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州石桥(上):禅宗公案里的大智慧

赵州石桥(上):禅宗公案里的大智慧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赵州桥
  • 禅宗
  • 公案
  • 智慧
  • 历史
  • 文化
  • 建筑
  • 中国传统文化
  • 哲学
  • 佛教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心能作主,见境知心

  有出家众问赵州从谂禅师:「我久闻赵州石桥的大名,结果来到这里只看到一个小小的独木桥。」赵州就回答:「你只看到独木桥,看不到石桥。」这个出家众就问:「如何是赵州石桥?」赵州就答:「度驴度马。」驴和马是奴隶,是本心的作用,不是主人。修行是要心能作主,是要度掉随境迁流的驴马。不能破除心外求法、二元对待的习气执着,看到境界就被境界带跑掉,无法见境知心,不知道一切境是自己心所生、所相应,攀缘起念就只能成为境界现象的奴隶。

  很多人在研读禅宗祖师的开示和公案后,感受到的并非之前听闻的「禅的智慧、自在、解脱」,而是觉得公案深奥难懂,读起来没有头绪,觉得禅宗祖师的言行举止不合常情,甚至觉得无理严苛,如祖师所言:无孔铁鎚全无下手之处。

  本书集录妙参和尚开示时拈提的禅宗公案,引导读者依着心法知见的方向,对于禅宗祖师的开示、公案能有一个入手的地方。一则则公案就如一条条赵州石桥,度驴度马般接引大家认取本来。而原本对于心法知见已有所体悟的人,也能借此而对禅宗有更深入的了解。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妙参和尚


  本籍台湾,求学时期即对于禅宗心法有深刻的体悟,于1992年舍俗出家,留心禅门,弘法足迹遍布台湾各大学及机关团体,2001年赴美弘化住持,目前为美国加州洛杉矶毗卢禅寺住持,旅美弘法至今十余年;平日于寺中静居禅修,深入简出,发愿以佛教心法为主轴,将普世的真理遍佈世界各地,普利法界有情。

  弘法二十余年来,应各方邀请在台湾、大陆、美国、墨西哥等地开办禅修、演讲、主持禅七,于各地电视、电台接受访问;曾多次受邀前往休士顿、西雅图、拉斯维加斯、纽约、波士顿、达拉斯、纽奥尔良、亚特兰大、墨西哥等主要城市演讲弘法,并在德州大学、德州医学中心、普渡大学、内华达拉斯维加大学、休士顿大学及墨西哥多所大学等着名学术单位演讲及主持禅修。于2010、2011年休士顿弘法期间,更应美国牧师友人、神父等邀请至多所教堂演讲,并与基督教、犹太教多位牧师于休士顿莱斯大学及多所教堂,就东西方宗教异同进行公开对话。目前世界各地都有追随妙参和尚学习禅修的弟子。

  妙参和尚的教导直截了当,是一位非常融入当代社会的禅师,演讲开示之间总是能巧妙地将古代复杂深奥的禅宗心法,运用平易近人的生活实例说明,直指人心,让学人当下体悟了解并将禅法的智慧应用于生活,透过妙参和尚深入浅出的讲学,大众总是可以认识到问题核心,并借由认识自心而找到改变生命的具体方法。

  妙参和尚对禅宗有极深的领悟,更发愿致力于普世真理的传播弘扬。位于加州的毗卢禅寺庄严简朴,平日于寺内开设禅修课程,并透过网路连线,与世界各地之学人定期进行远端授课教学,让大众认识禅法、熏习禅法,提升生活品质,进而渐渐体认生命的本质不离自心,借由认识自心,修正行为习气偏差的具体实践,不但自己活得更快乐,更能过着利人利己的生活。

  妙参和尚近年来的着作有《但用此心》、《本来清净》、《菩提自性》、《直了成佛》、《禅问》、《明镜亦非台》《上堂》《棒喝》与《坐襌手册》等九本正式出版书籍。原文以繁体中文撰写,其中《但用此心》、《本来清净》、《直了成佛》三本书已翻译为简体中文、英文及西班牙文在不同国家正式出版。 妙参和尚的教法乃依禅宗心法精髓为主轴,透过现代的知识诠释等种种方便,将普世真理传播到世界每个角落,为来往十方的学人开创一条通往智慧与光明圆满的大道。

