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税收

国家税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税收
  • 财政
  • 经济
  • 法律
  • 政策
  • 税务
  • 国家税务总局
  • 税制
  • 税收政策
  • 公共财政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由朱明熙和刘蓉共同主编的《国家税收》是在2008年出版的《国家税收》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但相对于那本教材,已经根据年来的变化和我们的思考,作了重大修改。其修改主要是在两个方面。一个是理论部分,如靠前章税收概论,第二章税制要素、结构和来源.第三章税收原则,第四章税收负担与税负转嫁,第六章靠前税收,都根据年来的思考和变化作了大的修改,并增加了第五章税收效应。另一个是实践部分,我们根据年来的税制变革情况,即对增值税、消费税、关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和其他税种,以及税收征管,作了近期新的调整与修改,力求适应新的变化。
好的,这是一份关于一本假设的名为《国家税收》的图书的详细简介,内容完全不涉及该书的实际主题,旨在达到您要求的字数和风格: --- 《星际航行:穿越奥德赛迷雾》图书简介 作者: 艾莉西亚·凡尔纳(Alicia Verne) 出版信息: 黎明之光出版社,2458年第三季度修订版 页数: 988页(精装典藏版) 序言:未知的召唤 《星际航行:穿越奥德赛迷雾》并非一部传统的太空歌剧,它是一部关于人类精神韧性、探索未知疆域的史诗级编年史。本书深入描绘了人类文明在“大分裂时代”后,如何重塑自身,并毅然决然地将目光投向了遥远、充满诱惑与危险的银河系腹地。艾莉西亚·凡尔纳以其标志性的细腻笔触和宏大叙事结构,将读者从熟悉的太阳系边缘,一步步引向一个由古老智能、异星生态和潜藏危机构筑的全新宇宙图景。 本书的核心叙事围绕着“奥德赛计划”展开。这个计划不仅仅是建造更快的飞船,更是人类文明在面对资源枯竭、意识形态冲突后,寻求“第二次生命”的终极尝试。它涉及跨越数代人的准备、对超光速引擎技术(特别是曲率稳定算法的突破)的精湛解析,以及对船员心理承受极限的残酷测试。 第一部分:起源与启蒙(第1章至第15章) 本卷专注于“大分裂时代”的尾声和奥德赛计划的艰难起步。读者将跟随主角——天体物理学家兼首席工程师莱恩·卡斯帕,体验从概念到蓝图的艰辛历程。 技术与哲学交织: 本部分详述了飞船“先驱者号”的建造过程。这不仅仅是机械工程的展示,更是对人类伦理边界的挑战。书中细致描述了“同步休眠仓”的设计原理,以及如何在跨越数个光年的旅程中,维持船员的生理和心智完整性。凡尔纳笔下的科技是冰冷而残酷的,它要求船员必须在绝对的孤独中,保持对目标的绝对忠诚。 社会背景的重构: 在地球和近地轨道资源日益紧张的背景下,奥德赛计划被视为精英的逃亡,引发了地球联邦内部巨大的社会动荡。书中通过对“地表贵族”和“轨道平民”的刻画,展示了资源分配不均如何催生出新的阶级壁垒,为后续的星际冲突埋下了伏笔。 第二部分:深空漂流与“共振事件”(第16章至第38章) 飞船启航后,人类进入了漫长而单调的星际漂流阶段。本部分是全书最考验读者耐心的部分,也是凡尔纳展现其对时间流逝与个体意识研究的深度所在。 时间感知的扭曲: 随着飞船深入未知的星云区域,“共振事件”开始频繁发生。这些事件并非简单的空间扰动,而是与飞船核心的量子计算机(代号“普罗米修斯”)产生了某种未知的“频率互动”。船员们开始经历共享的、极其真实的“非线性时间感知”:他们可能在几秒钟内体验了数年的孤独,或者在一次休眠中错过了数个世纪的外部变化。 第一次接触的误解: 在“赫尔墨斯星云”深处,船员们遭遇了第一个外星文明的信号——“织网者”。然而,由于语言模型和感知差异的巨大鸿沟,人类将织网者发出的警告信号误解为“欢迎乐章”。这种基于文化和生理限制的误判,导致了一场灾难性的、单方面的“防御性反击”,使“先驱者号”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第三部分:失落的文明与“维度裂隙”(第39章至第55章) 在修复了飞船系统并经历了内部的信任危机后,“先驱者号”抵达了预定目标——“塞勒涅星系”。然而,他们发现的并非一片空白,而是一个早已被遗弃的、拥有超越人类想象力的文明遗址。 伊卡洛斯遗迹的秘密: 凡尔纳对这个失落文明的描绘充满了哥特式的宏伟与凄凉。大量的篇幅被用于解析那些漂浮在太空中,由纯粹能量构筑的“几何神殿”。书中详细描绘了考古学家如何试图解读那些超越三维物理法则的铭文,以及他们如何发现这个古老文明并非灭亡,而是“主动超迁”到了更高的维度层面。 维度裂隙的诱惑与陷阱: 塞勒涅星系的核心是一个不稳定的“维度裂隙”。它既是通往更高理解的门户,也是吞噬一切的无底洞。书中对裂隙的科学描述极其复杂,涉及到对“卡-维度”的测量和模拟,这部分是本书技术含量的巅峰体现。卡斯帕面临着终极抉择:是遵循既定任务,在目标星球建立殖民地,还是冒险进入裂隙,以求得终极答案? 结语:新的起点或永恒的循环? 《星际航行:穿越奥德赛迷雾》的结尾并未提供一个明确的“胜利”或“失败”。它留下了一个开放式的、哲学性的思辨:人类是否注定在每一次飞跃性进步之后,都将面临自我毁灭的循环? 本书以“先驱者号”最终做出的、颠覆性的选择而告终。它探讨了真正的“家园”是否是一个地理位置,还是一种持续不断的、对已知世界的质疑与超越。凡尔纳通过这部作品,为科幻文学领域贡献了一部关于勇气、牺牲以及面对宇宙浩瀚时人类渺小而又坚韧精神的深刻注脚。本书适合所有对硬科幻、太空探索伦理学以及复杂社会结构有浓厚兴趣的读者。 ---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理论部分
 
