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战争与智慧:二战启示录(二版)

财富、战争与智慧:二战启示录(二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原文作者: Barton Biggs
图书标签:
  • 二战史
  • 战争史
  • 历史
  • 军事史
  • 财富
  • 经济史
  • 战略
  • 智慧
  • 启示录
  • 历史反思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华尔街教父级分析师,开创解读二战历史新面向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真正的世界性战争。
它为生命、政治、金融市场、财富,以及最重要的生存,提供许多的启示。

  巴顿.毕格斯:「对历史知道与了解得愈多,就愈能做出更好的长远决策。」
  西塞罗:「历史阐述了事实,唤醒了记忆,为日常生活提供指南。」
  尼采:「忽视过去,有如瞎了一眼;沉迷过去,有如双眼失明。」


  ●群众智慧可能远胜于多数分析师和政治分析家?
  ●二战末期,英国投资者早已预感美国会参战?
  ●战后的日本如何浴火重生,打造出更蓬勃、富裕的国家?
  ●希特勒犯下何种致命错误,促使德国命运由盛转衰?
  ●每逢战争转捩点,股市总有先见之明?
  ●一封信,如何掀起纽约证券交易所的抛售潮,使股市暴跌?

  《财富、战争与智慧》以史家之眼、纪实手法描述二战时的关键战役;洞悉国家胜败的意外真相;分析希特勒、邱吉尔、麦克阿瑟等历史人物的性格命运;勘探财富如何流动与累积。人类的历史奠基于政治与战争上,政治与战争更与经济市场发展有微妙的关系。摩根士丹利首席全球策略分析师──毕格斯,便以独到的观点,抽丝剥茧二战时期,全球的风起云涌,解读股市对战争的变幻反映,揭示人类的发展途径,更印证了市场的独特性。

  在蚊子成群、老鼠猖獗、须割冻死的马肉来止饥的时代……
  在一个政治权谋无极限、疯狂杀戮,充斥偏激者、虐待狂、变态的世界……
  人类财富究竟只能任困境宰割、冲击?还是群众智慧其实有可能击败荒唐无知?

  声誉隆重、华尔街教父级分析师毕格斯以对历史知识的钻研喜好,及超过半世纪的专业投资经验,从市场角度切入,延长历史视野的纵深,不仅增进我们对黑暗、失序二战时代的认识,也得到关于人生、政治、金融市场、财富和生存的启示。每个世纪至少都会重演一次,圣经《启示录》中的四骑士──瘟疫、战争、饥荒和死亡──骑马而来,带来巨大的财富破坏。如果灾难终究会再度降临,人类该如何因应──这便是毕格斯鼓励大众知史、读史的原因,借着历史、经验的光辉,照彻现今面对的困境,排除僵化思考,因应「黑天鹅」事件,甚至培养出敏锐的直觉,预测黑天鹅事件即将来临。

  一场关于自由民主的战争,
  它攸关资本主义存续,更涉及股市的未来及其一切美好与邪恶的存亡……

  毕格斯巧妙分析股市成就及诡谲政治之间的巧妙关系,启示在二战的混乱历史中,股市、投资及群众智慧在人类发展史上的重要性,为读者描摹出与自身相关的划时代意义--虽然人类懂得回避战争,但新的冲突来源,如:恐怖攻击、宗教战争,甚至是衍生性金融商品内爆仍不断出现,人类下一步该如何迈出?《财富、战争与智慧》没有艰涩的投资知识,而是以清晰分明、深具人文意识的生动笔触,剖析人类文明的衰颓与进程,揭示战争前后人类的财富状况,检验该遵循何种法则才能捍卫及增值财富。

名人媒体赞誉

  毕格斯超然的学术精神和清晰易懂的文笔,使《财富、战争与智慧》既是一本入门易懂的经济学书籍,也是一本进阶深刻的历史学书目。──《交易员月刊》(Trader Monthly)

