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愿心如大海

但愿心如大海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许悔之
图书标签:
  • 爱情
  • 成长
  • 治愈
  • 情感
  • 小说
  • 现代
  • 女性
  • 人生
  • 温暖
  • 现实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人,独生独死,苦乐自当,只有心,是自己的解药。——许悔之 睽违八年最新散文集,许悔之写给众生的祝福之书。 只要心如大海,所有的不如意皆如泡沫瞬间生灭。 李欣伦(静宜大学台湾文学系副教授.作家)专文推荐,宇文正(联合报副刊组主任)、盛浩伟(作家)、蒋勋(作家)、刘梓洁(作家)一致推荐 「人,那么苦,为什么要活着呢?」那是四十岁以前,我最常有的困惑。 这本书所述写之内容大概不外于文学、艺术、创作、人生和美;但是最核心的情感和觉知,是距离觉悟还那么远的我,对佛法的努力学习。⋯⋯⋯感到痛苦忧烦悲愁的时候,我都会告诉自己,现在的痛苦忧烦悲愁,只是无尽大海中的一个泡沫而已⋯⋯ 本书分四辑,辑一「祝福十六帖」收入十六封写给母亲、儿子、友人的信,也是写给一切众生的祝福;辑二「抄经日常」书写近年对于学习佛法、抄经的深刻体悟;辑三「文字因缘」与辑四「墨色如海」写下与书写者、艺术家的动人情谊,从中看见文学艺术的丰富与美好。 名人推荐 当快节奏已成日常,开多个视窗和外挂程式已成我的强迫症,捧读此书,一浪一浪的烦恼贪瞋渐渐淡渺,终究止歇,又是宁静、广阔、无际的大海啊。——李欣伦(静宜大学台湾文学系副教授.作家) 要如何懂得「我们的心本来就是大海」?二〇一一年我曾邀请悔之为联副写千字专栏,他写来了「祝福十六帖」,十六封温暖深刻的书信。其中一封写给母亲,标题是〈心像大海〉,却是从自己如何跟忧郁相处写起。这整本书,正是写给读者的信,揭示心能够如何从生命种种的恐惧、愤怒里领悟:那所有的忧郁,都是祝福!这是一本祝福的书。——宇文正(联合报副刊组主任) 读着集子里的文字,耳边就彷彿听见悔之大哥热切的语调。那是对他人有爱、对世间有爱的语调——一种既深且广的爱,宛若大海。因为襟怀辽阔恢弘,所以可怖也不足为惧,可憎也微不足道;那正体现了书名《但愿心如大海》。在这片海里,充满艺术与美,充满粼粼光辉,充满慰借与温暖。——盛浩伟(作家) 悔之的新书名为《但愿心如大海》,这样的愿望,也是许多人心中的向往吧!像大海一样广阔,像大海一样包容。这样的愿力必能成就生命往更高大虔敬的地方走去吧!常常叮嘱自己也要像悔之一样精进于修行,抄经、善待他人、善待众生。「众生尽、虚空尽,我愿尽」,在修行的路上愿与悔之共勉。——蒋勋(作家) 人身难得,但肉身艰难,人生亦艰难。伴随无知而来的愁恼贪执,如同漩涡,一次一次被往下拉时,何其有幸,我们又看见一道光,那是某部经典,某位具德上师的教导,那是福报,让我们得以抓取攀爬。佛系不是摆烂看淡,佛心不是软懦逃避,悔之大哥的这本集子,让我们看见,真正的觉悟之路是直面的勇气与智慧,是无限的爱与慈悲,是善缘具足,是心如大海。——刘梓洁(作家)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许悔之


  一九六六年生,台湾桃园人,国立台北工专(现改制为国立台北科技大学)化工科毕业。曾获多种文学奖项及杂志编辑金鼎奖,曾任《自由时报》副刊主编、《联合文学》杂志及出版社总编辑。现为有鹿文化事业有限公司社长,着有童书《星星的作业簿》;散文《眼耳鼻舌》、《我一个人记住就好》;诗集《阳光蜂房》、《家族》、《肉身》、《我佛莫要,为我流泪》、《当一只鲸鱼渴望海洋》、《有鹿哀愁》、《亮的天》,二○○六年十二月出版《遗失的哈达:许悔之有声诗集》;英译诗集Book of Reincarnation、三人合集《台湾现代诗II》之日译诗集等诗作外译,并与马悦然(N.G.D. Malmqvist)、奚密(Michelle Yeh)合编《航向福尔摩莎:诗想台湾》(Sailing to Formosa: A Poetic Companion to Taiwan, 美国华盛顿大学出版社出版,二○○五年);二○○七年十二月出版个人日译诗集《鹿の哀しみ》(三木直大教授翻译,东京思潮社印行);二○一○年七月出版散文《创作的型录》;二○一七年六月出版诗集《我的强迫症》。

