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行政法解题书(4版)

这是一本行政法解题书(4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行政法
  • 法学
  • 解题
  • 教材
  • 考研
  • 案例
  • 实务
  • 4版
  • 法律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由于「行政法」一科涵盖范围横跨程序法与实体法,且往往与时事高度连结,常让人有「课内都读不完却还有无止尽的时事要讨论要唸」的崩溃感,如果只有单修学校的行政法这门课,面对各种变化的题型,恐怕拿到考卷还是只能望卷兴叹。

  身为国家考试的过来人,笔者深知国家考试的这条路走起来有多么疲累、多么消磨人心,在一切资源(时间、金钱还有最重要的脑容量)都有限的情况下,最高指导原则永远是以CP值最高的方式准备每一科,而不可讳言解题书就是这样的存在。由于行政法考题常有各级考试中互相流用的趋势,因此本书兼顾广度与深度,除了律师司法官外,亦尽力补充各级考试行政法考题,包括法警、高考法制、检察事务官等,此外,也包含法研所考题,希望能在有限的篇幅内,给予读者最大的帮助。

  本书与坊间同类书籍最大的不同在于,笔者于撰写拟答时完全依照考生的能力作答,并依考试时所能作答的有限时间回答,因此拟答上绝对不会出现「完美但根本写不到」的答案。然而读者也无须担心,必要的相关资讯、重要实务见解、笔者仍会在拟答后以自制的表格、架构图等为各位补充。近年考试规则变动频繁,衷心期盼此书能成为各位读者在行政法这片大海中的一块浮木,帮助大家早日脱离国考的苦海。
 
《中国法律史纲要》 本书旨在为读者提供一部全面、深入且具有启发性的中国法律史概述。我们力求超越简单的编年史叙述,而是着重于对中国法律制度的演变脉络、核心精神及其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功能进行深刻剖析。 第一部分:法律的起源与早期形态(先秦时期) 本部分将追溯中国法律思想的萌芽。我们首先考察原始社会末期氏族习惯与早期国家权力形态的关系,探讨“礼”在早期社会治理中的地位。重点分析夏商两代的法律残留和巫术色彩,为理解周代“礼法结合”的奠定基础。 随后,我们将详细阐述西周的宗法制度与分封制度如何内化为早期法律规范的骨架。通过对《周礼》《礼记》等文献的解读,揭示宗族伦理、等级秩序如何渗透到刑罚、诉讼和财产继承等各个领域。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是理解中国法律转型期的关键。本章将聚焦于“礼崩乐坏”的背景下,诸子百家的法治思想的兴起。我们深入探讨法家学派(如商鞅变法)所主张的“以法为教”与“严刑峻法”,将其置于秦统一战争的时代背景下进行考察。同时,也会对比儒家(如孔子、孟子)关于“德治”与“人治”的温和主张,分析两种对立思想的冲突与融合,这为后世法律哲学留下了持久的印记。 第二部分:帝国时代的法律体系构建(秦汉至隋唐) 秦朝的短暂统一为中国古代的成文法典奠定了第一个清晰的框架。《秦律》以其严苛著称,但其结构化的特点也标志着国家正式法律体系的初步确立。我们将剖析秦朝法律的特征,及其在中央集权强化过程中的作用。 汉代是中国法律制度成熟的关键期。本章重点研究汉律的继承与发展,特别是儒家思想如何被官方地吸收和“合法化”,成为法律解释和适用中的指导原则,形成了“儒家化的法律”。我们详细梳理了《汉律》的结构,以及司法实践中“比附”和“断狱”的原则,这对后世影响深远。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法律史上的一个复杂转型期。社会动荡使得法律执行面临巨大挑战。本部分将探讨这一时期法律的重建与调整,特别是为了适应士族门阀制度而出现的法律变通,以及对刑罚制度的修订(如“九品中正制”对法律公平性的冲击)。 隋唐是古代法典编纂的巅峰。《隋律疏》和《唐律疏议》不仅是当时最完备的法律体系,更成为东亚法律文化圈(如日本、朝鲜)的典范。我们将用较大篇幅,系统梳理《唐律疏议》的宏大结构,包括其“十篇”的划分、实体法与程序法的精细规定,以及“疏议”部分如何解释立法原意。深入分析“八议”制度,探讨其如何体现等级观念在司法领域的制度化。 第三部分:中世与近世的法律演变(宋元明清) 宋代法律以“重刑轻罚”的倾向和对判例的重视为特征。本章分析宋代司法实践的特点,包括官方判例的编纂(如《宋刑统》的修订),以及律令与判例之间的互动关系。宋代商业的发展对民事法律(如契约、担保)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将考察这些领域法律的发展。 元代法律展现了草原民族与中原传统法律的碰撞与融合。本部分将介绍元代法律在继承唐宋旧制基础上的创新,特别是在民族身份、土地所有权以及司法管辖方面的特殊规定。 明清两代的法律体系是中国古代法律的集大成者,其特点是高度的集权化和法律条文的细密化。《大明律》和《大清律例》构成了近六百年统治的法律基础。我们将重点剖析《大明律》的结构和精神,及其在清代的继承和增补(《大清律例》)。对“律”与“例”的区分及其在司法中的优先顺序进行深入探讨,揭示国家如何通过“例”的不断增加来适应社会变迁,同时也加深了法律的繁复性。 第四部分:法律的社会功能与文化意蕴 本部分将超越具体的法律条文,探讨中国古代法律的深层文化意涵。我们将分析中国传统法律中“刑、名、礼”的辩证关系,探讨“德主刑辅”思想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实际操作。此外,本书还会讨论古代的司法制度(如大理寺、刑部、都察院的职权划分),以及民间纠纷解决机制(如宗族、乡绅的调解作用)在整体法律秩序中的角色。 结论:传统法律的终结与现代转型 最后,本书将简要概述晚清“修律”运动的兴起,分析在西方列强冲击下,中国法律如何试图从传统向现代(大陆法系)转型。这部分将作为古代法律史的终结,并自然引向现代中国法律制度的建立。 本书结构严谨,材料扎实,旨在为法律专业学生、历史研究者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的普通读者,提供一个全面且富有洞察力的历史视角。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矶猫人


