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时代:驾驭21世纪的机遇与风险,实现成就非凡的第二次文艺复兴

发现时代:驾驭21世纪的机遇与风险,实现成就非凡的第二次文艺复兴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原文作者: Ian Goldin, Chris Kutarna
图书标签:
  • 未来趋势
  • 科技创新
  • 社会变革
  • 个人成长
  • 机遇挑战
  • 文艺复兴
  • 21世纪
  • 战略思考
  • 自我实现
  • 时代精神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金融时报》∕麦肯钖年度最佳商业图书奖入选
Goodreads阅读社群网站5颗星读者肯定
Amazon网路书店4.5颗星热烈好评
《卫报》、《赫芬顿邮报》重磅推荐

  我们的时代,是新的文艺复兴时代。
  这个时代,沉潜的天才与隐藏的风险将恆久角力。
  21世纪将是怎样的一段历史?一切取决于你我。
 
  当前的世界,与文艺复兴时期极为相似。
 
  不论主宰时代的是印刷巨匠约翰尼斯・古腾堡(Johannes Gutenberg),或是脸书之父马克・祖克柏(Mark Zuckerberg);是美洲新大陆,或是崛起的中国;是铜版蚀刻术,或是电脑硅晶片;是萨佛纳罗拉(Girolamo Savonarola)焚尽俗物的「虚荣之篝火」,或是伊斯兰国(IS)践踏人间的无情炮焰;是梅毒的肆虐,或是超级细菌的蔓延——历史正在重演。
 
  牛津大学的伊恩‧戈尔丁(Ian Goldin)及克里斯‧库塔纳(Chris Kutarna)观察今日世界的创新热带,从中瞥见了500年前的知识与艺术殿堂——佛罗伦斯。二位作者认为,我们这个时代是「大发现的时代」,堪比辉煌璀璨的文艺复兴时期。随着科技日新月异、医药蓬勃发展、经济繁荣发达、新媒体的产生以及人口流动,教育水准、人均寿命提高了;资讯串连全球,不同的思想带来新的观点。但是,发展的代价是什么?为什么时代进步了,我们却活得愈来愈焦虑,觉得世界是这么的不平等?  
 
  最好的时代,也可能是最糟糕的时代。全球共融带来新的繁荣,也引发新的弊端:财富分配不均、政治腐败、疾病传播、宗教狂热、种族战争,21世纪正以各种史无前例的风险,挑战人类的极限。本书从天文学、建筑、海陆贸易、艺术、基因工程、量子力学、人工智慧等领域的重大发展,论至金融体系、国际冲突、传染病、气候变迁、移民的潜在危机,在在提醒:第二次文艺复兴在即,后人如何评价我们这一世代,完全取决于我们如何发挥天才的潜能,控制风险的伤害。
 
  《发现时代》一书剖析时代危机,帮助我们认清时势、再塑文明,期许世人为今后的500年立下不朽的智慧典藏。

本书特色

  ◆本书结合数据分析与历史证据,将1450年至1550年的文艺复兴时代,跟1990年起的当代历史发展,进行了精采且有趣的对照与比较。切入点令人耳目一新。

  ◆文笔行云流水,充满中古世纪欧洲历史事件的脉络与细节,是一场知性的飨宴。

  ◆本书探讨政治、经济、财富分配、教育、文化、科技、医药等层面,旁征博引,对全球局势进行剖析与建言,帮助我们在极速变动的数位时代,建立安身立命与一展长才的态度与观点。

权威推荐

  李毓中/清华大学历史研究所副教授
  李显峰/台湾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
  林建甫/台湾经济研究院院长
  周桂田/台湾大学国家发展研究所所长、台湾大学风险社会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张铁志/文化评论家,「Fountain/新活水」总编辑
  陈建守/「说书Speaking of Books」创办人
  陈凤馨/「News98财经起床号」节目主持人
  黄贞祥/清华大学生命科学系助理教授
  黄伟雯/前马来西亚独中校长,历史文化作家、讲师
  杨士范/「关键评论网」共同创办人暨内容总监
  杨家彦/台湾影响力投资人、逢甲大学兼任教授
  蒋竹山/东华大学历史系副教授
  薛琦/东吴大学、世新大学讲座教授
  苏书平/先行智库「为你而读」执行长
  seayu/「即食历史」部落客
  (以上依姓氏笔划排序)

