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養生智慧

黃帝內經養生智慧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飲食起居大法
  養生祕訣易讀易懂
  生活化詮釋經典


  ◆女人為什麼老得比男人快?
  ◆人為什麼會生病?
  ◆為什麼有煩惱,頭發就會變白?
  ◆為什麼古人很少得精神病?
  ◆小孩子為什麼愛吃糖?
  ◆為什麼說買東西,不說買南北?
  ◆為什麼得禽流感的多是雞?
  ◆為什麼宜吃烤鴨,不宜吃烤雞?

本書特色    

  ●改掉導緻身體衰弱的壞習慣
  ●養成符閤生命本性的生活習慣
  ●醫食同源,食物就是治病良藥
  ●掌握十二時辰保健祕訣
  ●順應四季健康養生法
  ●啓動人體自癒力

  神奇的老祖宗養生智慧
  《黃帝內經》注重天人閤一、陰陽平衡、順應四時的健康理念,二韆多年來一直是中醫理論的基礎,更是中國人奉行的生活飲食起居大法。

  它不像西醫書籍總是在解析生理、病理等艱澀專業詞匯,它幫助我們認知日常事物中的玄妙智慧。比如東南西北、春夏鞦鼕、陰陽調和等,說的是和生活息息相關的調養、體質、飲食、情緒等。

  名傢開講引領入門
  初學者看《黃帝內經》會感到艱深睏難,但聆聽麯黎敏教授的精彩解讀,用現代話語來詮釋,拉近經典與讀者之間的距離,讓每一位有心者都能跨越時代鴻溝,輕易進入浩瀚的中醫領域。

  本書帶領我們領略中華傳統文化的智慧與奇妙,又能學到實用的養生知識,強健身心、延年益壽。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麯黎敏


  ●北京中醫藥大學副教授
  ●碩士研究生導師
  ●北京天人醫易中醫藥研究院院長
  ●《名傢論壇》專傢

  麯黎敏老師有深厚的國學素養,精通文字學、傳統中醫學、西方人類學。近年來,在大學主講課程:「中醫文化」、「周易與中醫學」、「道傢思想研究」、「中國文化經典導讀」。

  在中醫理論和臨床方麵,有獨到的見解與體會感悟。還緻力於傳統醫道的公開推廣,經常受邀到各大機構演講。

  麯老師的演講深入淺齣、生動活潑,讓聽眾既能領略中華傳統文化的智慧與玄妙,又能學到切實好用的養生智慧,實現對自身生命切實的人文關懷。

  主要著作:
  《黃帝內經養生智慧2 從頭到腳說健康》
  《黃帝內經養生智慧3 麯黎敏談養生》
  《把健康徹底說清楚》

 

圖書目錄

【齣版序】名傢開講人生智慧
【自序】醫道,就是生活之道

第一章 為什麼要學《黃帝內經》?
1《黃帝內經》在國學經典中地位獨特
2 學習《黃帝內經》認知自我
3 人身難得,真法難聞,中國難生
4 可以培養我們內在的洞察力

第二章 中醫和生活息息相關的8個問題
1 為什麼說「鼕吃蘿蔔夏吃薑,不用醫生開藥方」?
2 中國人為什麼說「左右」,不說「右左」?
3 為什麼大蒜、辣椒不入藥?
4 何謂「仁、義、禮、智、信」?
5 為什麼秦皇、漢武要封禪泰山?
6「咽喉要道」的真正含義?
7 為什麼北京城東有崇文門、西有宣武門?
8 為什麼不說「始終」,而說「終始」?

第三章 飲食養生法
1 食物和藥的分彆
2 吃對食物不生病
3 中國人的飲食習慣
4 孔子的12個飲食觀念
5 不同節氣的進補
6 人參為什麼補氣?
7 食物的偏性
8 五味過度會對人體造成傷害
9《傷寒論》第一方—桂枝湯

第四章 四季養生法
1 四氣調神大論
2 春生 春天如何養生?
3 夏長 夏天如何養長?
4 鞦收 鞦天如何養收?
5 鼕藏 鼕天如何養藏?
6 春夏養陽,鞦鼕養陰

