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心连动的东亚历史世界
文◎甘怀真(台湾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图解东亚史》的中译本即将问世。承易博士出版社主编之嘱託,为本书写序,并向读者略加介绍。多年来,我一直推动历史普及教育,或称「历普」,尤其是以中国史为主的东亚史的历史教育,故乐意向读者推荐本书。
据我所知,《图解东亚史》一书是易博士出版社继《图解哲学》、《图解心理学》、《图解社会学》等书之后,另一本图解系列的历史普及书。日前,台湾社会激情地讨论高中历史教科书,没有人会否认高中历史教科书对于历史教育的重要性,我自己也正是教科书的作者之一。但台湾当下需要的不是一本由国家所推出的教科书,而是民间社会所呈现的多元思考观点下的各类专书,且是优质的普及书。而目前台湾的史学界由于法规的束缚,学院中的学者多仅能致力于专业的研究。故借由翻译外国的历史普及书也不失为一种突破的方式,或许能为台湾的历史教育带来一丝新气象。至少我是这样期待着。
本书作者宫崎正胜教授任教于日本北海道教育大学,是日本的师范体系出身,长期从事历史教育与历普书写作,尤其是以中国史为中心的世界史,成果斐然。日本有很好的历普书写作发行的传统,我想不用提供数据,只要各位有机会去逛日本的大型书店,应该会惊讶于日本的历史普及书的质精量多。日本历普书的发达与专业,是台湾文化界要迎头赶上的。我也希望将来有更多的日文历普书能在台湾翻译出版。
「东亚史」对于许多读者而言,或许有些陌生。我因近年来,负责台湾大学新设立的「东亚文明研究中心」若干行政与研究工作,故也积极推动台湾的东亚史研究。东亚史一词及其概念源自日本。自十九世纪后期起,有一些日本有志之士在面对西方帝国主义时,不只思考日本的命运,也一併思及中国及其周边地域,于是有「东洋」与「东亚」概念的形成。在前近代,中国及其周边地区,尤其是今天的日本、韩国与越南等国,是一个「历史世界」。即这个地区做为一个整体,其文化发展有别于其他「历史世界」,如伊斯兰世界、基督教世界等。遗憾的是,日本的军国主义者利用「东亚」概念发动侵略战争,使二次大战期间,东亚地区生灵涂炭。这也使得「东亚」一词在战后的某些场合成为禁忌。
在战后的新时代,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史」的唿声高涨。诚然,未来的历史教育是以世界史为主轴。然而,也如战后东亚史研究的奠基者日本东京大学名誉教授西嶋定生所说,我们要将国家的历史放入世界史的视野中,但前近代的世界是复数的世界,各有其发展的法则。而中国与日本是属于「东亚世界」。也在这些东亚史先驱的努力下,战后日本的中国史研究,相较于其他学术社群,更重视东亚的整体观点。但我要提醒读者的,东亚做为历史学的概念,其空间范畴为何,自可因不同的研究目的而有不同的定义。如有些学者在谈「东亚民主」时,此东亚可能包括印度。而日本的东亚史之东亚,通常是指中国及其周边的农业地区,主要包括日本、韩国与越南。
我也强调东亚的视野与方法。十九世纪以来,历史学的主流是国别史,如中国史、日本史、法国史等。但「民族(国家)」(nation)却是一个起源于西欧的近代事物。如果我们仅以国家的框架去思考历史,如以当代中国的空间概念去思考中国历史的发展,即使没有误解,也留下太多盲点。好比儒学源于中国,但在历史上,其发展的范围并不以中国为限。历史上没有「中国儒学」的概念。又如本书所提及的近世「东亚海上贸易」,这些历史事实既不属于中国,也不属于日本、韩国,却对这些国家影响深刻。过去的中国史研究少谈东亚海域,即是受限于国别史的视野。
东亚史是一个鉅大的学术分野,自可以有不同的立足点。本书作者宫崎正胜教授是站在中国史的立场上,考察东亚历史。即作者自序所说的「以『中国世界』为中心的东亚历史。」故本书的重点置于中国的政治、社会与文化发展如何与周边地区互动。我想这个层面是过去教科书少着墨,而台湾读者应该重视与感兴趣的。过去台湾的中国史研究太强调中国做为一个自我完成的体系,其实中国的各种政治运动与社会经济发展经常犹如波心,震盪及于日、韩等国。另一方面,中国周边的历史跃动,也屡屡撼动自以为不动的「天朝」。
在历史学说竞逐的今天,不可能有一本历史专书代表史学界的共识。本书所言虽然许多地方仁智互见,但多有所依据。而且像这样「图解」的书,方便阅读与思考,必定是将来各类知识普及书的趋势。我希望读者在繁忙的正业之余,能在一个礼拜内读毕本书。然后对历史学产生更大兴趣,进而接触五花八门的历史图书。如果是这样,这本书就算成功了。
甘怀真
2004年12月12日于台大历史系研究室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