各界好评

  「历史会重复或循环吗?反对将历史简化的学者,通常都不愿意认同这样的说法。但若回到人类社会发展的本质与过程来看,同样七情六欲的人类,与眼前世界互动所产生的问题,基本上仍是相似的。因此,作者尝试将文艺复兴与我们所处的时代进行平行比较,试图借助过去的历史经验提出省思,以便为人类的未来提出建议与期许。
  如果第二次文艺复兴时代真的到来,或许该问的是,面对眼前众多危机的我们,如何在下次的「黑暗时代」(将到来?或是已开始?)自处与存活?但不管你最后的选择是拯救世界或是与世隔绝,你都应该先要读一读这本锦囊读本。」 ——李毓中/清华大学历史研究所副教授

  「这是一本历史书,也是一本预言书,每位公民都当阅读,尤其政府官员。《发现时代》纵横上下历史500年,从文艺复兴时代一直谈到当代,既是一部全球史,也是一本指引人类未来走向的趋势发展书。两位作者的书写处处回首过往历史,也关怀当下,甚至洞见未来。直白的文字,丰富的内容,精采的论述,带领我们认识这是一个关键的时代,过往的文艺复兴蕴含着善与恶、天才与社会风险,给我们相当多的启示,直指新的「文艺复兴」时代的到来,当下的政府、企业与公民应该要有所行动,以消弭危机,成就伟大年代。」——蒋竹山/东华大学历史系副教授

  「这个时代的变化愈来愈快,也变得更复杂,这让我们在看待工作和生活周围的事件,开始出现很多的认知盲点。难得一本书居然可以透过500年的历史,从政治地理、经济、科技科学、文化艺术的发展,来分析过去和未来的趋势。透过这本书,相信你能够学习到如何用跨领域的思考视角,看清所有问题的本质并找出属于你的解决方法。」——苏书平/先行智库「为你而读」执行长

  「这本书的资料量让我感到惊叹。书的内容涉猎广泛,作者以不同的角度,如社会、科学、文艺、政治和发人深省的讨论等,让我们理解自己正处于新的文艺复兴时期。他们以丰富的历史例证,透彻分析今昔文艺复兴的相似之处,做到真正的鑑往知来,令人着迷之余,同时引起反思。若你想了解这次属于我们的文艺复兴如何旷古烁今,这本书非读不可。」——seayu/「即食历史」部落客

  「此书妙不可言,值得大加称许。昔日文艺复兴,人类潜能全线爆发,推动各大领域发展,掀起崭新思想浪潮,开启长达一世纪的转型时代。同一时期,世人也变得相互依存,随时遇险失稳,困惑恐惧。眼前的时代正与此相似。本书的两位作者充分表明,时势复杂至此,实难清晰计画前路;不论对个人或社会而言, 真正有所帮助的是跨界穿梭的技能,谦卑好学的初心,以及为人的核心价值,尤其是创造力和同理心。每个人都应该读读这本书。」——麦可・史宾塞(Michael Spence)/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发现时代》角度异常新颖,不作肤浅的分析,不妄开无效的处方,亦无左右倾向。书中认为目前通讯和科技等领域的重大发展,正迅速为全球大量涌现的创意人才提供绝佳的机会,也提醒读者,个人若不把握机会立刻行动,国家若不积极组织以善用资源,一切机会都会消散而去。本书极为重要,让人一读难忘。」——艾德蒙・费尔普斯(Edmund Phelps)/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伊恩和克里斯敢于提出并回答几个重大的核心问题:我们从哪里来?现在做错了什么——还有做对了什么?我们要往哪里去?我们应该感谢两位作者如此果敢,也应该勇于接受他们所说的挑战,要无惧风险,敢于超越极限,也要认清现状,保持头脑清醒,更重要的是,对于未来怀有一颗乐观的心。」——克里斯蒂娜・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国际货币基金(IMF)总裁

