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州石橋(上):禪宗公案裏的大智慧

趙州石橋(上):禪宗公案裏的大智慧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趙州橋
  • 禪宗
  • 公案
  • 智慧
  • 曆史
  • 文化
  • 建築
  • 中國傳統文化
  • 哲學
  • 佛教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心能作主,見境知心

  有齣傢眾問趙州從諗禪師:「我久聞趙州石橋的大名,結果來到這裏隻看到一個小小的獨木橋。」趙州就迴答:「你隻看到獨木橋,看不到石橋。」這個齣傢眾就問:「如何是趙州石橋?」趙州就答:「度驢度馬。」驢和馬是奴隸,是本心的作用,不是主人。修行是要心能作主,是要度掉隨境遷流的驢馬。不能破除心外求法、二元對待的習氣執著,看到境界就被境界帶跑掉,無法見境知心,不知道一切境是自己心所生、所相應,攀緣起念就隻能成為境界現象的奴隸。

  很多人在研讀禪宗祖師的開示和公案後,感受到的並非之前聽聞的「禪的智慧、自在、解脫」,而是覺得公案深奧難懂,讀起來沒有頭緒,覺得禪宗祖師的言行舉止不閤常情,甚至覺得無理嚴苛,如祖師所言:無孔鐵鎚全無下手之處。

  本書集錄妙參和尚開示時拈提的禪宗公案,引導讀者依著心法知見的方嚮,對於禪宗祖師的開示、公案能有一個入手的地方。一則則公案就如一條條趙州石橋,度驢度馬般接引大傢認取本來。而原本對於心法知見已有所體悟的人,也能藉此而對禪宗有更深入的瞭解。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妙參和尚


  本籍颱灣,求學時期即對於禪宗心法有深刻的體悟,於1992年捨俗齣傢,留心禪門,弘法足跡遍布颱灣各大學及機關團體,2001年赴美弘化住持,目前為美國加州洛杉磯毗盧禪寺住持,旅美弘法至今十餘年;平日於寺中靜居禪修,深入簡齣,發願以佛教心法為主軸,將普世的真理遍佈世界各地,普利法界有情。

  弘法二十餘年來,應各方邀請在颱灣、大陸、美國、墨西哥等地開辦禪修、演講、主持禪七,於各地電視、電颱接受訪問;曾多次受邀前往休士頓、西雅圖、拉斯維加斯、紐約、波士頓、達拉斯、紐奧爾良、亞特蘭大、墨西哥等主要城市演講弘法,並在德州大學、德州醫學中心、普渡大學、內華達拉斯維加大學、休士頓大學及墨西哥多所大學等著名學術單位演講及主持禪修。於2010、2011年休士頓弘法期間,更應美國牧師友人、神父等邀請至多所教堂演講,並與基督教、猶太教多位牧師於休士頓萊斯大學及多所教堂,就東西方宗教異同進行公開對話。目前世界各地都有追隨妙參和尚學習禪修的弟子。

  妙參和尚的教導直截瞭當,是一位非常融入當代社會的禪師,演講開示之間總是能巧妙地將古代復雜深奧的禪宗心法,運用平易近人的生活實例說明,直指人心,讓學人當下體悟瞭解並將禪法的智慧應用於生活,透過妙參和尚深入淺齣的講學,大眾總是可以認識到問題核心,並藉由認識自心而找到改變生命的具體方法。

  妙參和尚對禪宗有極深的領悟,更發願緻力於普世真理的傳播弘揚。位於加州的毗盧禪寺莊嚴簡樸,平日於寺內開設禪修課程,並透過網路連綫,與世界各地之學人定期進行遠端授課教學,讓大眾認識禪法、熏習禪法,提升生活品質,進而漸漸體認生命的本質不離自心,藉由認識自心,修正行為習氣偏差的具體實踐,不但自己活得更快樂,更能過著利人利己的生活。

  妙參和尚近年來的著作有《但用此心》、《本來清淨》、《菩提自性》、《直瞭成佛》、《禪問》、《明鏡亦非颱》《上堂》《棒喝》與《坐襌手冊》等九本正式齣版書籍。原文以繁體中文撰寫,其中《但用此心》、《本來清淨》、《直瞭成佛》三本書已翻譯為簡體中文、英文及西班牙文在不同國傢正式齣版。 妙參和尚的教法乃依禪宗心法精髓為主軸,透過現代的知識詮釋等種種方便,將普世真理傳播到世界每個角落,為來往十方的學人開創一條通往智慧與光明圓滿的大道。

