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中國:從絲綢之路到《共産黨宣言》

認識中國:從絲綢之路到《共産黨宣言》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原文作者: Peter Nolan
圖書標籤:
  • 中國曆史
  • 絲綢之路
  • 馬剋思主義
  • 中國共産黨
  • 社會發展
  • 文化交流
  • 曆史文化
  • 政治
  • 意識形態
  • 現代中國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從曆史上中國在全球的領先地位,到工業革命後被西方武力徵服而邊緣化,再到重新在世界中佔據自己的一席之地,審視中國當下的問題,探求未來的發展之道。

  作者是長年從事中國研究的「中國通」,提供瞭一幅觀察中國幾韆年來在全球位置的變化和發展方嚮的路綫圖——
  深入曆史,探究中國與中亞、東南亞在工業革命前兩韆年間的長期關係;
  指齣中國在處理當下海洋問題時所麵臨的諸多國際政治和法律挑戰;
  迴溯class struggle在英國演變的啓示;
  分析馬剋思主義及其遺産在當今中國的意義。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彼得‧諾蘭(Peter Nolan)


  劍橋大學學士、碩士,倫敦大學博士,獲頒大英帝國司令勛章(CBE)。現為劍橋大學發展學中心主任、中國發展研究崇華講席教授(Chong Hua Professor in Chinese Development),劍橋大學中國企業管理高級研修班(CELP)主任。自2000年開始齣席每年舉辦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China Development Forum)並發錶演講。著有《中國的崛起與俄羅斯的衰落》(China’s Rise, Russia’s Fall, 1995),《中國與全球商業革命》(China and the Global Business Revolution, 2001),《改造中國》(Transforming China, 2004),《中國正在買下世界嗎?》(Is China Buying the World?, 2012)等。

圖書目錄

導言

絲綢之路經濟帶和海上絲綢之路

引言
1. 陸上絲綢之路:西域
2. 海上絲綢之路:南海
3. 西方殖民主義與絲綢之路
4. 中國、絲綢之路與世界
結論

中國、西方殖民主義與《聯閤國海洋法公約》
引言
1. 非殖民化
2.《聯閤國海洋法公約》
3. 英國
4. 法國
5. 美國
6.「珍珠鏈」
7. 澳大利亞和新西蘭
8. 俄羅斯
9. 西方殖民主義對太平洋的影響
結論

《共産黨宣言》在21世紀
引言
1. 共産主義元素在資本主義內部的成長
2. 産業集中與寡頭競爭
3. 資本主義的動態與技術進步
4. 資本主義的全球特徵
5. Class Struggle
6. 金融與實體經濟
7. 環境
8. 共産主義與公社
9. 共産主義與中國
結論

「class struggle」(階級鬥爭)在英國演變的啓示
引言
1. 1750—1867年
2. 1867—1914年
3. 1914—1945年
4. 1945—1979年
5. 1979—2015年
結論

圖書序言

圖書試讀

用戶評價

评分

我本以為這本書會是那種偏學術、枯燥的讀物,但事實證明我完全錯瞭。這本書的敘述方式非常靈活,時而像一位老朋友在娓娓道來,時而又像一位引人入勝的導遊,帶你領略不同的曆史風貌。其中關於《共産黨宣言》的部分,雖然我知道這個名字,也知道它的重要性,但在閱讀過程中,我纔真正體會到它的深遠影響。作者並沒有簡單地介紹《宣言》的內容,而是將其置於當時那個動蕩的時代背景下進行解讀。我看到瞭工業革命帶來的社會巨變,看到瞭工人階級的睏境,也看到瞭不同思潮的湧動。作者的筆觸非常生動,讓我感受到那個時代變革的力量,也理解瞭為什麼《共産黨宣言》會在那個時期産生如此巨大的影響力。我跟著作者的思路,一步步梳理瞭《宣言》的核心思想,以及它如何啓發瞭無數為社會進步而奮鬥的人們。特彆是關於《宣言》在中國傳播和被接受的過程,作者的描寫讓我覺得既有曆史的厚重感,又不失人性的光輝。我感覺這本書不僅僅是介紹曆史事件,更是試圖去理解那些改變世界的思想是如何誕生的,以及它們如何影響瞭人類的命運。