  「喷射飞艇飞速疾驰,掠过水面滑翔而起,所经之处卷起滚滚巨浪,俗称『船尾急流』。此情此景乃人生重要一课:没有人能看到自己的「船尾急流」;我们往往匆匆一生,却不知道自己为别人留下了什么影响。
  每一个文化、朝代、时期、世代(甚或更多分类),都无法看清自己于历史的作用。伊恩和克里斯却能让历史定格,不仅记录了创意飞速迸发、创见层出不穷的今天,也仔细研究了当下的机遇与风险,让我们清楚看到自己的「船尾急流」。本书写作期间,世人仍一直航行,一直在更新电脑程式,既乐于享受种种进展所带来的成果,也疲于应对随之而生的种种未知的副作用和连锁反应。在此环境下,本书尤显可贵,不仅是一部史学巨着,也是一本预言天书。两位作者对时代的深刻自省,实在难得。书中所言分量之深重,成书却如此轻巧易读,更让人难以置信。」——拉里・布莱恩特(Larry Brilliant)/谷歌(Google.org)前任执行长

  「时下的分析评论以迅速、简扼为要。伊恩和克里斯却大反其道,为我们描绘出一幅丰满、细致、富含启示的时代写照。《发现时代》力透纸背,以文艺复兴为对照,解读目前种种机遇,为所有读者——包括每一个即将出现的米开朗基罗和达文西——提供了至为关键的独特观点。」——里德・霍夫曼(Reid Hoffman)/领英(LinkedIn)创始人及主席

  「现在我们变得愈来愈短视,只着眼于一时一刻,正好需要《发现时代》的新视角来解救。两位作者的眼光超越日常而放诸整个时代,从其分秒必争的发展步伐、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论至愈发紧密的联系网络,证明我们正处于一场「新文艺复兴」。以此角度,读者能学会如何为长远利益作出就谨慎决策,而不困于一时的跌宕。」——鲍达民(Dominic Barton)/麦肯钖(McKinsey & Company)全球董事总经理

  「全球正面临种种重大挑战,也拥有前所未见的机遇。风高浪急之中,《发现时代》为我们指点迷津,带我们冒险探索,是一本充满能量的及时之作。伊恩和克里斯在书中辟出新径,引领读者通往一个由人类创意、智慧和潜能所定义的新黄金时代。」——亚莉安娜・赫芬顿(Arianna Huffington)/美国《赫芬顿邮报》(The Huffington Post,现已改名HuffPost)前任总编辑

  「在我们的世界呈现撕裂、畏缩之态。此时此刻,伊恩和克里斯的《发现时代》显得尤为重要。这本新书震慑人心,让我们重新认识人性之大同,领悟彼此合作、相互理解和善用天才之重要。我们绝不应立起高墙,不应断开吊桥,不应惶惶度日。此书予人勇气,助我们集思广益、各展其才,也让我们以古鑑今,认识眼前机遇,迎接即将到来的『新文艺复兴』时代。」——理查・布兰森爵士(Sir Richard Branson)/英国维珍集团(Virgin Group)创办人

  「《发现时代》这本非凡巨作尝试将两个时代平行对照:一为创意和危机并存的伟大文艺复兴,一为今日我们所处的千变万化的世界。书中强而有力地指出,两个时代的科技文化都经历并酝酿着飞速发展,人类社会在吸纳发展成果时遇到的挑战亦极为相似。本书观点独到,不论你想感受现代世界的紧张脉搏,还是想了解其他时期的人们如何应对时艰,都应读读这本书。」——贺慕敦(Andrew Hamilton)/纽约大学校长、牛津大学前任校长

  「《发现时代》无疑是一本精采的好书,也提出一种宏观角度,让读者能鸟瞰今日种种创新浪潮,理解由此而生的各种挑战。科技发展值得赞叹,但科技本身并无精神信仰,既可行善,亦可作恶;能予人新生,也能取人性命。本书充分展示,人生确实如棋,每进一步都可得可失;惟有尽情投入最新形势,且不懈从过去汲取经验,方能赢在最后。『天才』一词已经用滥了,这点我比谁都更明白。但两位作者在书中生动地说明,个人智慧能借自由的普及、机会的均分而转化为群体成就,让『天才』在本书获得新的生命。」——加里・卡斯帕洛夫(Garry Kasparov)/人权基金会(Human Rights Foundation)主席、第13届西洋棋世界冠军

