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圣的遗忘:失去希望、寻回希望的艺术史

神圣的遗忘:失去希望、寻回希望的艺术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艺术史
  • 失落与希望
  • 记忆与遗忘
  • 文化研究
  • 心理学
  • 哲学
  • 希望疗法
  • 艺术治疗
  • 人类精神
  • 历史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二十一世纪的氛围,是充满末世焦虑的,我们还能不能相信什么?期待什么?希望什么?

  本书回归到一九八九年柏林围墙倒塌前的整整两百年前的一七八九年,那一年发生了法国大革命。法国大革命发生之前,是典型的M型社会,一端是贵族,另一端是平民,而逐步开始要在历史舞台变成要角的中产阶级,正慢慢地侵蚀贵族阶层的影响力,他们将成为法国大革命的主力推手,终结文化史上的洛可可时代,开启浪漫时代。

  从法国大革命到柏林围墙倒塌这两百年间,资本主义、相应于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理想主义、虚无主义、英雄期待与幻灭,商业化现代化,以及在传统制式的教会信仰破产后,努力寻找通往神圣的道路,这一切,都在这两百年间出现、发展,走到如今看似已到了尽头,这两百年是一条通往现代的过去,是跟当今息息相关的历史。

  本书从绘画史的角度来看这两百年的历史,最终回到我们所面对的时代,看这发展过程中逐步失落的、努力寻找的,虽然无法在此得出一个答案,但相信那些逐步遗忘失落的元素,很可能正是一条通往未来的新路,让我们在二十一世纪还能够相信、期待与希望。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陈韵琳


  自由作家、现代说书人、广播节目主持人。成立「真善美全人关怀协会」,致力推广「为成人说故事」,透过为成人说故事师资培训,形成一个为成人说故事的团队,发展出各类故事性的读书会、社区活动及课程。

  着作有《冷莹莹》、《两把钥匙》、《假想敌》、《过招》、《走出框框的人生》、《虚拟》、《破碎、疗癒与希望》以及《35釐米的缩影人生与信仰》。

  另出版有声书《为成人说故事》系列、以及《为成人说故事:陈韵琳说红楼》,并在新竹IC之音主持涵盖文学、音乐、电影、艺术的人文性质节目。

图书目录

推荐序一 冯君蓝牧师
推荐序二 戴佳茹博士
作者序

第一章 理想与幻灭
01洛可可时代的时尚与奢华
02从艺术家大卫看浪漫时代的理想主义
03期待英雄拿破崙──从理想主义到犬儒主义、虚无主义
04等待书写的忏悔录──浪漫时代的激情与心灵幽暗
05在西班牙没落历史与个体生命回廊中的哥雅
06风景画的寓意(1) ──从文化独立到宗教象征(荷、比)
07风景画的寓意(2)──危险的泛灵边界(德国)
08风景画的寓意(3)──工业时代的田园诗(英法)
09风景画的寓意(4)──大自然的暴力(英国)
10─切都是为了底层百姓──写实主义

第二章 瞬间与永恆
11都会中的人──印象派的省思(1)
12快乐的艺术──印象派的省思(2)
13现代化都会与社会底层──印象派的省思(3)
14寻找永恆的渴望──印象派的省思(4)
15梵谷的艺术心灵与基督信仰

第三章 神蚀与绝望
16塞尚的苹果与唯心主观
17高更笔下的基督与受难者
18孟克笔下的十字架&存在的疏离焦虑
19克林姆的十字架&世纪末华丽性爱
20二十世纪艺术形式的创新与危机
21抽象艺术的理想与追寻
22战争惧慄下的十字架
23达利的十字架
24 艺术家笔下的教堂

总结

图书序言

推荐序一

神圣的遗忘:一个怀抱基督信仰的视角


  圣经创世记的第一个句子:「起初,神创造天地。」按着启示,终极实在的上帝作为创造主的本质和形象,是首先被强调的。创世记紧跟着说到当神一早造人的时候,乃是照着祂自己的形象造男造女,本于神作为那爱的本体毫无保留的爱与恩赐,人所承载的诸多神性形象当然也包括了创造(作)者的形象,此乃人类之所以从事一切创造性活动能力的根源。

  但随后在创世记第三章——亚当夏娃的故事,圣经警示,一旦人因着自身超越性的天赋而高傲自满,离弃真理的本体,以自我(不论是个人或社群)作为一切是非善恶的判准,作为思想行动最高的依据;人所承载的神性必因上帝的缺席而堕落为魔性,人类天赋的创造力就背离了生命之主的法则而内蕴破坏和死亡的因子,甚至牵连伊甸乐园因人的堕落而受到诅咒成为失乐园。按圣经那一以贯之的启示,神——人——大自然,那应然亲密和谐的关系与一体性,与其在历史的实然中所呈现出来的紧张、疏离甚至是对立,不单反映在上帝选民的历史中、也反映在整体世界的每一面向、反映在西方的美术史当中。

  坊间介绍或论述西方美术史的着作很多,但因着原先的基督教世界正朝向彻底的世俗化发展,以至于今天基督教在西方的主流文化中受到排斥、敌视、不断地被边缘化,甚至成为不成文的禁忌。使得讨论西方美术家或美术史的专论,总是有意无意地为了迎合当代的政治正确,而淡化基督信仰在西方社会、在艺术史上对创作者的内在生命及其作品的影响。或仅仅着眼在基督教会作为政治权力结构之一环,对该社会、对艺术家的影响;仅仅着眼在艺术家创作的形式和风格的讨论。

