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氏硬笔瘦金体1000字帖+巴川纸练字本

樊氏硬笔瘦金体1000字帖+巴川纸练字本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书法
  • 硬笔书法
  • 瘦金体
  • 练字帖
  • 巴川纸
  • 字帖
  • 书法练习
  • 字体
  • 书法入门
  • 工具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樊老师独特「瘦金体」硬笔字,由部首开始依次学习,搭配8~48字例字,让你学得一手好字。
  ■书末附老师手写宋徽宗等名家精髓,作品集即是最佳范本。
  ■「活」的习字帖!扫描书中QRCODE,近距离观看多支示范影片,更可得心应手练好字。

  巴川纸练字本
  规格:日本进口巴川无罫纸(Tomoe River),基重68mm/白色/64页。

  日本进口巴川纸,纸薄却滑顺不透色,是最适合钢笔字使用的书写纸,临帖完《樊氏硬笔瘦金体1000字帖》之后,再以「巴川纸练字本」书写,任运挥洒篇篇好字,永久保存这美好的字字句句!

本书特色

  四大特色 精彩绝伦

  1.以常见部首分类出 1000 个例字,千字不重复,生动不枯燥!
  2.每部首均含完整运笔说明,搭配 8~48 个例字,读者更加了解书写重点。
  3.书末附精选作品集,任运流畅的笔法和书写意境尽在其中。
  4.多支示范影片,可清楚观看樊老师的运笔,一气呵成写美字!
以下是针对您提供的书名,创作的一份详细图书简介,内容聚焦于其他与书法、汉字学习、练字方法、文房用品相关的书籍或概念,完全不涉及《樊氏硬笔瘦金体1000字帖+巴川纸练字本》的具体内容。 --- 书籍简介:汉字传承与书写艺术的深度探索 书名(假设): 《笔墨春秋:中国书法艺术的流变与鉴赏》 内容概要: 本书是一部系统梳理中国书法艺术发展脉络,深入剖析历代经典书体风格演变,并提供切实可行的传统书法技法指导的综合性著作。它旨在带领读者穿越历史长河,领略汉字从甲骨之初到楷书定型,再到行草奔放的千年风采,同时为当代学习者提供一套严谨、系统的临摹与创作理论框架。 第一部分:书法源流与审美基石 (约400字) 本部分追溯汉字书写艺术的起源。从殷商的甲骨文,到西周的金文,我们探讨了早期文字如何从实用记录符号逐步孕育出“笔法”和“章法”的雏形。重点分析了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文字的地域差异,以及秦始皇统一文字后小篆的规范化意义。 随后,本书深入讲解了隶书的“蚕头燕尾”结构如何标志着从古文字到今文字的重大转折。我们详细比较了汉代隶书的古朴雄强与魏晋时期隶书的秀逸精巧,阐明了这种转变对后世楷书定型所起到的决定性作用。读者将了解到,每一次书体的演变,都是社会结构、思想观念和审美趣味变迁的直观体现。书法的核心——“气韵生动”和“法度森严”的辩证统一,从这一阶段开始扎根。 第二部分:楷行草三体精要与技法精研 (约600字) 此部分是本书的实践核心,专注于中国书法最常用且最具艺术表现力的三类字体——楷书、行书和草书的深入解析。 楷书(法度): 本章以唐代楷书的鼎盛时期为切入点,精选欧阳询的险劲、颜真卿的浑厚、柳公权的骨力以及赵孟頫的秀雅作为对比分析的范本。我们不仅仅停留在字形模仿,更着重于“间架结构”的内在逻辑。通过剖析笔画的起笔、行笔、收笔(即“藏锋”与“露锋”的运用),以及偏旁部首的呼应关系,指导读者建立稳固的结构基础。书中配有大量放大图解,展示了不同碑帖在处理相同结构时的细微差异,强调“取法不乱”的重要性。 行书(中和): 行书被誉为“可行可止”的书体,是书法家日常交流和自我抒情的载体。本书阐述了行书的“意态”之美,探讨了点画之间的连带、牵丝的自然过渡,以及墨色的浓淡变化在行书中所扮演的角色。通过对王羲之《快雪时晴帖》和苏轼《寒食帖》的对比解读,揭示了“晋人尚韵,宋人尚意”的审美差异,指导读者如何在速度变化中保持笔势的连贯性与内在的韵律感。 草书(气势): 草书的学习被视为书法艺术的巅峰挑战。本书将草书分为章草、今草和狂草三个阶段。重点剖析了张旭、怀素的狂草艺术,强调“势”的引导与控制。学习草书并非随意挥洒,而是对线条张力和空间布局的极致掌控。我们提供了“意在笔先”的训练方法,讲解如何通过整体布局来把握草书的跌宕起伏,使作品具有音乐般的节奏感。 第三部分:文房用品的鉴赏与养护 (约300字) 书法实践离不开优质的书写材料。本书提供了一份详尽的文房用品鉴赏指南。 笔: 详细介绍了狼毫、羊毫、兼毫等不同笔毫的特性,以及如何根据书写内容(如写小楷或泼墨大字)选择合适的毛笔。强调了“笔锋的聚散”与“运笔控制”的直接关系。 墨: 区分了自制墨汁与购买成品墨锭的差异,讲解了上好的徽墨或曹县墨的“胶性”与“光泽”,以及如何通过调墨的浓淡干湿来丰富书法的表现力。 纸与砚: 探讨了宣纸(生宣与熟宣)在吸墨性、洇化效果上的区别,指导学习者根据自己的练习习惯选择合适的纸张。同时,简述了端砚、歙砚等名砚的石质特点及其保养方法。 第四部分:中国书法与文化精神 (约200字) 最后一部分将书法置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考察。书法不仅是技艺,更是士人修身养性的重要途径。它与诗词、绘画、篆刻紧密相连,共同构成了中国文人“六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书法,读者可以潜移默化地领悟“中和之美”、“气韵生动”等东方哲学思想,实现“手、眼、心”的统一,最终达到“人书俱老”的境界。 本书力求以严谨的学术态度,辅以直观的图解和清晰的理论阐述,成为所有致力于提升汉字书写水平,渴望深入理解中国书法艺术的爱好者、学生及专业人士的必备参考书。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樊修志


