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0 年经典重现——重洗时代美学、震撼设计名家观念
◆ 19 种世界纹饰风格——横亘东西方历史长河的文物大观
◆ 100 帧彩色图版——透视令人叹为观止的精湛细节
【专业推荐】
国立成功大学建筑系 吴光庭教授
国立台湾工艺研究发展中心主任 许耿修
【专文导读】
国立台湾大学艺术史研究所 施静菲教授
英国纹饰研究学者 查捷克(Iain Zaczek)
【装帧说明】
雾面书衣图片为V&A Museum 授权之莫里斯经典石榴壁纸
硬壳方背精装封面使用咖啡色布纹纸
英文书名採高质感造型打凹
内页以雪铜纸印刷,完美呈现高解析精美复刻彩图
——值得细细品味、永恆典藏
1856年于伦敦初版的《纹饰法则》是史上第一本蒐罗东西方不同地域、不同时代各民族设计方法的纹饰集成。英国美术工艺运动(Arts & Crafts Movement)先锋、水晶宫设计总监欧文琼斯为了端正当代设计中脉络紊乱的浮滥抄袭风气,于本书开宗明义提出建筑暨装饰艺术的37条造形与色彩基本原则,分别探讨造形元素的协调、构图和适当比例,以及如何从色彩的平衡和对比中找出强化造形的用色方法,倡导从过往作品中研拟恰当的创作之道——开创了现代设计和色彩理论之先河,影响遍及十九世纪以降的设计名家如工艺运动领袖莫里斯(William Morris)、建筑师莱特(Frank Lloyd Wright)、苏利文(Louis Sullivan)、柯比意(Le Corbusier)等人,立论一百五十年至今屹立不摇。
书中大量图文来自琼斯的异国踏查及其对大量古籍专着的爬梳,他从包罗万象的历史文物中粹选出经典之作,编撰成19篇风格独特的世界纹饰介绍,不仅详述其整体特色和演绎手法,亦归纳箇中法则并给予优劣评价,借由文末共100帧匠心独具的彩色图版,串起一段清晰具体的装饰设计史,使读者更宛如踏上全世界文化遗产的深度之旅。
【收录篇章】
1. 原始部落纹饰 Ornament of Savage Tribes
2. 埃及纹饰 Egyptian Ornament
3. 亚述与波斯纹饰 Assyrian and Persian Ornament
4. 希腊纹饰 Greek Ornament
5. 庞贝纹饰 Pompeian Ornament
6. 罗马纹饰 Roman Ornament
7. 拜占庭纹饰 Byzantine Ornament
8. 阿拉伯纹饰 Arabian Ornament
9. 土耳其纹饰 Turkish Ornament
10. 摩尔纹饰 Moresque Ornament
11. 波斯纹饰 Persian Ornament
12. 印度纹饰 Indian Ornament
13. 印度教纹饰 Hindoo Ornament
14. 中国纹饰 Chinese Ornament
15. 凯尔特纹饰 Celtic Ornament
16. 中世纪纹饰 Mediæval Ornament
17. 文艺复兴纹饰 Renaissance Ornament
18. 伊莉莎白时期纹饰 Elizabethan Ornament
19. 义大利纹饰 Italian ornament
20. 自然花草 Leaves and flowers from Nature
这是一本读起来让人“通透”的书!《纹饰法则》并非那种让你一看就觉得“学到了”的书,而是那种让你在合上书本,回味咀嚼之后,才恍然大悟的类型。它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卖弄玄虚的概念,而是用一种极其平实的语言,将那些关于造型和色彩的最根本的道理娓娓道来。我特别喜欢书中对“点、线、面”这最基础元素的阐述,它让我们重新认识到,即使是最简单的几何形状,也能蕴含着无穷的潜力。书中关于“对比与和谐”的探讨,更是让我看到了设计中一种微妙的平衡艺术。作者并没有教你如何做出“最”出彩的设计,而是引导你去理解,如何在众多的可能性中找到最适合的那个。它让你明白,好的设计并非天马行空,而是建立在对基本法则深刻理解之上的创造。我曾经在色彩搭配上感到十分困扰,不知道如何才能让色彩既有冲击力又不失美感,《纹饰法则》中的相关章节,就像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让我从色彩的心理学、文化含义以及相互作用等多个维度去理解色彩,这对我今后的视觉设计工作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这本书的价值,远超乎我的想象。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我最近阅读过的最有启发性的设计读物之一!我一直认为设计是某种难以捉摸的直觉,但《纹饰法则》却以一种极其清晰、系统的方式,将那些隐藏在优秀作品背后的基本原则剖析得淋漓尽致。我尤其喜欢它对“造型”和“色彩”这两个核心元素的拆解,不仅仅是泛泛而谈,而是细致入微地分析了它们如何相互作用,如何影响观者的感知,甚至如何触动人的情绪。