  二○一七年起,抄经及手墨作品,应台北「敦煌艺术中心」之邀,陆续参加台北国际艺术博览会、上海城市艺术博览会……等联展;二○一八年三月,台北「敦煌艺术中心」举办「你的灵魂是我累世的眼睛:书写观音书写诗.许悔之手墨展」。
 

图书目录

图书序言

推荐序

在最痛的地方打开了,最辽阔的海

李欣伦(作家)


  我的第一本书《药罐子》,是许悔之在二〇〇二年编的,他为我作的序是〈海豚为什么要向陆地叙说?〉,直到现在,我都还记得序文提到了鲸豚的返祖,以及海豚的环岸绕游。我始终很感谢悔之大哥——我都这么称唿他——为我出版了第一本书,开启了接下来十多年的书写时光。

  鲸豚,大海,也是许悔之诗文中反覆出现的意象。二〇〇四年,他赠我诗集《亮的天》,封面是一只来自英国湖区的矿泉水瓶,缓缓浮沉于蓝色汪洋间。当时我凝视着浪潮和水瓶,细品书中文句,两个字遂悠悠浮现:哀伤——如深海幽黯而浓厚。虽然这两个字和我印象中的许悔之不尽相符;偶尔在台北碰面,虽他深邃的眼神确然透露着哀伤,但对自己的苦痛和煎熬总是轻描淡写,有时我问得多,他不小心讲深了,没多久,就突然停下来,叹了一口气:「不谈这个了,妳难得来,聊聊开心的事罢」,即使我在青春的暗夜里舔噬伤口,毕竟还太年轻,不完全理解他所言的种种,但当我倾诉无关紧要的烦忧时,他却专注倾听,慎重却宽容的给我不同的观点,像是兄长,理解青少女的勐烈和叛逆,但又能在接纳的基础上,提供他过来人的心路,从不下指导棋或给什么正经八百的意见。

  当时我还不知那是他最难熬的一年,即使听他说过剃光头的事,也不知彼时他内心狂躁又沉郁,在生活上触礁,几近灭顶,因为当我们见面,他总是关心我比我关心他来得多:「哎呀不说这个了,妳呢,还好吗?」当我读到许悔之写身体衰弱的星云大师对他说「我能为您做些甚么吗」,眼泪就流了下来,那也让我想起那一年的悔之大哥。接着几年我们几乎没见,偶尔收到他的email问候,正处古怪少女脾气的我,不太爱回信,可说是音讯全无,但凡我遭逢艰难处境或生命转折,总能收到他的简短真挚的问候。去年有次遇境心情低落,深夜在脸书上寥寥发抒几字,十多年不见的他立刻捎来讯息:「记得唸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我一读,泪流满面。

  「妙音观世音,梵音海潮音,胜比世间音,是故须常念。」这是我每每读诵《普门品》就会流泪的偈子。

  大致是因为许悔之曾身处「墨漆的大海/每个浪花都嘶鸣着死亡」(〈在时间尽止处〉),无尽的苦痛竟也琢磨出坚韧、剔透的灵魂,于是「所有认真受苦的眼泪/将汇集成为,另一座海洋」(〈亮的天〉),这座海洋是什么呢?可能是轮转生死苦海,漂流众生需善知识救护,《十法经》云:「沉溺有海,拔济我者」。此外,海同样可用来形容佛菩萨不可思议的功德和恩德,如《普门品》形容观世音菩萨:「具一切功德,慈眼视众生,福聚海无量,是故应顶礼」,且看许悔之虔诚写下「啊我向你合掌/你是大海/我是嬉游的鲸豚」(〈合掌〉);也形容佛法无边无际无有穷尽,《大智度论》云:「佛法大海,唯信能入」,在许悔之眼中,大海同时亦以其生灭向众生说法:「云化为雨,雨汇为河一起流入/大海,大海的浪起浪灭彷若循环的死生」(〈法尔如是〉),让我想起大成就者阿底崃尊者至水岸有言:「水淅淅流,此于修无常极为便利」。三千大千世界,恆河沙数的众生物事,约莫也是佛菩萨百千万亿化身,为吾人说法,「森然万境,何事非持」。

