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则非知不可的建筑学概念

50则非知不可的建筑学概念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原文作者: Philip Wilkinson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多立克柱式和爱奥尼柱式有什么不同?
  飞扶壁的作用是什么?
  什么是现代建筑的指导原则?
  修复和保存不同吗?

  人类文明与建筑息息相关,数千年的历史沉淀,为人们留下了多样的建筑和建筑风格。耳濡目染之间,你可能很想了解一下这些建筑风格是怎样形成的,它们有着怎样的特点,各自拥有哪些代表性的建筑物和建筑大师。

  如果你不曾想过这些问题的答案,或曾经想过建筑什么时候是建筑物?什么时候是艺术?那么这本《50则非知不可的建筑学概念》将提供你一个对世界建筑极佳的介绍。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菲利普‧威尔金森(Philip Wilkinson)


  撰写过许多领域的书籍,例如历史、建筑或艺术等。他撰写的书籍曾经荣获Amazing Buildings奖项,及具开创性的英文建筑书奖项,此外,更是数个电视节目的审查,如BBC主要系列「恢复」。

译者简介

刘吉熙


  1984年出生,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英文系,硕士,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研究与实践」,先后从事过业余体育、医药保健、通信等行业。

杨硕

  1983年生于北京,毕业于首都大学师范大学英文系,硕士,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研究与实践」。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从古希腊到文艺复兴时期
01 柱式理念
02 罗马工程学
03 哥德式建筑
04 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
05 帕拉第奥风格
06 巴洛克建筑

第二部分 改变与品位
07 壮游
08 工业建筑
09 品味
10 洛可可风格
11 场所守护神
12 画意风格运动
13 新古典主义
14 理性
15 东方文化
16 修复运动

第三部分 复兴与革新
17 复古主义
18 预制建筑
19 美术学院派
20 工艺美术
21 保护主义
22 城市美化理念
23 新艺术
24 花园城市

第四部分 风靡世界的现代主义风格
25 摩天大楼
26 未来主义
27 表现主义
28 荷兰风格派
29 构成主义
30 包浩斯学派
31 国际风格
32 极简主义
33 装饰派艺术
34 有机建筑
35 Dymaxion设计
36 隔离规划法
37 宝贵的遗产
38 野兽派风格

第五部分 新趋势
39 新理性主义
40 阿基格拉姆团体
41 代谢派
42 城镇景观
43 结构主义
44 地区主义
45 后现代主义
46 当代古典主义
47 高科技建筑
48 另类建筑
49 解构主义
50 绿色建筑

专有名词表
 

图书序言



  本书详细阐述了古希腊以来构成西方建筑艺术基础的重要理念。这些理念涵盖多个领域,从技术到装饰,从规划到工艺,从怎样诠释过去到如何承接未来;这些理念同样包罗万象,有创造出中世纪哥德式建筑的智慧火花,有孕育出花园城市理念的奇思妙想,还有使摩天大楼成为可能的技术革新。

  本书前半部分讲述了建筑艺术辉煌的过去,从建筑艺术的源头—希腊式建筑开始讲起,到19世纪晚期的革命性发展为止。在这段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到,建筑师与工匠不仅开创了丰富的历史风格—从古典风格到哥德式风格,而且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建筑理念,比如预制建筑(活动建筑)、花园城市等,让今天的建筑师受益匪浅。

  本书的后半部分从20世纪建筑艺术的大规模复兴开始讲起。20世纪初期形成的现代主义起源于建筑理念的大爆炸,其中大部分理念将关注重点从建筑设计的外部装饰转移到了新型材料的开发利用上,如使用水泥、玻璃、钢铁等。从表现派雕塑,到主张简约、注重功能、以水泥和玻璃为主建材的「国际风格」建筑,现代的建筑师完全颠覆了传统风格。因此,在20世纪20~30年代间,建筑理念的丰富程度和新颖程度超过了过去任何一个时代。

  但是,伟大的理念总会遇到阻力,并引发人们对理念进行重新阐释。过去的几十年中,我们也见证了无数有关建筑艺术未来走向的新论点。阿基格拉姆学派与解构主义建筑令人震撼的形式,后现代主义理念中体现出的反讽与影射,以及绿色建筑指出的新发展方向,都是上述新论点的产物。所有这一切都表明了当今建筑艺术合理多元化的特点。建筑艺术也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多样性与巨大潜能。
 

图书试读

第一部分 从古希腊到文艺复兴时期
 
01柱式理念
 
公元前6世纪前后,古希腊的建筑师与石匠开创出一套设计规则与指导说明,这些指导说明适用于所有以圆柱为基础的建筑,后来就被人们称为「柱式理念」。这套理念不仅对古希腊、古罗马的建筑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对后来欧洲、美洲等地区的建筑都有极大的影响力。
 
要区分不同的柱式,最简便的方法就是观察建筑的圆柱,尤其是柱头,即每根圆柱顶部的突出部分。古希腊三柱式包括:多立克柱式,其柱头没有任何装饰;爱奥尼克柱式,其柱头有涡卷型、螺旋型的装饰;科林斯柱式,其柱头有莨苕叶纹饰。其中,朴素的多立克柱式发明的时间最早。许多学者认为古希腊石匠运用自如的多立克柱式设计起源于木构造建筑。多立克风格的寺庙,如位于奥林匹亚的希拉神庙,其建筑时间可以追溯到西元前590年。随后出现了爱奥尼克柱式,而科林斯柱式出现于西元前5世纪。
 
在这三种柱式的基础上,古罗马人又增加了两种:更为朴素的塔斯干柱式和装饰更加复杂的混合柱式,后者综合了爱奥尼克柱式的涡卷型装饰和科林斯柱式的叶型纹饰。
 
柱顶楣构与比例 了解柱式可不光是了解圆柱与柱头这么简单,因为圆柱所支撑的部分也属于柱式结构。圆柱上方是由三条水平带组成的横楣。首先是过梁,通常没有任何装饰;接着是雕带,通常会有一些装饰性的雕刻;最上面是雕成一定形状的檐口,在水平横楣与屋顶或山墙之间形成过渡。这三条水平带的组合被称为楣构。
 
比例也是柱式的一个重要方面。比如,圆柱的高度应该与其直径成一定比例,以免看起来过于细长或过于粗短。因此在典型的古希腊多立克柱式中,圆柱的高度通常是其底部直径的4~6倍(圆柱由底部向顶端逐渐变细)。楣构深度及圆柱直径等各资料之间也成一定比例。
 
一套基本法则 柱式理念为古代的建筑师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法则,用于建造所有以圆柱为基础的建筑物。对于希腊人来说,就是建造庙宇、纪念性建筑等重要的公共建筑。罗马人则拓展柱式的应用范围,将其用于更广泛的建筑类型,从长方形廊柱大厅到公共浴室,但设计的基本规范仍维持不变。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