  「我们正处于『新文艺复兴』吗?在这本发人深省的好书中,伊恩和克里斯观察今日世界的创新热带,从中看到了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梅迪契家族的佛罗伦斯。他们认为,我们的时代是探索的时代,但正如达文西和达迦玛的时代一样,科技发展和全球共融会带来新的繁荣,也会引出新的弊端,比如疾病传播,宗教狂热和世界大战。两位作者催促新人文主义的诞生,以抵御种种已然酿成、势将危及现代文艺复兴的祸害。每一个人都应该听到作者的唿唤。」——尼尔・弗格森(Niall Ferguson)/哈佛大学历史系提胥讲座教授(Lawrence Tisch Professor of History)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伊恩‧戈尔丁(Ian Goldin)


  伊恩‧戈尔丁(Ian Goldin)是牛津大学圣马丁学院院长、牛津大学全球化与发展教授。他曾任世界银行发展政策主任及副总裁。1996至2001年间,他出任南非洲发展银行的执行长及执行董事,同时担任曼德拉总统(President Nelson Mandela)的顾问。他获法国政府授以爵位,着作逾20部。

克里斯‧库塔纳(Chris Kutarna)
 
  克里斯‧库塔纳(Chris Kutarna)是索维学会(Sauvé Fellow)会员、大英国协奖学金项目学者(Commonwealth Scholar)、牛津大学马丁学院研究员及牛津大学政治学博士,两度荣获加拿大总督学术奖章(Governor General’s Medallist)。他先任职波士顿谘询公司,其后自立门户,创办大型企业。克里斯在中国居住多年,通晓中文(中文姓名:柯睿思),曾于欧洲、亚洲及北美洲多家企业担任顾问,足迹遍及牛津、北京和雷吉纳。

译者简介

叶家兴


  香港中文大学金融系副教授、政大预测市场中心研究员。着有《陆生元年》、《未来事件交易簿》等,译有《世界上最聪明的地方》(合译)、《经济学与社会的对话》、《世代风暴》、《理财最重要的一件事》、《囚犯的两难》等。

叶嘉

  香港中文大学翻译系助理教授,从事英中口笔译教学,专于翻译理论及翻译史研究,着作散见于《翻译学研究集刊》、《编译论丛》等刊,译有《世界上最聪明的地方》(合译)、《当经济指标统治我们》。

图书目录

各界推荐
推荐序
‧〈理性乐观的发现时代〉——黄贞祥∕清华大学生命科学系助理教授
・〈掌握21世纪的时代革新,从知史开始〉——黄伟雯∕前马来西亚独中校长,历史文化作家、讲师
・〈发现时代里的大胆出走〉——叶家兴∕香港中文大学金融系副教授
・〈发现时代,就从人的好奇心开始〉——薛琦∕东吴大学、世新大学讲座教授
致台湾读者序

Chapter 1  上升或下沉?
‧我们的时代处境
‧往事是序曲
‧前进之路
‧整装待发

Part Ⅰ 文艺复兴往事如新

Chapter 2  新大陆
‧新地图
‧新媒介

Chapter 3  新纽带
‧贸易
‧金融
‧人群
‧科技
‧超越「联网」

Chapter 4  维特鲁威人
‧从悲惨到中产
‧新的黄金时代
‧为什么现在?
‧变色的黄金时代
‧新鲜污点
‧瞥见伟大

Part Ⅱ  天才辈出

Chapter 5  哥白尼革命
‧典范转移
‧新的转移
‧天才辈出的方程式

Chapter 6  教堂、信众和疑虑
‧集体的努力
‧集体的疑虑
‧相信的四个理由
‧恐惧的理由

Part Ⅲ    风险丛生

Chapter 7  瘟疫在散播,威尼斯正下沉
‧连结的坏处
‧复杂难解,密集难安
‧新瘟疫
‧带来破坏的商人
‧没有什么是理所当然的

Chapter 8  篝火与归属感
‧如虎添翼的先知
‧新的篝火
‧陷于分裂的社会主流
‧共识破裂的代价

Part Ⅳ  未来的考验
Chapter 9  大卫
‧放大天才潜能
‧缓解潜在危机
‧歌利亚

致谢
注释

图书序言

推荐序

理性乐观的发现时代
黄贞祥/清华大学生命科学系助理教授


  我们无疑是活在一个加速的时代,几乎每隔十年的世代,就会出现各种程度的鸿沟。
 
  过去在没有电脑的时代要获取知识有多麻烦已难以想像,现在我们可以轻易上网在维基百科就能查询到比大英百科全书更新、更多、更准确的资讯,这还能发生在我们手中的智慧手机上,而且其运算能力都远比登月计画的电脑还强大!还能联系起全世界各个角落的人们!
 
