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一位木工的日常,向纯手工业致敬。
{工具是锋利的,手掌是光滑的,岁月布满痕迹,
但是经得起如实的探索。}
一则平凡无奇的郊区阁楼改建故事,却是一场精良工艺的切实研究──
单纯述说「如何做好一件事」,值得每个行业里的认真职人细细琢磨。
「木工的手很厚,但是没长茧,像戴了一层薄薄的工作手套。
那是见证,也是个人履历。」
《挪威木匠手记》记录一个阁楼改造的案子是如何从无到有:从接到客户电话的那一刻起,到客户入住全新改造的居住空间,包含了初期的多方磋商,到绘制出最佳设计图,再与粉刷工、泥水匠、水电工等工班合作无间的配合,还有完成任何一件事必须付出的汗水,以及必须遭遇的挫折。
在挪威,阁楼过去多半用拿来晾衣服,现在则成为储物的空间,但是仍残留过去上百年人类活动的痕迹。作者工作时,与这些痕迹近距离相处,包括水痕、晒衣绳、旧管线、通风口、石棉。整修有历史的老屋,就彷彿屋子的修建时间延长,中间空了很长一段时间才继续修盖。作者看见前任工匠是如何建造这座阁楼,如今由他继续整修,延续了它的生命。可以想见,在多年后的未来,他的施工细节将摊在下一任工匠眼前。那是一种穿越时空的传承。
作者是有二十五年经历的木匠兼工头。他以平实、自省的笔调,描述那些为我们建造生活空间与都市环境的工作者。他使用的工具,代表了他自己很重要的一部分,也反映了他是如何看重自身投入的行业。他更指出,实际操作的工匠,与学院派工作者在理解事情与沟通方式上,存在巨大的鸿沟。他不只是一名包商、工匠,也是社会观察者,必须了解合作者和业主的心理。
这本手记用朴拙的态度,记载了人类流动的工作过程,讲工作与认同,同时触及艺匠的合作关系与职业尊严,更探讨手工(manual labor)在消费主义驱动的世界里的意义。
◢本书特色 ‧这本挪威木工的日记,翔实纪录一位工匠从无到有的工作过程,从一开始计算工料、与设计师沟通,与住户商谈,读者得以进入一名手作者的世界,深入了解工匠的生活。
‧适合各行各业阅读:尽管作者只是木工工程的小包商,举凡各种估价、沟通、折冲,以及对于自身角色的思量,值得其他各类商业模式借镜,像是各行各业都会遇到的实际问题──宁愿补救自己的错误,还是帮别人收拾烂摊子等。
‧综合社会观察、工作伦理与哲学思考:透过作者的眼睛,除了见证阁楼改造的过程,还有人与人的相处、商业利益与专业坚持的拉扯,并且特别着墨人与居住空间的对话。
‧读者与作者共同经历一件案子的完成:手札记载了阁楼整修计画的工作进展,终了完工时,读者彷彿也感受到作者的成就感。开工前的准备期有较多细节,随着工程正式开始,阁楼雏形出来,逐渐呈现家的感觉。
◢勿忘手工的价值──各界诚意推荐 林东阳 怀德居木工实验学校创办人
林立青 作家
诚心 推荐
「作者从标下阁楼的改建案开始,便把自己看作是一件工艺商品,全方位地考量工程案,检视各种环节及各方立场,斟酌、掂量、取舍之后,试图把自己的技艺卖出去。除了基本营生的目的之外,我们看到在整建过程中,他是如何坚守职人的原则,秉持专业的工作态度,让客户及其他包商恰如其分地参与案子的不同阶段,同时维护了手作者的尊严。这本手记呈现了某种『人与家的对话』。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北欧社会对工作环境与工匠权益的设想与保护,就如同北欧工匠作品朴实的触感一般务实。」──林东阳教授,怀德居木工实验学校创办人
本书细述游刃于一项技艺的乐趣:描绘工作社群的写照,见到成品逐渐成形的快乐,也在成品中留下了一抺自己的影子。愉快地享用保温瓶里的咖啡,听优良的广播节目,从新的视角去观察一座城市,并在承接前辈匠人打造的建物时,感觉到历史重量……一部混合社会学、哲学的佳作——当然了,还有职业道德。──《阶级斗争报》(Klassekampen)
一记抨击专业不足的重要回馈……作者以日记形式,记录改建计画的整个过程,提供鲜为人知的工程洞见……本书内容与作者描述的手艺同样扎实。──《挪威日报》(Dagbladet)
一则平凡无奇的郊区阁楼改建故事,在托史登森的巧手下,变成了一场精良工艺的切实研究。这样的作品应广为传阅。——罗伯特‧潘恩(Robert Penn),《用树木做出东西来的人》(The Man Who Made Things Out of Trees)作者
对手作工艺及工艺所包含的重要艺术性的如诗礼赞。欧勒•托史登森书写手工艺为整体社会带来的价值,《挪威木匠手记》一针见血地提醒我们,社会无法失去这样的技能。──卡尔‧奥韦‧诺斯加德(Karl Ove Knausgård),挪威小说家、《我的奋斗》(Min Kamp)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