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心拙筆:書法與人格精神

正心拙筆:書法與人格精神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書法
  • 藝術史
  • 中國書法
  • 人格修養
  • 精神世界
  • 文化
  • 傳統文化
  • 正心
  • 拙筆
  • 審美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結閤書法藝術和文化修為,將人格精神錶現於美學之中的書法境界。

  ◎作者方世豪博士為《王嘉書赤壁二賦》作者王嘉之高徒,係齣名門,書德雙修。
  ◎闡揚「用筆在心,心正則筆正」「寜拙毋巧,寜醜毋媚」的書法美境。
  ◎透過書法及賞析,解析人格精神和文學藝術之間的關係,體悟君子之道。


  毛筆分成哪幾類?
  聽說初學者要先避開四派書法傢?
  原來顔真卿在世時書法評價不高?
  儒傢美、道傢美,又有什麼區彆呢?

  如果你想知道,誠意嚮你推薦《正心拙筆——書法與人格精神》一書。

  作者方世豪博士曾隨當代儒學大師牟宗三先生學習中國哲學,本身亦執哲學與文化教鞭多年,對於中國文化有深入研究;也曾跟隨書法名師王炳芳(王嘉)先生學習書法十餘年,熟習各體書法。本書結閤作者兩大領域的特長而成,不論是書法藝術還是人文精神,都能讓讀者有所收獲。

  本書旨在闡揚人格精神、儒傢思想和書法的關係:「正心拙筆」,心要端正,筆要樸拙;心不可歪,筆不能媚。方世豪博士強調,是先有人格修養,再錶現於書法之中,所以中國傳統書法傢並不以成為書法傢為最終目的,而是要成為一個君子,就算要成為書法傢也要做一個君子的書法傢。而書法藝術的錶現,就是把人所修養的精神、內心情調錶現在文字綫條與日常生活之中。

  此外,本書亦從入門篇談起,引領初學者認識書法工具、基礎理論,並在曆代書法傢中精選齣傅山、顔真卿重點論述,最後剖析這門中國藝術所立基的文化精神。層層遞進、深入淺齣,不僅是極佳的書法啓濛讀物,更望能與同道切磋琢磨,共享原道之樂。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9863586821.pdf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方世豪


  香港新亞研究所哲學組碩士及博士。

  前香港人文哲學會會長,現任香港人文學會會長兼課程部副主任,前《人文月刊》總編輯。

  有多年講授哲學與文化課程經驗,曾追隨哲學大師牟宗三先生學習中國哲學,以研究儒傢哲學為主。

  已齣版著作有《荀子》(中華書局)、《大學、中庸》(閤著,中華書局)。2002年始跟隨書法名師王炳芳先生持續研習書法,至今已十多年,熟習各體書法。
 

圖書目錄

推薦序/王嘉
自序

入門篇
第一章 認識書法工具
第二章 書法基礎知識
第三章 梁啓超的書法理論

書法傢篇
第四章 傅山的書法與為人
第五章 傅山論書文選
第六章 顔真卿的書法與為人
第七章 顔真卿論書文選

人文精神篇
第八章 中國文學藝術的人物美和人文美
第九章 儒道思想在文學藝術中的人格修養問題
 

圖書序言

推薦序

  與方先生結緣是在工作上。他溫文爾雅,沉默寡言,喜歡中國文學及哲學,熱愛中國文化,是我在香港碰到少數的異品。我和他在同一機構作同事期間,他知道我教授書法。後來他告訴我想學習書法,我便邀請他到匯豐銀行書法班上課。那時大約是2002年,學瞭一年多書法後,因為工作忙碌,暫停瞭一段時間。這是我教授他書法的啓濛時期。

  數年後,方先生再聯絡我,說想繼續學習書法,我再邀請他參加恒生銀行的書法班,他爽快答應 。這次,他不單自己來上課,更是和太太一起參與,他們兩人對書法也有很濃厚的興趣。2008年至今,他們夫妻結伴學習,互相支持及交流,實在有助提升大傢的書法修養和造詣,所以他倆的書法都有良好的錶現。2015年,更一起參與我們第一次舉行的師生書法展。

  在恒生書法班學生中,方先生可算是最勤力、最用功的大師兄,而在中國文化修養方麵,他也是學識最豐富的一位。在這十多年跟我學習書法的曆程中,我最能見證他的進步。不單是他肯花時間練字看書,而且總是把我在課堂上分享的書法心得和技巧,例如:筋力、勁力、提按、氣勢及佈局等,嘗試融會貫通地錶達齣來,是一名很努力的學生。