 

图书目录

〈自序〉接引学人,认取本来
1即心是佛    
明州大梅山法常禅师(唐,752-839)    
2亲者不问,问者不亲    
明州大梅山法常禅师(唐,752-839)    
3如百千明镜鉴像    
潭州沩山灵祐禅师(唐,771-853)
4若不安禅静虑,到这里总须茫然    
杭州无着文喜禅师(唐,737-约836)    
袁州仰山慧寂通智禅师(唐,807-883)    
5凡圣两忘,情尽体露    
袁州仰山南塔光涌禅师(后晋,850-约939)    
6啼得血流无用处
赵州观音院从谂禅师(唐,778-897)    
7钓尽江波,金鳞始遇
秀州华亭船子德诚禅师(唐)    
8总教伊成佛作祖去    
镇州临济义玄禅师(唐,约767-866)    
9随他去    
益州大随法真禅师(唐、五代十国,834-919)    
10徧界不曾藏    
潭州石霜庆诸禅师(唐,约807-888)    
11须明得先师意始可    
懒蕃道枢禅师(南宋,约1077-1076)    
潭州沩山灵祐禅师(唐,771-853)    
瑞州九峯道虔禅师(五代十国)    
12善恶诸缘,一时放却    
太原孚上座(五代十国)    
鼎州德山宣鉴禅师(唐,782-865)    
13再三捞摝始应知    
汾州太子院善昭禅师(北宋,946-约1024)    
洪州百丈山怀海禅师(唐,720-814)    
14那箇是龙门客?    
汾州太子院善昭禅师(北宋,946-约1024)    
15趁色力健,何不为众乞食    
南岳云峰文悦禅师(北宋,997-1062)    
16领众归去    128
南岳云峰文悦禅师(北宋,997-1062)
17休心息念,断绝攀缘    
东京天宁芙蓉道楷禅师(北宋,1043-1118)

 

图书序言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哇!這本書名《趙州石橋(上):禪宗公案裡的大智慧》一聽就很有意思,我平常對歷史建築跟一些傳統哲學都頗感興趣,尤其是結合了禪宗公案,感覺能挖掘出不少生活中的啟示。趙州石橋在台灣也算是鼎鼎有名,小時候就聽過它的故事,總覺得那種跨越時間的堅固和智慧,本身就蘊含著一種深遠的意義。我一直很好奇,禪宗的公案,那些看似簡單卻又撲朔迷離的問答,要如何跟一座千年古橋連結起來?不知道書裡面會不會探討到橋樑的建造工藝、它在歷史上的角色,又或者從橋的結構、材質來比喻禪宗的「空」或「無」?我最期待的是,作者能不能用現代人的語言,把那些聽起來有點玄的禪宗公案,轉化成貼近我們日常生活的智慧。像是面對困難時的態度,如何看透事物的本質,或者如何在紛擾的世界裡找到內心的平靜。我猜這本書可能會引導我們從趙州石橋的堅固和長壽,去思考生命的意義,以及如何在變動的世界裡找到自己的定錨。總之,光是書名就讓我充滿了好奇與期待,希望這本書能帶給我一些意想不到的啟發。

评分

看到《趙州石橋(上):禪宗公案裡的大智慧》這個書名,一股莫名的親切感油然而生。趙州石橋,在我們的歷史文化中佔有重要地位,是古代匠人心血的結晶,更是時間的見證。而「禪宗公案」,則是東方智慧的瑰寶,看似簡單的對話,卻能引發深刻的思考。將兩者結合,無疑是一個極具創意的點子。我非常好奇,作者會如何運用趙州石橋來詮釋禪宗公案?是否會從石橋的「一體兩面」,例如它的堅固與隨時可能面臨的損耗,來探討禪宗的「無常」觀?或者,從石橋能承載千人萬馬,卻依然平靜無波,來闡述禪宗的「定」與「慧」?我預期書中應該會深入探討趙州和尚本人的一些公案,並將他的開示與石橋的意象做連結。或許,透過分析石橋的「結構之美」,能讓我們理解禪宗修行中「次第」的重要性;透過想像人們走過石橋的「歷程」,能讓我們體會到修行路上的「過程」與「體驗」。我期盼這本書能引導我跳脫表象,去感受那種跨越時空、直達本心的智慧,並在日常生活中,找到那份如趙州石橋般堅韌而寧靜的力量。

