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经济学(四版)

总体经济学(四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经济学
  • 总体经济学
  • 宏观经济学
  • 曼昆
  • 教材
  • 大学教材
  • 经济学原理
  • 经济分析
  • 市场经济
  • 经济学基础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与时俱进地反映主流总体经济理论的发展:
  2007-2009年发生金融海啸的主因是源自信用市场的资金借贷交易出现了系统性违约倒帐风险。针对此,本书新版新增「金融危机与信用市场」的专章,该章建构一个能够将资金借贷具有违约倒帐风险特质的信用市场纳入体系,并能刻划金融危机的总体模型,据以分析信用市场与其它市场的互动关系,而且也能确切地诠释货币当局在金融海啸期间,如何採取适当的因应政策,以抑制金融危机对于经济体系可能衍生的负面冲击。

  更新总体经济数据:
  全面更新各章节的总体经济数据,让读者可以了解晚近相关总体经济的状况。

  大幅增修习题以提升学习成果:
  每章增加习题或斟酌修改前版的习题,阐释如何应用各章的总体经济理论,提升学习的效果。

  特色:
  ●深入浅出地解说各个学派的总体经济理论。
Ÿ  ●帮助读者建构脉络一贯的总体经济观念。
Ÿ  ●撰写一系列的 「个案研讨」,以活用总体经济知识。
Ÿ  ●设计大量的习题,提升学习的效果。
 
《全球经济脉络:宏观视角下的动态演变与政策选择》 书籍简介 本书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深入且富有洞察力的宏观经济学分析框架。在当前错综复杂、快速变化的全球经济格局中,理解驱动经济增长、就业、通货膨胀以及国际收支的关键力量至关重要。《全球经济脉络》聚焦于宏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现代计量工具的应用,以及各国政策制定者所面临的现实挑战与权衡。 第一部分:宏观经济学的基石与测量 本书伊始,我们将构建理解现代经济系统的基础。首先,我们将系统梳理宏观经济学的核心目标——实现经济增长、充分就业与物价稳定。随后,本书将详细阐述国民收入核算体系(GDP、GNP、国民财富的衡量标准与局限性),并深入探讨真实GDP与名义GDP的转换机制,为后续的增长模型分析奠定坚实的计量基础。 重点关注的议题包括: 跨期消费决策与储蓄: 介绍经典的生命周期假说与持久收入假说,分析利率和预期在个体储蓄行为中的作用,以及这些行为如何汇集成宏观层面的资本积累。 劳动力市场的结构与粘性: 区分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与周期性失业,探讨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的调整机制,特别是价格粘性和工资粘性如何导致短期内的产出缺口。 第二部分:经济增长的长期动力 理解经济体如何实现持续的、可持续的繁荣是宏观经济学的核心任务之一。本书超越了简单的投入要素叠加,转而深入探究推动长期增长的内生机制。 新古典增长模型(索洛模型): 对模型进行详细的数学推导和图形分析,重点阐述稳态(Steady State)的含义,以及资本积累在收敛过程中的角色。我们还将探讨技术进步作为外生变量对长期人均产出增长的决定性影响。 内生增长理论的突破: 引入人力资本积累、知识溢出效应和规模报酬递增的概念,解释为什么不同国家在技术前沿和收入水平上存在持久的差异。本书将分析研发投入、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和教育政策对经济增长率的内生影响。 技术变革的性质与扩散: 探讨技术进步的类型(范围扩展型 vs. 深度改进型),以及技术扩散的速度和路径如何影响全球生产率的提升格局。 第三部分:经济波动与总需求管理 在短期和中期,经济体常常经历繁荣与衰退的交替。本部分将运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的简化思想,分析宏观经济波动的来源,并评估政府和中央银行的干预措施。 IS-LM/AD-AS 框架的重构: 我们将从传统的 IS-LM 模型出发,逐步过渡到更具现代性的总需求(AD)与总供给(AS)框架。重点分析总需求的各个组成部分(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净出口)的决定因素,以及它们如何受利率、预期和财富效应的影响而波动。 通货膨胀的经济学: 深入分析菲利普斯曲线(包括短期与长期),探讨货币中性理论和超级通货膨胀的成因。我们将研究通货膨胀的预期如何影响实际经济变量,以及信誉(Credibility)在中央银行政策执行中的重要性。 财政政策的效应与局限: 详细分析政府支出乘数和税收乘数的精确估计问题,讨论财政赤字与国债累积的代际影响。我们将考察“挤出效应”(Crowding Out Effect)在不同货币政策立场下的变化。 第四部分:货币、金融与中央银行的角色 货币政策是稳定经济波动的最重要工具之一。本书将剖析货币的本质、金融中介的功能,并详细介绍现代中央银行的运作机制。 货币需求理论与利率决定: 考察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和托宾的资产组合理论,解释货币市场均衡的形成。 现代货币政策工具箱: 阐述公开市场操作、准备金率、贴现窗口政策的传导机制。本书特别关注零利率下限(ZLB)情景下的非常规货币政策,如量化宽松(QE)及其对资产价格和通胀预期的影响。 金融危机与宏观审慎政策: 鉴于近年来金融市场动荡,本书专门辟出章节讨论金融摩擦(如信息不对称、银行挤兑)如何通过信贷渠道放大宏观波动。引入“金融加速器”模型,并探讨宏观审慎监管(如资本充足率要求、贷款价值比限制)在维护金融稳定中的作用。 第五部分: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学 全球化时代,任何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都无法脱离世界经济背景。《全球经济脉络》将重点分析资本自由流动对国内经济的影响。 国际收支与汇率决定: 详细解释经常账户和资本与金融账户的恒等式关系。运用蒙代尔-弗莱明模型(Mundell-Fleming Model),对比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相对有效性。 汇率超调现象: 分析多恩布什(Dornbusch)的超调模型,解释在预期的冲击下,汇率为何会出现短期内大幅度偏离其长期均衡水平的现象。 全球失衡的成因与治理: 探讨贸易顺差和贸易逆差的长期驱动因素,分析全球储蓄过剩对世界利率和资本流动格局的影响,并讨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协调全球经济政策中的角色。 本书特色: 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 每章均包含对现实世界数据的分析案例和近期的政策辩论,使读者能够将抽象模型应用于理解现实的经济新闻和政策变动。 模型演进的清晰脉络: 清晰地展示了从经典模型到新古典再到新凯恩斯和更前沿 DSGE 模型的理论发展路径,帮助读者理解理论的内在逻辑和局限性。 关注政策权衡: 强调宏观经济政策制定者(如央行和财政部)在实现多个目标(如低通胀与低失业率)之间所必须做的艰难取舍。 《全球经济脉络》是为经济学本科高年级学生、研究生以及希望深入理解现代宏观经济运行逻辑的专业人士和政策分析师量身打造的权威参考书。它不仅教授“是什么”,更侧重于阐释“为什么”和“如何做”。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赖景昌


