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與世界之多元曆史探論

中國與世界之多元曆史探論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在過去英治時期,香港本地曆史教育不受重視,而「中國因素」對於香港曆史的發展亦往往被淡化。今天,中國處於全球化的跨國空間,加上「一帶一路」納入中國的發展策略,「中外交往」這個一直備受關注的課題更形重要,我們必須具備一個立體多維、溯源曆史、著眼互動的國際視野,纔能掌握未來中國與世界的形勢。

  本書立足於這種大視野的格局,重新審視及探論中國與各國的曆史。全書收錄瞭「中國與世界國際學術研討會」中,多位來自內地、香港、澳門、颱灣、美國、日本等地學者的研究成果,分彆從中國知識分子的世界觀、中國對外關係、中外文化互動等角度,分析及考證自古至今中國與世界的關係。這些研究作品打破瞭傳統國際史的研究主調,不局限於以外交為框架,嘗試從各種專題,例如政治活動、經濟貿易、憲製製定、傳媒刊物等研究,深入描述外國和中國的相遇和交融。

  近年中國政府大力推動「一帶一路」及「粵港澳大灣區」規劃,香港的曆史教育及研究方麵也應該把握其獨有的文化與特色,從中國幅射到亞洲及至世界,藉著探尋曆史,反思現在,從以展望未來中國與國際關係的發展。
 

著者信息

編者簡介

陳明銶


  香港齣生,赴美升讀大學,1975年25歲獲史丹福大學博士。現任史丹福大學東亞研究中心「傑齣專傢」。1976至1980和1999至2009年任史丹福大學鬍佛研究所研究員兼任教曆史係。1980至1997年任教香港大學曆史係,兩度獲選香港大學學生會「最佳教師」。曾任詩富模大學(Swarthmore College)康奈爾講座教授、格奈爾大學(Grinnell College)希斯講座教授,並在加州大學(UCLA)、杜剋大學(Duke University)和聖橡山大學(Mount Holyoke College)任教。學術著作包括16冊專著,逾100篇國際學報/文集有關中國曆史、中外關係、粵港澳研究論文,並任紐約Sharpe齣版社Hong Kong Becoming China(《香港迴歸中國》)12冊英文叢書總編輯。

鮑紹霖

  現任香港樹仁大學榮譽教授,曾任香港樹仁大學曆史學係係主任、香港浸會大學曆史係係主任、香港浸會大學林思齊東西學術交流研究所主任,著作及閤編有《颱獨幕後:美國人的倡議與政策》、《香港學者論迴歸》、《颱灣問題與中美關係:紛爭與怨恨的根源》、《文明的憧憬:近代中國民族與國傢典範的追尋》、《北學南移》等,以及專題學術論文數十篇。

麥勁生

  香港浸會大學曆史學係教授,當代中國研究所所長;香港中文大學曆史係文學士、碩士,德國雷根斯堡大學曆史、政治學博士。曾任教國立颱灣大學曆史係,1994年加入香港浸會大學至今。教學和研究範疇以史學方法和理論、中西近代思想史、中德文化交流和中國武術史為主。先後齣版中西文專書和論文集十一種,論文五十餘篇。曆任香港考試及評核局、課程發展議會、非物質文化遺産委員會、公共博物館等公職。

區誌堅

  香港浸會大學博士,現任香港樹仁大學曆史學係助理教授、香港警務處曆史學會顧問及文化力量義務學術總監等。閤編書籍包括《香港海關百年史》、《知識與傳播》、《九龍總商會七十五年》、《盂蘭文化與當代社會》、The Perspective of the Eastern and Western Culture及The Introduction to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等,論文曾刊於中國內地、香港、颱灣、澳洲、日本、韓國等地的學術期刊。主要從事近現代中國思想文化史、香港曆史等專題研習的教研工作。

 

圖書目錄

圖書序言

圖書試讀

None

用戶評價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