、《董仲舒的「天人关系」模式及其思维方式》、《美育过程的系统分析》等六十余篇,《阿里山纪行》、《攀登者》、《人在云水飘渺间》等散文三十余篇。曾应邀来台学术交流。
 

图书目录

第一篇
齐国的国君丑闻不断,却能主霸中原,原因之一是因为有管仲、晏婴这样精英人士的改革与坚守。
1 为了梦想的辉煌——管仲改革图强的四十年
2 “守护社稷,我心依旧”——“一心”事三君的晏婴

第二篇
晋献公的宠妃骊姬为争夺权位,制造了内乱。献公的儿子们流落他邦,直到晋文公重耳复国登位,晋国才继齐国之后,主霸中原。
3 他打开了黑色的大门——夷吾沉浮录
4 路,就在脚下——重耳流浪记
5 城濮之战——他徜徉在道义与权势之间

第三篇
西周初殷商宗亲微子启被封于宋。宋国四面都是平原,地形难守易攻。西元前八至七世纪,国内麻烦不断,国力不强。齐、晋两国相继称霸中原之后,宋襄公居然也跃跃欲试。
6 欲望膨胀之后——宋襄公图霸之路

第四篇
秦国在黄河上游成就霸业,时间稍后于晋文公重耳之世。
7 墓地外的哀歌

第五篇
黄河流域上演争霸大战,热闹非凡。南方的楚国觊觎中原的野心也始终未减。
8 鲜血浸染的“王冠”

附录

后记
 

图书序言



  本书通过“春秋五霸”(齐、晋、宋、秦、楚)争霸活动的8个故事,为读者重现春秋时期部分社会面貌。

  材料主要取自《左传》。

  首先要说明,古籍对“春秋五霸”的说法,并不统一(如《荀子•王霸》、《吕氏春秋》之〈先己〉、〈当务〉高诱注以及《白虎通•长》陈文疏证所引等)。比较为各家所认同的是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其余有举吴阖闾的,有举越勾践的,有举宋襄公的,也有弃秦穆、宋襄而举吴阖闾、越勾践的。考虑到吴、越的故事已有多种文艺作品介绍,而宋国虽然只是当时的二等强国(见范文澜《中国通史》卷一),争霸也未成功,但宋襄公的图霸活动很多,且少有人详细介绍,所以本书决定取宋襄而去吴、越。

  再说说《左传》。

  《左传》又称《左氏春秋》、《春秋古文》或《春秋左氏传》。旧说《左传》是春秋时人左丘明敍述孔子所着《春秋》事实的史书(近人研究认为是战国时人根据各国史料编写而成),与以阐述《春秋》经义为主的《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左传》採用编年体,以鲁国十二世国君为序(鲁隐西元年至鲁哀公二十七年,即西元前722年至西元前468年),记周王室及各诸候国的政治、外交、军事等活动如祭祀、朝聘、狩猎、婚丧、篡弑等等。其中的主轴是权位之争。

  齐、晋、宋、秦、楚的争霸活动堪称权位之争的典型。

  贵族执政者争夺权位,构成十分血腥的历史;其实质则是制度制约人性变异。重温历史对于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甚至认识今天的生活都会有所补益。

  这正是我选择齐、晋等争霸史实为题材的原因。

  请允许我先对“制度”和“人性”两个概念略作说明。

  本书所说“制度”既指一定历史条件下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体系;也指在特定领域里或处理某方面任务时要求成员共同遵守的规程(参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年版缩印本《辞海》第185页)。

  “人性”是人区别于非人(主要是动物)的特性。包括“食”、“色”、“利”、“名”等内容。人是高等动物,脱胎于动物界。他的部分特性可以溯源到动物。动物因其生存需要和性本能而常常独佔食物和性配偶并且非常好斗。人也有“食”、“色”之欲,这是人的生理属性(或称自然属性);但它们在人的社会化进程中受社会属性的制约产生质变得以提升而完全不同于动物。“利”、“名”是人的社会属性,它们的含义依次为掌握一定财富的需要和渴望社会认同的需要。

  人面对客体时的思维状态是“理性”或“反理性”,构成人性和动物性(或曰兽性)的分水岭。事物规律和社会公认的原则、秩序、规范,是客观存在。人依据它们认识客体,思考和处理问题,他的思维就处于理性状态;反之就是反理性。反理性的特点是反客观,并导致反社会。

  图示如下:

  一般情况下,人看重的是“利”。为了保障个人和家庭的生活,人不能没有一定的财富,包括天然资源和人力加工物。这是正常的需要,是人性的自然流露。但它也有一个社会公认的“度”。超过这个“度”又採取社会所不容许的手段去获取,甚至抢夺别人应得的据为己有,就与动物相去不远了。

  人性沦为兽性并非没有可能。制度的作用是决定性的因素。

  试看历史。

  从野蛮时代后期到文明时代初期,生产力的提高,社会剩余财富的出现,形成了一批掌控社会财富的人。他们利用自己经济上的特殊地位,制定社会财富分配办法和社会管理规则,并进一步控制这些办法、规则的实施权和话语权。作为最早的既得利益集团,他们是社会撕裂后经济、政治权力的掌控者。