  1972年生于台湾基隆,政治作战学校毕,目前任基隆市青溪文艺学会第15届理事,从事硬笔、书法及儿童绘画老师。着有《樊氏硬笔瘦金体习字帖》(朱雀文化)一书。

  近年曾任:
  2017年国军文艺金像奖书法类评审

  比赛佳绩:
  2016年第一届政大书艺奖全国书法比赛社会组第三名
  2015年第34届全国书法比赛社会组特优
  2014年右军盃全国硬笔书法比赛第一名

  FB:无瘦不成金
 

图书目录

〈作者序〉
002  勤练,是精进的不二法门   
〈推荐序〉
003  我手写我心 戮力于书、画、印艺之美的樊老师 / 张玉真

〈开始练习常见部首与例字〉
008  人部◎  
010  儿部
012  卩部
014  女部◎  
016  力部◎  
018  子部◎  
020  宀部
022  广部
024  弓部◎  
026  彡部
028  彳部
030  心部◎  
034  戈部
036  手部◎  
038  攴部
040  斤部
042  日部◎  
046  月部◎  
048  木部◎  
052  欠部
054  止部
056  歹部
058  殳部
060  毛部
062  水部◎  
064  火部◎  
068  牛部
070  犬部◎  
072  玉部◎  
074  田部
076  疒部◎  
078  白部
080  皿部◎  
082  目部◎  
084  矢部
086  石部◎  
088  示部◎  
090  禾部
092  穴部
094  立部◎  
096  竹部◎  
098  米部
100  纟部
102  网部
104  羊部
106  羽部
108  耳部◎  
110  肉部
112  艹部◎  
114  虍部
116  虫部
118  行部
120  衣部◎  
122  走部
124  足部◎  
126  邑部
128  金部
130  阜部
132  隹部
134  雨部

〈作品集〉
138 《临书丛谈》
140 〈庚午论书诗〉
141 《饮酒》◎
142 《祥龙石图卷》
144 《瑞鹤图》
146 《奉和库部卢四兄曹长元日朝回》
147 《元宵》◎

编按:目录中标示◎者,表示有部份示范影片。

 

图书序言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刚拿到这本字帖,就被它沉甸甸的质感吸引了。包装得很用心,外面的覆膜没有一丝褶皱,拆开后,封面设计也相当雅致,淡淡的米黄色背景搭配龙飞凤舞的字体,透着一股古朴而又不失灵动的气息。我一直对书法,尤其是赵佶的瘦金体情有独钟,但总觉得遥不可及,觉得这是一种只有大师才能驾驭的字体。拿到这本字帖,我看到了希望。翻开第一页,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则简短的引言,寥寥数语却道出了瘦金体独特的韵味和练习的要领,读来让人心生向往。接着,便是正文部分,清晰的字帖展示,每个字都工整而富有力量,笔画的粗细变化、转折的力度感,都体现了书写者深厚的功底。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了笔,尝试着临摹,虽然起初有些手生,但看着字帖上的范例,仿佛能感受到笔尖在纸上游走的力量,也渐渐找到了写出瘦金体神韵的门道。纸张的触感也非常棒,略带磨砂的质感,让笔尖的滑动更加顺畅,而且颜色的选择也很舒服,不刺眼,适合长时间练习。