第五章 因天之序—十二時辰養生法
1 子時(夜裏11點到淩晨1點)要睡覺
膽經當令 膽經在子時值班
2 醜時(淩晨1點到3點)養肝血
肝經當令 肝經在醜時值班
3 寅時(淩晨3點到5點)深度睡眠
  肺經當令 肺經在寅時值班
4 卯時(早晨5點到7點)應排便
  大腸經當令 大腸經在卯時值班
5 辰時(早晨7點到9點)一定要吃早飯
  胃經當令 胃經在辰時值班
6 巳時(上午9點到11點)運送養分
  脾經當令 脾經在巳時值班
7 午時(上午11點到下午1點)小睡片刻有益健康
  心經當令 心經在午時值班
8 未時(下午1點到3點)吸收營養精華
  小腸經當令 小腸經在未時值班
9 申時(下午3點到5點)最佳學習黃金時間
  膀胱經當令 膀胱經在申時值班
10 酉時(下午5點到7點)補腎元氣足
   腎經當令 腎經在酉時值班
11 戌時(晚上7點到9點)保持心情愉快
   心包經當令 心包經在戌時值班
12 亥時(晚上9點到11點)陰陽調和享受性愛
   三焦經當令 三焦經在亥時值班

第六章 情誌病的中醫對治法
1 女子傷春、男子悲鞦和生活對治法
2 人為什麼會有煩惱?
3 人生四惑—酒、色、財、氣
4 百病生於氣
5 情誌生剋法

第七章 中醫如何對治亞健康?
1 人為什麼會生病?—習性造病
2 怎樣能夠不得病?
3 健康的定義
4 中醫論人為什麼會得病?
5「五勞」和「七傷」
6 中醫解讀亞健康


 

圖書序言

◎為什麼說「鼕吃蘿蔔夏吃薑,不用醫生開藥方」?
 
夏天要吃一些薑類溫熱的、宣發的東西
 
民間有一句俗語叫「鼕吃蘿蔔夏吃薑,不用醫生開藥方。」為什麼會這麼說呢?
 
夏天,我們的陽氣全部浮越在體外,身體內部形成瞭一個寒濕的格局,人體的脾胃是最虛的,消化能力也是最弱,我們在夏天要吃一些薑類溫熱的、宣發的東西,而不能吃滋補類的東西,人體內部沒有足夠的力量消化這些東西。
 
等到鼕天的時候,我們的陽氣全部收斂,身體的內部就形成一個內熱的格局,反而可以吃一些滋補類的東西。而吃蘿蔔可以清涼順氣,使我們的身體保持一種清涼和通暢的狀態。
 
這些道理,我們是可以從日常生活中領悟到的。在日常生活中,隻要把這些細節問題都掌握瞭,身體的很多問題都能解決。這也是《黃帝內經》中所宣導的一種養生之道。
 
◎為什麼大蒜、辣椒不入藥?
 
大蒜和辣椒都過於厚重,一般隻把它們當做食物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大蒜和辣椒的氣味最厚,可是它們從來不入藥,這是為什麼呢?
 
大蒜屬於氣的層麵,入氣分。凡是入氣分的藥都走清竅,我們人體的小便、眼睛都是清竅。大蒜吃多瞭容易眼睛花,看不清楚東西。大蒜的味走前陰,走小便,吃多瞭小便也會渾濁。中藥雖然是取事物的偏性,但也不能用大蒜這種特彆的東西。
 
辣椒是走味道的,凡是入味的都入血分。血屬於陰,味道也屬於陰。入血分的藥,走人的濁竅比如嘴巴、肛門等。如果辣椒吃得多瞭,人的嘴唇裏邊就會生瘡,也有可能會造成便血或肛門疼痛。
 
大蒜和辣椒這兩種東西都過於厚重,人們一般隻把它們當做食物,並根據自己的日常生活習慣食用。
 
但是味道過厚好不好呢?現在社會上有越來越多的「吃辣一族」,很多人沒有辣椒就吃不下飯。這在中醫上怎麼解釋呢?
 
一般有兩個原因:一是人的脾胃功能越來越弱,對味道的感覺也越來越弱,要用濃的東西來調自己的腎精齣來,用味道厚重的東西幫助自己調元氣上來,來幫助運化。另外一個原因就是現代人壓力太大,心情太鬱悶瞭,因為味厚的東西有通竄力,而吃辣椒和大蒜能讓人心胸裏的淤滯散開一些。總而言之,我們隻要愛吃味道濃重的東西,就錶示身體虛瞭。

圖書試讀

None

用戶評價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