 

圖書目錄

〈自序〉接引學人,認取本來
1即心是佛    
明州大梅山法常禪師(唐,752-839)    
2親者不問,問者不親    
明州大梅山法常禪師(唐,752-839)    
3如百韆明鏡鑒像    
潭州溈山靈祐禪師(唐,771-853)
4若不安禪靜慮,到這裏總須茫然    
杭州無著文喜禪師(唐,737-約836)    
袁州仰山慧寂通智禪師(唐,807-883)    
5凡聖兩忘,情盡體露    
袁州仰山南塔光湧禪師(後晉,850-約939)    
6啼得血流無用處
趙州觀音院從諗禪師(唐,778-897)    
7釣盡江波,金鱗始遇
秀州華亭船子德誠禪師(唐)    
8總教伊成佛作祖去    
鎮州臨濟義玄禪師(唐,約767-866)    
9隨他去    
益州大隨法真禪師(唐、五代十國,834-919)    
10徧界不曾藏    
潭州石霜慶諸禪師(唐,約807-888)    
11須明得先師意始可    
懶蕃道樞禪師(南宋,約1077-1076)    
潭州溈山靈祐禪師(唐,771-853)    
瑞州九峯道虔禪師(五代十國)    
12善惡諸緣,一時放卻    
太原孚上座(五代十國)    
鼎州德山宣鑒禪師(唐,782-865)    
13再三撈摝始應知    
汾州太子院善昭禪師(北宋,946-約1024)    
洪州百丈山懷海禪師(唐,720-814)    
14那箇是龍門客?    
汾州太子院善昭禪師(北宋,946-約1024)    
15趁色力健,何不為眾乞食    
南嶽雲峰文悅禪師(北宋,997-1062)    
16領眾歸去    128
南嶽雲峰文悅禪師(北宋,997-1062)
17休心息念,斷絕攀緣    
東京天寜芙蓉道楷禪師(北宋,1043-1118)

 

圖書序言

圖書試讀

用戶評價

评分

收到這本《趙州石橋(上):禪宗公案裡的大智慧》的書,我第一時間是被它那種古樸又充滿哲思的氣質給吸引。趙州石橋,光是聽到這個名字,腦海中就會浮現齣那種堅毅、歷久彌新的形象,彷彿承載瞭無數歲月的風霜,卻依然屹立不搖。而「禪宗公案」這四個字,更是讓我好奇不已。我一直覺得禪宗的智慧,看似高深莫測,實則蘊含著許多簡潔卻直指人心的道理。我很好奇,作者是如何將這兩者巧妙地結閤起來?會不會透過分析趙州石橋的結構、設計,來闡述禪宗中的「因緣」、「無常」、「實相」等等概念?例如,石橋的每一塊石頭、每一個結構,都是經過精密的計算和安排,纔能承受住韆年的考驗,這其中是否也呼應著禪宗強調的「當下」和「一期一會」?或是說,當人們走過石橋時,會經歷怎樣的感受?是感受到橋的穩固,還是感受到腳下的流動?這些體驗,又能否對應到參悟公案時的頓悟和境界?我非常期待書中能有具體的公案解析,並且能與趙州石橋的意象相互輝映,讓讀者在閱讀中,不僅能瞭解歷史,更能體會到禪宗的精髓,並將這份智慧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找到麵對人生挑戰的勇氣和方法。

评分

讀到《趙州石橋(上):禪宗公案裡的大智慧》這個書名,我腦海中立刻浮現齣那座古老的石橋,以及那些在禪宗故事裡常常聽到的、引人深思的公案。我一直覺得,禪宗的智慧,有時候就像一座橋,它連接瞭我們的煩惱與解脫,連接瞭我們的迷茫與清明。而趙州石橋,恰恰是這樣一座歷經風雨、堅固無比的橋樑,它本身的意象就充滿瞭智慧。我非常期待書中能夠將這兩種元素完美融閤,不知道作者會不會從石橋的「穩定性」來談論禪宗的「不動心」?或是從石橋「橫跨」的功能,來比喻禪宗「超越」的境界?我尤其想知道,書中會不會藉由一些經典的趙州公案,例如「狗子佛性」或是「洗 Gǎn 瓫 」等,來闡述如何運用石橋的意象來理解其中的奧秘。我覺得,如果能將這些看似抽象的公案,透過一個具體的、歷史悠久的建築來做詮釋,會更容易讓像我這樣對禪宗還不是那麼深入的讀者,產生共鳴,並且能夠真正地將其中的智慧運用到生活中,麵對人生的種種挑戰,都能像走過趙州石橋一樣,穩穩地、從容地抵達彼岸。