  毕格斯清晰、活泼的写作风格,和他对市场与投资的渊博知识,使《财富、战争与智慧》不只读来趣味盎然,更蕴含深刻的教育价值。──《Yahoo!奇摩股市》(Yahoo Finance)

  「毕格斯在本书中以寓教于乐的创意写法,并列陈述战争史实和股市历史。他主张股市有惊人的预知能力,并教导我们,以股票为主、被动管理的稳健资产配置,可以提供优异的投资报酬。毕格斯一如既往,以优雅、唯美的文字,为我们带来丰富的知识飨宴。」──耶鲁大学投资长 大卫・史云生(David F. Swensen)

  「毕格斯结合了对历史的热爱以及长达半世纪的投资经验,写下这本精彩好书。书中探讨二次大战期间财富的破坏以及市场的智慧,兼具学术性和人文性,可望成为后代金融研究者人手一本的藏书。」──毕卡瓦资本管理公司(Pequot Capital Management, Inc.)投资策略长 拜容・韦恩(Byron Wien)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巴顿.毕格斯 Barton Biggs


  华尔街教父级分析师。出生于美国经济大萧条时的纽约,父亲曾为纽约银行投资总监。1950年代毕业于耶鲁大学英文系,随后成为美国海军陆战队军官。退伍后,于纽约大学商业研究院求学,毕业后进入金融业。

  1975年进入摩根士丹利,之后以合伙人身份在摩根士丹利任职超过三十年。多次在《机构投资人》(Institutional Investor) 杂志的调查中,获选为「最佳投资策略师」。2003年,七十岁的他离开摩根士丹利,与另外两位同事创立当年规模最大的特雷西避险基金 (Traxis Partners),管理资产超过十五亿美元,2009年特雷西避险基金的回报率为业界三倍。着有《华尔街刺猬投资客: 贪婪是一种美德,避险基金教父的投资手记》、《华尔街刺猬投资客之投资启示录》。

译者简介    

洪慧芳


  国立台湾大学国际企业学系毕业,美国伊利诺大学香槟分校管理硕士,曾任职于西门子电讯及花旗银行,现为专职译者,从事书籍、杂志、电脑与游戏软体的翻译工作。

  Blog:cindytranslate.blogspot.tw/
 

图书目录

推荐序 股市有惊人的预知能力
前 言 市场的智慧


第一章 聆听市场群众
专家的预测不可靠/金融市场对二战了若指掌/市场判断优于专家/证明群众智慧的实验/群体迷思vs.群众思考

第二章 失序的恐怖笼罩全世界
苏联的恐怖、酷刑和死亡集中营/德国以恶魔之爪攫夺欧陆/日本征服亚洲的风火疾行之姿/悲观的预言:黑暗时代即将到访/美国对混乱局势视而不见/难以驱离的「黑狗」:邱吉尔的悲鸣/投资人深陷绝望谷底

第三章 股市挣扎——从经济大萧条到二战爆发
英国股市和英国经济/1929-1937年的美国经济/1934-1939年的美国经济/「全球股市创下新低」所带来的提示/美英股市对同盟建立的反应/股市预知战争转折

第四章 伦敦股市与战争
邱吉尔在最黑暗的时刻接任首相/英国首相的破产危机/邱吉尔的个性/希特勒的风格/英国向「兇残暴政」开战/德军五日轻取荷兰/比利时痴心妄想能置身事外/法国马其顿防线一无用处/敦克尔克大撤退/我们要奋战到底!/德军佔领法国/悲观的气氛使英国股市大崩盘/过于乐观而遭受质疑的德国股市/法国投降和不列颠空战/伦敦彻夜未眠/他们最辉煌的时光/大西洋战役/原本可能发生什么

第五章 英国的黑暗岁月
德国潜艇对阵英国皇家海军/财富全都消失了/希特勒的副手想自己结束战争/隆美尔将军所领导的德军/德国发起巴巴罗萨行动/英国股市展现智慧/英军摧毁德国最大的战舰/美英联盟激起希望/英国股市成为战事风向球/英国的厄运

