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序
理性乐观的发现时代
黄贞祥/清华大学生命科学系助理教授 我们无疑是活在一个加速的时代,几乎每隔十年的世代,就会出现各种程度的鸿沟。
过去在没有电脑的时代要获取知识有多麻烦已难以想像,现在我们可以轻易上网在维基百科就能查询到比大英百科全书更新、更多、更准确的资讯,这还能发生在我们手中的智慧手机上,而且其运算能力都远比登月计画的电脑还强大!还能联系起全世界各个角落的人们!
我们人类知识扩展的速度和边疆之快之广,让我们现在能够体验到人类前所未有的事物。这还包括虚拟实境、人工智慧、自动驾驶、精准医疗等等大幅提升感官能力、便利性以及健康的新发明。这让我们的政治、社会、教育、生活产生了重大改变。而我们也渐渐地发现,似乎有些人已经赶不上时代的飞速转变,落后的甚至还包括政治领导菁英和公共机构。
我们人类真的是初次遇见这样的巨大变革吗?英国牛津大学马丁学院的伊恩・戈尔丁(Ian Goldin)及克里斯・库塔纳(Chris Kutarna)却要在《发现时代:驾驭21世纪的机遇与风险,实现成就非凡的第二次文艺复兴》论证出,我们人类早已有过类似的经验了!
《发现时代》的原文书名Age of Discovery,原本特指的是15世纪到17世纪时期,当时欧洲的船队出现在世界各处的海洋上,寻找新的贸易路线和贸易伙伴,在这些远洋探索中,许多着名的航海家发现了许多当时在欧洲不为人知的国家与地区。在中世纪晚期发源于义大利中部佛罗伦斯的文艺复兴也差不多发生在这段时间,然后扩展至欧洲各国。
两位作者从多方面探讨第一次文艺复兴时代中,西方社会遭遇到的天翻地覆改变!当时的世界在古腾堡、达文西、米开朗基罗、哥白尼和哥伦布的推动下,产生了一系列的飞跃,在艺术和科学上都有巨大的认知升级及重塑,而且新世界的发现带来的冲击比起登月是不遑多让,可谓货真价实的大跃进。
虽然最早发明活字印刷术的是中国人的老祖宗,可是中文字的特性及古时的社会状况让活字印刷术在中国难有用武之地,但是却非常适合拼音文字的欧洲,古腾堡的成功让马丁・路德能够挑战天主教会对知识的垄断和禁锢;在我们这个网际网路如同电流和自来水一样普及的年代,知识的传播也逃脱了纸墨的限制,而能够以零边际成本的方式无限传播。
我们可能活在人类有史以来最美好的时代,我们这百年内在寿命、健康情况、识字率、财富上都有质和量的显着增长,幅度甚至比过去几千年还高。穷国不仅有大量人口脱贫,过去落后国家只能看着先进国家的国民使用高科技产品流口水,可是现在拜自由贸易和全球高度分工的供应链所赐,最新、最潮的高科技民生消费品是无远弗届,甚至不少发展中国家跳过市话直接使用智慧手机已经不是新闻。全球正以通讯科技和自由贸易的革新更紧密结合在一起。即使仅用像GDP成长这样的指标来衡量,我们人类的财富在几十年间的增长速度就比过去几百年还快了,更甭提太多科技带来的便利是无法用经济指标评量的。
不过,飞快的变革也超过了一般人所能够适应,在先进国家已有好一大部分的劳力似乎不再被需要,大幅加剧了穷富差距;更紧密联系的贸易及交通网也带来新兴传染病快速传播的危机及挑战,这过去已在欧洲造成了黑死病蔓延。另外,社会对立、仇外心理和意识形态极端主义也在侵蚀进步的根基。
戈尔丁及库塔纳认为,我们现在的状况需要以史为鉴,而该把这个时代视作新的文艺复兴,才能懂得处理现在面临的问题。我们如今享受着第一次文艺复兴带来的各种美好事物,可是如果穿越到那个时代,西方社会也面临着知识创新、贸易、移民等带来的磨擦,那就是个沿续了几个世纪的动荡时代。
新文艺复兴的潘朵拉盒子(Pandora’s box)已经打开,不管放出的是啥,都不太可能再收回去了,时代的潮流已无法停止。该採取行动时犹豫不决,是符合人性的,但却解决不了问题。我们不该再幻想要回到过去虚幻的美好,保持开放的想法、爱上艺术、拥抱移民和城市的活力以及建立社会安全网,是作者认为能在这个新文艺复兴时代成为赢家的最佳解方!