比如,书中关于“平衡”的讨论,不仅仅是物理上的对称,还深入探讨了视觉重量、动态平衡以及负空间的应用,让我重新审视了许多我习以为常的设计元素。还有关于“对比”的章节,我之前一直以为对比就是简单地在颜色或大小上做文章,但作者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揭示了更深层次的对比维度,例如质感对比、形状对比,甚至概念上的对比,这极大地拓展了我对设计的理解。这本书的语言也很有意思,既有学术的严谨,又不失一种人文关怀,读起来一点都不枯燥,反而像是在听一位经验丰富的设计大师娓娓道来他毕生的心得。它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次思维的洗礼,让我对“好设计”有了更深刻、更具象的认知,也为我今后的设计实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总而言之,这绝对是一本值得反复研读的宝典。
评分在阅读《纹饰法则》之前,我一直认为设计是一种需要天赋的东西,要么有,要么没有。但这本书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它就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将设计的奥秘一点点揭示出来,让我明白,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觉得某个设计“好看”,并不是因为它有多么复杂,而是因为它遵循了一些普遍适用的基本法则。书中关于“比例”的论述,让我大开眼界。我之前只是模糊地认为大小要合适,但作者通过斐波那契数列、黄金分割等理论,以及大量的实例,让我看到了比例在美学中的深远影响。还有关于“纹理”的运用,我之前也只是觉得“摸起来舒服”或者“看起来有质感”,但作者深入分析了不同纹理的视觉特性,以及它们如何与光影、色彩相互作用,从而营造出不同的氛围和情感,这真的太有用了!这本书的逻辑性非常强,每一条法则都经过了精心的论证和阐释,读起来让人心服口服。它不仅仅是一本理论书籍,更是一本实用的操作指南,让我能够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的设计工作中,并取得显著的成效,可以说,它为我打开了设计的新视野。
评分老实说,一开始我抱着一种怀疑的态度拿到这本书的,毕竟“37条基本原则”听起来有点过于“理论化”了,我担心它会过于抽象,脱离实际。但出乎意料的是,《纹饰法则》完全颠覆了我的认知!它通过大量生动形象的案例,将那些原本可能显得枯燥的理论具象化了。我尤其对书中关于“韵律”和“重复”的论述印象深刻。作者并没有仅仅停留在视觉层面的重复,而是探讨了节奏、流动感如何通过元素的排列、大小、色彩的微妙变化而产生,这种对细节的把控能力,简直是大师级的指导。书中对“统一性”的解读也让我受益匪浅,它不仅仅是形式上的统一,更是一种内在逻辑的统一,一种从概念到执行的连贯性。我曾一度陷入设计瓶颈,觉得自己的作品缺乏灵魂,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才明白,很多时候问题就出在对这些基本法则的理解和运用不够到位。它帮助我理清了思路,让我能够更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设计需求,并找到最适合的表达方式。这本书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让我能够以更自信、更专业的姿态去面对各种设计挑战,强烈推荐给所有对设计充满热情的朋友们!
评分《纹饰法则》这本书,与其说是一本设计指南,不如说是一场关于“美”的深刻对话。它没有直接告诉你“如何做”,而是引导你去“理解”。我最欣赏它的地方在于,它能将那些抽象的艺术理论,用一种极其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方式呈现出来。比如,书中关于“焦点”的讲解,我之前以为只是简单地将最重要的一块放在中间,但作者通过分析视觉引导线、色彩突出、形状差异等多种方式,让我明白了如何巧妙地将观众的目光引向你想让他们关注的地方,这在信息传达和视觉叙事上都至关重要。还有对“节奏”的探讨,它让我意识到,一个好的设计不仅仅是静止的画面,更是一种动态的体验,通过元素的疏密、大小、色彩的韵律变化,可以引导观者的视觉动线,创造出引人入胜的观看体验。这本书让我学会了用一种更系统、更客观的视角去审视设计,不再是凭感觉,而是基于对基本原则的深刻理解。它帮助我建立了坚实的设计基础,让我在面对复杂的设计项目时,能够更有条理,更有信心,也更能做出打动人心的作品,是一本值得反复品读,细细体会的佳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