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只有地球能住人?因为土壤、空气、火和水

为什么只有地球能住人?因为土壤、空气、火和水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原文作者: Mark Brake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世界上最成功的「自助旅行圣经」出版社──孤独星球,为孩子设计科普图鑑啰!
 
  每个渴望长大的小孩,都该从Lonely Planet Kids开始认识世界,像坐火车一样,最壮阔的景色和最不可思议的景色将从你的眼前飞越滑过!这次让我们认识脚下的地球。

  打开这本书,穿越过历史、地理和科学。地球是怎么成形?怎么孕育出像你和我一样的各种生物?土壤、空气、火和水到底又是怎么一回事?大量的插画把这个神祕独特又充满魅力的地球暴露在你面前,带你一览这个世界的神奇奥妙之处。
 
  人类如何出现在地球上呢?你对于地球又了解多少?
  不论是小孩还是大人,只要是身为宇宙─银河系─地球人,应该都要知道的事情!
  地科课本有教,但可能已经忘记地球怎么形成的?
  原来人类住在地震带上,是因为土壤肥沃?
  人类第一次出现是在什么时候,像猴子吗?
  明明都是人,为什么我们会讲不同的语言?
  人类到底是发什么疯,突然就想飞上天了?
  我们使用的水经历过一段长长的旅程?
  什么啊?蝙蝠竟然是恐龙演变而来的?
  WHAT?世界上的各色人种其实都来自同一个祖先?
  终于不用吃生肉,但火促使了进步,却也带来危险?
  温度年年升高,全球暖化之下,我们最后会被热死?
  ……………别怕。不知道没关系,我们都可以从此书得到答案!
 
  不用上网查阅,一书在手,省去查阅百次的麻烦!有丰富科普知识,重要的是叙述不难、图像可爱、归类又清楚。
  透过统整过的内容来阅读,才不会键盘敲敲按按,还查到不知道是不是正确的资讯。只要你愿意,就可以收获无穷。

  从本书开始,往后将以拥有满满知识的地球人自居。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从小就知地球事,毕竟往后若要拯救地球,还得从小培养啊!
 
  回到最初,一切的开始都来自土壤、空气、火与水。

  现今我们所了解的地球和地球上的一切,是由118种不同的化学元素所组成(像是碳、氧、铁),它们组合成一张化学元素表。但是,让我们化繁为简,以土壤、空气、火与水,四段不同章节来诉说地球的故事。

  土壤:需要从地下的岩石、化石、泥土和植物这些事物来看。当然还有人类,我们就跟地球上所有事物一样,都由同样的物质组成。更别忘了,还有星球的运作也与土壤有关。

  空气:虽然空气(或风)看不见也摸不着,但却是很强大的力量。提供我们生存所需的氧气,创造了四周的天气,并传导声音让我们得以听见。

  火:地球拥有的条件必须刚刚好,才能使得第一次的火花出现。火的力量带来变革,也伴随着危险。土壤、空气和水都是可以独立存在的物质,但火不是物质,而是物质燃烧后,改变了型态所产生的能量。

  水:造就了地景、创造出了气候系统,而且也是现代人类文明发展的原因。水流过地表和深入地底,也出现于高空之中,能以三种型态存在。

  为什么是这四个元素?因为古希腊人相信是这四个基本元素组成地球,而地球之初也与此脱不了关系,地球所拥有的无穷潜力说上三天三夜也说不完,就用四大元素轻松看地球吧!接下来,你会看到以历史、科学、地理与环境解释地球如何成形,古代人类的出现,以及未来的演变。
 
  只要符合以下条件者,那么本书肯定适合你:
  ●想培养孩子成为地质学家、人类学家或科学家的师长。
  ●让下一代少走弯路,及早让孩子发觉自己兴趣的家长。
  ●对自然科学很有兴趣,但很怕艰涩专业说明的入门读者。
  ●喜欢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对知识如饥似渴的好学读者。
  ●从小就有主见,爱好科学又略备自然知识的国小高年级生。
 
  不论是亲子共读、独立阅读,
  只要你愿意,科普一点都不难!
  从此时到那刻,学习永远不嫌晚。
 
本书特色
 
  ★超丰富|作者拥有最严谨的学术背景,四大元素拆解为120项小主题,一网打尽所有地球事。
  ★超值得|23*30.5CM大开本设计、每页为满版可爱手绘插图,并穿插真实照片,为读者呈现细节。
  ★超贴心|在本书中找出四种元素的角色、它们会为你补充额外的实例和有趣知识,以浅白口吻轻松破解奥妙的地球祕密。
  ★超专业|在本书中所有出现的专有名词将以粗体标示,将于附录表统一解释说明名词,让读者快速查找。
 