  我们人类知识扩展的速度和边疆之快之广,让我们现在能够体验到人类前所未有的事物。这还包括虚拟实境、人工智慧、自动驾驶、精准医疗等等大幅提升感官能力、便利性以及健康的新发明。这让我们的政治、社会、教育、生活产生了重大改变。而我们也渐渐地发现,似乎有些人已经赶不上时代的飞速转变,落后的甚至还包括政治领导菁英和公共机构。
 
  我们人类真的是初次遇见这样的巨大变革吗?英国牛津大学马丁学院的伊恩・戈尔丁(Ian Goldin)及克里斯・库塔纳(Chris Kutarna)却要在《发现时代:驾驭21世纪的机遇与风险,实现成就非凡的第二次文艺复兴》论证出,我们人类早已有过类似的经验了!
 
  《发现时代》的原文书名Age of Discovery,原本特指的是15世纪到17世纪时期,当时欧洲的船队出现在世界各处的海洋上,寻找新的贸易路线和贸易伙伴,在这些远洋探索中,许多着名的航海家发现了许多当时在欧洲不为人知的国家与地区。在中世纪晚期发源于义大利中部佛罗伦斯的文艺复兴也差不多发生在这段时间,然后扩展至欧洲各国。
 
  两位作者从多方面探讨第一次文艺复兴时代中,西方社会遭遇到的天翻地覆改变!当时的世界在古腾堡、达文西、米开朗基罗、哥白尼和哥伦布的推动下,产生了一系列的飞跃,在艺术和科学上都有巨大的认知升级及重塑,而且新世界的发现带来的冲击比起登月是不遑多让,可谓货真价实的大跃进。
 
  虽然最早发明活字印刷术的是中国人的老祖宗,可是中文字的特性及古时的社会状况让活字印刷术在中国难有用武之地,但是却非常适合拼音文字的欧洲,古腾堡的成功让马丁・路德能够挑战天主教会对知识的垄断和禁锢;在我们这个网际网路如同电流和自来水一样普及的年代,知识的传播也逃脱了纸墨的限制,而能够以零边际成本的方式无限传播。
 
  我们可能活在人类有史以来最美好的时代,我们这百年内在寿命、健康情况、识字率、财富上都有质和量的显着增长,幅度甚至比过去几千年还高。穷国不仅有大量人口脱贫,过去落后国家只能看着先进国家的国民使用高科技产品流口水,可是现在拜自由贸易和全球高度分工的供应链所赐,最新、最潮的高科技民生消费品是无远弗届,甚至不少发展中国家跳过市话直接使用智慧手机已经不是新闻。全球正以通讯科技和自由贸易的革新更紧密结合在一起。即使仅用像GDP成长这样的指标来衡量,我们人类的财富在几十年间的增长速度就比过去几百年还快了,更甭提太多科技带来的便利是无法用经济指标评量的。
 
  不过,飞快的变革也超过了一般人所能够适应,在先进国家已有好一大部分的劳力似乎不再被需要,大幅加剧了穷富差距;更紧密联系的贸易及交通网也带来新兴传染病快速传播的危机及挑战,这过去已在欧洲造成了黑死病蔓延。另外,社会对立、仇外心理和意识形态极端主义也在侵蚀进步的根基。
 
  戈尔丁及库塔纳认为,我们现在的状况需要以史为鉴,而该把这个时代视作新的文艺复兴,才能懂得处理现在面临的问题。我们如今享受着第一次文艺复兴带来的各种美好事物,可是如果穿越到那个时代,西方社会也面临着知识创新、贸易、移民等带来的磨擦,那就是个沿续了几个世纪的动荡时代。
 
  新文艺复兴的潘朵拉盒子(Pandora’s box)已经打开,不管放出的是啥,都不太可能再收回去了,时代的潮流已无法停止。该採取行动时犹豫不决,是符合人性的,但却解决不了问题。我们不该再幻想要回到过去虚幻的美好,保持开放的想法、爱上艺术、拥抱移民和城市的活力以及建立社会安全网,是作者认为能在这个新文艺复兴时代成为赢家的最佳解方!
 