  东吴法研公法组硕士
  律师高考及格

莫非

  北大法研所
  律师高考及格

莫月鼎

  政大法研所公法组
  律师高考及格

兀突骨

  政大法研硕士
  律师高考及格
 

图书目录

本书使用说明 1
解题步骤 7
 
Chapter1总论
Section1行政与行政法 1-3
Topic1 行政种类与公私法属性之区辨 1-3
1.1.1 公私法事件性质区分【104高考—法制(三级)】 1-5
1.1.2 法律之公私法性质区辨【94律师(节录)】 1-8
【101律师(节录)】 1-11
1.1.3 双阶理论【96司法官】 1-13
【100高考—法制(三级)】 1-17
1.1.4 招生简章的法律性质与不允报考的救济【103司法官(节录)】 1-18
Section2行政法之基本原则:依法行政 1-21
Topic2 法律保留原则 1-21
1.2.1 给付行政之法律保留【92政大】 1-22
【100地特—一般行政(三等)】 1-26
【91台大】 1-27
1.2.2 干涉行政之法律保留【83司法官(节录)】 1-28
Topic3 法律保留原则之衍生概念㈠:授权明确性原则 1-30
1.3.1 授权明确性原则【95关特─关税法务(三等)】 1-30
【105高考—法制(三级)】 1-33
1.3.2 授权明确性原则与大学自治【97律师(节录)】 1-35
Topic4 法律保留原则之衍生概念㈡:法明确性原则 1-39
1.4 明确性原则【96检事官─侦查实务组(三等)】 1-40
Section3行政法之一般原则 1-46
Topic5 平等原则 1-46
1.5 平等原则与给付行政【100司法官】 1-46
Topic6 信赖保护原则 1-51
1.6.1 信赖保护原则之要件、法律效果【91律师】 1-51
1.6.2 释示变更之信赖保护【93检事官─侦查实务组(三等)】 1-55
1.6.3 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则【99东吴】 1-59
1.6.4 不真正溯及既往【102政大】 1-63
1.6.5 不真正溯及既往与信赖保护之关系【107律师(节录)】 1-68
【105律师(节录)】 1-73
Topic7 不当联结禁止原则 1-77
1.7 不当联结禁止原则之适用【改编自李建良,行政法上不当联结禁止原则,月旦法 学杂志第82期】 1-77
【102高考—一般行政(三级)(节录)】 1-78
Topic8 诚信原则 1-80
1.8 诚信原则之适用【95律师(节录)】 1-80
【102高考—一般行政(三级)(节录)】 1-82
Topic9 行政自我拘束原则 1-83
1.9 行政规则与行政自我拘束原则【87司法官】 1-83
Section4不确定法律概念与行政裁量 1-85
Topic10 判断余地 1-85
1.10.1 判断余地与瑕疵判断【90司法官】 1-85
1.10.2 判断余地之司法审查【98政大(节录)】 1-89
【99成大(节录)】 1-92
Topic11 行政裁量 1-94
1.11.1 裁量瑕疵【98调查人员─法律实务组(三等)】 1-94
1.11.2 裁量收缩【86律师(节录)】 1-97
【99高考—一般行政(三级)】 1-99
Topic12 不确定法律概念与裁量之区分 1-99
1.12.1 不确定法律概念与裁量之比较【94司法官】 1-99
1.12.2 独立机关之判断余地【94司法官(节录)】 1-102
Section5行政法之法律关系 1-105
Topic13 特别权力关系之定义 1-105
1.13 特别权力关系理论【95司特─执行员(四等)】 1-105
Topic14 特别权力关系之破除 1-110
1.14 学生身分特别权力关系之破除【100辅大】 1-110
【99高大】 1-112
【105司法官(节录)】 1-112
 