名人推荐
 
  林厚进(赛先生科学工厂创办人)
  张永达(国立台湾师范大学生命科学系副教授)
  黄俊儒(科学传播教育研究室主持人)
  郑明典(交通部中央气象局副局长)
  谢伯让(脑科学家,《大脑简史》作者)
  *以上按姓氏笔画排序
 
  这不单单是一本地科知识书,而是结合了生物、理化等自然现象,一本解释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事物的科普书,推荐给大家──米兰(GOOGLE最有名的生物老师)
 
  推荐各位父母放一本在孩子的床头,取代 iPad 跟手机──郑国威(泛科知识公司知识长)
 
  这是一本值得一读再读充满新知的科普大全,一定要慢慢享受里面充满智慧与乐趣的文字──高德祥(富安国民小学自然老师)
 
  看完这本书不知不觉就绕了地球好多遍,从海洋到高山,从地底到外太空,一览无遗──疯狂理查(学生最爱的youtuber&理化老师)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马克‧布列克 (Mark Brake)  


  为科学传播学教授,在1999年确定了世界上第一个科学和科幻小说的学位,于2005年发起了世界上第一个天体生物学学位课程。身分多变,不仅是美国航太总署天文生物学研究所会员、科学着作家与广播节目主持人,更致力于用各种媒介来传播科学,包括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西雅图科幻小说博物馆(Seattle's Science Fiction Museum)、英国广播公司(BBC)、英国皇家协会(The Royal Institution)和天空电影频道(Sky Movies)。他还是美国宇航局天体生物学研究所科学传播组(NASA's Astrobiology Institute Science Communication Group)的创始成员之一。

麦克‧高登斯密 博士 (Dr Mike Goldsmith)/顾问

  英国基尔大学的天体物理学博士、英国国家物理实验室声学主任,着有逾40本儿童和成人科普书籍,并畅销28个国家。作品曾两次入围皇家学会青年书籍奖。

绘者简介

布兰登‧柯尼 (Brendan Kearney)


  虽然大学时主修建筑系,但后来发现自己不太喜欢尺规,所以他把自己的尺规和皮尺全部丢掉开始画画,现在的是一名童书插画家!没画画的时候喜欢演奏吉他或斑鸠琴。

译者简介

范雅婷


  东海大学外国语文学士毕,从大学时期就向往成为译者,曾任中国邮报双语报编辑助理、科技翻译公司专案管理与影视字幕翻译,对喜剧毫无抵抗力,喜欢旅游、音乐、绘本和学习外语,目前旅居法国里昂。

  洽谈合作可寄信至:anitafaninth@hotmail.com

图书目录

介绍6-7

◎土壤8-9
地球如何成形10-11
地壳结构12-13
地壳演化14-15
板块构造学16-17
岩石! 18-19
土壤剖面层20-21
活着的地球22-23
断层与边界24-25
地震26-27
火山28-29
火山喷发! 30-31
与地景共处32-33
地热34-35
石器时代的人类36-37
石器时代的生活38-39
猎人与採集者40-41
农业42-43
地球的祕密44-45
解读化石46-47
挖掘宝藏48-49
人类与地球50-51
去氧核糖核酸(DNA):生命密码52-53
基因表征54-55
走出非洲56-57
澳洲58-59
印度和亚洲60-61
欧洲62-63
美洲64-65
今日的世界66-67

◎空气68-69
空气的组成? 70-71
大气层72-73
空气如何演化74-75
空气孕育生命76-77
北极光78-79
学会飞翔80-81
空中的恐龙? 82-83
鸟类和蝙蝠84-85
起飞! 86-87
飞行历史88-89
现代飞机90-91
天空中的路标92-93
飞向太空94-95
人类和空气96-97
声音98-99
口语100-101
语言102-103
动物的声音104-105
音乐106-107
乐器108-109
天气与气候110-111
风与空气112-113
观云114-115
圣婴现象116-117
分析空气118-119
中国与风120-121
沙漠风122-123
信风(贸易风) 124-125
乘风游乐126-127
空气68-69
空气的组成? 70-71
大气层72-73
空气如何演化74-75
空气孕育生命76-77
北极光78-79
学会飞翔80-81
空中的恐龙? 82-83
鸟类和蝙蝠84-85
起飞! 86-87
飞行历史88-89
现代飞机90-91
天空中的路标92-93
飞向太空94-95
人类和空气96-97
声音98-99
口语100-101
语言102-103
动物的声音104-105
音乐106-107
乐器108-109
天气与气候110-111
风与空气112-113
观云114-115
圣婴现象116-117
分析空气118-119
中国与风120-121
沙漠风122-123
信风(贸易风) 124-125
乘风游乐126-127