  《发现时代》带你进入两个文艺复兴时代的宏伟世界,探索曾经且正在发生的巨变,更理性乐观地面对未来的世界!

推荐序

发现时代里的大胆出走
叶家兴∕香港中文大学金融系副教授


  每年1月学测到9月开学,台湾媒体总会不断报导优秀年轻人流失到境外求学的新闻。事实上,近几年这趋势如滚雪球般,愈演愈烈。
 
  高中毕业生大胆离开家乡,到语言文化、风俗习惯都陌生的环境求学,目标是什么,梦想在哪里?台湾《商业周刊》曾以「18岁开始拚履历」为封面故事,以斗大字体宣称「这是一个很早就学会精打细算,提早赚钱的务实世代。」遗憾的是,这种说法反映既得利益者的偏见,不仅简化年轻世代,擅自贴上标签,也缺乏对大环境的深刻反思。年纪轻轻离乡背井,告别父母的呵护照料,为了追求更好的未来,吃尽各种不足为人道的苦头,背后的原因绝不只是为了赚钱。
 
  回望台湾家乡,当权者近亲繁殖,故步自封,形成液态空气一般的惰性同温层。年轻人不可能从中汲取什么养分,更遑论感受生命的温度、孕育未来的梦想。既得利益者的自以为是妨碍进步,年轻人的勇敢出走就是义不容辞。惟有这样才能回应心灵深处「野性的唿唤」,才能避免30年后沦为一样自嗨度日的老人。
 
  英国牛津大学的戈尔丁(Ian Goldin)教授和库塔纳(Chris Kutarna)博士合着新书《发现时代》,结合浩瀚历史材料的大数据分析,将1990年代以来的当代世界发展,与始于15世纪中的百年文艺复兴并置观照、互成隐喻,意在说明人类文明正迎来第二次文艺复兴,一个大发现的年代。这本气势磅礡的巨作,也对年轻人发出同样的唿吁:要勇敢出走,寻找新文艺复兴时代的「佛罗伦斯 」。
 
  当代的「佛罗伦斯」在哪里?作者没有明确答案,但指出「技艺」(craft)与「集中」(concentration)是关键所在。「技艺」常与一个特定地点结合在一起;「集中」则意味着,如果你还未找到心之所往,就应动身前往最伟大或势将崛起的城市。这些城市人才济济、智慧充沛,自己自然会受到滋养,发光发热。
 
  愈来愈多台湾年轻人奔赴世界各地寻找机会,一方面表明台湾愈来愈难成为他们心仪的中心舞台,一方面也显示去向抉择实在不易。不过,有一个台湾年轻人普遍忽略的城市或许正是佛罗伦斯的雏型,而且近在咫尺:深圳。
 
  英国《经济学人》、美国《彭博商业週刊》、台湾《商业週刊》及《天下杂志》都曾以长篇报导,介绍这个摆脱山寨形象、充满创新能量的城市。1979年改革开放至今,深圳经济年均增长22%。如今,深圳一个城市的财政收入就比整个台湾多。深圳证券交易所位处的深圳南山区,人均所得也已超过香港。深圳人口平均年龄33岁,低于世界主要城市年龄中位数10年以上。人口构成所自生的冒险精神,引来大批年轻创客(maker),筑起新一代创业家的逐梦天堂,甚至获《经济学人》誉为「皇冠上的宝石」(Jewel in the crown)。
 
  深圳不但热血冲刺,也讲求「合规与风控」(compliance and risk management)。 因为几乎所有人都是外地来的移民,大家讲规矩、讲制度,不易被盘根错节的人际关系掣肘。如果深入内地去,恐怕大城市也难有如此环境。
 
  这么年轻的「明日硅谷」,高等教育机构却寥寥可数。2014年,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区开始招生,显示前后几任校长的远见。然而,两个校区仍欠缺交流,对于深圳的突飞勐进,香港本地学生多半懵懵懂懂,更别说一海之隔的台湾年轻人。更荒谬的是,前年新竹清华大学在深圳开设MBA班,竟限于法令,不能招收当地大陆学生,台湾自缚手脚的陈旧法令到底还要绑架下一代多久?
 