  现职:    
  中央研究院经济研究所特聘研究员
  国立政治大学经济系讲座教授
  国立中山大学经济所合聘教授
 

图书目录

第01章 绪论
1.1 总体经济学的范畴
1.2 总体经济理论的发展
1.3 总体教科书议题的发展
1.4 结论

第02章 国民所得帐
2.1 前言
2.2 从生产面衡量
2.3 从分配面衡量
2.4 从支出面衡量
2.5 结论

第03章 古典学派
3.1 前言
3.2 古典学派的劳动市场
3.3 古典学派的货币市场
3.4 古典学派的商品市场
3.5 古典学派的总体模型
3.6 结论
附录 3.A

第04章 简单的凯恩斯模型
4.1 前言
4.2 商品市场
4.3 均衡所得的决定
4.4 财政政策的乘数过程
4.5 平衡预算乘数
4.6 租税、投资、与所得
4.7 节俭的矛盾性
4.8 结论
附录 4.A
附录 4.B
附录 4.C

第05章 延伸的凯恩斯模型
5.1 前言
5.2 简介货币市场
5.3 IS 线的推导
5.4 IS 线的移动
5.5 LM 线的推导
5.6 所得与利率的决定
5.7 IS – LM模型与平衡预算乘数
5.8 流动性陷阱
5.9 货币政策指标的抉择
5.10 借贷市场
5.11 结论
附录 5.A
附录 5.B
附录 5.C

第06章 完整的凯恩斯模型
6.1 前言
6.2 凯恩斯学派的总合需求线
6.3 总合需求线的移动
6.4 凯恩斯学派的总合供给线
6.5 财政政策与排挤效果
6.6 货币中立性假说
6.7 需求创造本身的供给
6.8 总合供给面的干扰
6.9 流动性陷阱与总合需求
6.10 流动性陷阱与古典不一致
6.11 结论
附录 6.A

