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乘着马车来(新版)

春天乘着马车来(新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横光利一
图书标签:
  • 儿童文学
  • 绘本
  • 春天
  • 马车
  • 田园生活
  • 幻想
  • 新版
  • 故事
  • 治愈
  • 温暖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反传统。文学革命。 「新感觉派」的心脏和灵魂 直感触发,连结生命与现实 捕捉纤细微妙的瞬间 客观世界之极致延伸 互融美术与音乐般绝美声影 横光利一「发光的纯粹文学」代表作 「横光利一成立了一个文学流派,开创了一个文学时代,铸成了一段文学历史。」──川端康成 贫病、封闭、孤单、荒芜、枯寂的日子,总会有绚烂华丽的抚慰。 海滨的病院中,穷困潦倒的年轻作家一边写作,一边照顾着身罹绝症的妻子。日子是无尽的阴郁、灰沉、无望又无助…… 这天,一位朋友带来一束香豌豆花,长久以来,寒风萧瑟的屋子第一次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骨瘦如柴的妻子问他,花从哪儿来的? 「这些花乘着马车而来,它们要从这片海滩开始,慢慢把春天撒向人间。」他说。 妻子苍白的脸淹没在明丽的花束之下,就这样迷蒙地闭上了双眼。 大正十五年六月,横光利一的妻子罹患肺结核去世。他们只共同生活了三年。而此后,他步上文坛。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横光利一


  一八九八年生于日本福岛,卒于一九四七年。于一九一六年进入早稻田大学就读,后因病和长期缺课而休学。一九二二年在菊池宽创办的《文艺春秋》上发表的〈蝇〉,以及《新小说》上发表的中篇小说〈太阳〉,一举为他奠定文坛的地位。他的作品跳脱事物外表,舍弃僵化的文体和言语,以独特的修辞和绚丽的词藻,将内在感性借由外物直观地流露出来。这种大胆尝试很快地引发日本文学史上的一次革新。一九二四年,横光利一与川端康成等14人创办《文艺时代》,推动新感觉派文学,且与川端康成并肩成为新感觉派双璧,横光本人也成为日本文学界公认的「新感觉派的心脏和灵魂」。其长篇小说《上海》则成为新感觉派集大成之作。

译者简介

王海


  日文本科出身,曾从事过日语编辑工作,醉心于日语文史领域,悠游于翻译之海,自得其乐,且期望能为中日文化交流做桥樑,译着数量众多。

 

图书目录

图书序言

导读

乱世乱离中的「感觉」盛宴

许秦蓁

  .重新「感觉」横光利一(1898-1947)


  横光利一来自日本福岛县,1916年入早稻田大学就读预科,世界经历战争灾变,知识份子的人文精神价值因受到环境冲击而翻转了,除了开始反思科技文明与人生重要课题之外,亦面临到现实生活的考验,横光在肄业离校后,决定踏上了他文学创作的终极人生,而这段充满荆棘的文学历程,反而让他的作品得以不朽。

  重返历史现场,回溯世界文学潮流,可想而知的是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惨状:残破的城市、荒凉的街景、家破人亡与乱世中的流离失所,欧洲知识份子面临战后灾后重建的重大危机,于是,诗人们不再信奉任何主义或教条,那些国家民族与大众的信仰一时被瓦解了,具有内心自我意识的现代派随之兴起,其中包含愤怒、心灵空虚、反对战争,厌倦现实生活和都市文明的情绪,来自罗马尼亚的法籍诗人崔斯坦·查拉(Tristan Tzara,1896-1963)提倡了除了艺术与生活之外否定一切意义的达达(Dada/Dadaism)主义,一趟属于感觉美学的文学风向球开始移动着,顺着西风东渐的路线,达达主义东移,来到二零年代惨遭关东大地震的日本,日本作家们兴起「新感觉运动」作为对于城市文明的反动。

  而接收到这世界文学新潮流的横光利一,开始在文学风格上有了新尝试,他不只採用了不同于自然主义的文学写作技巧,甚至因为他个人的特殊经历,选择了更多苦闷的心灵与感觉活动的多元因素来从事文学创作。〈春天乘马车来〉其实就是他最初诠释新感觉写作手法的代表作,评论者甚至将〈春天乘马车来〉、〈飞蛾〉与〈花园的思想〉这三篇带有浓厚自传色彩的三个短篇小说,归类为「病妻物语」系列。

