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企业会计(第三版)

金融企业会计(第三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会计
  • 金融
  • 企业会计
  • 财务会计
  • 第三版
  • 高等教育
  • 教材
  • 审计
  • 财务报表
  • 公司财务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以实用性为目的,在阐述金融企业会计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着重介绍商业银行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存、贷款业务的核算、支付结算工具的核算、投资、外汇、信託、租赁、保险等业务的基本理论与实务。
经典文学巨著:《漫游世界的旅人》 作者: 阿瑟·康特雷(笔名) 出版年份: 1928年(初版) 页数: 约850页(第三版修订版) 装帧: 硬皮精装,附带定制手绘地图与插图 定价: 188.00 元人民币 --- 内容简介 《漫游世界的旅人》并非一部探讨商业或经济运作的著作,它是一部跨越地理、文化与时代界限的宏大叙事史诗,是二十世纪初期冒险文学与哲学思考相结合的巅峰之作。这部作品以其细腻入微的笔触和广袤无垠的视野,记录了一位化名为“亚历山大”的神秘学者,在两次世界大战阴影笼罩下的全球漂泊生涯。 本书的核心魅力在于其对人类生存境遇的深刻洞察,而非对特定行业知识的传授。它巧妙地将个人游记、历史考察、民族志研究与对存在主义哲学的沉思融为一体,为读者提供了一场超越物质世界的精神洗礼。 第一部分:旧世界的黄昏与启程(约占全书25%) 故事始于欧洲一个被战火蹂躏的知识分子圈子。主人公亚历山大,一位对传统学术体系深感厌倦的语言学家,决定放弃安逸的生活,投身于未知的旅途。这一部分详细描绘了战后欧洲社会特有的颓废美学、知识分子间的激烈辩论,以及对理性主义信仰的动摇。 他首先穿越了被阿尔卑斯山脉严密守护的古老国度,探访了隐修的僧侣和偏远的大学图书馆。在巴尔干半岛的腹地,亚历山大并非研究当地的金融交易或贸易路线,而是醉心于研究失传的方言和口述史诗中隐藏的古代世界观。他对于社会结构的研究集中在部落的权力更迭、仪式与禁忌的社会功能,而非现代契约关系。 核心主题: 现代性的焦虑、知识的局限性、对自然秩序的回归渴望。 第二部分:东方神秘的边界(约占全书35%) 亚历山大的旅程深入亚洲腹地,特别是那些尚未被西方工业化完全渗透的区域。他没有前往当时的商业中心进行贸易考察,而是专注于探索宗教和哲学的根源。 在喜马拉雅山脉的边缘,亚历山他花费数年时间,跟随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导师学习冥想和对“时间”本质的理解。书中的大量篇幅用于描绘他对禅宗、苏菲派神秘主义的亲身实践与体悟,记录了他如何通过严酷的自我约束来解析人类意识的边界。在对游牧民族的描述中,作者极其细致地刻画了他们对牲畜、星象的依赖性,以及他们基于自然节律而非固定资产的经济模式。这里的观察聚焦于“物我合一”的精神境界,而非资产负债表的构建。 在东南亚的雨林深处,亚历山大记录了与当地原住民的接触,关注的焦点是他们的神话体系、药物学知识以及对森林资源的“共享”观念,这些都与现代产权和核算方法论截然相反。 核心主题: 精神的拓荒、时间与永恒的辩证关系、非物质财富的衡量标准。 第三部分:新世界的镜像与反思(约占全书40%) 当亚历山大跨越大洋,抵达美洲大陆时,他并非投身于当时蓬勃发展的工业化浪潮中,而是以一个局外人的视角审视这个“未来之地”。 在北美广袤的西部,他与被边缘化的社区(包括原住民部落的残余力量和早期移民的开拓者)进行深度交流。书中并未出现对华尔街或大企业的分析,相反,他花费大量篇幅记录了移民如何应对蛮荒环境、如何建立基于互助和信仰的临时社区。他对资本积累的描述,往往是通过谴责其对土地和自然环境的破坏来实现的。 在南美的热带地区,亚历山大迷恋于古代文明的遗迹——马丘比丘和特奥蒂瓦坎。他试图从那些宏伟的石砌建筑中解读出古代工程的数学原理和宇宙观,而不是去估算这些遗址所蕴含的潜在旅游价值或考古市场价格。他最终的结论是,人类对“进步”的定义往往是一种自我欺骗,真正的财富在于完整性(Integrity)而非累积(Accumulation)。 核心主题: 文明的循环与衰落、技术异化、个体在宏大历史中的位置。 --- 文学价值与影响 《漫游世界的旅人》自问世以来,便以其深邃的内省和极具感染力的叙事风格,成为无数后世探险家、哲学家和作家的精神指南。评论家们称赞其是“一部用脚步丈量思想疆域的游记”。该书并非一本工具书,它不提供任何关于资产评估、风险管理、流动性分析或任何会计准则的实用信息。相反,它挑战读者去重新定义“价值”本身——是银行账户中的数字,还是在崎岖旅途中获得的瞬间领悟? 本书的语言典雅而富有音乐性,书中穿插的素描和速写,捕捉了旅途中转瞬即逝的场景与人物神态,极大地增强了文本的沉浸感。它引导读者思考:在金融体系日益复杂的现代世界中,我们是否遗失了作为“人”更本质的、与自然与宇宙相连的部分。 适合读者: 对文化人类学、哲学思辨、古典探险文学感兴趣的读者,以及所有寻求在喧嚣世界中找到内心宁静的灵魂。它是一本可以伴随你一生,每次重读都会有新发现的伴侣之书。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第一章 金融企业会计总论1
第一节 金融企业概述2
第二节 金融企业会计目标、假设、信息质量要求及核算基础7
第三节 金融企业的会计要素、计量和报告10
第四节 金融企业「营改增」的相关政策及规定13
第五节 商业银行会计基本核算方法17