  所謂見字如見人,從他喜歡臨摹的優秀書法傢,如顔真卿,王羲之等,可看齣他正直不阿、純樸厚實的個性。秉承這些偉大前賢的根基,方先生再專注臨摹漢碑,練習方筆字,使他的書藝更上一層樓。他不單有漢碑質樸穩重的氣質,還很重視顔氏正氣凜然的人格精神,相信書法對他的人生確是有重要的影響。

  我希望他能青齣於藍,將書法的文化和藝術修養傳承下去。論學曆,他是我眾多學生之冠,加上有講授中國文化哲學的經驗,足具好老師的實力。現在,他要把自己學習書法的心得,結集成書,作為他的老師,我除瞭感動外,也鼓勵他繼續努力。學海無涯,藝術修養亦需要努力琢磨,與時並進。希望他日後能做好榜樣,努力下苦功,弘揚中國文化及書法精神,造就更多正直、樸實、優秀的書法學生,吾願足矣。

王嘉。2018年春。

作者序

鐵筆拙心


  粟耘先生(註)有一本著作名叫《鐵筆拙心》。粟耘先生說:「刻刀如筆,刀是鋼鐵打造,下刀立辨痕跡,所以稱鐵筆。忘得忘失,不趨不迎,摯真見性,所以稱拙心。」

  粟耘先生說的「鐵筆」,是治印的刻刀,是鋼鐵造的,所以叫「鐵筆」。書法用的是毛筆,是毛毫造的,是軟筆。雖用料不同,但用筆態度卻應一樣。粟耘先生又說:「筆不能如鐵敬篤,心不能養拙處餘,一切枉然。」用筆應如鐵般誠敬篤實,故說「鐵筆」。用心要培養誠摯樸拙之心,故說「拙心」。粟耘先生說的是治印之道,也是他處世之道。我覺得這是很值得學習的處世之道。我不懂治印,但我覺得和書法之道有相通之處,故把書名藉來一用,改為「正心拙筆」。

  正心

  「正心」齣於一個故事。《舊唐書‧柳公權傳》雲:「穆宗政僻,嘗問公權,筆何盡善?對曰:用筆在心,心正則筆正。上改容,知其筆諫也。」

  意思是施政邪僻不正的唐穆宗,曾問書法傢柳公權,怎樣用筆纔可以盡善?柳公權答:用筆在於人心,人心端正,用筆也會端正。唐穆宗聽後,麵容一改,知道柳公權是以用筆來勸諫自己的施政。從此,「正心」成為書法理論的一個重要主張,對後世影響很大。

  「正心」這個說法也是儒傢的主張,「正心」就是《大學》八條目之一,曆代理學傢也有關於正心的詮釋。簡單說,儒傢說的正心就是人格的修養,「心正則筆正」就是說人格精神影響書法,即先要修養好個人人格,做一個君子,纔會有好的書法。這樣就把人格修養和書法牽上關係瞭。

  正心是人格修養,是要人修養成為君子。那麼,是不是凡是君子就有好的書法?當然不是,但是凡是書法傢,都先要做人,做人就要做君子。所以正心不一定做到書法傢,不一定寫到好的書法,但做書法傢、做人都一定要正心,做一個君子。相信這就是柳公權勸諫皇帝的意思,柳公權就是藉此機會,勸諫皇帝要做一個君子,好的皇帝。

  那麼,正心除瞭做君子外,和書法是不是就沒有關係?當然不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人生理想是禮樂人生,禮是道德修養,樂是藝術精神。道德修養就是要正心,做個君子。藝術精神就是把人的內心情調,直接客觀化於自然聲色和文字符號中,成為中國文學、中國藝術。而禮樂兩者是相關的。從文化生活來說,中國藝術並不是一獨立的文化範疇,藝術並不離開人的生活,而是錶現在日常生活之中。日常生活就是禮樂文化,所以日常生活中的藝術精神,也要有正心的修養。書法是藝術錶現,也就是把人所修養的精神、人所修養的內心情調錶現在文字綫條之中,錶現在日常生活之中。從個人精神來說,人是先有人格修養,再錶現在書法之中,由此而說正心和書法的關係。所以中國傳統書法傢並不以成為書法傢為最終目的,而是要成為一個君子,君子纔是更重要的,就算要成為書法傢也要做一個君子的書法傢,所以必須說正心。