Chapter2行政行为论

Section1行政处分 2-3
Topic1 行政处分之定义与要件 2-4
2.1.1 法效性:重复处置与第二次裁决【96司法官】 2-5
2.1.2 法效性:检举函覆之性质【100辅大】 2-8
2.1.3 外部性:多阶段行政处分【89律师(节录)】 2-13
【95东吴(节录)】 2-15
【100律师(节录)】 2-16
【101台大】 2-17
2.1.4 个别性:设置公物之性质【94检事官─侦查实务组(三等)】 2-19
Topic2 行政处分之附款 2-22
2.2.1 附款之定义与救济1【97政大】 2-22
【94司特─行政执行官(三等)】 2-27
2.2.2附款之定义与救济2【100北大】 2-29
【103律师(节录)】 2-33
2.2.3切结书、承诺书之性质与法效【107台大】 2-35
【107北大】 2-39
Topic3 行政处分的效力与废弃 2-40
2.3.1 构成要件效力之要件与效力【106司法官(节录)】 2-43
2.3.2 撤销于不同程序之区别【105司法官(节录)】 2-49
【105高考─法律廉政(三级)】 2-53
2.3.3 合法行政处分之废止【96律师】 2-55
【98高考—一般行政(三级)】 2-58
Section2行政契约 2-60
Topic4 行政契约之概念与要件 2-61
2.4.1 行政契约与法律保留【101政大】 2-62
2.4.2 行政契约之无效【97司特─书记官(三等)】 2-65
2.4.3 侵害第三人权利之行政契约【 改编自李建良,〈行政法上「负担契约」与「处分契约」之研究〉,2012行政管制与行政争讼;江嘉琪,行政契约与履行行政契约之行政处分,中原财经法学第14期】 2-68
2.4.4 行政契约依行政程序法第146条、第147条而终止之要件【104台大(节录)】 2-72
Topic5 行政契约之调整与终止 2-75
2.5 情事变更原则于行政契约之适用【92律师】 2-75
【101高考—一般行政(三级)(节录)】 2-78
Section3行政命令 2-79
Topic6 授权命令之合法性 2-80
2.6 再授权之禁止【100律师(节录)】 2-80
Topic7 行政规则之外部效力 2-84
Section4事实行为 2-85
Topic8 行政指导 2-86
2.8 行政指导应遵循之法律原则【89司法官㈡】 2-86
【100高考—一般行政(三级)】 2-89
Section5行政计画 2-90
Topic9 行政计画之性质与救济 2-91
2.9 行政计画之法律性质【92司法官】 2-91
 