第六章 德国股市与巴巴罗萨行动
希特勒超乎常人的判断力/进攻苏联的计画:巴巴罗萨行动/绝无苏联战俘/俄罗斯空军和步兵团遭到歼灭/乌克兰因痛恨苏联而欢迎德军/严寒中德军持续挺进莫斯科/德军的无敌神话破灭了/德国军队硬撑到底/德国股市感应到希特勒的命运

第七章 珊瑚海与中途岛的奇迹
日本的侵略及其不满/避免与美国开战/日本占领东南亚的战略/日军的优势和实力/日本的军事胜利对全球股市的影响/美国轰炸机袭击东京/受惊吓的日本展开报复计画/珊瑚海海战:战力与运气的争斗/中途岛之战:隐密行动为致胜关键/日本军舰驶入埋伏圈/美军的鱼雷轰炸机失败,但促成俯冲轰炸机的成功攻击/美军出乎预料地逆转/日本中途岛海战失利引起的战争疑虑

第八章 股市对战争的精确判断
英美股市皆明了/股市大众意识战况好转/美国股市的战后低迷:1946-1949年/日本股市:1942年多头,接着幻起幻灭/麦克阿瑟将军的日本经济改革计画/日本的创造性破坏/日本的「所向无敌」观念/战后日本股市长期蓬勃

第九章 命运多舛的财富
二十世纪全球股市的比较/多角化投资永远是关键/德国的占领与剥削/荷兰经济:粮食是最好的流通媒介/丹麦和比利时股市渡过危机

第十章 衰败的法国经济
混乱中的法国欢迎德国的占领/没收法国犹太人的资产和财富/法国从德国军火合约中获利/1942年的法国为饥荒、贫穷、通膨所困/战后的法国经济/财富只能靠不动产和黄金保值

第十一章 随风而逝──义大利与德国的财富保值
墨索里尼对义大利股市的效应/德国的财富保值之道/德国的战前经济史/艺术品的风险大/家族财富的消失/犹太人的财富厄运/意外的援手:希特勒的经济学家/德国接管犹太公司/保存财富的最好出路是海外置产

第十二章 世纪之役——欧洲财富毁灭的转捩点
希特勒下令进攻史达林格勒/局势开始转向/二战转捩点:浴血史达林格勒/苏联的逆袭/希特勒身心渐衰,德国败退/史达林格勒战败下的德国经济/苏联入侵德国:摧毁人命、财产和经济

第十三章 亚洲和北非局势逆转
日军攻陷新加坡/日军对缅甸和印度的威胁/盟军在北非和北大西洋的败绩/邱吉尔的领导力受到质疑/史达林和邱吉尔的首度会晤/英军在北非的胜利划下转捩点/盟军大进攻/股市已经开始展望战后的世界

第十四章 韩国试炼──二次大战最后一役
日本股市嗅出投资时机/韩战背景/北韩进攻38度线/股市对北韩进攻的反应/准备不足的弱势美军/美国与南韩军队边打边退/北韩持续进攻/美国国内对韩战的支持转弱/麦克阿瑟击败北韩的危险策略/战争史上最戏剧性的逆转/美国提议歼灭北韩军队/股市里没有永远的真理

第十五章 战乱中的财富保存之道
波兰的土地掠夺/匈牙利的地产掠夺/财产的窃取/红军的强暴与劫掠/战争期间财富保值的最佳方式/当心长期持股:没有什么是永恆的!/黄金、艺术品、债券都不可靠/自满是致命的敌人

第十六章 门口的野蛮人
注意「黑天鹅」:它们证实是转捩点/英国股市/德国股市/日本股市/美国股市

后记 失序时代的投资智慧
 

图书序言

前言

市场的智慧


  矛盾其实并不存在,无论你在什么时候遇到矛盾,检查一下你的前提,就会发现其中一个是错的。──艾茵‧ 兰德《阿特拉斯耸耸肩》

  长久以来有两件事情一直困扰着我。第一,股市短期看来是随机、非理性、无法解释的,但是在主要的转折点以及长期发生事件起伏时,那些判断真的都是全凭直觉又明智的吗?又或者,股价大多只是反映群众愚昧的共识?