《发现时代》带你进入两个文艺复兴时代的宏伟世界,探索曾经且正在发生的巨变,更理性乐观地面对未来的世界!
推荐序
发现时代里的大胆出走
叶家兴∕香港中文大学金融系副教授 每年1月学测到9月开学,台湾媒体总会不断报导优秀年轻人流失到境外求学的新闻。事实上,近几年这趋势如滚雪球般,愈演愈烈。
高中毕业生大胆离开家乡,到语言文化、风俗习惯都陌生的环境求学,目标是什么,梦想在哪里?台湾《商业周刊》曾以「18岁开始拚履历」为封面故事,以斗大字体宣称「这是一个很早就学会精打细算,提早赚钱的务实世代。」遗憾的是,这种说法反映既得利益者的偏见,不仅简化年轻世代,擅自贴上标签,也缺乏对大环境的深刻反思。年纪轻轻离乡背井,告别父母的呵护照料,为了追求更好的未来,吃尽各种不足为人道的苦头,背后的原因绝不只是为了赚钱。
回望台湾家乡,当权者近亲繁殖,故步自封,形成液态空气一般的惰性同温层。年轻人不可能从中汲取什么养分,更遑论感受生命的温度、孕育未来的梦想。既得利益者的自以为是妨碍进步,年轻人的勇敢出走就是义不容辞。惟有这样才能回应心灵深处「野性的唿唤」,才能避免30年后沦为一样自嗨度日的老人。
英国牛津大学的戈尔丁(Ian Goldin)教授和库塔纳(Chris Kutarna)博士合着新书《发现时代》,结合浩瀚历史材料的大数据分析,将1990年代以来的当代世界发展,与始于15世纪中的百年文艺复兴并置观照、互成隐喻,意在说明人类文明正迎来第二次文艺复兴,一个大发现的年代。这本气势磅礡的巨作,也对年轻人发出同样的唿吁:要勇敢出走,寻找新文艺复兴时代的「佛罗伦斯 」。
当代的「佛罗伦斯」在哪里?作者没有明确答案,但指出「技艺」(craft)与「集中」(concentration)是关键所在。「技艺」常与一个特定地点结合在一起;「集中」则意味着,如果你还未找到心之所往,就应动身前往最伟大或势将崛起的城市。这些城市人才济济、智慧充沛,自己自然会受到滋养,发光发热。
愈来愈多台湾年轻人奔赴世界各地寻找机会,一方面表明台湾愈来愈难成为他们心仪的中心舞台,一方面也显示去向抉择实在不易。不过,有一个台湾年轻人普遍忽略的城市或许正是佛罗伦斯的雏型,而且近在咫尺:深圳。
英国《经济学人》、美国《彭博商业週刊》、台湾《商业週刊》及《天下杂志》都曾以长篇报导,介绍这个摆脱山寨形象、充满创新能量的城市。1979年改革开放至今,深圳经济年均增长22%。如今,深圳一个城市的财政收入就比整个台湾多。深圳证券交易所位处的深圳南山区,人均所得也已超过香港。深圳人口平均年龄33岁,低于世界主要城市年龄中位数10年以上。人口构成所自生的冒险精神,引来大批年轻创客(maker),筑起新一代创业家的逐梦天堂,甚至获《经济学人》誉为「皇冠上的宝石」(Jewel in the crown)。
深圳不但热血冲刺,也讲求「合规与风控」(compliance and risk management)。 因为几乎所有人都是外地来的移民,大家讲规矩、讲制度,不易被盘根错节的人际关系掣肘。如果深入内地去,恐怕大城市也难有如此环境。
这么年轻的「明日硅谷」,高等教育机构却寥寥可数。2014年,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区开始招生,显示前后几任校长的远见。然而,两个校区仍欠缺交流,对于深圳的突飞勐进,香港本地学生多半懵懵懂懂,更别说一海之隔的台湾年轻人。更荒谬的是,前年新竹清华大学在深圳开设MBA班,竟限于法令,不能招收当地大陆学生,台湾自缚手脚的陈旧法令到底还要绑架下一代多久?
