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与乡:中华民国都市计划学会文集

城与乡:中华民国都市计划学会文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都市计划
  • 城乡规划
  • 民国史
  • 建筑史
  • 城市发展
  • 社会变迁
  • 历史地理
  • 文化研究
  • 规划史
  • 中国近代史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城乡环境Ⅰ
从文化生活圈思考城乡环境的改造策略
王本壮
韧性城与乡
李永展
农村镶嵌景观保存的可能性
彭立沛

第二章 防灾型都更
两个专业的邂逅-「都市计画」与「防灾计画」
林文苑
台湾地震损失评估系统(TELES)于防灾型都更之应用--
以新北市新庄区为例
林永峻、林季桦
社区安全管理与自主巡检系统之应用
庄睦雄、李明澔

第三章 都市更新
都市更新权利变换折价抵付机制探讨
潘俊和
让都市更新回归都市计画体系?
丁致成、麦怡安
台北市推动老旧地区都市再生策略
简裕荣

第四章 城乡风貌
边境离岛城乡风貌的蜕变与质变
李素馨
从漂流到居留-花东新生活
许晋志、黄琦恩
以生态为基础之城乡治理翻转省思
郭琼莹

第五章 城乡环境Ⅱ
迈向「舒适风环境」的都市规划
黄信桥、古宜灵
重划下城乡变迁影响与再思考
黄子伦
全球气候变迁下人才养成的方向
古宜灵、施孟亨

第六章 湿地、海岸与国土规划Ⅰ
健全国土计画体系,落实计画引导发展
林秉勋、蔡玉满、吕依锜
健全整体海岸管理,促进海岸地区永续发展
林秉勋、廖文弘、许嘉玲
海岸管理法与区域计画、都市计画之竞合与处理原则
郭琼莹、王姵琪

第七章 湿地、海岸与国土规划Ⅱ
联合年会都巿计画专题论坛- 湿地、海岸与国土规划会议纪实

第八章 韧性城市
韧性城市进行式
郑景雯
由高雄气爆事件后,谈安全、永续与韧性的水岸城市
陆晓筠
生态城市培育:从物质规划到社会规划
颜文涛

第九章 智能城市与生态景观
发展以人本服务设计为基础之台湾特色智慧城市
王圣铭
依据「都市计画通盘检讨实施办法」试拟生态都市管理评估项目
谢纯安
城乡风貌计画的回顾与未来展望
曾梓峰

图书序言

序言

永续城与乡


  都市与乡村是多元而复杂的有机体,需要学理上多面向的探究,也需要实务上整合跨部门的实践。都市计划学会本于学会宗旨:「研究都市计划学术,扶植都市计划人才,协助发展都市建设」,除致力于学术与实务的推展外,为达到与国际接轨的目标,在推动两岸与国际事务的交流发展上更是不遗余力。然而,近年来深感都市专业与社会贤达间之交流与对话有加强的必要,希望能对诸多城乡发展之重要议题流于片面争议,乃至于各说各话,不易聚焦的状况有所助益,爰有发行会刊,以作为本学会对外沟通平台的想法。2013 年的年会上,我提出了这一个想法,随即获得与会会员的全力支持,并付诸行动。特邀请成功大学陈彦仲教授担任本会刊的主编,构思会刊的事务规划及执行。同时将本会刊的名称订为「城与乡」,陈教授广邀各专业领域的菁英,订定各项社会关注的议题,精辟的专论一期一期的出版,提供了一个本会会员观念交流的园地。

  在历经两年余的努力,却面临稿源不济的困境,而不得不暂时停刊,甚是可惜!不过,相信本学会及社会贤达对城乡议题的关切,绝对是持续而无间断的。特将所有在《城与乡》两年多的文稿,结集成册,冀能留下当年社会重要议题的观点,也期望或许可以用不定期出刊的方式解决此困境并持续留下一个观念交流的空间。

  在此,我诚挚地感谢对本会刊付出贡献的诸多朋友,特别是主编陈彦仲教授、各文稿撰写之教授及会员先进,以及协助本刊发行的赞助单位,包括财团法人中央营建技术顾问研究社、长丰工程顾问股份有限公司、龙邑工程顾问股份有限公司、启顺开发顾问有限公司、城都国际开发规划管理顾问有限公司等单位。特此致谢!

国立台北科技大学 设计学院 院长 彭光辉
中华民国都市计划学会第20、21 届理事长

主编序

  2013 年的年会上,学会前理事长彭光辉教授交付我一项任务,发行学会会刊。猜想,可能是理事长看我平时游手好闲,无所事事,故而让我做些社会服务。当然,当下欣然接受!但回神之后,随即开始后悔!如何开发稿源?如何建立机制以吸引学会会员及社会人士的意见,并产生交流互动?如何让议题聚焦,理性表述提出观点,而不流于网路漫骂指责?此外,彭理事长期望不要占用(太多)学会有限的资源,那么,发刊的经费在哪里?