  第二,每个世纪至少都会重演一次,圣经《启示录》中的四骑士—瘟疫、战争、饥荒和死亡—骑马而来,造成巨大的财富灾难。上次死亡骑着灰白色的马而来,后头紧跟着地狱,使全世界惊恐不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

  这四位骑士大开杀戒时,你如何保护自己的财富?历史告诉我们,在和平时期,股票可以帮我们增加财富,但是当一国战败,家园被外国势力占领时,股票真能帮我们保留财富吗?万一不行,拥有财富的人该怎么办?考虑通膨调整后的实质购买力,上市股票的绩效究竟如何?

  一种资产类别或投资工具,要想成为家庭或机构安放资本的地方,必须要有长期保值及增值的效果,而且不分和平时期或动盪时期皆是如此。要是无法保值,累积的财富价值就会消失。当你愈来愈富有时,保护财富不受冲击,至少和追求财富增值一样重要。

  长期保护财富不受侵蚀并非学术课题,这个世界本来就容易发生大幅摧毁财富的灾难。在早年几个世纪,世界上充斥着战争、天灾、饥荒和瘟疫。后来,十八和十九世纪出现没收财富、令人家破人亡的革命。上个世纪,即二十世纪,或许是有史以来灾难最惨重的世纪,相继发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恶性通货膨胀、经济大萧条,随后是在连串事件的交织下,酝酿出最惨烈的破坏:第二次世界大战。那是一场真正的世界性战争,如今回顾过往,那也是我们熟知的西方文明能否存续下去的关键时刻。

  长久以来,我对二次世界大战的一切资讯始终相当着迷。它为生命、政治、金融市场、财富,以及最重要的生存,提供许多的启示。我研读二次大战多年了,不过只算业余的喜好,不算专业的研究。二次大战无疑是世纪之战,或许也是千年之战,因为它几乎掌控、蹂躏、折磨了整个世界。它对被征服和随后被占领的国家,以及后来的战败国影响深远,是现代检验上市股票或任何资产在面临旷日持久又波及全国的灾难时,能否保有财富购买力的终极考验。那也是一场空前的战斗,先是轴心国占上风,随后同盟国才翻盘取得优势。

  对整个世界来说,1930年代和40年代是相当黑暗的岁月。除非你深入了解事件的实际发展,否则你不会知道当时的情况有多恶劣,世界离新的黑暗年代有多么近。所以,我在本书中,以大量的篇幅交代战争的起伏,以及交战双方领导人的特质和管理风格。我找到一些有关希特勒、邱吉尔、墨索里尼,以及其他人的罕见见解,并收录在书中。本书主要是关注1938年和1943年间发生的事件,而不是同盟国后来的胜利,因为真正的重点在于战争的转捩点。书中也收录了韩国的状况,因为韩国对日本市场很重要。

  投资人(其实全民皆然)都必须因应逆境和艰困的时光。本书描述1930年代末期和1940年代初期的挫败和痛苦有多么悲惨,以及领导者(尤其是邱吉尔、希特勒、史达林、麦克阿瑟、山本五十六等人)如何因应这些难关和人民。所有的专业人士都必须学习及面对危机的掌控,这也是投资人需要读历史和传记的另一个原因。

  如今以后见之明来回顾当时的情景,我们可以找出后来变成关键转捩点的胜利。不过,当时大家身陷在战争的迷雾中,很难看清局势已经翻盘了。股市有众人「透过朦胧玻璃」所衍生的特殊群众智慧,它能感觉到那些时刻吗?我觉得证据显示股市的确可以感受到,尽管媒体和所谓的专业评论家及策略家大多没有感觉到,所以我们应该敬重股市的群众智慧,亦即关注市场的行为,借此倾听市场在说什么(第一章会更深入探讨市场的智慧)。