  他们制定和把持的秩序保护他们放纵贪欲,掠夺财富;他们自己则沦为禽兽。

  是制度打开了潘朵拉盒子,放出了贪欲这个恶魔。

  人性异化之后,罪恶和苦难成为社会常态,掠夺、厮杀、通姦、贿赂和欺骗以及饥饿、流血和死亡充斥了历史画面。

  这正是我们在《左传》里所看到的。

  权力掌控集团中的某些人目睹这样的社会惨状也会想办法加以改变。本书所介绍的管仲、晏婴,还有《左传》里提到的郑国的子产等人都极力主张并实施以“礼”治国的构想。他们的言行表明“礼”既是制度、秩序,又是规范、准则。他们在看似等同于旧制度的“礼”里面放进了一些新的内容。如说“礼”是“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左传》“昭公二十五年”)、“王之大经”(同上“昭公十五年”)。说“礼”作为天地运行的规律,国君治国的根本、民众共守的秩序和准则,来自于天意。“天”交给国君的任务是养民化民“勿使其性”(同上“襄公十四年”)即让民众永远保持其本性。他们也提到“和”,说要以“和”维持正常的人际关系而不是“同”(同上“昭公二十年”)。这些主张在当时都能起到缓和矛盾,稳定社会,促进生产,增强国力的作用。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限制权力掌控者对社会财富的佔有,不允许他们逾越礼法所规定的限度。当然,尽管管仲等人自身可以以身作则,但其他人是否愿意做到又是一回事。读者在《左传》里可以看到这方面的具体情况。

  再说,优秀政治家的改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历史被扭曲的状态,但“五强”们也因国力的增强而获得了更多争霸的本钱。这又是管仲等人所不可能预知和掌控的。

  总之,以“礼”治国的重要意义在于打开了人们探讨人性、制度二者关系的思路,成为中华民族“礼”文化、“和”文化等优秀传统的滥觞。

  综上所述,本书专写齐、晋、宋、秦、楚五强争霸可以与读者分享的是如下体会:优化制度,善化人性,维持历史的常态运转。

  这正是“春秋”时思想界的一缕阳光。

  这也是我们阅读《左传》所记255年沉重历史时可能获得的一丝欣喜。

  我愿与读者共用这份欣喜,笑对今天的生活;并感谢台湾书房编辑部安排这一个机会。
 

图书试读

1 为了梦想的辉煌
 
——管仲改革图强的四十年
 
管仲回来了
 
一队人马从西边的鲁国飞驰而来。为首骑马的官员气宇轩昂,但似乎有一点紧张。后面的军士押解着一辆囚车。囚车里的犯人个头高大,戴锁披枷,但目光炯炯、神情泰然。
 
队伍进入齐国国境,来到堂阜(今山东蒙阴西北),官员松开紧锁的眉头,喝令停止前进。他自己则跳下马来,命随从找来当地的邑宰,吩咐了半天。邑宰去后,他叫士兵打开囚笼,请出囚犯,除去枷锁,说道:“贤弟,咱们回来了。你先去好好洗浴一番,薰薰香,去掉晦气,然后咱们赶紧上路。我已经向国君荐举了你,国君正盼着咱们呢!”
 
说话的是齐国大夫、齐国国君桓公(公子小白)的老师鲍叔牙,囚犯是他的好友管仲。
 
管仲泪流满面,再三拜谢鲍叔牙,谢他的救命之恩。
 
“咱们是兄弟,不必如此客气。回头一路上咱哥俩好好聊。”鲍叔牙催管仲赶紧去洗浴。
 
管仲洗浴完毕,换上鲍叔牙找来的干净衣服,容光焕发,英俊潇洒。鲍叔牙眼睛一亮,嘴里啧啧称赞,心里暗暗叫好——这才是我要的管仲!
 
吃过简单的午餐,队伍继续前行。弟兄二人骑马并肩飞驰。休息时,管仲又说开了感谢的话:
 
“哥,你一直帮我度过各种难关:仕途失意,作战败北,你不但不鄙视我,反倒给我鼓励。这次公子纠失败,召忽赴难,我没有象召忽那样跟公子纠一块走,忍辱苟活下来,你理解我,救我回国,给我一个实现理想的机会,我怎样报答你呀!”
 
“贤弟,你是一个有大志的人,我知道你心中藏着一个辉煌的愿望——把咱们的国家建设成天下最强的国家,那年你劝我接受先君僖公的任命做公子小白的老师,咱们预测公子纠将会失败时,你就说过你的生命系于社稷宗庙,只要有利于国家的发展,你就会选择坚强地活下来,决不轻易自毁生命。你的决心,你的才干,我都清楚。你想到的事,一定会去做;你说过的话,一定要兑现。这一回,国君将委你以重任,你就放手去干吧!我坚决支持你。”
 
鲍叔牙早就派人先行一步,向国君报告管仲回国的消息。鲍叔牙等一干人,临近都城时,齐桓公早已在郊外等候。见到齐桓公的车辇,管仲远远地就下马匍匐在地请罪:
 
“草民有罪,请君上惩处!”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