  如此单向偏颇、以人为本的立论,总叫我感觉有如隔靴搔痒,搔不到痒处。于是,当我收到韵琳这部名之为《神圣的遗忘》的书稿,十分惊喜,因为这部爬梳西方近三百年来美术发展的着作,正弥补了一般西方美术史着作中被阉割了的那一部分。《神圣的遗忘》不是周延详尽的近代西方美术简史,却本于一个宗教改革之后的基督徒的立场,引导我们透过西方美术在这两百多年间的发展演变,去省视法国大革命、工业革命以至柏林围墙倒塌的这些年间,世界人心曾经有过的信仰、向往、挣扎与失落。而这两百年来的历史与我们今日世界的状貌,是紧密衔接、息息相关的。

  基督信仰是一个历史的宗教,我们相信上帝是历史的主,按着圣经的启示,神是在一个变化、挣扎的世界限制之内向我们显现的。每一个在各自生命和历史处境中被唿召出来的基督徒,有责任在其所属的时代中,去回应基督所吩咐的使命,而不是隐匿躲避在狭义的教会舒适圈里,更不能在世俗流行的文化中随波逐流。

  韵琳是一位灵思敏捷的写手,举凡小说、散文、文学评论,音乐、艺术、电影评论无不涉猎。

  因着她在艺术人文的长期耕耘,所养成深刻细腻的文化洞察力,也因为韵琳忠诚委身于圣道和基督门徒的身分,她对神、对人、对整体世界的爱与同情,以及她宽厚、涵融、温柔、坚韧的性格;不论韵琳写什么、说什么,总能精准地揭露事物的本相、事件的核心,直击人心。《神圣的遗忘》是一部非常有分量的作品,谨在此向韵琳献上我的尊敬与爱慕。

仆人 冯君蓝
中华基督教礼贤会传道人
摄影艺术工作者

推荐序二

与画对话,与己对话


  一次偶然的机会在《心灵小憩》读到一篇有关艺术的文章,从此开启了我对陈韵琳的认识。论到文学、电影、音乐、艺术,她是快手笔,又是说书能手,在她似乎没有不能讲不能写的。过去曾几阅读陈韵琳的文章,总是被她敏锐的文化触觉所震摄,她像是放长了绳子、坚固了橛子一般,在她笔下所拓张的帐幕之地,几乎可以自成一个文化国度。

  我毫不讳言地承认,陈韵琳是我非常敬仰的艺术工作者。她大概不晓得,我跟许多人一样,都曾挂在她身上、吸取她养分而丰富了生命,好些我的学生因着读她文章、听她演讲,彷彿他们的视线变得明亮了,心思似乎受了甚么启发,情感也跟着激越起来了。说陈韵琳是艺术文化人,那是毋庸置疑的,但我更愿将她看作一位身负文化使命的艺术传道人,或许这更贴近于她投身艺术工作的内在唿召与核心价值。这般形容,相信她本人不会太反对。

  * * *

  从《陈韵琳说红楼》二元论观点切入曹雪芹的精神美学,在《破碎、疗癒与希望》双焦距的镜头下看人生信仰,到《神圣的遗忘:250幅名画导读&艺术家的心灵世界》图像艺术看画里画外的人生风景,陈韵琳擅长运用这种二元法则来为大家讲说这人世间的故事,讲着讲着,当人正听得耳热、看得入神时,一个转弯话就把人带到她要我们去的地方,一个不防备就被她的一语划破、揭露隐情,最后都各自成了你我的故事。

  文学、电影、音乐、艺术这些总总,看来不过是一个幌子罢了。

  * * *

  陈韵琳的文章和演讲之所以能感动人,无非是内容本身能直入人心、叩问人性。知识可以传授,智慧却必须经由思想来沉淀;陈韵琳笔底,想必她是见识过不少人性本相,自身走过风霜水火,才有的那般洗敛和沉静,凭她一面平和一面锐利的思路和笔锋,力透纸背般的推着人不得不自我观照,不得不向生命发问:何谓活着?如何而活?

  看《神圣的遗忘》,任从哪章哪个主题都能使读者走进书中的艺术世界;一面是讲述艺术形式与风格之革新、记述眼底社会风貌的面子,一面是表达艺术家内心奔腾的情感、个体对信仰的认知的里子。其中让我读来深觉入味的,莫过于描写艺术家的生命故事,看他们面对外在世界和内在信仰之间的情感纠结,看他们对生命终极意义的困惑与寻路,看他们走到人生尽头时与神相遇后的心灵转折。

  绝对不要只让情绪停留在绘画上的美、或风格与派别之间的差异,越过这些视觉表象,且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理性思想,与画对话、与己对话,在真实与虚幻之间找到个人能活着而自适的平衡点。

  捧着这本书,除了书中饱含的分量,隐约还散射出一分撕裂的美感。带着轻松的心情来一趟纸上艺术之旅吧!

  * * *

  爱尔兰作家王尔德(Oscar Wilde)说:一切艺术都是毫无用处的。

  从某一面来看确实是,然而当今正处在一个图像充斥的世代,陈韵琳却能乘势而作,透过《神圣的遗忘》讲论欧洲近三百年的艺术史,从绘画和艺术家的故事,看历史、谈美学、想人生,更近一步跨向绘画表象的背后,让人越发看见创造主放在你我人生中生命里的真善美。

  像这样一本以信仰为核心取向的艺术史,是我一直以来引颈长盼的!

戴佳茹
淡江大学通识与核心课程中心副教授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