从年轻人跨境流动的方向来看,台湾似乎离「佛罗伦斯」候选城市的资格愈来愈远。为什么台湾自中心落入边陲?为什么民主变吃老本?为什么优秀人才在外流浪?为什么年轻学子离乡背井?一个坐视人才逐渐流失的地方,近悦远来成为奢想空谈,薪资还会希望成长吗?未来还能绮丽吗?
如果故乡无法逃脱被历史仇恨与意识型态囚禁的命运,年轻人的未来也要跟着一起葬送吗?在新文艺复兴的《发现时代》里,上一代如果没有将家乡打造为舞台中心的能力与雄心,下一代只能嗅觉敏锐、大胆出走,为开展璀璨的未来,在新时代的佛罗伦斯与最好的同辈惺惺相惜,既竞争且合作,让生命发光发热。
找到安身立命的「圣堂」之后,修身齐家,再谋治国平天下的可能。
致台湾读者序 这是一个大发现的时代。在这个全球充满冲突,不确定性的时刻,能够辨视真理并记取教训者将是未来的领先者和最大赢家。
在2016年初,我曾在一场座满全球商业鉅子的演讲中,非常有自信地做了两项预言:第一,英国的公投结果将是脱离欧洲。第二,川普将当选美国总统。类似的事件常令多数人感到惊讶,但读过这本书的人却能洞察先机,预料这一切的来临。
这个世界正在快速改变。不幸的是,大多数的人看待这个世界的角度却没有跟上脚步。传统的想法大多数都已经过时了。而这正是他们面对这些事件来临时,会感到无所适从原因,同时也对于现今的改变感到挣扎迷茫。
这本书将会打破你以往的刻板印象,带你从全新的视野看这世界,并与你一同聚焦在推动世界改变的重要力量,同时带领你认清如何去因应它。若能愈早以新的观点看待这个世界,你和你的家人及国家将愈快地成功克服这些挑战所带来的震撼,而无须浪费无谓的时间。
一旦你洞悉所处的这个大发现时代,成功的路将会更加清晰。你会领悟为何要成为与达文西和米开朗基罗并肩的「新文艺复兴人」,并努力成为这一类的人。你会明白如何打破陈规,做出大胆的选择;如何培养你的新习惯,取代旧的。你也将体悟,如果你要成为各领域间的佼佼者,在哪里完成你的学业,及在哪里就业将会是你最重要的决定。
除此之外,你会更清楚知道我们每一个人该如何顺应这个全球化的世代。在这个世代,台湾是一座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建立东方与西方的连结。正因为如此,台湾在这个大发现的时代里,得以领先群雄。然而,「全球化」不只是一种趋势,更是对领导力的一种考验。至止,很多国家都无法成功的完成这项考验,他们无法有效将全球化带来的新财富转化成国家的福祉,他们也无法妥善分散风险亦或是平均分配报酬,导致只能有少数人成功致富。在社群间,他们也因为瞬息万变的世界无法在社团中建立起稳固的信任。更可惜的是,他们无法运用过往的一切经验及智慧替他们实践梦想。而现在,他们的人民正感到愤怒。失去了对当局的信任及对全球化的信心。
但是,全球化也是一件正确的事。现在正是轮到台湾借由克服其他国家无法完成的层层试炼,应证它的时刻。而这本书将呈现给台湾读者如何突破这些试炼。
大发现的时代充满着危机与报酬。「大发现」有光明的一面,也有着不为人知的黑暗;在这个时代,机会和风险正在与日俱增。
在这个世代,要了解世界的潮流是愈来愈困难与急迫的,我们需要在各种令人困惑的外力间求生存。《发现时代》将与你一同放下手边的事务,深唿吸,并重新了解,我们曾经走过这种时代。借由重新回顾过往的经验,你会清楚看未来的方向,努力达到成功。
克里斯‧库塔纳,2018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