  我第一次对巿场的智慧感到着迷,是因为我偶然发现,英国股市在不列颠空战爆发的前夕筑底(1940年的夏天);美国市场在中途岛战役的前后(1942年5月底)彻底反转;德国市场在德国进攻俄罗斯时站上高峰(就在1941年12月初,德国的侦察机看到莫斯科教堂的尖顶之前)。那些是二次大战的三大转折点,不过在当时,除了股市发现以外,没人注意到。对我来说,那证实了股市群众的确有超乎寻常(但未受肯定)的智慧。这也带出了另一个重点。如今,几乎每个投资人都是抱持着逆向思维,每个人都知道群体迷思的危险以及群体的狂热。但是,在投资群众毫无协调的波动中,难道没有特别的直觉智慧吗?我发现那种直觉智慧是存在的。「市场先生」这个老家伙精明得很,在二次大战期间,他常在鲜少精英发现下,感应到那些重要的转折点。股巿的起伏,反映的是投资人的群体意见。在本书中,我主张市场拥有卓越的智慧,投资人忽略市场传递的讯息,等于是自讨苦吃。

  本书的另一个主题是,战争之前和战争期间的财富变化,以及富人应该採取什么措施来保护财富,以避免财富受到「黑天鹅」之类重大灾难的冲击。我也研究了,在1930年到1945年的极度困顿期,以及整个二十世纪,股票和债券是否能让财富保值及增值。如果没有伦敦商学院的艾罗伊.迪姆森(Elroy Dimson)、保罗.马许(Paul Marsh)、麦克.史陶顿(Mike Staunton)等人的大量研究,我不可能得出这些结论。我发现股票的确可以帮财富保值—在整个二十世纪确实是如此,尤其如果你又选对国家、挑对股票,保值的效果更好(第九章和第十五章特别探讨这个主题)。不过,如果是战胜国的股票,投资报酬又更高了(债券也是)。但是如果是战败国又被占领,上市股票在战争及占领期间的表现均不佳,债券的报酬又比股票还要糟糕。此外,在二十世纪的上半叶,法国和德国的股票经过通货膨胀的调整后,财富都是缩水的,持有政府债券更是悲惨。

  资产多角化确实对财富的保值很有帮助。土地、房产、黄金或事业之类的实质资产,比股票好一些,但绝非完美。拥有农场可以同时保护财富和生活无虞。另一种解决方案是把钱存到国外的避风港,但是远水救不了近火,那当然无法帮你维持急难当下的生活。据我所知,多数的市场资料从来没以这种形式汇整或发表过。本书也探讨其他财富形式在那些年代的状况,例如债券、土地、黄金、珠宝、房产等等。拥有财富的人都必须考虑这些问题。如果财产无法保值和增值,你竭尽所能累积财富就没意义了。本书将明确地告诉你,在充满不确定的世界里,有钱人该如何把财富传给后代子孙,不过我也承认,下次的大灾难可能与过去的灾难截然不同。

  我也发现,二次大战这场史诗般的战争,历史相当丰富,因为它涉及了如此众多的人物,充满了尔虞我诈以发戏剧张力等备受关注的重大事件。有些人可能不认同我对转折点的判断,不同意我对一些领袖以及他们行为的解读,也质疑我对当时局势的看法。

  投资人不是交易员或投机者,他们对于各国和全世界的事件演变,应该做出长远、日臻完善的判断。对历史知道与了解得愈多,就愈能做出更好的长远决策。投资人本来就应该了解一些历史,同时也应该是个统计学家、心理学家,以及优秀的直觉主义者。

