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蒙」与其说是一种哲学现象,毋宁说更像是一种历史现象─思想运动。启蒙运动(Enlightenment)的核心理念甚多,其中至少包含有理性(reason)、经验主义(empiricism)、科学(science)、普遍主义(universalism)、进步观(progress)、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宗教)宽容(toleration)、自由(freedom)、人性一致(uniformity of human nature)以及世俗主义(secularism)等等。尽管它所涵盖的范围甚广,但约略说来,这一作为十八世纪欧洲重大历史现象的启蒙运动,基本上是围绕着两个相互关联的重要问题而开展的:第一、就性质而言,它旨在崇扬「理性」的价值,并探索它在公共领域中普遍实现的可能性;其二、就目的而言,它致力于挑战以宗教信仰为基础的精神与意志导向的传统秩序,并探索以理性作为基础、世俗与物质导向的新秩序─即我们今日所熟知的现代性(modernity)─的实现。换句话说,就历史的开展来看这个作为近代世界形成之开端的启蒙运动,启蒙、理性与现代性三者基本上是一体的,不能也不应该分开来看。
作为启蒙运动主要概念,「理性」的历史性任务主要是社会学家韦伯(Max Weber, 1864-1920)所谓的「除魅」(disenchantment)工作。韦伯所用的「除魅」字眼,它的意义原是指「去除魔法」(de-magification)的过程,由于在德文里韦伯是用 “Entzaubergung der Welt”来表达,翻译成英文则是“disenchantment of the world”,换句话说,此一概念接近我们所谓的「世俗化」(secularization)。「除魅」(或者是「去除魔法」与「世俗化」)的终极目标,是要以理性怀疑(rational doubt)来对抗宗教信仰;在短程目标上,则是要以客观的实证科学来批判主观的神祕主义现象。简言之,启蒙运动的内在精神─「除魅」工作,便是要以新的、经验主义的世界观,来取代旧的、唯心的精神与意志的世界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