  拙筆

  至於拙筆,是由傅山的書法主張「寜拙毋巧」而來。傅山主張:「寜拙毋巧,寜醜毋媚。寜支離,毋輕滑。寜真率,毋安排。」

  傅山關於書法的主張,三百多年來一直備受推崇,其實這種精神也就是傳統中國人格精神的錶現。傅山認為書法寜願寫得樸拙,也不要太靈巧,寜願寫得醜陋,也不要有媚態。錶麵看好像不主張寫齣優美的書法,但他說的其實不隻是字形,還有一個人的人格精神。我們一般人會認為書法傢追求的,應該是字形寫得優美,書法作為一種藝術,也是應該以追求美為目的。所以會有人質疑,追求美和追求道德是兩迴事,一個君子不一定會寫得一手好字,道德人格和書法並沒有任何關係,甚至會阻礙書法的發展。但看傅山的說法,很明顯,他認為書法傢追求的不是字要寫得美,還有更重要的,就是個人的人格。字形寜願寫得醜,也不要有媚態,就是一種人格精神錶現,其實就是儒傢道德人格精神的要求。文字內容和字形綫條都是書法傢內在精神的客觀錶現,書法傢是會把個人的道德人格精神在書法中錶現齣來的,所以書法傢的精神也不應隻追求字形靈巧而變成一種媚態。

  正心拙筆

  「正心拙筆」,就是心要端正,筆要樸拙。心不可歪,筆不能媚。這是中國文化思想對做人的要求,做一個人就是要如此。「正心拙筆」的書法藝術是人格精神錶現,是由人格修養而來。中國文化思想中對人格修養影響最大的,就是儒傢思想。所以本書想說的就是人格精神、儒傢思想和書法的關係。

  本書會在說人格精神之前,先簡略介紹一下書法的入門知識,包括書法的工具、書寫技法、學習的次序等。然後介紹傅山和顔真卿兩位著名書法傢的為人和書法理論,看他們所展現的人格精神和書法的錶現。最後會介紹一下當代新儒傢大師唐君毅先生和徐復觀先生所說的,關於人格精神和文學藝術的理論,看看在書法理論中有沒有一些啓發。

  註:粟耘,颱灣作傢,本名粟照雄,1945年生於颱北市。自小愛作畫,愛天然,愛隨興看書,隨性作為,覺得日子簡單便好,生活貼實為佳。青壯年後自鬧巿退居山林鄉野,創作不斷,作畫不輟,偶在自己書中插圖,實為餘興,卻充滿禪味。著有《空山雲影》、《鐵筆拙心》、《夢想的萌芽》、《沙子自己知道》等二十多本作品。曾獲1983年金鼎奬,2002年第二屆全球華人熱愛生命文學創作奬與第五屆全球熱愛生命奬章。
 

圖書試讀

第三章 梁啓超的書法理論

在說書法理論和人格精神之前,可先認識一些學書法的好處和一些書法的基礎理論。梁啓超的《書法指導》是頗閤適的入門讀本,故先作介紹。

梁啓超其人與書法

梁啓超,字卓如,一字任甫,號任公、飲冰室主人等,廣東新會人。清末民初著名的維新派人物,曾參與戊戌變法,著有《飲冰室閤集》。

梁啓超的書法觀是受到清中葉以後的碑學潮流影響,他在《稷山論書詩序》中自述學書緣起:「記十二三歲時,在粵秀山三君祠見心老書一楹帖,目奪魂搖不能去,學書之興自此。」(心老,即晚清書法傢陶濬宣,以書魏碑著名。陶濬宣,字文沖,號心雲,工書,尤擅魏碑,筆力雄勁,為人所推重,光緒時錢幣上「光緒元寶」即為其所書,蘇州寒山寺「寒山拾得」碑刻為其手跡,至今仍為遊人欣賞。紹興知府貴福將尚未舉事的革命黨人鞦瑾就地正法,激起輿論一片嘩然。民間輿論堅持以憲政精神為思想武器,抨擊浙江和紹興官府,以緻貴福身敗名裂。發起者和推動者就是陶濬宣。)

梁啓超後來又受老師康有為的影響,終身學書,取得不俗的成績。劉濤《梁啓超的拓本、收藏題跋及書法》一書中說:「梁啓超的字絕難歸入嚴復、蔡元培、鬍適一類的名人字行列,也非劉春霖之流僅具書法功力的翰林字所能界定。他寫下的漢字形態,筆墨趣味,確有自傢的格調和自覺的變化、追求。」

即是說梁啓超的字,比名人字好。名人字的字之所以受尊崇,是因為題字者是名人。好像現代很多政界名人的題字一樣,並沒有甚麼藝術價值,可能隻屬於書法入門級彆,但因為是名人,故題字也受人尊崇。梁啓超的字較名人字好,是有功力的,不隻是因為梁是名人。而且他的功力不隻是一般入門功力,更比翰林字好。翰林字,即在官方機構中,寫官方文件的字體。因為翰林字是寫給皇帝看的,很多時寫的是皇帝喜歡的流派,因此也成為大多數讀書人的風格。所以翰林字很多時是指隻有流行風格,人人一樣,沒有個人風格的書風。梁啓超的字因為有個人風格,成就比一般的翰林字為高。梁啓超的書法雖未至於是一代宗師,或開新風氣之先,但也有一定成績,所以他的簡潔心得,是很能讓入門者得益的。

用戶評價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