◎火128-129
火焰! 130-131
有火之前132-133
火的配方134-135
用火需求136-137
火与食物138-139
火与人类140-141
火的历史142-143
野火! 144-145
伦敦大火146-147
用火烹饪148-149
火药与烟火150-151
蒸气引擎152-153
内燃机154-155
化石燃料156-157
煤炭是冻结的能源158-159
精通金属160-161
寻找煤炭162-163
原油的起源164-165
石油热潮166-167
依赖石油的世界168-169
浮油170-171
聪明的碳172-173
全球暖化174-175
太阳能176-177
火的象征178-179
营火180-181
夜晚的烽火台182-183
崇拜火焰184-185
炼金术186-187

◎水188-189
水的起源190-191
河流与海洋192-193
水循环194-195
生命起源196-197
水与生命198-199
冰河时期200-201
水与农业202-203
河流文化204-205
尼罗河206-207
巴比伦空中花园208-209
水上巨型都市210-211
运河212-213
桥梁与水坝214-215
探索大海216-217
大航海时代218-219
纬度与经度220-221
海盗! 222-223
探索河流224-225
隐藏的河流226-227
探索冰原228-229
深海230-231
水与改变232-233
潮汐234-235
海啸236-237
瀑布238-239
彩虹240-241
洪水242-243
水的未来244-245
水世界246-247

字词释义248-250
索引251-253
延伸阅读和探索254-255

图书序言

地球如何成形?
 
地球是围绕着巨大行星「太阳」的八个行星之一,太阳母星和行星家族一起称为太阳系。在太阳系中有两种行星―固态行星和气态行星,或称为类地行星和类木行星!主要差别在于:像是地球和火星这类有陆地存在的固态类地行星,太空梭可降落在地表;而土星和木星则是气态类木行星,没有固体陆地,且绝大部分由气体组成。固态行星在靠近太阳的地方成形,气态行星离太阳较远,在太阳系外部寒冷的地方成形。
 
在断层地带生存的人
 
自文明初期以来,人类就常定居于断层上,因为这些地区的土壤充满养分,十分适合种植作物,但是住在断层地带其实非常危险,也常有发生地震的风险。位于断层线上的现代国家,往往会投注时间教育人民如何应变地震发生。在日本,学校教导孩子们要躲在桌子下,并紧抓桌脚直到地震结束。
 
与地景共处
 
尽管邻近火山和地震的地方很危险,但是13 个最重要的文明中,就有11 个文明把城市建于靠近板块边界之处。这是因为人类需要取得资源,如沃土,以及由丰饶大地所提供的金属和矿物质。即使到了现代,世界上许多大的都市,如美国旧金山等,仍位于具有生命危险的断层线上。
 
最早的人类
 
科学家相信最早的人类住在东非大裂谷,即是两块分离板块交会的地方。东非大裂谷是地壳中的巨型裂缝,长达数千哩,从衣索比亚延伸到莫三比克。东非大裂谷所生成的空间形成了山谷,使该地不受严酷天候影响,创造出良好的生存条件。最初的人类沿着裂谷而居,往下迁移至南非、往北至尼罗河,往东至广大的亚洲草原。我们知道这些历史是因为在此地发现最早的人类化石和最古老的石器时代工具。
 
人类与地球
 
你和地球上的其他人都属于一个家庭,而且是个超级大家庭!地球上有75 亿的人口,在约200 个国家内,使用6 千种不同语言。我们生来就具有不同颜色、体型和高矮,你只需要在任何大城市中绕上一圈,就能亲眼见证神奇的多样性!我们要如何解释这种多元化?历史上发生过什么事,可以用来解释你和其他人类的独特性?还有你的古老祖先(曾曾曾……乘以两千倍的祖父母!)如何住在地球上?我们继续看下去就知道了……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