  真实生活中横光利一的病妻,名为小岛君子。1920年,他与友人小岛勗的妹妹小岛君子,在双方家庭坚决反对的声浪中仍旧谈起了恋爱,甚至在1923年6月与当时17岁的小岛君子结婚,1924年9月,横光利一甚至因为妻子罹患肺病而移居到富山县多摩郡,1925年1月,横光母亲逝世,同年10月,他偕妻搬迁到神奈川县森山湖山町,让妻子接受肺病治疗,1926年6月24日,时年23岁的小岛君子死于肺病。

  横光利一在真实人生中遭遇了残酷的亡妻经历,对于创作,即使书写「死亡」,他的笔法仍旧带着多重感觉因素的唯美,包括情感丰富的视觉画面、嗅觉的芳香、真实手感的触觉,以及情感的身体感知:

  附近的海面上,片片白帆日渐增多,海边上那条白色路上也一天比一天热闹起来。某日,一个朋友意外地绕过岬角来到他的住所,还带来了一束香豌豆花。

  因为这束花,长久被寒风萧瑟的屋子里才第一次感受到了春的气息。
  他用沾了花粉的双手,毕恭毕敬地捧着那束花走进了妻子的房间。
  「春天终于到来了。」
  「呀,真美啊!」妻子微笑着,骨瘦如柴的双手伸向花束。
  「是啊,妳瞧这花多美啊!」
  「哪儿来的?」
  「这些花乘着马车而来,它们要从这片海滩开始,慢慢把春天撒向人间。」
  妻子接过花束,用双臂把它紧紧抱在胸前。
  她苍白的脸淹没在明丽的花束之下,就这样,她迷朦地闭上了双眼。

  .移动「感觉」的路线──法国.日本.上海

  关于横光利一与新感觉派与的关连性,不乏学者曾为文探讨,然而笔者更愿意从三位重要人物的另一视角切入,这三位人物包括法国保尔.穆杭(Paul Morand,1888-1976)、日本横光利一(1898-1947)与身为台湾人,却是上海新感觉派文学推手的刘吶鸥(1905-1940)。

  刘吶鸥和横光利一的共同性,还包含共同经历了1923年9月1日的关东大地震,刘吶鸥当时仍是就读于青山学院的学生,校舍全数倒塌,由于城市重建而暂时返台,横光利一对于地震的描述是「天地都破了。当然这是没用的,地球被认为已经毁了」。

  关东大地震后,横光利一、川端康成、片冈铁兵等作家决心创造新的文体,刺激读者的感觉,而此时在东京就学的刘吶鸥其实正好经历了日本文坛的这项文学改革运动,1924年横光利等人创办《文艺时代》为同人发声,日本文艺批评家千叶龟雄针对发表在《文艺时代》的作品发表了〈新感觉派的诞生〉一文,将这些作家的作品命名为「新感觉派」,所谓的「新」,除了是具体城市的重建,也是抽象人生价值的再反思、更深思。

  堀口大学(1892-1981)是刘吶鸥关注的日本作家之一,而他也是最早于日本翻译保尔.穆杭作品的作家,因而将重视「感官、感觉主义」、的保尔.穆杭与横光利一的日本新感觉派、刘吶鸥的上海新感觉派连线了起来。

  1927年5月20日,因四一二政变从上海返回台南避难的刘吶鸥,经由母亲的同意得以动身前往日本,5月26日抵达东京,居留于东京洗足一带,一直到9月8日再度前往上海这段期间,刘吶鸥陆续阅读当时能够取得的中国文学与日本文学作品,从日记中所获得的第一手线索,得知他的日本文学阅读记录包括:5月,《东洋文艺十六讲》(高须芳次郎);6月9日,阅读《新潮》片冈氏(片冈铁兵)的小说〈关于金钱〉、新居氏(新居格)〈谷崎论〉,大学氏(堀口大学)〈西班牙的夜〉;6月24日,阅读夏目漱石〈修善寺日记〉;6月28日阅读七月号《改造》;7月18日阅读青木氏(青木正児)〈文艺论薮〉的笔记;7月11日读完里见氏(里见弴)〈大道无门〉;7月的读书记录,还包括横光利一〈春天乘马车来〉、近松秋江的私小说《黑发》、德田秋声〈重归故枝〉等等。

  值得一提是,刘吶鸥所使用的日记本非常特别,算是一本以介绍作家为主题的笔记书,里面穿插记载着1926年活跃于日本的作家简介,换言之,对照刘吶鸥的阅读记录看来,他的确参考了作家简介的指引来选书。

  笔者认为刘吶鸥在七月份所阅读的〈春天乘马车来〉,当时刊登于1927年1月的《改造》,而《改造》也一直是刘吶鸥阅读的重点书目,对于这篇小说本身,刘吶鸥并没有特殊的评论,反而评论起横光利一的再婚:

  再婚绝不幸福,因为前妻的阴魂仍然不散。(刘吶鸥一九二七年日记「七月的读书」)

  1927年2月,在菊池宽(1888-1948)的引介下,横光利一再婚了,当时刘吶鸥对于日本文坛的时事时常有些意见,包括在1927年7月24日芥川龙之介(1982-1927)自杀的隔日,刘吶鸥在日记中提到,芥川应该是和他一样受到神经魔的纠缠才留下遗书自杀了,虽然刘吶鸥日记中只提到读过他的〈沙罗之花〉,却把自己依赖安眠药才能入眠的神经痛当成理解芥川自杀的同理心。

  不过,刘吶鸥当时完全没想到,经过很多年之后,也就是在1940年4月,他竟然有机会开着私家轿车迎接前往上海进行文艺交流的作家菊池宽,并于当晚招待他为其接风(菊池宽《昭和十五年・话の屑笼》)

  1972年9月,横光利一发表具有新感觉派都会色彩的作品〈七楼的运动〉,该短篇小说被刘吶鸥翻译成中文之后,收录于刘吶鸥的翻译练习《色情文化》里,笔者更愿意相信日记书写以及当年的文学阅读是他练习中文的管道之一,他所翻译的文字虽然仍带有日语文法的色彩,但至少已经跨出了他个人语言侷限的一大步,日记中混杂的日语、台语语法,正显示出刘吶鸥多元文化背景的独特性,1927年11月,他的阅读书单竟然第二次出现横光利一的作品,是他发表于《改造》的〈皮肤〉,刘吶鸥的阅读心得依旧带有批评色彩,他提到「只可看Style,内容是nonsence」,意思是只能接受作品风格,作品内容则显得空洞。

  1927年9月2日,即将从东京前往上海的刘吶鸥,临行前刻意抽空到丸善买了一些书,他购买的部分书单包括:保尔.穆杭的《Lewis et Irene》和他的诗集《Poèmes》(1914––1924),而他在十月份的读书,记录了他阅读保尔.穆杭的《Poèmes》。

  与其从「影响与接受」的关系来看待此三人的文学关联性,不如从世界文学潮流遇上不可预期的乱世乱离而走上背离普罗文学发展之路的必然性,来解释这充满感觉色彩的文学现象,从欧洲、日本甚至上海,这属于文学感觉运动的昙花一现,全然是作家关注与全身投入文学创作之后的重大转型。

  .与世界同步的新感觉气息

  刘吶鸥带着与日本当时文坛同步的「新感觉气息」来到上海,根据施蛰存回忆:

  刘吶鸥带来了许多日本出版的文艺新书,有当时日本文坛新倾向的作品,如横光利一、川端康成、谷崎润一郎等的小说,文学史、文艺理论方面,则有关于未来派、表现派、超现实派,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文艺论着和报导。在日本文艺界似乎这一切五光十色的文艺新流派,只要是反传统的,都是新兴文学。(施蛰存〈最后一个老朋友—冯雪峰〉)

  在同一文学场域生活过的刘吶鸥和横光利一,对于世界文学的接受其实是同一来源,而当时的世界文学潮流也是流动的,1928年4月,横光利一搭乘刘吶鸥也经常搭乘的「长崎丸」来到上海,并在上海停留一个月,因而于日后完成作品《上海》,同年10月25日,刘吶鸥于同人杂志《无轨列车》第四期发行「保尔.穆杭专号」,刘吶鸥同时发表译作〈保尔.穆杭论〉,这些具有新感觉意识的作家们,无论其发源地为何,至少在文学新潮流的浪潮里,跨越了国族的界线,皆同步赶上了一场属于文学的「感觉盛宴」。

推荐序

东亚现代主义的旗手横光利一

谢惠贞


  1930年代席卷东亚的现代主义旗手,横光利一。他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川端康成的文学伙伴,也是被誉为「文学之神」的传奇作家。横光利一的文学成就,莫过于在文体上致力于创新,其铸造文学技巧的实验,皆有留名文学史的超凡之作。除了引领日本文坛之外,更启蒙了东亚尽现代现代主义文学,有着卓着贡献。

  例如,在台湾,日治时期由于压抑汉语使用的政策使然,日语写作渐次显着,立志从事文学创作的巫永福、钟理和、龙瑛宗等,特别关注横光等日本「内地」文人的动向,以其为养分,而创生出殖民地的日语文体。