  于是,尝试规划以主题式方式出刊。先定义当下社会各界所关注的议题,分类归併。并就各议题邀请专业主编,并担任该议题文稿之审阅,检视文稿的适当性及语词修饰。来文稿件,除非涉及重大攻击或不雅文词,原则上皆以尊重原着者论述内容观点及其表述方式。2014年2月24日的学会理监事会议通过《城与乡》的发刊方式,并开始广为邀稿,并同时寻求发刊财务。以最先达成出刊条件者,即行发刊。2014 年11 月 首刊之后,期间共计发刊八期,六项专业主题,25 篇文稿,45 位作者,另尚有存稿2 篇。各文稿全文刊登于学会脸书(http://www.tiup.org.tw/metro/),并以电子邮件(e-mail) 寄送各相关单位,部分出刊于学会之各年会及各研讨会中发送。可惜的是,各界反映不如预期,没有获得议题回应。2016 年10 月6 日的学会理监事会议决议,在邀稿日益困难的限制下,不得不暂时停刊,并将出刊成果及存稿结集成书,以饷各界。

  出刊过程中,都市计划相关领域的先进,大力支持,令人感动!各专业主编的付出,非常令人敬佩!李永展教授担任「城乡环境」主题的主编,最先完成出刊,并且陆续完成两刊。面对「全球化」议题,从生活文化圈、农村景观,到「风环境」模拟并提出相关的土地使用管制与都市设计准则修正,再到重划区的资源重分配。分别从不同的切入点论述城乡环境议题,非常精彩!

  洪启东教授担任「防灾型都更」主题的主编,面对各项环境的危害(hazard) 与灾害(disaster) 的整备及应急方案和机构的成立,论述公共政策、风险与决策的跨领域整合。其中,所提出的地震灾损评估系统,更值得参阅。而社区安全管理与自主巡检,也可作为后续研议智慧社区之防灾预警系统设计的参考。

  赖美蓉教授担任「都市更新」主题的主编,从「文林苑事件」的启发,让各界开始检讨都市更新的民众参与及各界所关心的公益性与公平性议题。本刊分别从实施者、规划者与推动执行者不同的角度,分别讨论此等议题,并提出都市更新相关法制所仍需检讨之处。

  洪嘉宏先生担任「城乡风貌」主题的主编,从人文与自然的地域特殊性,论述城乡风貌的塑造乃至城乡治理。本刊以离岛金门、花东及六都区域治理为例,分别从构成城乡风貌的生态及人文面向,分享经验及议题。尤其在金门离岛的战地观光产业、小三通门户机能;花东地区半农半X、慢活及慢城的生活概念;以及建置城乡生态基盘设施的建言,皆值得省思。

  张学圣教授担任「韧性城市」主题的主编,在面临气候变迁与灾害风险的威胁,如何从空间规划领域加以回应。本刊从1970 年代Holling 所提出「韧性(Resilience)」的生态概念,演变成为都市规划的「韧性」认知;再以美国纽约与澳洲布里斯本的案例,说明韧性城市实践与落实之操作经验;最后介绍中国大陆在生态城市培育的社会规划,提供规划界对于韧性城市的理解与发想。

  在「智能城市与生态景观」主题专刊中,王圣铭教授、谢纯安先生分别介绍了智慧城市及生态都市管理的评估项目;而曾梓峰教授则回顾了15 年来台湾推动城乡风貌计画的总检讨,仿欧盟国家,提出了「社会城市」都市发展概念。

  最后,有鑑于《国土计画法》《湿地保育法》及《海岸管理法》的公告施行,各界皆有诸多指教,正反意见都有。本会刊连续两期,以「湿地、海岸与国土规划」为主题,就国土计画体系、整体海岸管理加以介绍,并就与区域计画、都市计画竞合之处理原则,分别阐述各方观点。同时,配合2015 年于国立成功大学都市计划系所举办「都市计划学会、区域科学学会、地区发展学会联合年会」之专题论坛,整理各与会嘉宾之专题引言及各与谈者之发言内容,汇整专刊,以供各界参酌。

  《城与乡》会刊的暂时停刊,也凸显了吾人对专业交流方式上的省思。明明就是重要的议题,但是却不容易找到对话的舞台。面对诸多不同面向、不同立场、不同观点的论述,从学术的理论辩论,到公私部门的实务规划与执行,再到社会大众的群体认知,吾人相信提供一个理性沟通的平台,对于整合共识以及彼此间的相互学习,绝对是有其必要!期许后续再努力!

  再次感谢协助本会刊发刊过程中的各界先进及许多规划单位的挹注。会刊发刊过程中,默默付出的朋友,包括屏东大学叶晋嘉教授协助执行会刊编辑,学会秘书苏莉雯小姐的行政联系与脸书刊载,成大助理谢宛妤小姐的会刊汇整,都是本会刊得以成册发书的重要推手。感谢你们!更感谢都市计划学会所有会员!

陈彦仲
国立成功大学 都市计划系 特聘教授
中华民国都市计划学会 《城与乡》会刊主编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