第二章 存款业务的核算29
第一节 存款业务概述30
第二节 单位存款业务的核算35
第三节 个人存款业务的核算39
第四节 存款利息的计算46

第三章 贷款业务的核算50
第一节 贷款业务概述51
第二节 企业贷款业务的核算55
第三节 个人贷款业务的核算64
第四节 票据贴现业务的核算68
第五节 贷款损失准备的核算71
第六节 贷款利息的计算75

第四章 支付结算工具的核算79
第一节 支付结算概述80
第二节 票据的核算82
第三节 银行卡的核算99
第四节 其他支付工具的核算103

第五章 往来业务的核算109
第一节 支付系统110
第二节 商业银行与中央银行往来的核算121
第三节 商业银行同业往来的核算128

第六章 外汇业务的核算134
第一节 外汇业务概述135
第二节 外汇买卖的核算139
第三节 国际贸易结算业务的核算143
第四节 外汇存款业务的核算150
第五节 外汇贷款业务的核算153

第七章 中间业务的核算157
第一节 中间业务概述158
第二节 委託贷款业务的核算162
第三节 理财业务的核算165
第四节 保管箱业务的核算170

第八章 投资业务的核算174
第一节 投资业务概述175
第二节 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核算177
第三节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核算181
第四节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核算185
第五节 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189

第九章 信託投资公司业务的核算199
第一节 信託投资业务概述200
第二节 信託存款与委託存款业务的核算201
第三节 信託贷款与委託贷款业务的核算204
第四节 信託投资与委託投资业务的核算208
第五节 信託损益的核算211

第十章 租赁公司业务的核算214
第一节 租赁业务概述215
第二节 融资租赁业务的核算220
第三节 经营租赁业务的核算236

第十一章 保险公司业务的核算240
第一节 保险公司业务概述241
第二节 财产保险公司原保险业务的核算244
第三节 人身保险公司原保险业务的核算252
第四节 再保险业务的核算256

第十二章 证券公司业务的核算264
第一节 证券公司业务概述265
第二节 证券经纪业务的核算267
第三节 证券自营业务的核算275
第四节 证券承销业务的核算279