  从年轻人跨境流动的方向来看,台湾似乎离「佛罗伦斯」候选城市的资格愈来愈远。为什么台湾自中心落入边陲?为什么民主变吃老本?为什么优秀人才在外流浪?为什么年轻学子离乡背井?一个坐视人才逐渐流失的地方,近悦远来成为奢想空谈,薪资还会希望成长吗?未来还能绮丽吗?
 
  如果故乡无法逃脱被历史仇恨与意识型态囚禁的命运,年轻人的未来也要跟着一起葬送吗?在新文艺复兴的《发现时代》里,上一代如果没有将家乡打造为舞台中心的能力与雄心,下一代只能嗅觉敏锐、大胆出走,为开展璀璨的未来,在新时代的佛罗伦斯与最好的同辈惺惺相惜,既竞争且合作,让生命发光发热。
 
  找到安身立命的「圣堂」之后,修身齐家,再谋治国平天下的可能。

致台湾读者序

  这是一个大发现的时代。在这个全球充满冲突,不确定性的时刻,能够辨视真理并记取教训者将是未来的领先者和最大赢家。
 
  在2016年初,我曾在一场座满全球商业鉅子的演讲中,非常有自信地做了两项预言:第一,英国的公投结果将是脱离欧洲。第二,川普将当选美国总统。类似的事件常令多数人感到惊讶,但读过这本书的人却能洞察先机,预料这一切的来临。
 
  这个世界正在快速改变。不幸的是,大多数的人看待这个世界的角度却没有跟上脚步。传统的想法大多数都已经过时了。而这正是他们面对这些事件来临时,会感到无所适从原因,同时也对于现今的改变感到挣扎迷茫。
 
  这本书将会打破你以往的刻板印象,带你从全新的视野看这世界,并与你一同聚焦在推动世界改变的重要力量,同时带领你认清如何去因应它。若能愈早以新的观点看待这个世界,你和你的家人及国家将愈快地成功克服这些挑战所带来的震撼,而无须浪费无谓的时间。
 
  一旦你洞悉所处的这个大发现时代,成功的路将会更加清晰。你会领悟为何要成为与达文西和米开朗基罗并肩的「新文艺复兴人」,并努力成为这一类的人。你会明白如何打破陈规,做出大胆的选择;如何培养你的新习惯,取代旧的。你也将体悟,如果你要成为各领域间的佼佼者,在哪里完成你的学业,及在哪里就业将会是你最重要的决定。
 
  除此之外,你会更清楚知道我们每一个人该如何顺应这个全球化的世代。在这个世代,台湾是一座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建立东方与西方的连结。正因为如此,台湾在这个大发现的时代里,得以领先群雄。然而,「全球化」不只是一种趋势,更是对领导力的一种考验。至止,很多国家都无法成功的完成这项考验,他们无法有效将全球化带来的新财富转化成国家的福祉,他们也无法妥善分散风险亦或是平均分配报酬,导致只能有少数人成功致富。在社群间,他们也因为瞬息万变的世界无法在社团中建立起稳固的信任。更可惜的是,他们无法运用过往的一切经验及智慧替他们实践梦想。而现在,他们的人民正感到愤怒。失去了对当局的信任及对全球化的信心。
 
  但是,全球化也是一件正确的事。现在正是轮到台湾借由克服其他国家无法完成的层层试炼,应证它的时刻。而这本书将呈现给台湾读者如何突破这些试炼。
 
  大发现的时代充满着危机与报酬。「大发现」有光明的一面,也有着不为人知的黑暗;在这个时代,机会和风险正在与日俱增。
 
  在这个世代,要了解世界的潮流是愈来愈困难与急迫的,我们需要在各种令人困惑的外力间求生存。《发现时代》将与你一同放下手边的事务,深唿吸,并重新了解,我们曾经走过这种时代。借由重新回顾过往的经验,你会清楚看未来的方向,努力达到成功。

克里斯‧库塔纳,2018年4月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