评分

坦白說,我一開始是被這本書的名字吸引,覺得它概括瞭中國曆史發展的兩個重要節點,很有代錶性。但實際翻開書頁,纔發現作者的功力遠不止於此。我在閱讀中,對“絲綢之路”的理解不再停留在錶麵的商品交換,而是看到瞭它背後復雜的地緣政治、文化互動以及文明的張力。作者巧妙地將一些重要的曆史人物和事件穿插其中,讓原本可能枯燥的史料變得鮮活起來。比如,在講述絲綢之路上不同文明的交融時,作者穿插瞭一些關於宗教傳播、藝術風格演變的細節,讓我對當時多元文化共存的景象有瞭更直觀的感受。那種感覺就像是在一個巨大的畫捲前,作者耐心地為你點齣其中最精彩的筆觸,讓你在欣賞整體美感的同時,也能捕捉到那些微小而動人的細節。當我讀到關於佛教東傳的章節時,我深深地被那種跨越地域和文化的信仰傳播所震撼。再到後麵關於《共産黨宣言》的部分,作者的視角也很有意思,他並沒有將《宣言》孤立齣來,而是將其置於整個近代中國尋求民族解放和國傢富強的曆史進程中進行解讀。

评分

這本書我最近剛好讀完,雖然名字聽起來有點宏大,但實際閱讀體驗比我預想的要更加細膩和引人入勝。我一直對古代中國的貿易和文化交流很感興趣,所以“絲綢之路”這個關鍵詞吸引瞭我。作者在描寫絲綢之路的部分,不僅僅是羅列瞭貿易路綫和商品,更是將曆史場景活靈活現地呈現在讀者麵前。我能想象齣駱駝商隊在漫漫黃沙中行進的景象,聽到各個民族在此交匯時不同語言的交談聲,感受到文化的碰撞和融閤。特彆是關於張騫齣使西域的段落,我感覺自己仿佛也跟隨他一起,穿越瞭韆山萬水,看到瞭那些遙遠而神秘的國度,瞭解瞭當時中國與外界的聯係是如何一步步建立起來的。書裏對當時社會生活、風俗習慣的描繪也十分到位,讓我對那個時代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我尤其喜歡作者在描述物質交流的同時,也深入探討瞭思想、宗教、藝術的傳播,這種多維度的視角讓絲綢之路不再僅僅是一條商業動脈,而是一條承載著人類文明交流史詩般的長河。讀到這裏,我真的覺得知識的海洋如此遼闊,古代先賢的智慧和勇氣令人敬佩,也讓我對中華文明的開放包容有瞭更深的認識。

评分

我一直對曆史抱有濃厚的興趣,尤其喜歡那些能夠將宏大敘事與微觀細節相結閤的書籍。這本書在這方麵做得相當齣色。在描述“絲綢之路”時,作者不僅展現瞭其貿易路綫的廣度,更深入探討瞭沿綫各個民族的文化特色、宗教信仰以及科技交流。我仿佛看到瞭不同文明的火花在這裏碰撞,聽到瞭不同語言在這裏交融。作者的敘述風格非常流暢,不會讓人感到生硬或乏味,他能將復雜的曆史事件娓娓道來,而且充滿瞭畫麵感。我特彆欣賞他對細節的捕捉,比如對當時人們生活習慣、服飾、飲食的描寫,都讓曆史變得觸手可及。當我讀到關於海上絲綢之路的部分時,我驚嘆於古代中國人民的智慧和勇氣,他們敢於揚帆遠航,將中華文明傳播到世界各地。而轉到《共産黨宣言》的部分,作者又展現瞭另一種敘事風格,更加側重於思想的梳理和影響的分析。他將《宣言》的誕生置於世界曆史的大背景下,並闡述瞭其在中國近代史上的重要作用,讓我對那個時代的思想解放有瞭更深的認識。

评分

拿到這本書的時候,我其實是帶著一種既期待又有點忐忑的心情,因為“絲綢之路”和《共産黨宣言》這兩個概念跨度很大,我擔心作者的處理會顯得生硬或者割裂。然而,我的顧慮完全是多餘的。作者的筆觸非常老練,他將這兩條看似平行的綫索巧妙地編織在瞭一起,形成瞭一幅波瀾壯闊的曆史畫捲。在描寫絲綢之路時,我被作者豐富的想象力和紮實的史料所摺服。他不僅介紹瞭貿易的商品和路綫,更重要的是,他深入剖析瞭這條路上文化、思想、宗教的交流,以及由此帶來的社會變革。我仿佛能看到商隊的駝鈴聲響徹沙漠,能聽到不同民族的歌謠在綠洲迴蕩。他筆下的曆史人物,無論是商賈、僧侶還是帝王,都栩栩如生,充滿瞭人性的光輝和時代的印記。而當他筆鋒一轉,開始講述《共産黨宣言》時,我又被另一種力量所吸引。作者以一種非常清晰的邏輯,梳理瞭《宣言》的思想脈絡,並將其與中國近代社會變革的宏大背景緊密聯係起來。我理解瞭在那個風雨飄搖的年代,這份來自遠方的思想是如何點燃瞭無數中國人民的希望,並指引瞭他們前進的方嚮。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