第07章 供给面经济学
7.1 前言
7.2 总合需求面是否可推得
7.3 供给面经济学的个体基础
7.4 Laffer 曲线的推导
7.5 结论

第08章 开放经济的总体模型
8.1 前言
8.2 外汇市场的简介
8.3 汇率制度的简介
8.4 商品市场
8.5 货币市场
8.6 外汇市场
8.7 结论
附录 8.A
附录 8.B

第09章 开放经济的总体经济政策
9.1 前言
9.2 Fleming (1962) 命题
9.3 Mundell (1963) 命题
9.4 结论

第10章 理性预期(新兴古典)学派
10.1 前言
10.2 理性预期的定义
10.3 引进预期的总合供给函数
10.5 资讯情报的重要性
10.6 Lucas 的批判
10.7 结论

第11章 实质景气循环模型
11.1 前言
11.2 技术进步与实质景气循环理论
11.3 实质景气循环模型的劳动市场
11.4 实质景气循环模型的经济政策
11.5 结论

第12章 新兴凯恩斯模型
12.1 前言
12.2 契约工资理论
12.3 标签价格模型
12.4 效率工资理论

第13章 通货膨胀与失业
13.1 前言
13.2 Phillips 曲线的起源及理论基础
13.3 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抉择
13.4 引进预期的 Phillips 曲线
13.5 法则与权衡
13.6 铸币税与通货膨胀税
13.7 通货膨胀的社会成本
13.8 结论

第14章 中央银行的稳定政策
14.1 前言
14.2 理论模型
14.3 图形解析
14.4 央行的稳定政策
14.5 结论

第15章 金融危机与信用市场
15.1 前言
15.2 金融危机的背景
15.3 理论模型
15.4 图形解析
15.5 金融危机与景气波动
15.6 零利率下限政策
15.7 结论

第16章 经济成长
16.1 前言
16.2 Harrod-Domar 成长模型
16.3 Solow 的新古典成长模型
16.4 Solow 模型与技术进步
16.5 经济成长与收敛假说
16.6 内生成长模型
16.7 结论
附录 16.A

第17章 政府预算赤字与公债的发行
17.1 前言
17.2 理论模型
17.3 公债比例与赤字比例的限制
17.4 融通政府预算赤字的其他方案
17.5 结论
附录 17.A

第18章 货币需求
18.1 前言
18.2 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
18.3 预防动机的货币需求
18.4 Keynes 的投机货币需求
18.5 Tobin 的投机货币需求
18.6 结论
附录 18.A

第19章 货币供给
19.1 前言
19.2 货币供给的决定
19.3 货币乘数
19.4 货币供给与利率的关系
19.5 狭义货币供给与广义货币供给
19.6 结论

第20章 消费支出
20.1 前言
20.2 绝对所得假说
20.3 生命循环假说
20.4 恆常所得假说
20.5 随机漫步的消费假说
20.6 Ricardian 对等定理
20.7 IS – LM 模型与 Ricardian 对等定理
20.8 社会安全保险制度
20.9 结论

第21章 投资支出
21.1 前言
21.2 投资与加速原理
21.3 新古典的投资理论
21.4 Tobin 的 q 投资理论
21.5 住宅建筑的投资
21.6 结论

 

图书序言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這本《總體經濟學(四版)》對我來說,簡直是一本「台灣經濟地圖」。我一直對台灣經濟的轉型感到困惑,尤其是產業結構的改變和全球化的衝擊。作者在這本書裡,用非常扎實的篇幅,深入淺出地解析了這些宏觀議題。例如,當我讀到「國際貿易」那一章時,作者不僅解釋了比較利益法則,更結合了台灣在半導體、紡織等產業的國際競爭優勢,詳細分析了台灣在全球供應鏈中的位置和未來的發展潛力。這讓我對台灣在國際經濟舞台上的角色有了更清晰的認知。 更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在探討「失業問題」時,並沒有停留在單純的理論層面,而是細膩地分析了台灣不同類型的失業問題,像是結構性失業、循環性失業,甚至還點出了台灣當前年輕人就業市場上面臨的困境。書中提出的解決方案,也經常能看到政府相關部門在實際操作中採取的措施。這本書讓我感覺,它不只是一本學術著作,更是一本具有高度實踐意義的「台灣觀察報告」,讓我在理解經濟理論的同時,也能更深刻地洞察台灣社會的脈動。