  不过,我绝对称不上是真正的历史学家,本书也绝对不是真正的历史书,这里既不是讲股市的历史,也不是讲二次大战的历史。我没对二次大战做过第一手的研究,但我研读了很多书(列于参考书目中)。我厚颜地从那些撰写巨作的正港历史学家和战士那里,借用他们的想法、见解和回忆。不过,尽管我广泛地阅读了大量的资讯,但我找不到任何资料探讨战争年代的金融市场和财富状况。确实有一些市场统计数据,但几乎没有背景资料。为了寻找我在本书中陈述的社会资讯,我读遍了老报纸,也访问了亲身经历那些年代的人。本书收录了许多市场图表及事件参考资料。我以印象派的诠释手法描述那些年代,希望能在今日引起共鸣。
 

图书试读

第十四章
 
韩国试炼──二次大战最后一役

 
钱财是非常不可思议的东西。
 
它和爱一样,是人类喜悦的最大来源。
 
但是它也和死一样,是人类忧烦的最大来源。
 
──美国经济学家 约翰.加尔布雷斯
 
二次大战刚结束,苏联和中国意图扩大势力范围及试探西方国家的底线,尤其是美国。其中最戏剧性的事件,当属1950年发生在朝鲜半岛的韩战。就很多方面来说,韩战可以视为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后一役,因为1945年英美两国已从北纬38度线,把韩国分成两区:一个施行资本主义,另一个施行共产主义,以利诱苏联攻击日本。
 
这种讽刺做法所衍生的后果完全出乎意料,影响极其深远。韩战是由参与过二次大战的人开打的,几乎是用相同的武器,那场战争也是对股市智慧的有趣测试,尤其是日本。
 
这些后果包括亚洲出现对抗中国的地面战。韩战导致五万四千名美国人阵亡,几乎和越战的死亡人数差不多。此外,可悲的是,至少有一百万名韩国人和二十五万名中国人也丧生了。战争期间,北韩发动毁灭性的突袭;美军大举往朝鲜半岛南部撤退(那可能是美军史上最大的耻辱);遭到北韩包抄及切断联系的美国第一海军陆战师,大胆地以两栖方式登陆仁
 
川;美军攻势几乎抵达中国边境;中国勐烈反击。南韩首都首尔在战争的第一年,随着战局的剧烈波动,主权易手了四次。战争结束后,美国总统立刻解除指标英雄麦克阿瑟将军的指挥权,那场战争几乎确保艾森豪当选美国总统。1950年,股市智慧也受到另一个有趣的测试,美国发生了一桩诡异事件,跟韩战毫无关系,却令美国投资者相当不满,突然对杜鲁门总统丧失信心。
 
……

用户评价

评分

《财富、战争与智慧:二战启示录(二版)》这本书,让我对“二战”这个宏大的历史事件,有了更加立体和多元的认知。我过去总是习惯于从单一的宏大叙事角度来理解二战,而这本书,却从“财富”、“战争”、“智慧”这三个看似独立,实则相互关联的维度,为我构建了一个全新的理解框架。 我尤其欣赏作者在“战争”这个维度上的处理。它并没有回避战争的残酷和血腥,但更侧重于分析战争背后隐藏的深层原因,以及战争对社会结构、经济格局和个体命运造成的深远影响。书中关于不同国家在战争中的战略决策、资源调配以及意识形态冲突的细致分析,让我看到了战争的复杂性远非表面所呈现的那样。它让我意识到,每一次战争的发生,都不是偶然,而是由一系列复杂的历史因素、经济利益以及人性的弱点共同作用的结果。

评分

《财富、战争与智慧:二战启示录(二版)》这本书,让我对“智慧”这个概念有了全新的认识。我一直认为智慧是一种精英层面的东西,是那些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才能拥有的。但这本书,却让我看到了智慧的多元性,它存在于各个阶层,各种角色之中。 作者在书中对战争期间不同群体的智慧进行了细致的描绘,包括那些在后方默默奉献的普通民众,那些在恶劣环境下依然坚持研究的科学家,以及那些在绝境中寻找出路的抵抗者。这些智慧,可能不像战场上的战术那样耀眼,但它们同样是推动历史前进的重要力量。书里关于信息传播、心理战以及资源整合的分析,都让我看到了智慧在战争中的不同表现形式。它让我明白,智慧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对环境的洞察,对人性的理解,以及在复杂局面下做出最优选择的能力。