  而其中一位台湾人刘吶鸥,留日时期接触了横光作品,惊艳之余,其后转进上海,不忘译介横光的〈七楼的运动〉等,更继而模仿其文体,创作中文小说《都市风景线》,影响了穆时英、施蛰存等人,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现代主义流派。而横光足居祖师爷地位。

  且在韩国,最早的现代主义结社「九人会」之成员李箱、朴泰远,也曾戏仿横光之作。前者的艺术成就颇受肯定,如今「李箱文学奖」已是韩国最具权威的文学奖。

  综观横光利一的文体变化,大致上可分为四期,初期师法志贺直哉,并开始思考象征手法的艺术性。如收录于本书中的〈火〉〈被嘲笑的孩子〉〈蝇〉〈太阳〉〈御身〉〈红衣裳〉便是此时作品。

  〈火〉(1919.8)是横光殁后,由川端康成加以解说而公诸于世的作品。描述主角阿米隐约感觉到,单亲母亲和借住家中的刺绣师傅有所暧昧,出于对母亲的恋慕所产生的心理变化。刻画儿童的焦躁感,十分细致而老成。

  〈被嘲笑的孩子〉(1922.5)中,阿吉埋头雕刻面具,家人很是担心他的就业问题。梦中被面具嘲笑的阿吉,彷彿被诅咒般,最后果真顺了家人的意,成了木屐匠。这是受到志贺直哉〈清兵卫与葫芦〉影响的习作作品,也是横光转而与之诀别的分水岭。

  〈蝇〉(1923.5),以留名文学史的苍蝇视角,观看各路人马共乘一部马车,却殊途同归的过程。这个视角,既入世,又有如上帝之眼出世,嘲讽着命运的不可确定性。笔者曾在〈越境的语言和Camera Eye——钟理和〈苍蝇〉和横光利一〈苍蝇〉〉(《台湾日语教育学报》、25期)中,剖析此作如何启发了钟理和,借此对人世做「冷眼的观察」。

  〈太阳〉(1923.5)是根据中国的《魏志倭人伝》记载之邪马台国(小说中的耶马台国)所创作的。描绘为了女王卑弥唿的美貌,各国君主互相杀戮,从中卑弥唿逐渐掌握权力,却也接连失去良人。曾被改编为戏剧和电影,与〈蝇〉并列文坛正式出道之作。

  〈御身〉(1924.5)则是令人备感温暖的作品。描写年幼天真,充满爱心的主角末雄,得知姐姐产下外甥女幸子的雀跃和担心。对于男女情爱尚为懵懂的末雄,其钟爱外甥女的表现,直率而纯洁。

  〈红衣裳〉(1924.6)里,象征女性的红,与作中男童的死,在谋篇的构图上形成对比,并成为命运与生活的暗喻。小田桐弘子曾指出此作与爱伦坡《红死魔的面具》之关联。对照此作和〈御身〉〈蝇〉可知,此时横光钻研「象征命运的哲学及艺术」,用力颇深。
    
  第二期则是随着1924年10月与川端康成、片冈铁兵等人创办《文艺时代》杂志后,其新颖文风获得评论家冠以「新感觉派」的时期。自此也确立了他不朽的地位。创刊号上的〈头与腹〉,启发了巫永福在〈首与体〉里,写殖民地人民挣扎于现代与传统的分裂状态。另有代表作〈拿破崙和金钱癣〉,以及〈春天乘着马车来〉和〈花园的思考〉等着名的「病妻」系列作品。

  〈拿破崙和金钱癣〉(1926.1),以金钱癣象征平民出身的拿破崙的自卑与自尊。为了重拾信心而远征俄国之举,正与金钱癣之扩散相互唿应。是为极尽象征及嘲讽之能事的拍案妙作。台湾作家龙瑛宗也撰写过〈拿破崙和横光利一〉(《孤独的蠹鱼》、1943)一篇论述,肯定其打破英雄形象的寓意。(见笔者论文〈孤独的受容――战争体制下龙瑛宗对横光利一的受容〉(《台湾日语教育学报》、31期)。

  〈春天乘着马车来〉(1926.8)和〈花园的思考〉(1927.2)则是着名的「病妻」系列作品。历史上肺结核夺走许多生命,却也在文学史上留下凄美动人的纪录。带有自传色彩的这2篇作品,描写主角在海岸边的医院里,照护濒死发妻的经过。压抑哀情的主角眼中,眼前花园的景物,都以其生命力,一同参与了救护妻子的行动。当谛观与死亡同降,「为什么我们只能把不幸认定是不幸?」的豁达,也救赎了生者。对生命的大哉问举重若轻,是为景物与真情绝美交融的感人杰作。