Chapter3行政罚法

Topic1 行政罚之定义 3-2
3.1.1 具备「裁罚性」与否之区辨【100检事官─侦查实务组(三等)】 3-3
【104律师(节录)】 3-7
3.1.2 行政罚法第2条之「其他种类行政罚」规定之不当【96政大】 3-8
3.1.3 「将不良厂商刊登于採购公报」决定之性质【改编自最高行政法院101年度6月份第1次庭长法官联席会议决议】 3-13
Topic2 行政罚法之定位与原则 3-18
3.2 行政罚法第18条加计所得利益之性质【106司法官(节录)】 3-19
【102检事官─侦查实务组(三等)】 3-22
Topic3 行政法处罚之对象 3-25
3.3.1 行为责任与状态责任【97律师(节录)】 3-25
3.3.2 民法第224条之规定是否得类推适用于公法上违规行为故意、过失之认定?【101政大】 3-31
3.3.3 罚锾之目的与裁罚对象【98东吴】 3-34
3.3.4 实际行为人之故意或过失,推定为该组织之故意过失【100东吴】 3-37
【94司法官】 3-41
 
Chapter4行政执行法

Topic1 总则 4-3
Topic2 公法上金钱给付义务之强制执行 4-5
4.2.1 公法上金钱给付义务之强制执行【97律师(节录)】 4-5
4.2.2 罚锾处分之义务人死亡后,得否对之强制执行?【100调查人员─法律实务组(三等)】 4-9
Topic3 行为不行为义务之强制执行 4-11
4.3.1 执行方法之实际运用【98司法官(节录)】 4-11
4.3.2 须有义务始得发动直接强制【97东吴(节录)】 4-13
Topic4 即时强制 4-16
4.4.1 即时强制之要件与原则【91检事官─侦查实务组(三等)】 4-17
【99辅大】 4-20
4.4.2 行政执行与即时强制之区分【94司法官】 4-21
【100司特─法警(四等)】 4-25
【101司特─行政执行官(三等)】 4-26
4.4.3 行政罚、行政执行与即时强制之区分【100调查人员─法律实务组(三等)】 4-27
 
Chapter5行政程序法
Topic1 正当法律程序与行政程序法 5-3
5.1.1 公正作为义务:回避【92司法官(节录)】 5-4
5.1.2 公平裁决义务:听证权1-陈述意见
【100司特─书记官(三等)】 5-7
5.1.3 公平裁决义务:听证权2-听证【99北大】 5-9
5.1.4 撤销的除斥期间与消灭时效的起算时点【103司法官(节录)】 5-13
Topic2 不服行政程序行为之救济 5-16
5.2 程序权之保障【100调查人员─法律实务组(三等)】 5-16
 
Chapter6行政组织与公务员

Topic1 行政机关 6-3
6.1.1 行政机关与内部单位之区分【95司法官】 6-3
【95调查人员─法律实务组(三等)】 6-6
6.1.2 独立机关【96检事官─侦查实务组(三等)】 6-7
【99高考—法制(三级)(节录)】 6-11
Topic2 管辖权 6-12
6.2.1 管辖恆定原则与权限移转【92检事官─侦查实务组(三等)】 6-12
6.2.2 管辖之变更:行政委託与行政契约【91律师】 6-16
6.2.3 管辖之变更:权限移转之类型【99台大】 6-20
【89律师】 6-23
6.2.4 行政委託与行政助手之区别【105律师(节录)】 6-25
Topic3 地方自治 6-27
6.3.1 地方自治与法律保留【89司法官㈠】 6-27
6.3.2 释字第553号解释【94律师(节录)】 6-32
6.3.3 地方自治团体不服上级机关的诉愿决定时的诉讼权能【103司法官(节录)】 6-35
Topic4 公务员 6-38
6.4.1 惩戒与惩处【99关特─关税法务(三等)】 6-40
6.4.2 公务员之救济管道【107高考─法制(三级)】 6-45
【99高考─一般行政(三级)】 6-48
6.4.3 停职之性质与如何救济【88司法官】 6-49
6.4.4 公法上勤务关系【97司法官】 6-51
6.4.5 公务员的特别权力关系的破除【103司法官(节录)】 6-56
 