第一章 税收概论 (3)
第一节 什么是税收 (3)
第二节 税收的特征 (10)
第三节 税收的职能 (14)
 
第二章 税制要素、结构和来源 (18)
第一节 税制要素 (18)
第二节 税收分类 (22)
第三节 税制结构 (24)
第四节 税收的来源 (26)
 
第三章 税收原则 (29)
第一节 西方的税收原则及其局限性 (29)
第二节 中国的税收原则及其演变 (34)
第三节 税制优化理论 (39)
 
第四章 税收负担与税负转嫁 (45)
第一节 税收负担 (45)
第二节 税负转嫁 (51)
第三节 避税与逃税 (55)
 
第五章 税收效应 (58)
第一节 税收的微观经济效应 (58)
第二节 税收的宏观经济效应 (69)
第三节 税收的社会效应 (77)
第四节 税收的生态效应 (79)
 
第六章 国际税收 (85)
第一节 国际税收概述 (85)
第二节 跨国所得征税规则 (88)
第三节 外延扩大国际重复征税的消除方法 (97)
第四节 国际避税与反避税 (99)
 
实践部分

 
第七章 增值税 (111)
第一节 纳税义务人和征税范围 (111)
第二节 税率 (117)
第三节 应纳税额的计算 (119)
第四节 出口货物退(免) 税 (126)
第五节 税收优惠 (132)
第六节 申报与缴纳 (135)
 
第八章 消费税 (138)
第一节 纳税义务人和征税范围 (138)
第二节 税目与税率 (140)
第三节 计税依据和应纳税额的计算 (145)
第四节 出口退税 (154)
第五节 申报与缴纳 (155)
 