评分

過去我對總體經濟學的印象,總是停留在「數字」和「圖表」的冰冷世界。然而,這本《總體經濟學(四版)》徹底打破了我的刻板印象。作者以一種非常親切、甚至有點「說故事」的語氣,將複雜的總體經濟概念娓娓道來。我尤其喜歡他在介紹「景氣循環」時,用了一個很貼切的比喻,將台灣經濟的起伏比喻成天氣的變化,時而晴朗、時而陰雨,非常生動。他還會引用台灣過去幾十年來的歷史事件,像是亞洲金融風暴、網路泡沫,來解釋這些事件對台灣總體經濟造成的影響,讓我對經濟的歷史演變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書中對於「政府債務」和「財政赤字」的探討,也讓我受益匪淺。我過去一直覺得政府花錢是很理所當然的事,但作者透過大量的數據分析,讓我明白過度的債務可能帶來的風險,以及財政政策在穩定經濟中的重要性。他還特別關注到台灣近年來面臨的人口結構變化,如少子化和高齡化,對未來經濟發展的潛在影響,並提出了相應的學術觀點。這本書讓我感覺,作者不僅懂理論,更深切地關注著台灣的未來。

评分

這本《總體經濟學(四版)》讓我在課堂之外,獲得了更為立體和全面的總體經濟學視角。我過去學習總體經濟學時,常常覺得理論與現實脫節,但這本書用非常生動的方式,將課本上的知識與台灣社會的實際情況緊密連結。例如,在探討「總體經濟政策」時,作者不僅介紹了各項政策工具,更結合了台灣近年來的具體施政案例,如前幾年政府推出的「振興三倍券」的成效分析,或是對於「最低工資」調漲的討論,都讓我對政策的實際運作有更為深刻的理解。 更讓我驚喜的是,作者在書末針對「環境經濟學」和「永續發展」的議題,也進行了探討,並且連結到台灣的能源轉型和氣候變遷的挑戰。這讓我意識到,總體經濟學的範疇遠不止於傳統的生產、消費和就業,更包含了對我們未來生存環境的關懷。書中的論述充滿了前瞻性,並且引導讀者去思考如何在追求經濟發展的同時,兼顧環境的保護。這本書讓我對總體經濟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也讓我對台灣未來的發展有了更多思考。

评分

身為一個剛踏入職場,對台灣經濟脈動充滿好奇的年輕人,我一直想找一本能帶我深入了解「總體經濟學」的入門書。在朋友的推薦下,我入手了這本《總體經濟學(四版)》,老實說,一開始抱持著「學術書應該很枯燥」的預設,但翻開第一頁,就被作者清晰的邏輯和引人入勝的敘述方式吸引住了。書中不只是冷冰冰的理論,更大量引用了台灣近年的實際經濟案例,像是近期的通貨膨脹、低薪問題,甚至是政府提出的振興經濟方案,作者都巧妙地將這些現象與總體經濟學的學理連結起來,讓我豁然開朗。 我特別喜歡作者在解釋「經濟成長」這個概念時,花了很長的篇幅去剖析影響台灣經濟成長的各種因素,包括技術進步、資本累積、人力資源等等,並且用圖表和數據輔助說明。這讓我不再只是死記硬背名詞,而是能夠真正理解為什麼台灣的經濟會以目前的趨勢發展,甚至開始思考未來可能面臨的挑戰。作者還花了很多篇幅討論「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在穩定經濟中的作用,舉的例子都非常貼近我們日常生活的感受,例如央行升降息對房貸利率的影響,或是政府推出消費券的用意,這些都讓總體經濟學不再遙不可及,而是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评分

身為一個對台灣金融市場略有研究的投資者,我一直在尋找一本能夠系統性地解釋總體經濟環境如何影響金融市場的書籍。這本《總體經濟學(四版)》可說是一本「金融市場的指南針」。作者在「通貨膨脹」和「利率」的章節中,花了非常大的篇幅去分析它們對股票、債券、房地產等不同資產類別的影響。例如,他詳細解釋了為什麼在升息循環中,股市通常會面臨壓力,以及在通膨預期升溫時,黃金等避險資產的表現。 我特別欣賞作者在分析「匯率」時,將台灣的出口導向經濟特性納入考量,解釋了新台幣匯率波動對台灣企業獲利和國際競爭力的影響。書中也深入探討了「國際熱錢」的流動,以及它們如何影響台灣的股市和匯市。這讓我對過去許多市場上的現象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作者的分析非常務實,並且經常引用台灣金融市場的實際數據和案例,讓我在閱讀時,能夠將理論與實際操作緊密結合,這對於我做出更明智的投資決策非常有幫助。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