评分

《财富、战争与智慧:二战启示录(二版)》这本书,真的是一次非常独特的阅读体验。我一直对历史事件背后的“启示录”性质的东西很感兴趣,而这本书恰恰满足了我的好奇心。它并非简单地复述二战的事件,而是试图从中提炼出一些普世性的道理,能够指引我们理解当下,并思考未来。 作者对于“启示录”的解读,并不是那种宿命论或者预言式的,而是更侧重于从历史事件中学习教训,汲取经验。它让我看到了,每一次重大的历史变革,都蕴含着某种深层的变革力量,而我们如何去理解和应对这些力量,将直接影响到我们自身的命运。书中对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以及新秩序建立过程中的种种挑战和妥协的描绘,尤其让我感到,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但它留下的印记,却会持续影响着我们。

评分

《财富、战争与智慧:二战启示录(二版)》这本书,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知识的增进,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启发。我尤其欣赏作者在“智慧”这个层面的探讨。过去,我总是将“智慧”局限于军事策略或者外交手腕,但这本书拓展了我的视野。它让我意识到,在宏大的历史洪流中,个体的选择、民族的精神、甚至是普通民众的信念,都可能成为影响战争走向的关键因素。 书中对于战争中的“非典型”智慧的描绘,让我耳目一新。它不仅仅是关于那些运筹帷幄的政治家和战略家,也包含了那些在困境中展现出惊人韧性和创造力的普通人。比如,书中提到了一些地下抵抗组织的运作方式,他们如何在资源极度匮乏的情况下,通过信息传递、资源整合以及巧妙的心理战来对抗强大的敌人。这种智慧,不是冰冷的逻辑计算,而是源于对人性的深刻理解和对自由的坚定追求。它让我看到了,即使在最黑暗的时代,人类的智慧之光也从未熄灭,反而可能以更耀眼的方式绽放。

评分

《财富、战争与智慧:二战启示录(二版)》这本书,最让我回味无穷的是它在“智慧”这一维度的深刻洞察。我一直认为,历史事件的发生,往往离不开那些站在时代前沿的领袖人物的智慧决策。然而,这本书却将智慧的范畴大大拓展,让我看到了普通人在战争年代所展现出的非凡智慧。 它不仅仅是关于那些运筹帷幄的战略家,更是关于那些在混乱和恐惧中依然能够保持清醒头脑、运用有限资源创造奇迹的普通人。书中对战争期间的宣传战、心理战以及信息传递的策略分析,让我看到了智慧在非军事领域的强大力量。我尤其对书中关于“信息不对称”的运用以及如何利用民众的情绪来达到战争目的的描述感到震撼。这种智慧,并非仅仅是冷冰冰的计算,而是对人性的深刻洞察,以及在极端环境下所迸发出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评分

在阅读《财富、战争与智慧:二战启示录(二版)》这本书的过程中,我被它对“财富”与“战争”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入剖析深深吸引。我过去常常认为,战争的根源在于领土、资源或意识形态的冲突,而财富更多的是战争的产物或牺牲品。但这本书,却有力地揭示了财富在战争的爆发、进程乃至结局中扮演的决定性角色。 作者不仅详细阐述了各国如何通过经济扩张和资源掠夺来为战争积蓄力量,更深入地分析了金融资本、工业生产以及贸易路线在战争中的战略意义。书中对战时经济的运作模式,以及战争如何刺激了某些产业的发展,同时又摧毁了另一些产业的细致描绘,让我对经济学与历史的互动有了前所未有的深刻理解。我开始意识到,许多看似纯粹的地缘政治冲突,背后都隐藏着复杂的经济利益纠葛,而对财富的追求,无疑是驱动历史巨轮前进的重要引擎之一。