第十三章 基金公司业务的核算284
第一节 证券投资基金概述285
第二节 证券投资基金发行及增减变动的核算288
第三节 证券投资基金投资业务的核算295

第十四章 金融企业损益的核算302
第一节 收入的核算303
第二节 费用的核算312
第三节 利润的核算316

第十五章 金融企业财务报告326
第一节 财务会计报告概述327
第二节 资产负债表328
第三节 利润表339
第四节 现金流量表347
第五节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364
第六节 会计报表附註367
参考文献375

 

图书序言



  时光荏苒, 距《金融企业会计》(第二版) 出版已逾三年。期间, 与本书相关的大量法律、规章、准则发生了变化。

  首先, 中国先后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等法律法规。

  其次, 财政部于2014 年先后发布多项会计准则的增补或修订版: 《公允价值计量》《合营安排》《在其他主体中权益的披露》《财务报表列报(修订)》《职工薪酬(修订)》《合併财务报表(修订)》《长期股权投资(修订)》《金融工具列报(修订)》。此外, 财政部还发布了《金融负债与权益工具的区分及相关会计处理规定》及《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6 号、第7 号、第8 号等若干会计处理规定。

  最后, 财政部及国家税务总局于2016 年3 月24 日共同颁布财税〔2016〕第36号文件, 规定自2016 年5 月1 日起金融业开始实施全面「营改增」, 最新公布的「营改增」法规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对金融服务业征收增值税的国家。面对如此大规模的法律、法规及准则的修订和增补, 我们几位编者认真地学习和梳理, 修订了书中所涉及的相关业务处理, 特别是对于涉及营改增的具体问题,多次向相关从业人员谘询, 力求能客观准确地反映最新的实务内容。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坦白說,在還沒接觸這本《金融企業會計(第三版)》之前,我對金融企業的會計處理一直有一種「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覺。熟悉是因為在日常工作中經常接觸到相關的科目,陌生是因為其背後的邏輯和處理細節,總覺得像是隔著一層紗,看不真切。 然而,這本書的出現,徹底改變了我的看法。作者以極其專業且深入的筆觸,層層剝繭地揭示了金融企業會計的奧秘。我特別欣賞它在探討「金融機構的風險管理與會計」這一部分的內容,它不僅列舉了市場風險、信用風險、流動性風險等常見的風險,更結合了相關的會計準則,說明了企業如何通過會計方法來反映和管理這些風險。例如,書中對於「金融資產的信用減損」的詳細說明,就讓我對如何評估和計提損失有了更清晰的認識。此外,書中對於「金融機構的財務報告與披露」的章節,更是詳盡地介紹了各種重要的披露要求,包括定性資訊和定量資訊,這對於我們需要編制和審閱財務報告的人員來說,非常有價值。它讓我明白,一個合格的金融企業會計不僅要懂規則,更要懂得如何通過財務報表來傳達企業的經營狀況和風險水平。

评分

這本《金融企業會計(第三版)》真的是一本寶藏!身為一名在金融業打滾多年的小螺絲釘,我一直在尋找一本能夠兼顧理論深度與實務應用的會計教科書。過去翻過不少書,有些太過學術,看得頭昏眼花;有些又太過簡略,根本無法應付實際工作上的疑難雜症。直到我遇見了這本《金融企業會計(第三版)》,我才覺得終於找到「對的書」! 它的內容編排非常清晰,從基礎的金融機構類型介紹,到複雜的金融工具的會計處理,循序漸進,絲絲入扣。我尤其欣賞它在處理像衍生性金融商品、金融資產的減損、還有金融機構的資本適足性等高難度議題時,能夠用淺顯易懂的語言加以解釋,並搭配豐富的案例說明。這些案例並非只是課本上的理論推演,而是貼近實際金融市場運作的狀況,這對我們這些在第一線工作的會計人員來說,簡直是醍醐灌頂。而且,作者在書中不斷強調準則的變動與修訂,這對我們這些需要不斷跟上國際財務報導準則(IFRS)的從業人員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提醒。書中的圖表也運用得恰到好處,讓複雜的架構一目了然,省去了我不少自己整理筆記的時間。總之,如果你是金融業的學生,或是剛踏入這個領域的新鮮人,這本書絕對是你的首選,它會讓你對金融企業會計有一個扎實且全面的認識。

