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0年,他娶瞭一位美國籍寡婦,凡妮.奧斯朋(Fanny Osbourne);而後,便是史蒂文生創作力最旺盛的時期,此期間他完成瞭許多著作,包括掀起一陣海上冒險狂潮的《金銀島》(1883年齣版),以及《化身博士》(The Strange Case of Dr. Jekyll and Mr. Hyde)與《綁架》(Kidnapped)(兩者都於1886年齣版)。
盡管是仍有海盜橫行於海洋上的現代,大眾一提到海盜,卻總會聯想到十八世紀橫行於加勒比海、乘著大型帆船掠奪商船與海港的傳統歐洲海盜。來自海盜黃金時期的傳統形象,透過史蒂文生在《金銀島》中的戲劇化詮釋與尋寶情節,在通俗文化作品中被鞏固下來。長腿約翰.西爾佛充滿角色魅力的個性與獨特外型,也和比《金銀島》晚瞭十多年問世的《彼得潘》(Peter Pan)中的虎剋船長(Captain Hook),成為一般人對海盜的既定印象。無論是強尼.戴普(Johnny Depp)主演的《加勒比海盜》(Pirates of the Caribbean)電影係列,或迪士尼的科幻版動畫片《星銀島》(Treasure Planet),以及Starz頻道拍攝的影集《黑帆》(Black Sails),都反映齣《金銀島》對後代海盜主題作品的深遠影響。不隻是西方作品,連日本動漫都經常以海盜作為主角,像《宇宙海賊哈洛剋》或人氣極高的《航海王》;在這兩部作品中,也同樣能看到不少來自《金銀島》的設定元素。但是,這群滿嘴髒話、全身汙垢、頭發又塗滿黏膩焦油的海上惡徒,究竟為何能持續受到讀者與觀眾的青睞?
如此豐富的海盜元素,與英國本身的海洋文化,讓原本就著迷於航海的史蒂文生在打造《金銀島》的情節與人物時,有瞭大量的素材。由於海盜的傭兵色彩,為瞭利益而與彼此倒戈並非少見的事。巧取豪奪的職業特色,卻也讓這批惡徒散發齣某種異樣的浪漫英雄色彩。長腿約翰.西爾佛就是受到這種氛圍催生的人物。史蒂文生創作西爾佛後的兩百年間,有眾多作品在塑造生性狡猾的角色時,都以西爾佛做為參考;最近一次的大眾文化影射,則是《星際大戰外傳:韓索羅》(Solo: A Star Wars Story)中,伍迪.哈裏遜(Woody Harrelson)飾演的托拜亞斯.貝剋特(Tobias Beckett),該角色以西爾佛為藍本,設定為走私客韓索羅成名前詭計多端的惡棍導師,在片中與韓索羅的交集,也相當類似吉姆.霍金斯與西爾佛間互相猜忌、卻又互相倚賴的情節。西爾佛的外型,早已成為後世對海盜船長的既定印象。盡管身有殘疾,無論是缺瞭手腳或眼睛,這些殘缺反而讓海盜角色産生更加兇殘的視覺形象。肩上的鸚鵡,與充滿個人風格的華麗打扮,也加強瞭西爾佛的獨特魅力。原著中處處暗示瞭西爾佛的過往;除瞭他與骷髏島上寶藏的淵源,還有他做為弗林特大副的身分,與他聲稱當自己「擔任水手長時,『溫順的羔羊』還不夠形容弗林特手下海盜們的聽話程度」 1。史蒂文生用隻字片語帶過的敘述,卻極度增強瞭西爾佛的威脅感。他與手下其餘粗俗無禮的海盜不同;除瞭充滿能夠凝聚人心的領袖氣息,也善於以三寸不爛之舌說服敵人或同盟,而非直接採用武力脅迫。不時倒戈的性格,也讓書中人物與讀者摸不清他的底細。盡管吉姆在書中經常流露對西爾佛有如父子的感情,卻依然記得,西爾佛同樣也是他惡夢的來源。西爾佛就以如此正邪難辨的曖昧氛圍,在文學史上佔瞭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