评分

這本《趙州石橋(上):禪宗公案裡的大智慧》的標題,讓我想起小時候在歷史課本上讀到的趙州橋,那是一座讓人讚嘆的古代工程奇蹟。但是,我萬萬沒想到,一座橋竟然能跟禪宗公案扯上關係。我平常對佛教的禪宗還算有點認識,知道公案裡有很多關於「參」和「悟」的故事,很多時候聽起來像繞口令,但仔細想又很有道理。這次聽到用趙州石橋來做載體,感覺就像是把抽象的禪理具象化瞭。我很好奇,書裡會不會從石橋的「無相」與「實相」來探討禪宗的「空」?或者從石橋的「承受」與「跨越」來詮釋「放下」與「自在」?我猜作者可能會引用一些經典的趙州公案,像是「庭前柏樹子」或「萬法歸一」,然後用石橋的意象來做譬喻,解釋為什麼趙州和尚會這麼說,以及背後蘊含的道理。有時候,禪宗的公案就是需要一個「觸媒」,來幫助我們打開思路。我希望這本書能像趙州石橋一樣,穩穩地架起一座橋樑,連接起我們的心靈與智慧,讓我們在閱讀時,不僅僅是文字的吸收,更能感受到那種豁然開朗的喜悅。

评分

看到《趙州石橋(上):禪宗公案裡的大智慧》這個書名,一股莫名的親切感油然而生。趙州石橋,在我們的歷史文化中佔有重要地位,是古代匠人心血的結晶,更是時間的見證。而「禪宗公案」,則是東方智慧的瑰寶,看似簡單的對話,卻能引發深刻的思考。將兩者結閤,無疑是一個極具創意的點子。我非常好奇,作者會如何運用趙州石橋來詮釋禪宗公案?是否會從石橋的「一體兩麵」,例如它的堅固與隨時可能麵臨的損耗,來探討禪宗的「無常」觀?或者,從石橋能承載韆人萬馬,卻依然平靜無波,來闡述禪宗的「定」與「慧」?我預期書中應該會深入探討趙州和尚本人的一些公案,並將他的開示與石橋的意象做連結。或許,透過分析石橋的「結構之美」,能讓我們理解禪宗修行中「次第」的重要性;透過想像人們走過石橋的「歷程」,能讓我們體會到修行路上的「過程」與「體驗」。我期盼這本書能引導我跳脫錶象,去感受那種跨越時空、直達本心的智慧,並在日常生活中,找到那份如趙州石橋般堅韌而寧靜的力量。

评分

哇!這本書名《趙州石橋(上):禪宗公案裡的大智慧》一聽就很有意思,我平常對歷史建築跟一些傳統哲學都頗感興趣,尤其是結閤瞭禪宗公案,感覺能挖掘齣不少生活中的啟示。趙州石橋在颱灣也算是鼎鼎有名,小時候就聽過它的故事,總覺得那種跨越時間的堅固和智慧,本身就蘊含著一種深遠的意義。我一直很好奇,禪宗的公案,那些看似簡單卻又撲朔迷離的問答,要如何跟一座韆年古橋連結起來?不知道書裡麵會不會探討到橋樑的建造工藝、它在歷史上的角色,又或者從橋的結構、材質來比喻禪宗的「空」或「無」?我最期待的是,作者能不能用現代人的語言,把那些聽起來有點玄的禪宗公案,轉化成貼近我們日常生活的智慧。像是麵對睏難時的態度,如何看透事物的本質,或者如何在紛擾的世界裡找到內心的平靜。我猜這本書可能會引導我們從趙州石橋的堅固和長壽,去思考生命的意義,以及如何在變動的世界裡找到自己的定錨。總之,光是書名就讓我充滿瞭好奇與期待,希望這本書能帶給我一些意想不到的啟發。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