评分

這本《金融企業會計(第三版)》對我來說,就像是在我混亂的會計思緒中點亮了一盞明燈。作為一名在證券投信公司工作的從業人員,我每天都要面對各種與金融產品相關的複雜會計問題,包括基金的評價、收益的分配、還有各種衍生性商品的損益計算等等。過去,我經常需要翻閱大量的國際準則和解釋函令,才能找到可能的答案,但往往還是覺得力有未逮。 這本書最讓我驚喜的地方,在於它能夠將原本抽象、難懂的會計準則,轉化為具體、易於理解的會計處理流程。它在介紹「金融資產的攤銷後成本模型」和「公允價值模型」時,不僅詳細說明了兩者之間的差異,更結合了具體的金融商品例子,例如債券和股票,來闡述如何進行正確的分類和衡量。這對於我理解基金的資產評價有很大的幫助。此外,書中對於「金融負債的會計處理」也有深入的探討,特別是關於權益和負債的複合工具,作者用清晰的邏輯和圖示,解釋了如何進行切割和個別處理,這對於我們在處理一些複雜的金融商品發行時,提供了重要的參考。它讓我對金融企業的財務報表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也讓我能夠更自信地進行相關的會計工作。

评分

說實話,一開始拿到這本《金融企業會計(第三版)》,我對於它是否能解決我在工作中遇到的具體問題,其實是抱持著一點點懷疑的。畢竟,金融業的會計處理,特別是牽涉到各種複雜的金融商品,常常讓人覺得像是霧裡看花。但是,當我深入閱讀之後,我發現我之前的擔心完全是多餘的。 這本書的作者顯然對於金融業的實際運作有著深刻的理解。它不只是在「教」會計規則,更是在「解釋」這些規則背後的原因,以及它們是如何在真實的金融交易中發揮作用的。我特別喜歡書中對於「金融工具分類與衡量」這一章節的闡述,它詳細地剖析了不同金融工具的特性,以及在不同情況下應該如何進行會計處理。對於那些常常在資產負債表上看到各種琳瑯滿目金融項目,卻摸不著頭緒的讀者來說,這本書提供了極為寶貴的指引。此外,它對於「金融機構合併」的章節,也詳盡地探討了其中複雜的會計問題,並提供了多個實際案例,讓讀者能夠清楚地理解如何應用相關的準則。對於我們這些經常需要接觸合併報表的會計師來說,這本參考書的價值是無法估量的。它讓我在面對複雜的合併交易時,不再感到束手無策。

评分

我必須說,這本《金融企業會計(第三版)》簡直是為我量身打造的!作為一名大學金融系畢業、目前正在金融控股公司從事內部稽核工作的新鮮人,我經常需要快速掌握不同子公司(銀行、證券、保險、投信等)的會計準則差異,並進行風險評估。過去,我總是在各種零散的資料中大海撈針,效率極低。 這本書的結構編排真的太貼心了!它從宏觀的角度切入,詳細介紹了不同類型金融機構的經營模式和獨特的會計處理需求,然後再逐步細化到具體的會計科目和準則。我尤其喜歡它在「保險合約會計」和「金融機構合併與分攤」這兩個章節的處理方式。對於保險合約,它不僅講解了傳統的保險會計,還對 IFRS 17 的重要變革進行了梳理和分析,這對我理解保險子公司的財務狀況至關重要。而對於合併與分攤,它更是清晰地展示了不同金融機構之間業務往來的複雜性,以及在合併報表中如何進行恰當的會計處理,這對我進行跨子公司稽核非常有幫助。書中的範例都是精心挑選過的,既有代表性又不至於過於艱澀。它讓我在短時間內,就能對金融企業的會計體系有一個系統性的了解,大大提升了我的工作效率。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