  那么,大海究竟是什么呢?许悔之在《但愿心如大海》中,提到所谓的「内在空间」与「外在空间」,其实都是我们心的「内照空间」,换言之,我们以为的世界「真实」样貌,由观者心念所决定,大海汹涌足以灭顶,同时,大海宽广如法无边。在负能量太多而世事喧嚣的今日,要尖苛批评或随意论断太容易了,若仅盯着这些问题,生命无疑是苦海。在此书中,许悔之不否认苦海的生命现状,缘起缘灭,佛说苦说无常,那简直是不可逆料的海啸,随时造成生命的断裂和浩劫,但同时,许悔之写下:「在最痛的地方打开了/最辽阔的海」(啊,我多么喜欢这个诗句,像抚摩着摩尼宝珠那般反覆恭诵)痛楚疯狂来袭之后,许悔之领我看到了大海的浩瀚、宽阔与美丽:诸多的感恩、供养、赞叹、随喜与忏悔(自剖),点点滴滴滋润心扉,心念为善,进而形塑了他所处的环境,得以结会喜爱读经、修行的善男子善女人;即便身为看版面的编辑,亦可看成是「一艘船,要从此岸到彼岸」。再者,面对书写者和艺术家,皆可从其殊异的言行及作品中,寻觅到相对应的佛典语录,如《金刚经》和《楞严经》;他又善于将艺术家的细笔画比诸唐卡,观雕塑遥想马鸣菩萨,召唤了佛教史上伟大辉煌的心灵,同时也拉开时间轴,将自身投入浩瀚而宽厚的时间史中,明明只是你我相会的空间,但他看成「无始劫以来」,如佛菩萨穿越累劫时空之眸,策勉修行者善用人身,珍惜彼此缘会。

  由是,无论是写给母亲、儿子、友人的「祝福十六帖」,似乎亦可视为捎给所有众生的祝愿,许悔之担任联副驻版作家回答读者的提问,读来也相当惊喜,参话头般的细究「心病」和创作、佛法之关联,当读者问到父子间的情债时,许悔之用圣严法师的「受报、还愿、发愿」答之,从还「债」到还「愿」,前者悲观后者乐观,同样面对父子关系,思路和心路之不同成熟了苦乐,遂也造就了净土或地狱,这些虽是有时空限制的专栏问答,但因我辈无始劫来为烦恼所系缚,而彼者愿心如大海,故能度一切苦厄,渡有情到彼岸。然后我读到了这样的许悔之:无论抄经、写扇赠友、作诗文、答客问,皆展现了他「以艺为佛事」的信心、决心和愿心,细细品读,不禁合掌礼敬。

  祝福十六帖之一,许悔之教导母亲想像「心如大海」,所有的不如意皆如泡沫瞬间生灭。当快节奏已成日常,开多个视窗和外挂程式已成我的强迫症,捧读此书,一浪一浪的烦恼贪瞋渐渐淡渺,终究止歇,又是宁静、广阔、无际的大海啊。
 

图书试读

〈祝福十六帖之一 云藏山色〉
 
云藏:
 
因为感情的变幻、相处的艰难,年轻的你,高一,应该像白马般的你,好几次的困惑、焦虑和沮丧,甚至失去了动力,昏沉在床上。
 
高一的第一次段考,你丝毫没心思准备,我完全了解你的心情,所以在任由你精神瘫痪或鼓励你振作之中,我感到左右为难。
 
人都有疗伤期,都有因失落而带来的漫长黑暗的甬道。我能做的,是在假日的凌晨陪你去麦当劳,毫不健康的吃喝;还有,安安静静的烧一顿饭给你吃。
 
当你感到食物的滋味,我相信,你会重新找到看望的方向和自我安顿的力量。
 
你不怪喜欢的人,我很高兴;但看重自己,也非常重要。你的心地从小就好,总会替别人设想,所以,我才告诉你:人生的路,有一天会有一个女子爱你,当她看你之时,会像我做父亲般看你时候的赞叹!
 
此生和你为父子,是我最快乐的事之一了。有时候,我会有一种感觉,彷彿因为你,我更有对别人好的能力,但也可能因为你,所以,我还时时有分别心,离「怨亲平等」那么遥远吧。
 
你还那么年轻,我很难说服你,不要因挫折所伤,因为我有时也做不到。感情于佛法是虚妄,但真心却是此生真实的宴飨!我们这一生,终将体会真心的可贵;快一点,或慢一些,都很好。我祝福你的人生,总有日光遍照、月光遍照,像你的名字,云藏山色,山色廓然。
 
二○一一年十一月十日《联合副刊》
 
〈祝福十六帖之十四 心像大海〉
 
妈妈:
 
大概四十岁以前,我的心常常住在一些情绪里,比方说,愤怒、恐惧、焦虑、偏执、激动,有时感到自己像溺水般的忧郁。
 
我花了很长的岁月,才学会跟这些情绪相处,找到一些平衡之道;但有时我越想控制、消减这些情绪,它反而累积,有时候爆发,我都觉得自己像是饿鬼或阿修罗。
 
甚至以前别人的言语或行为,如果我觉得有恶意,我就会很生气,然后反击;我花了四十年,在学习认识自己。
 
我还以为,那些情绪是「我」的生命呢。
 
所幸,很负面情绪的时候,我都读经,譬如,普门品、金刚经,或默诵心经。
 
总是有用,因此我还算能够平衡。
 
这几年,我多了一些进步。不等情绪生起并蔓延扩大,当有不快乐的事发生,我都去想像,这些是幻化而已,像大海里的一个小泡沫,一下子,就会过去。
 
因此,也就没什么好罣碍、生气或恐惧。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