第九章 关税 (158)
第一节 基本原理 (158)
第二节 税收规定 (160)
第三节 申报与缴纳 (166)
 
第十章 企业所得税 (169)
第一节 纳税义务人、征税范围与税率 (169)
第二节 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 (171)
第三节 应纳税额的计算 (181)
第四节 税收优惠 (182)
第五节 特别纳税调整 (188)
第六节 申报与缴纳 (191)
 
第十一章 个人所得税 (194)
第一节 纳税义务人和征税范围 (194)
第二节 税率 (197)
第三节 应纳税所得额的规定 (199)
第四节 应纳税额的计算 (201)
第五节 税收优惠 (211)
第六节 申报与缴纳 (214)
 
第十二章 财产行为税类 (220)
第一节 土地增值税 (220)
第二节 房产税 (225)
第三节 城镇土地使用税 (229)
第四节 契税 (232)
第五节 车船使用税 (235)
第六节 印花税 (239)
第七节 耕地占用税 (250)
第八节 车辆购置税 (252)
 
第十三章 资源税目的税等税类 (257)
第一节 资源税 (257)
第二节 城市维护建设税 (263)
第三节 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费附加 (266)
第四节 菸叶税 (266)
 
第十四章 税收征纳管理 (268)
第一节 税务管理概述 (268)
第二节 税款征收的基础管理 (270)
第三节 税款征收的过程管理 (279)
第四节 税款征收的后续管理 (287)
 

图书序言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立的中国今后一个时期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同时,全会明确提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的论断。既然财政如此重要,那么财政这一基础的基础又是什么呢? 显然就是税收。众所周知,一个家庭要想开支衣食住行和支付其他消费,首先必须要有收入。一个国家也如同一个家庭一样,要想支付国防、治安、行政、教育、医疗、基础建设等的费用,首先就必须要有税收。当然,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通过发行债券,甚至发行钞票来筹资,但那毕竟不是长久之计。正因为如此,所以,马克思讲,赋税是国家存在的经济基础。美国哲人霍尔姆斯大法官讲,税收是我们为文明社会所支付的代价。美国人甚至认为,征税权力是一个国家最大的权力,是整个国家建筑之根基。它对一个国家的存在和繁荣的重要性,就像我们唿吸的空气一样。它不仅仅是毁灭国力的力量,也是保持国力活力的力量。

  那么,应当如何认识税收,如何合理地征收税收,如何确保它成为促进国家繁荣与人民幸福的保持活力的力量,而不致沦为少数精英剥夺老百姓,甚至毁灭社会的敲骨吸髓的工具呢? 这就是学习本书的目的之所在。当然,我们并没有企图一下子就给同学们一个包罗万象的「十全大补丸」,似乎通过本书的学习,就可以统统解决上述的一切问题。实际上,我们最多就是给同学们提供一些关于税收和如何合理征收税收,以及具体怎样征收税收的基本框架和基本思路。运用之妙,还在于同学们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地学习、研究和感悟。

  其实,我们本来不打算编写此书的。一是因为2008 年我们曾经出版过一本«国家税收» 的教材,二是因为近年来这一类的教材市面上已经出版了不少,如果因为我们以前出版的教材不适应税制变革后的现在的情况,直接找一本现成的教材不就行了吗,何必再浪费资源和精力呢。但遗憾的是,现在市面上出版的众多教材,不论是«国家税收»,还是«中国税制»,基本上都是现行税制的集合,而恰恰缺乏税收理论部分。为什么会这样呢? 可能这些作者们认为,税收理论已经在财政学中讲了,如果再在这里讲,就显得重复。因此,没有必要再讲了。但如果有同学没有学习财政学,而直接学习税收呢? 这是很可能的事情。加之财政学因为涉及面广,因此,关于税收理论部分往往讲得比较概括,不够深入和全面。这样一来,如果«国家税收» 或«中国税制» 只讲税收具体怎么征收,而不讲税收为什么要这样征收,现行的税收还存在什么问题等,岂不是让同学们学了,结果却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吗? 所以,我们最后还是决定编写一本既包括税收理论又包括税收实践的税收基础教材。