  1927年5月《文艺时代》停刊后,横光倾心于描写资本主义社会下的恋爱,如前述的〈七楼的运动〉等作。也可视为新感觉派的一种亚型。与此同时,因受到芥川龙之介的启发,于翌年探访上海,写就长篇小说《上海》(1928~1932),观察租界的国际关系、身体政治。

  第三时期则是,1930年代初乔依斯等欧美的现代主义文学西风东渐,横光转而制作「新心理主义」的时期。代表作即收录于本书的〈机械〉。

  〈机械〉(1930.9),以意识流手法,描绘近代自我意识。第一人称「我」,加入门牌制造厂后,被爱好侦探剧的同事当作窃取企业机密的间谍,期间脑部受剧毒所害,因此精神错乱。以自由联想和内心独白的手法,精湛地呈现了内心小剧场里的疑心暗鬼。

  同一时期,读书市场萧条,纯文学饿死论四起,因此他又开始主张兼具纯文学与通俗文学特色的「纯粹小说论」,撰写了《天使》(1930.2~7)等作,开启了第四阶段、「报纸连载小说」的时代。其后时局进入二战末期,日本帝国动员文学家加入战争协力,横光在此时期也开始右倾,于第一回「大东亚文学者会议」上,代表宣读大会宣言。并借《旅愁》(1937.4~未完)思索,东洋如何超越西洋的物质性近代霸权,惜因病殁未果。而其世界级的文学成就,也在早逝及战争的阴影下,尚未得到该有的荣誉。

  本书选译了上述不同时期的短篇杰作,译文流畅。推荐读者一窥一代文豪横光利一的多元风采与艺术心灵。
 

图书试读

〈春天乘着马车来〉
 
海滨的松林被秋风吹得沙沙作响。院墙角落里,瑟缩着一小簇大理花。
 
他坐在妻子的病榻旁,静静地望着水池里那只迟钝的乌龟。乌龟游动时,水面上泛起明晃晃的水影,在干燥的石头上摇曳。
 
「嗳!我说,这阵子松叶在阳光下闪烁着,真美!」妻子说。
 
「哦,妳是在看松树吗?」
 
「嗯。」
 
「我在看乌龟。」
 
两人又沉默了。
 
「妳都在床上躺了这么久了,现在就只想到『松叶闪烁着很美』?」
 
「嗯,对啊。我现在什么都不去想。」
 
「人躺着哪能什么都不想呢?」
 
「当然,想法是有的。我就巴不得快点好起来,然后去井边哗哗哗地刷衣服。」
 
「妳想洗衣服?」
 
他觉得妻子的愿望好奇怪,忍不住笑了起来。
 
「妳这人真怪,长期照顾妳让我吃尽了苦头,妳倒好,想的却只是洗衣服。真有妳的!」
 
「可是,我真的怀念以前没病的时候嘛!至于你,只能怪你命不好喽!」
 
「唔……」他应了一声。
 
妻子的话唤起了他的记忆。他想起了娶妻前他跟丈母娘家长达四五年的拉锯战,也想到了婚后夹在母亲和妻子中间的无所适从。后来,母亲过世了,家里只剩下夫妻俩人,却不料妻子又突然因为肺病从此卧床不起,这一年多来,家里的一切都是他操持着。
 
「是啊!我也想洗衣服了。」
 
「哪怕现在就死,我也无怨。只是,我真希望死之前能多报答你一些。近来,我就总在想这事。」
 
「呃?报答我?妳想怎么报答我?」
 
「你看,我会敬重你……」
 
「还有呢?」
 
「我还会为你做很多很多事情。」
 
─可是,他知道,眼前这位女士已经治不好了。
 
「我对这些倒是无所谓,怎么样都行。不过,说实话,我就是想去趟德国的慕尼黑,而且要去下雨的地方,否则就没意思了。」
 
「我也想去。」妻子话音刚落,腹部突然开始剧烈起伏。
 
「别动,妳要保持绝对安静。」
 
「不,不嘛!我想走走,你扶我起来吧。来,快!」
 
「不行!」
 
「我,我死了倒好些。」
 
「妳可不能死。」
 
「死了才好,死了才好!」
 
「唉,妳不要动了。呵呵,瞧瞧妳,说到今后一辈子的生活,你就只想到什么『松叶闪烁』的。」
 
见妻子沉默不语,他站起身来试图找一个轻松的话题,帮妻子转换心情。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