评分

收到這本《趙州石橋(上):禪宗公案裡的大智慧》的書,我第一時間是被它那種古樸又充滿哲思的氣質給吸引。趙州石橋,光是聽到這個名字,腦海中就會浮現出那種堅毅、歷久彌新的形象,彷彿承載了無數歲月的風霜,卻依然屹立不搖。而「禪宗公案」這四個字,更是讓我好奇不已。我一直覺得禪宗的智慧,看似高深莫測,實則蘊含著許多簡潔卻直指人心的道理。我很好奇,作者是如何將這兩者巧妙地結合起來?會不會透過分析趙州石橋的結構、設計,來闡述禪宗中的「因緣」、「無常」、「實相」等等概念?例如,石橋的每一塊石頭、每一個結構,都是經過精密的計算和安排,才能承受住千年的考驗,這其中是否也呼應著禪宗強調的「當下」和「一期一會」?或是說,當人們走過石橋時,會經歷怎樣的感受?是感受到橋的穩固,還是感受到腳下的流動?這些體驗,又能否對應到參悟公案時的頓悟和境界?我非常期待書中能有具體的公案解析,並且能與趙州石橋的意象相互輝映,讓讀者在閱讀中,不僅能了解歷史,更能體會到禪宗的精髓,並將這份智慧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找到面對人生挑戰的勇氣和方法。

评分

這本《趙州石橋(上):禪宗公案裡的大智慧》的標題,讓我想起小時候在歷史課本上讀到的趙州橋,那是一座讓人讚嘆的古代工程奇蹟。但是,我萬萬沒想到,一座橋竟然能跟禪宗公案扯上關係。我平常對佛教的禪宗還算有點認識,知道公案裡有很多關於「參」和「悟」的故事,很多時候聽起來像繞口令,但仔細想又很有道理。這次聽到用趙州石橋來做載體,感覺就像是把抽象的禪理具象化了。我很好奇,書裡會不會從石橋的「無相」與「實相」來探討禪宗的「空」?或者從石橋的「承受」與「跨越」來詮釋「放下」與「自在」?我猜作者可能會引用一些經典的趙州公案,像是「庭前柏樹子」或「萬法歸一」,然後用石橋的意象來做譬喻,解釋為什麼趙州和尚會這麼說,以及背後蘊含的道理。有時候,禪宗的公案就是需要一個「觸媒」,來幫助我們打開思路。我希望這本書能像趙州石橋一樣,穩穩地架起一座橋樑,連接起我們的心靈與智慧,讓我們在閱讀時,不僅僅是文字的吸收,更能感受到那種豁然開朗的喜悅。

评分

讀到《趙州石橋(上):禪宗公案裡的大智慧》這個書名,我腦海中立刻浮現出那座古老的石橋,以及那些在禪宗故事裡常常聽到的、引人深思的公案。我一直覺得,禪宗的智慧,有時候就像一座橋,它連接了我們的煩惱與解脫,連接了我們的迷茫與清明。而趙州石橋,恰恰是這樣一座歷經風雨、堅固無比的橋樑,它本身的意象就充滿了智慧。我非常期待書中能夠將這兩種元素完美融合,不知道作者會不會從石橋的「穩定性」來談論禪宗的「不動心」?或是從石橋「橫跨」的功能,來比喻禪宗「超越」的境界?我尤其想知道,書中會不會藉由一些經典的趙州公案,例如「狗子佛性」或是「洗 Gǎn 瓫 」等,來闡述如何運用石橋的意象來理解其中的奧秘。我覺得,如果能將這些看似抽象的公案,透過一個具體的、歷史悠久的建築來做詮釋,會更容易讓像我這樣對禪宗還不是那麼深入的讀者,產生共鳴,並且能夠真正地將其中的智慧運用到生活中,面對人生的種種挑戰,都能像走過趙州石橋一樣,穩穩地、從容地抵達彼岸。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