评分

最近拜读了《财富、战争与智慧:二战启示录(二版)》,它给了我一个全新的视角来审视二战的“启示录”意义。我过去对“启示录”的理解,往往局限于宗教层面的预言,或是对未来灾难的警示。但这本书,却将“启示录”的内涵,解读为历史事件所蕴含的深刻教训和能够指导我们走向未来的智慧。 作者通过对二战历史的梳理和分析,提炼出了一系列关于人性、社会以及国际关系的重要启示。它让我看到,那些曾经看似不可逾越的困境,在人类的智慧和勇气面前,并非是绝境。书中对战后国际秩序的重建,以及各国如何从战争的创伤中反思和寻求合作的描绘,都为我们今天面临的挑战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它让我意识到,历史并非简单地重复,而是以不同的形式,不断地向我们发出信号,提醒我们要警惕战争的阴影,并珍视和平的来之不易。

评分

我最近读了《财富、战争与智慧:二战启示录(二版)》,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的“二版”所带来的更新和深化。过去阅读关于二战的书籍,总感觉停留在某个阶段,而这本书的“二版”,似乎是作者在更广阔的视野和更深入的研究之后,对原有内容进行的再加工和升华。 它在保持原有框架的基础上,加入了更多新的研究成果和历史视角。我尤其欣赏它在“财富”和“战争”之间建立的联系。过去,我可能更倾向于将这两者分开来看,认为财富是战争的诱因,而战争是财富的消耗。但这本书让我看到了,财富和战争之间存在着一种更加动态和复杂的互动关系。它不仅仅是财富对战争的影响,更是战争如何重塑财富的格局,如何创造新的经济机会,以及如何深刻改变全球经济的运行规则。

评分

最近拜读了《财富、战争与智慧:二战启示录(二版)》,这本书真的是颠覆了我过去对二战的一些刻板印象。我一直以为二战就是战场上的枪林弹雨,是国家间的利益博弈,但这本书从一个我从未想过的角度切入,让我看到了战争背后更为复杂和深刻的驱动力。它不仅仅是在讲述历史事件,更是在剖析那些塑造了我们今天世界的经济、社会以及思维模式的根源。 作者对于“财富”的解读尤其让我印象深刻。过去,我们常常将战争的起因归结于意识形态的冲突或者领土的争夺,但书中深入挖掘了经济利益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它不仅仅是简单的军火买卖,更是涉及到了资源控制、全球贸易体系的重塑,甚至是对未来经济秩序的预判。书里详细阐述了各国在战前如何通过经济手段来积蓄实力,又如何在战争中利用经济手段来瓦解敌人,甚至在战后如何利用战争的遗产来建立新的经济霸权。这种宏观的视角让我看到了经济活动如何与宏大的历史进程紧密相连,也让我反思了在当今全球化浪潮中,经济因素对于国际关系和地区稳定的影响。

评分

拿到《财富、战争与智慧:二战启示录(二版)》这本书,原本只是抱着了解历史的心态,没想到却被它所呈现的“战争”的维度深深吸引。我过去对二战的认知,主要来自于历史课本和一些通俗的战争电影,总觉得战争是那么遥远,充满了英雄主义和悲壮的牺牲。但这本书,却将战争的残酷性、复杂性以及它对个体命运的无情碾压,以一种极其细腻和真实的方式展现出来。 作者在描述战争时,没有回避那些令人不忍直视的细节,比如战争对普通民众造成的创伤,城市被夷为平地后的废墟景象,以及人们在极度恐惧和绝望中的挣扎。但是,它又不仅仅停留在描绘痛苦,而是深入分析了战争的根源,从政治、经济、社会等多个层面进行剖析。它让我看到了,战争并非偶然,而是由一系列的决策、利益冲突和历史偶然性共同作用的结果。书中关于不同国家在战争中的决策过程和动机的分析,尤其让我感到震撼,也让我对历史的复杂性有了更深的理解。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