Chapter7行政救济法
Section1总论 7-3
Topic1 行政救济之意义 7-3
Topic2 行政救济法之理论基础 7-4
Topic3 行政救济之制度目的 7-5
Section2诉愿法 7-6
Topic4 诉愿之定义 7-6
Topic5 诉愿制度之特征 7-6
Topic6 诉愿之要件 7-7
7.6.1 诉愿当事人能力【99政大】 7-9
7.6.2 管辖变更与诉愿【93关特─关税法务(三等)】 7-15
7.6.3 独立机关之诉愿【98高考─法制(二级)】 7-19
7.6.4 相当于诉愿之其他救济程序【98检事官─侦查实务组(三等)】 7-24
Topic7 诉愿类型 7-26
7.7 诉愿类型之选择【99司法官】 7-27
Topic8 诉愿之审理程序与决定 7-29
7.8.1 诉愿驳回与程序利益【102关特─关税法务(三等)】 7-29
7.8.2 撤销诉愿【93司法官】 7-31
Section3行政诉讼法 7-34
Topic9 行政诉讼合法性要件体系图 7-35
Topic10 诉讼途径之选择(审判权) 7-36
7.10.1 审判二元诉讼制度【98地特─法制(三等)】 7-36
7.10.2 攻防方法涉及公法之审判权归属【107北大】 7-43
【107北大】 7-46
Topic11 诉讼类型之选择 7-47
7.11.1 选择最有实效的诉讼救济途径【89司法官㈡】 7-47
7.11.2 判断余地与司法审查【98政大(节录)】 7-50
7.11.3 教育部对公立学校资遣教师同意函之救济【104台大(节录)】 7-57
7.11.4 对行政计画不服而提起之救济【96律师】 7-61
7.11.5 「补充性原则」于98年新法的修正
【98司特─行政执行官(三等)】 7-64
7.11.6 课予义务诉讼标的之认定【99高考─法制(三级)】 7-67
7.11.7 对契约不服应提起之诉讼类型【100高考─法制(三级)(节录)】 7-72
7.11.8 依照契约类型提起相应诉讼【102政大】 7-75
7.11.9 诉讼类型与续行确认诉讼【106律师(节录)】 7-78
【107司法官(节录)】 7-81
7.11.10预防性不作为诉讼之要件【107司法官(节录)】 7-84
Topic12 当事人适格 7-90
7.12.1 保护规范理论与当事人适格【99地特─法制(三等)(节录)】 7-90
【104东吴】 7-91
7.12.2 诉之合併与公益诉讼【107律师(节录)】 7-94
7.12.3 机关诉讼【改编自最高行政法院107年度判字第89号判决】 7-103
Topic13 行政法院之裁判 7-109
7.13.1 诉之利益与诉讼种类【100高考─法制(三级)(节录)】 7-109
7.13.2 可否不待提起诉愿,便迳向法院声请停止执行?【95司法官】 7-111
【106律师(节录)】 7-115
 
Chapter8国家责任法
Section1国家责任之体系 8-2
Topic1 国家责任之体系图 8-2
Section2国家赔偿法 8-3
Topic2 国家赔偿基础理论之演进 8-3
Topic3 我国国家赔偿法所採取之基础理论 8-5
Topic4 行政诉讼与国家赔偿之关系 8-6
8.4.1 第一次权利救济优先原则【104台大(节录)】 8-6
8.4.2 行政争讼与国家赔偿诉讼二元制衍生之问题【96司法官】 8-9
8.4.3 国赔「损害」成立时点、诉讼类型【107台大】 8-11
Topic5 公务员之责任 8-17
8.5.1 公营造物与机关协助之国赔责任【107政大】 8-18
8.5.2 私人受託行使公权力之国赔责任【107政大】 8-21
【102高考—一般行政(三级)(节录)】 8-23
【101司法官(节录)】 8-23
Topic6 公有公共设施之责任 8-25
8.6.1 国家赔偿法第3条之成立要件【104台大(节录)】 8-30
8.6.2 公有公共设施设置管理有欠缺之判断标准
【105律师(节录)】 8-32
【102高考—一般行政(三级)(节录)】 8-35
【98身特─法制(三等)】 8-35
 
索引 Ⅰ

图书序言



  司律考试方式与门槛的改变,让行政法这个科目,从过去不列入考试科目的上古时代,转变到目前成为司律二试占分比例第二高的科目。这些转变所带来的后续影响,表现在学术界就是大量公法学者的产生,过去传统式的「通说」,逐渐被许多不同的「有力说」挑战;而表现在实务界方面,就是法院判决的质量逐渐提高,且行政法院的法官与学说见解之间,不再是光谱对立的两端,反而有许多重叠的交集。所以笔者过去在课堂上总是一再地提醒,实务见解不只在行政法这科,在整个公法考试科目的准备上,都必须要成为优先阅读的资料,因为公法学者太多,你无法把每个学者的文章都看过,但是至少要对于学者们共同关注的实务判决有所熟悉。因此本次改版的方向,除了删掉部分内容之外,也新增了近几年的考题,并加入许多实务上非常具有「考相」的争点,在解题方向上也多以实务为主,以减轻各位读者蒐集资料的时间成本,期待本书能让各位旧雨新知有所收获,顺利上岸。最后,也感谢读享的编辑西西学姊以及柏翰对本书的协助,还有金宝在本书改版过程给予的建议。