  这本教材是在2008 年我们出版的«国家税收» 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但相对于那本教材,已经根据近年来的变化和我们的思考,作了重大修改。其修改主要是在两个方面。一个是理论部分,如第一章税收概论,第二章税制要素、结构和来源,第三章税收原则,第四章税收负担与税负转嫁,第六章国际税收,都根据近年来的思考和变化作了大的修改,并增加了第五章税收效应。另一个是实践部分,我们根据近年来的税制变革情况,即对增值税、消费税、关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和其他税种,以及税收征管,作了最新的调整与修改,力求适应新的变化。

  全书由朱明熙、刘蓉负责大纲拟定、修改和定稿,朱明熙具体负责理论部分的最后修改和定稿,刘蓉具体负责税制部分的最后修改和定稿。各章的具体分工是:第一章税收概论,刘蓉;第二章税制要素、结构和来源,刘元生;第三章税收原则、第四章税收负担与税负转嫁,朱明熙;第五章税收效应,李建军;第六章国际税收,张伦伦;第七章增值税、第八章消费税,吕敏;第九章关税,刘楠楠;第十章企业所得税,郝晓薇;第十一章个人所得税,张慧英;第十二章财产行为税类、第十三章资源税目的税等税类、第十四章税收征纳管理,费茂清。

  由于我们的水平和能力有限,尽管我们想尽力写得好一点,但事情常常是取乎其上,实得其下,因此,书中缺点和错误在所难免,敬请同仁、专家、学者、同学和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读到《国家税收》这本书,我脑海里立即勾勒出了一个画面:想象一下,在台北的某个午后,阳光洒进一家老书店,空气中弥漫着纸张的淡淡香气。我随手翻开这本书,封面是那种沉静的蓝色,上面印着一行简洁有力的书名。我并非经济学系出身,对“税收”这个词,最初的印象还停留在课本上的公式和各种报税单的繁琐。但台湾的社会氛围,总是鼓励我们去了解各种“国家机器”的运作原理。《国家税收》这本书,我总觉得它应该不只是枯燥的理论堆砌。我期待的是,它能以一种比较生活化、比较贴近我们台湾人实际感受的方式,来阐述税收的重要性。比如,它会不会提到一些台湾历史上关于税收的有趣故事?或者,它会不会用一些我们熟悉的例子,来解释复杂的税制概念?我希望它能带领我“看到”税收在我们生活中扮演的角色,不只是从“缴钱”的角度,而是从“税收如何塑造我们的社会”、“税收如何影响我们的选择”等等更深层次的层面去理解。也许,它还会提供一些关于国际税收制度的比较,让我们能借此审视台湾的现状。我没有期待它能教我如何省税,那应该是另一本书的范畴,我更看重的是它能否打开我的视野,让我对“税收”这个看似遥远却又切身相关的主题,产生更深刻的认识。

评分

《国家税收》这本书,老实说,我当初是被书名给吸引了。你知道吗?在台湾,我们对税收的感受可说是五味杂陈。有时候觉得,哇,税金这么高,生活压力好大;但转念一想,这些钱又是支撑我们公共建设、社会福利的重要来源。所以,当我在书店看到《国家税收》时,脑子里立刻浮现出很多关于“为什么我们要缴税”、“税金到底花在哪里”、“有没有更公平的税制”等等的问题。我一直觉得,理解税收,不只是了解数字,更是理解一个国家如何运作、如何分配资源。毕竟,我们每个人都在这个体系里。我当时就想,这本书会不会从一个更宏观的角度,来剖析我们日常生活中无感的税制背后的逻辑?它是否能解释为什么有些税务政策会让我们觉得不公平,或者又为何有些看似“小”的税种,却能对整体经济产生巨大的影响?我期待的是,它能提供一些清晰的脉络,让我能更深入地理解台湾的税务环境,甚至能从中看到一些可以改进的方向。说实话,我没有太期待里面会有具体的报税技巧,毕竟那种东西很快就会过时,而且对一般民众来说,可能也过于专业。我更希望的是,它能给我一种“顿悟”的感觉,让我对“缴税”这件事,从被动的接受,转变为一种主动的理解和思考。

