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伊谷 这次改版有两个战略目标。
第一个是把初版后续产生的重要实务见解、修法以及国家考题抓进来。刑事诉讼法这一阵子发生了不少大事,我个人觉得是所有考科当中变动最多、最大的,像因应司法院大法官释字第737号的修法及其所衍生的问题、最高法院106年度第8次、第12次刑庭决议、106年度台非字第259号刑事判决、释字752号、762号解释等等,都是在实务上超重量级的见解,考试上也非常容易包装成考题来测验考生。我尽我所能的把这些变动抓进本书当中,或分析、或归纳,让考生可以相较轻松的通盘掌握,省却考生宝贵的时间,这是这次改版的初衷之一,不是来骗钱的,谢谢。
第二个是把书瘦身,这个就让我有点难做人了。进入补教界至今,对于书的质量一直都有两股不同的声音,一种是要书本内容给的越丰富、越齐全越好,尽量就是如果要查找任何见解、争点都能找得到的那种;另一种就是要言简意赅,然后让考生能最省时间、最省事、可以迅速爬到有相当掌握程度的。原本初版时候我的想法是偏向第一种,这根源于我的责任感和教学上的偏好,所以能蒐尽量蒐,然后再让考生自行斟酌相对较不重要的部分是否要细读。不过这种想法后来经过市场测试发现:过于天真。基本上考生看到上下两册都偏厚就不太想「翻开」试阅了,遑论去细阅书本内容中对于刑事诉讼架构、体系的用心安排以及独到论述。另一个天真的点在于我错估了考生取舍的能力,我以为考生大致上都会知道有些章节很重要、有些章节很不重要看看就好,实际上是大部分的考生本于对国考出题的不确定性所产生的不安,以至于对书本内容并无轻重之分的想要通盘接受,然后形成准备上的不必要负担。所以这次改版也是顾虑到这个因素,尽量的去芜存菁。
准备国家考试总是一条孤独的行旅,像大海茫茫中孤船静止在马纬度无风带,书是自己在念的,思考是与自己的问答,考场是一人一个座位。但也唯有这种灼热深沉的苦闷,才能深刻地感受到自身成长的喜悦,人生不就那样,只求无愧于我心。终究是会去到该有的星体轨道上的,加油。
201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