矶猫人
2019.1.15 司北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對於一個正在努力準備國考的考生來說,行政法絕對是一大魔王。各種長篇大論的法條、抽象的概念、以及不斷變化的實務見解,都讓人生畏。因此,一本能夠真正幫助我們「解題」的書籍,顯得尤為珍貴。當我看到《這是一本行政法解題書(4版)》這本書名時,眼睛立刻亮了起來。我非常期待這本書能夠系統性地將行政法的主要爭點整理出來,並提供清晰的解題思路。舉例來說,在處理「行政爭訟」的部分,我希望能看到關於訴願、行政訴訟的差別、聲請要件、審理範圍等重點的詳細說明,並且能夠透過具體的案例,讓我了解如何在申論題中有效論述。我也希望書中能夠針對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例如「合法性」與「合目的性」、「授益處分」與「負擔處分」的區別,提供清晰的辨析。更重要的是,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涵蓋近期重要的釋字、判例,以及相關的修法,因為這些都是考試中經常考的重點。能夠有一本如此具體的解題書,相信能夠大大提升我的學習效率,讓我事半功倍,更有信心地走向考場。

评分

哇,終於等到《這是一本行政法解題書(4版)》了!身為一個在台灣苦讀行政法多年的考生,這本書根本就是我的救命稻草。光是看到「解題書」這三個字,就已經讓我眼睛為之一亮。過去我總是東拼西湊,從各種教科書、函授、甚至前輩的筆記裡汲取零散的考點,每次遇到申論題,腦袋裡總是塞滿了概念,卻不知道如何組織架構,遑論論述的邏輯性。這本書的出現,簡直是為了解決我長久以來的痛點。我特別期待它能提供系統性的解題架構,像是「事實審查」、「法律審查」的脈絡,或是針對不同類型的行政處分(例如:授益處分、負擔處分、狀況處分)的分析邏輯。要知道,考場上時間有限,如果能有個清晰的解題SOP,就能大大提升答題的效率和準確性。而且,行政法裡很多概念,像是「比例原則」、「平等原則」、「信賴保護原則」等等,都非常抽象,要如何將這些原則應用到具體的案例中,一直是我的罩門。我希望這本書的解題範例能涵蓋各種常見的爭點,並且清楚地示範如何套用這些法律原則,讓我在實際練習時,能夠模仿並內化這些解題技巧。說真的,市面上的行政法書籍雖然多,但真正能做到「解題」二字的,卻是寥寥無幾。很多書籍只是條列式的法條解釋,或是堆砌學說爭議,對於我們這些需要上場實戰的考生來說,幫助非常有限。所以我對這本「解題書」寄予厚望,希望它能帶我脫離苦海,真正掌握行政法的精髓,在考場上旗開得勝!

评分

身為一個準備國家考試的考生,行政法一直是我的軟肋。每次看到厚厚的法條和密密麻麻的學說爭議,就覺得頭昏腦漲。幸運的是,我聽說了《這是一本行政法解題書(4版)》的問世。這本書聽起來就像是為了解決我們這些苦惱考生的痛點而生的!我最期待的是它能提供一個清晰的解題架構,讓我能夠有系統地分析每一個案例。要知道,行政法涉及的範圍非常廣,從行政組織、行政程序、行政處分,到行政救濟,環環相扣,一不小心就會被考倒。我希望這本書能幫助我釐清這些複雜的關聯,並且學會如何將抽象的法律概念應用到具體的案例情境中。尤其是在處理申論題時,如何才能寫出一篇結構完整、論述清晰、又能緊扣題意的答案,這一直是我的難題。我期望這本解題書能夠提供具體的範例,教導我如何識別題目中的關鍵字,如何找出主要的法律爭點,以及如何運用相關法條和實務見解來論述。更重要的是,我希望它能涵蓋近期重要的修法和實務見解,因為行政法是一個不斷更新的領域,跟上最新的發展對於考生來說非常重要。總之,我對這本《這是一本行政法解題書(4版)》寄予厚望,希望它能成為我備考路上不可或缺的得力助手,帶領我順利通過考試!