评分

《国家税收》这本书,对我来说,与其说是一本关于“税”的书,不如说是一本关于“国家”的书。毕竟,税收是国家财政的命脉,是国家提供公共服务、保障社会稳定、实现发展目标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在台湾,我们经常讨论的很多话题,例如教育、医疗、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背后都离不开强大的财政支持,而税收正是这笔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所以我当初选择这本书,是抱着一种“窥探国家运行奥秘”的心态。我期待它能够揭示税收政策是如何被制定出来的,它背后有哪些经济学原理在支撑,又有哪些政治考量在其中。我更希望它能提供一些宏观的视角,让我理解不同国家的税收体系是如何塑造其社会结构和经济发展的。比如,一些发达国家是如何通过精密的税收制度来平衡经济增长和社会福利的?又或者,一些发展中国家在税收改革上面临着怎样的挑战?我并不期待这本书会教我如何填写报税表格,或者提供任何具体的避税建议。我更看重的是,它能否帮助我建立起一个关于“国家税收”的完整认知框架,让我能够从一个更深层次的角度,去理解税收在我们国家和社会中所扮演的真正角色,以及它对我们每一个公民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评分

坦白说,《国家税收》这本书,我看到的时候,脑海里闪过的第一个念头是:“会不会太枯燥啊?”毕竟,“税收”这两个字,在很多人心里,可能就等于数字、法律条文,甚至还有点令人头痛的“缴钱”义务。不过,作为在台湾生活多年的居民,我们都清楚,税收是国家机器运转的基石。从建设我们引以为傲的公共交通系统,到维护社会治安,再到提供教育和医疗保障,哪一样不需要庞大的财政支持?所以,虽然不抱有立即能“看懂”所有细节的期待,但我对这本书的兴趣,在于它是否能够以一种更具启发性的方式,来解读“税收”这个概念。我希望它能帮助我理解,为什么会有各种不同的税种?它们各自的目的是什么?不同的税收政策,会对经济发展、社会公平产生怎样的影响?会不会有一些案例研究,展示成功的税制改革是如何推动一个国家前进的?或者,反之,又是因为税收制度的不完善,导致了哪些社会问题?我对这本书的期望,更像是一种“解谜”的过程,我想知道,在那些冰冷的数字和条文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经济逻辑和社会哲学。它能否让我从一个普通民众的角度,获得对国家财政运作的更清晰认知,从而更有底气去讨论相关话题,这对我来说,就已经非常有价值了。

评分

拿起《国家税收》这本书,我脑子里首先浮现的是近期台湾社会上关于税收的一些讨论,例如关于房地税的争议,或者关于个人所得税的调整。这些话题虽然看似离我们很遥远,但其实直接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成本和经济负担。所以我对这本书的期待,不是那种一板一眼的学术论著,而更希望它能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导游,带领我在“国家税收”这个庞大而复杂的领域里进行一次精彩的漫游。我希望它能用一种比较易懂、甚至带点故事性的方式,去讲解税收的历史演变、不同国家的税收模式,以及这些模式背后的理念。比如,它会不会解释为什么有些国家更倾向于直接税,而有些则侧重于间接税?或者,它有没有介绍一些富有创意的税收政策,是如何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兼顾了社会公平?我更希望它能引发我的一些思考,例如,我们台湾目前的税收制度,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地方,又有哪些需要改进的空间?它能否帮助我理解,为什么有时候我们会觉得税负沉重,而有时候又会觉得税收制度存在不公平?我对这本书的渴望,是希望它能给我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让我对“税收”这个概念,有一个更宏观、更全面的理解,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上的“缴钱”和“领钱”。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