评分

说实话,选择这本字帖,很大程度上是被“巴川纸”这个名字所吸引。我对这种宣纸特性的练字纸一直抱有好感,觉得它比普通的宣纸更易于控制墨色,也更适合初学者。拿到手后,果然名不虚传。纸张的吸墨性非常好,却又不会洇开,写出来的笔画清晰锐利,即使是细微的笔锋也能完美呈现。这种触感,让我在书写时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顺滑和自由,笔尖仿佛能随着自己的心意在纸上舞蹈。字帖本身的编排也非常科学,从基础的笔画开始,逐步过渡到偏旁部首,再到完整的字词组合,循序渐进,丝毫不让人感到压力。我最喜欢的是它对每一个字的拆解分析,详细讲解了笔画的起笔、运笔、收笔以及字形结构,这对于我这样对瘦金体了解不深的学习者来说,简直是福音。我花了一个下午的时间,认真研读了几个字的写法,然后尝试临摹,发现效果比以往自己摸索要好太多了。

评分

我一直觉得,学习书法,不仅仅是模仿字形,更重要的是体会其背后的精神气质。瘦金体,作为一种极具个性和艺术性的字体,更是如此。这本字帖,在我看来,不仅仅是一本练习本,更是一本引人入胜的艺术导览。它通过精选的1000个汉字,带领读者一步步走进瘦金体的世界。我特别喜欢它在字帖前加入的一些关于瘦金体历史和风格的介绍,虽然篇幅不长,但信息量很大,让我对这种字体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而且,字帖的排版非常人性化,每一页都留有足够的空白,方便我进行临摹和批注。搭配的巴川纸练字本,也展现了书商的用心。这种纸张,书写起来非常流畅,墨迹也呈现得恰到好处,不会有任何不适感。我用它练习了几天,感觉自己的笔触明显变得更加稳定,对字形的把握也更加准确了。

评分

购买这本书,是出于对硬笔书法瘦金体的好奇,也因为“巴川纸”这个名字听起来就很有质感。拿到实物,果然没有让我失望。字帖的整体设计风格非常沉稳大气,封面选用了一种复古的色调,配合着烫金的字体,显得非常有档次。打开内页,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清晰的字帖内容,每一个字都力求还原瘦金体的精髓,笔画的粗细变化、力度的掌握,都做得非常到位。作为一本练习字帖,它的编排也十分合理,从简单的点、横、竖、撇、捺等基础笔画开始,逐步过渡到偏旁部首,再到结构复杂的汉字,逻辑性很强,适合不同程度的书法爱好者。我特别喜欢它提供的巴川纸练字本,这种纸张的触感非常细腻,书写时笔尖的滑动感恰到好处,墨水也能很好地被吸收,呈现出清晰饱满的笔画。我用它临摹了几个字,感觉比我平时用的普通宣纸效果要好很多,写出来的字也更加流畅和有神韵。

评分

作为一名对硬笔书法略有涉猎的爱好者,我一直在寻找能够真正体现瘦金体独特美学的硬笔字帖。市面上有很多号称瘦金体的字帖,但往往流于表面,只是模仿了字形,却失了神韵。而这本《樊氏硬笔瘦金体1000字帖》,给了我惊喜。它的字帖部分,不仅仅是简单的摹写,更像是书法艺术的缩影。每一个字都经过了精心的设计,笔画的起承转合,力度的变化,都仿佛凝固在了纸上。我尤其欣赏它在细节上的处理,比如那些看似纤细却充满力量的钩笔,以及笔画末端的锐利收笔,都精准地还原了赵佶瘦金体的精髓。配套的巴川纸练字本,更是锦上添花。纸张的质地非常好,摸起来有一种温润如玉的感觉,而且它的吸墨性和延展性都恰到好处,能很好地展现硬笔的线条美,又不会让墨水扩散。用它来临摹,感觉自己的每一个笔画都得到了最好的呈现,大大提升了练习的乐趣和效率。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