评分

終於盼到《這是一本行政法解題書(4版)》的誕生了!對於我這個在學術理論和實務應用之間掙扎的考生來說,這本書的出現簡直是一道曙光。我一直覺得,光是理解行政法的條文和學說還不夠,更重要的是如何將這些知識靈活運用到解題之中。很多時候,我會陷入一種「知道」和「會用」之間的鴻溝。例如,我看過無數關於「國家賠償法」的介紹,但真正遇到具體的國家賠償案例時,卻不知道該從何下手,該注意哪些關鍵要件,或是如何判斷國家機關是否有過失。這本「解題書」的名稱,就直接點出了我的需求。我非常期待它能透過大量的實例,引導我一步一步地分析問題,學會如何在考場上,面對一個陌生的案例,能夠迅速地找出其所屬的法律領域,並套用相應的法律原則和條文。我希望書中能夠針對不同題型,例如選擇題、申論題,甚至是一些較為刁鑽的案例,提供清晰的解題思路和答題技巧。我也期待它能包含最新修訂的法律條文和重要的實務判決,因為行政法的發展日新月異,跟不上腳步很容易就會被淘汰。總之,我認為這本書將會是我備考行政法不可或缺的工具,它不僅能幫助我紮實地掌握知識,更能提升我的解題能力,讓我更有信心地面對未來的挑戰。

评分

終於等到《這是一本行政法解題書(4版)》了!身為一個準備國家考試的考生,我深知行政法的龐雜,以及解題技巧的重要性。過去我總是花很多時間在背誦法條和學說,但實際遇到申論題時,卻常常不知道如何組織架構,如何將零散的知識點串聯起來。這本書的「解題」二字,正是我最需要的!我非常期待它能夠提供一個清晰、有系統的解題框架,例如如何審視行政處分的合法性,如何判斷國家機關的責任,以及如何進行行政救濟。我希望書中能夠涵蓋各種常見的案例類型,並示範如何運用「三段論法」或其他適當的解題方法來分析問題。尤其是在處理行政處分撤銷、國家賠償、公務員懲戒等熱門考點時,我希望能透過書中的引導,學會如何精準地論述。我也期待這本書能夠跟上最新的法規修正和實務見解,因為行政法的發展日新月異,及時掌握最新的資訊對考生至關重要。總之,我認為這本解題書將是我備考行政法的得力助手,它不僅能幫助我打下扎實的知識基礎,更能大幅提升我的解題能力,讓我更有信心地面對考試的挑戰。

评分

看到《這是一本行政法解題書(4版)》的出現,我真是太高興了!身為一個在台灣努力準備國家考試的考生,行政法絕對是我的必考科目,但同時也是最讓我頭疼的科目之一。我總覺得,光是理解法條和學說還不夠,更重要的是如何將這些知識轉化為實際的解題能力。這本書的「解題」二字,正是我所需要的。我非常期待它能夠提供一個清晰、有邏輯的解題架構,讓我能夠在面對各種複雜的行政法案例時,有條不紊地分析問題。例如,我希望書中能夠針對「行政處分」的各種樣態,例如授益處分、負擔處分、狀況處分等,提供具體的解題思路,並且詳細說明如何判斷其合法性。我也期待它能夠包含最新的修法動態和重要的實務見解,因為行政法領域的發展非常迅速,跟上這些最新的資訊對於考生來說至關重要。能夠有一本如此系統化、實用的解題書,相信能夠大幅提升我的學習效率,幫助我更好地掌握行政法的精髓,並在考場上取得優異的成績。

