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明入正理论悟他门浅释

因明入正理论悟他门浅释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唐代窥基所撰《因明大疏》为汉传因明的宏篇巨擘,是权衡因明义理的最高圭臬。陈大齐先生以其逻辑学家,学蕴深厚,传作《因明大疏蠡测》,堪称《大疏》研究的皇皇大着。在汉传因明史上,近似于这样分专题讨论的书仅有唐代慧沼的《因明义断》。半个多世纪过去,《蠡测》一书的学术价值益发受到学术界的推崇。但是,作为因明的学术专着,开掘愈深,并不容易为初学者所接受。因而先生再度执笔,由《蠡测》衍生书二种,一是《印度理则学》,二是《因明入正理论悟他们浅释》,即本书。

  《浅释》採用讲经式,对「因明入正理论」作逐字逐句的讲解,由台湾中华书局于1970年出版,其书原属一部讲义,约莫写于1960年前后,是先生时任国立政治大学研究所任课时所用。作者本人曾说:「得此二书,难读的因明转成易解的学问,其多年辛劳,似尚不致白费。」十九世纪末以来,因明在汉地重光,但真正有深度的因明学术着作如凤毛麟角,因明的通俗着作尽管已有多种,由于深入不够,浅出也就成了问题。可见,浅出必须以深入为基础。

  佛学难治,因明尤难。先生通过三种不同体裁的阐论,真正做到了深入浅出,厚积薄发。「其多年辛劳,似尚不致白费」,此言抒发了作者关于因明治学之难、推广不易的感叹,故而读者得此书,应当前心研读,奉为至宝。

本书特色

  1.本书为汉传因明的权威释义篇章。

  2.全书採用讲经式,对「因明入正理论」作逐字逐句的讲解,通过三种不同体裁的阐论,严谨的逻辑学法,深入浅出,厚积薄发。是为因明治学之巨擘。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陈大齐(1886-1983年)


  字百年,陈大燮兄,为现代心理学的先驱。尝留学日本,入读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文科哲学门,获文学士学位。1912年任浙江高等学校校长,兼浙江私立法政专门学校教授,在北京大学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早年译着有《审判心理学大意》(德/马勃原着)、《儿童心理学》(德/高伍柏原着)。重要着作尚有《因明大疏蠡测》、《印度理则学》、《因明入正理论悟他们浅释》、《辟「灵学」》、《心灵现象论》、《民族心理学的意义》、《儿童的被暗示性》、《德国心理学派略说》和《荀子的心理学说》等。
 

图书目录

一、因明入正理论原文
二、因明
三、八义
四、能立  宗
五、能立  因
六、能立  喻
七、似能立  似宗
八、似能立  似因
九、似能立  似喻
十、能破
十一、似能破

 

图书序言

自序

  本书原属一部讲义,约莫写于九年或十年以前。当时在国立政治大学研究所任课,与同学们研究孔子思想与孟子思想。同学们对于研究方法,极为注意。有人且于既经习得的理则学知识以外,希望知道些因明的义理,以供参考。为了满足此一部份同学的一希望,乃开设因明一课。

  因明的中文国译本,计有二种:一为陈那的因明正理门论,简称门论;二为天主的因明入正理论,简称入论。二书的内容,大体相同,而入论较为精简,故取以为教本。入论言简意赅,初学者颇不易领悟,有详加解释的必要。说理之书,在解释时,措辞必须精细,不可粗率。一涉粗率,甚易引致误解。故讲解必须经过周密的考虑,始可腾诸口说。在课室内随想随讲,考虑时间短促,措辞易趋粗率,难期精细。故在上课之前,预编讲义,以备在课室内随读随讲,借以减少粗率的毛病。本书所作的解释,大抵取材于窥基所作的因明入正理论疏,间亦酌加己意。

  入论的内容,摄有悟他与自悟二门。悟他,意即开悟他人,令其认识正略,两者所佔篇幅,相去甚远,令人猜测,入论所重,似在悟他。悟他门相当于西方的传统理则学,以研讨推理的正误为重心,其建立的程式与规律,为各学派所共同遵守,不是佛家所独有的辩论标准。自悟门相当于西方所说的知识论,发抒佛家有关知问题的独特理论,不一定为他家所宗奉。当时开讲因明的目的,原在于阐述推理与辩论所当共守的准则,不在于研究佛家的哲学思想,且作者对于佛家哲学,素乏研究,不胜讲解之任,故仅就悟他门加以浅显的解释,对于自悟门,未置一辞。入论所认为自悟途径的,只有现量与比量,而比量所应遵守的规律,与悟他门中能立所应遵守的,完全一致。解释了悟他门的能立,等于亦以解释了自悟门的比量。故本书所遗而未讲及的,实只现量一端。本书所未讲及的,虽仅少数内容,但究未囊括全论,故只可称为因明入正理论悟他门浅释,俾符实际。

  本书写成以后,久经置于废稿之中,未作问世的打算。前年马来西亚侨胞所发行的无尽灯季刊函索有关因明的文字,因年老神衰,不克另行撰述,乃于废稿中检出此篇,寄去塞责。近来国内研究佛学的朋友,亦多关心因明,怂恿出版,以供众览。遂不揣谫陋,商请中华书局印行。原稿只编至似能立,其真能破与似能破二义,未经註解。真能立与似能立讲明以后,能破二义甚易推知,故入论于此二义,讲述亦甚简略。但遗而不释,究不免有残缺不全之憾,乃费旬余之力,为之补足。

中华民国五十九年陈大齐识于台北寓所,时年八十有四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