评分

終於盼到《這是一本行政法解題書(4版)》的誕生了!對於我這種需要在理解法條和掌握實務應用之間找到平衡的考生來說,這本書的意義非凡。我常常覺得,行政法的條文雖然條理分明,但實際應用起來卻充滿了各種細節和爭議點。而「解題書」這個名詞,恰恰點出了我最迫切的需求。我非常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一套完整的解題流程,讓我能夠從題目中快速辨識出關鍵的法律爭點,並且能夠有系統地運用相關的法條、原則和實務見解來論述。例如,在處理「國家賠償」的問題時,我希望能夠學習到如何判斷「公務員」的行為是否構成國家賠償的要件,以及如何評估「國家」是否有國家賠償責任。我更期待的是,這本「4版」能夠更新最近期、最重要、最有爭議的案例,並對其進行深入的剖析,讓我在面對類似情況時,能夠有所準備。總之,我認為這本書將會是我行政法備考過程中,不可或缺的寶貴資源,它不僅能幫助我紮實地掌握知識,更能極大地提升我的解題實力,讓我在面對嚴峻的考試挑戰時,能更加從容自信。

评分

看到《這是一本行政法解題書(4版)》上市,心裡真是百感交集。身為一個曾經為了準備國家考試而飽受行政法折磨的過來人,我深知一本好的解題書對於考生來說有多麼重要。過去的我,常常在面對申論題時,腦袋一片空白,儘管死記硬背了許多法條和學說,卻不知道如何將它們邏輯地串連起來,形成一篇完整、有條理的論述。更別提那些看似簡單,實則陷阱重重的選擇題了,常常因為對細節掌握不夠精準而失分。這本「4版」的出現,我相信一定吸取了前幾個版本的經驗,並且更新了最新的法規和實務見解,這對我們考生來說至關重要。我特別期待書中對於「行政程序法」和「行政罰法」的重點爭點能有深入的解析。例如,關於「行政處分撤銷」的要件,以及「程序瑕疵」對於行政處分效力的影響,這些都是考試中的常見題型。我也希望書中能夠提供一些「解題技巧」,例如如何快速抓到題目的爭點,如何運用「三段論法」來架構答案,以及如何針對不同題型(例如:聲請解釋、訴願、行政訴訟)來準備。能夠有一本系統化、有邏輯的解題書,可以省去我很多摸索的時間,讓我能更有效率地準備考試。我已經迫不及待想翻開它,看看它能否真的帶我走出行政法的迷霧,讓我更有信心迎接挑戰!

评分

身為一個在學術殿堂學習行政法的學生,我一直深感理論與實務之間的落差。課堂上聽的、讀的,常常覺得好像懂了,但一碰到實際的案例,卻又抓不到重點,不知道該如何下筆。這也是為何《這是一本行政法解題書(4版)》的出現,讓我感到無比的興奮。我非常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一套系統性的解題邏輯,讓我在面對各式各樣的行政法問題時,能夠有跡可循。例如,在處理「行政行為」的效力爭議時,我希望能夠學會如何一層一層地去分析,從行政行為的成立要件、程序瑕疵,到實體內容是否違法,最後再探討其法律效果。我特別希望書中能夠針對一些常見的爭點,例如「比例原則」的判斷標準、「信賴保護」的適用要件、「正當法律程序」的具體內涵,提供詳盡的解題示範。我也相信,一本好的「解題書」一定會涵蓋最新的法規修正和重要的實務見解,這對於跟上行政法發展的考生來說,是不可或缺的。總之,我認為這本書將會是我深入理解行政法、提升解題能力的最佳夥伴,讓我能夠更有信心地迎接未來的挑戰。

评分

身為一個在台灣求學的學生,行政法一直是課程中最具挑戰性的科目之一。各種行政機關的組織、行政程序的複雜性、以及行政救濟的多樣性,常常讓我感到無所適從。而《這是一本行政法解題書(4版)》的出現,無疑為我注入了一劑強心針。我一直尋找一本能夠將理論知識與實際解題技巧相結合的書籍,而這本書恰好滿足了我的需求。我尤其期待書中能夠針對一些經典的行政法案例進行深入剖析,例如關於「行政契約」的效力問題,或是「強制執行」的程序與救濟。要知道,這些都是考試中經常出現的重點。我希望透過書中詳細的解題步驟,能夠學習到如何辨識案件中的法律爭點,如何引用相關法條和學說,以及如何運用邏輯性的論述來表達自己的觀點。更重要的是,我希望這本「4版」能夠包含最新的修法動態和學說發展,因為行政法領域的變動非常快速,跟上這些最新的資訊對於考生來說至關重要。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幫助我將課堂上學到的知識,真正地轉化為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讓我能夠在面對複雜的行政法問題時,游刃有餘,從容應對。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