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养生智慧

黄帝内经养生智慧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饮食起居大法
  养生祕诀易读易懂
  生活化诠释经典


  ◆女人为什么老得比男人快?
  ◆人为什么会生病?
  ◆为什么有烦恼,头发就会变白?
  ◆为什么古人很少得精神病?
  ◆小孩子为什么爱吃糖?
  ◆为什么说买东西,不说买南北?
  ◆为什么得禽流感的多是鸡?
  ◆为什么宜吃烤鸭,不宜吃烤鸡?

本书特色    

  ●改掉导致身体衰弱的坏习惯
  ●养成符合生命本性的生活习惯
  ●医食同源,食物就是治病良药
  ●掌握十二时辰保健祕诀
  ●顺应四季健康养生法
  ●启动人体自癒力

  神奇的老祖宗养生智慧
  《黄帝内经》注重天人合一、阴阳平衡、顺应四时的健康理念,二千多年来一直是中医理论的基础,更是中国人奉行的生活饮食起居大法。

  它不像西医书籍总是在解析生理、病理等艰涩专业词汇,它帮助我们认知日常事物中的玄妙智慧。比如东南西北、春夏秋冬、阴阳调和等,说的是和生活息息相关的调养、体质、饮食、情绪等。

  名家开讲引领入门
  初学者看《黄帝内经》会感到艰深困难,但聆听曲黎敏教授的精彩解读,用现代话语来诠释,拉近经典与读者之间的距离,让每一位有心者都能跨越时代鸿沟,轻易进入浩瀚的中医领域。

  本书带领我们领略中华传统文化的智慧与奇妙,又能学到实用的养生知识,强健身心、延年益寿。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曲黎敏


  ●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
  ●硕士研究生导师
  ●北京天人医易中医药研究院院长
  ●《名家论坛》专家

  曲黎敏老师有深厚的国学素养,精通文字学、传统中医学、西方人类学。近年来,在大学主讲课程:「中医文化」、「周易与中医学」、「道家思想研究」、「中国文化经典导读」。

  在中医理论和临床方面,有独到的见解与体会感悟。还致力于传统医道的公开推广,经常受邀到各大机构演讲。

  曲老师的演讲深入浅出、生动活泼,让听众既能领略中华传统文化的智慧与玄妙,又能学到切实好用的养生智慧,实现对自身生命切实的人文关怀。

  主要着作:
  《黄帝内经养生智慧2 从头到脚说健康》
  《黄帝内经养生智慧3 曲黎敏谈养生》
  《把健康彻底说清楚》

 

图书目录

【出版序】名家开讲人生智慧
【自序】医道,就是生活之道

第一章 为什么要学《黄帝内经》?
1《黄帝内经》在国学经典中地位独特
2 学习《黄帝内经》认知自我
3 人身难得,真法难闻,中国难生
4 可以培养我们内在的洞察力

第二章 中医和生活息息相关的8个问题
1 为什么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
2 中国人为什么说「左右」,不说「右左」?
3 为什么大蒜、辣椒不入药?
4 何谓「仁、义、礼、智、信」?
5 为什么秦皇、汉武要封禅泰山?
6「咽喉要道」的真正含义?
7 为什么北京城东有崇文门、西有宣武门?
8 为什么不说「始终」,而说「终始」?

第三章 饮食养生法
1 食物和药的分别
2 吃对食物不生病
3 中国人的饮食习惯
4 孔子的12个饮食观念
5 不同节气的进补
6 人参为什么补气?
7 食物的偏性
8 五味过度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9《伤寒论》第一方—桂枝汤

第四章 四季养生法
1 四气调神大论
2 春生 春天如何养生?
3 夏长 夏天如何养长?
4 秋收 秋天如何养收?
5 冬藏 冬天如何养藏?
6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第五章 因天之序—十二时辰养生法
1 子时(夜里11点到凌晨1点)要睡觉
胆经当令 胆经在子时值班
2 丑时(凌晨1点到3点)养肝血
肝经当令 肝经在丑时值班
3 寅时(凌晨3点到5点)深度睡眠
  肺经当令 肺经在寅时值班
4 卯时(早晨5点到7点)应排便
  大肠经当令 大肠经在卯时值班
5 辰时(早晨7点到9点)一定要吃早饭
  胃经当令 胃经在辰时值班
6 巳时(上午9点到11点)运送养分
  脾经当令 脾经在巳时值班
7 午时(上午11点到下午1点)小睡片刻有益健康
  心经当令 心经在午时值班
8 未时(下午1点到3点)吸收营养精华
  小肠经当令 小肠经在未时值班
9 申时(下午3点到5点)最佳学习黄金时间
  膀胱经当令 膀胱经在申时值班
10 酉时(下午5点到7点)补肾元气足
   肾经当令 肾经在酉时值班
11 戌时(晚上7点到9点)保持心情愉快
   心包经当令 心包经在戌时值班
12 亥时(晚上9点到11点)阴阳调和享受性爱
   三焦经当令 三焦经在亥时值班

第六章 情志病的中医对治法
1 女子伤春、男子悲秋和生活对治法
2 人为什么会有烦恼?
3 人生四惑—酒、色、财、气
4 百病生于气
5 情志生克法

第七章 中医如何对治亚健康?
1 人为什么会生病?—习性造病
2 怎样能够不得病?
3 健康的定义
4 中医论人为什么会得病?
5「五劳」和「七伤」
6 中医解读亚健康


 

图书序言

◎为什么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
 
夏天要吃一些姜类温热的、宣发的东西
 
民间有一句俗语叫「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为什么会这么说呢?
 
夏天,我们的阳气全部浮越在体外,身体内部形成了一个寒湿的格局,人体的脾胃是最虚的,消化能力也是最弱,我们在夏天要吃一些姜类温热的、宣发的东西,而不能吃滋补类的东西,人体内部没有足够的力量消化这些东西。
 
等到冬天的时候,我们的阳气全部收敛,身体的内部就形成一个内热的格局,反而可以吃一些滋补类的东西。而吃萝卜可以清凉顺气,使我们的身体保持一种清凉和通畅的状态。
 
这些道理,我们是可以从日常生活中领悟到的。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把这些细节问题都掌握了,身体的很多问题都能解决。这也是《黄帝内经》中所宣导的一种养生之道。
 
◎为什么大蒜、辣椒不入药?
 
大蒜和辣椒都过于厚重,一般只把它们当做食物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大蒜和辣椒的气味最厚,可是它们从来不入药,这是为什么呢?
 
大蒜属于气的层面,入气分。凡是入气分的药都走清窍,我们人体的小便、眼睛都是清窍。大蒜吃多了容易眼睛花,看不清楚东西。大蒜的味走前阴,走小便,吃多了小便也会浑浊。中药虽然是取事物的偏性,但也不能用大蒜这种特别的东西。
 
辣椒是走味道的,凡是入味的都入血分。血属于阴,味道也属于阴。入血分的药,走人的浊窍比如嘴巴、肛门等。如果辣椒吃得多了,人的嘴唇里边就会生疮,也有可能会造成便血或肛门疼痛。
 
大蒜和辣椒这两种东西都过于厚重,人们一般只把它们当做食物,并根据自己的日常生活习惯食用。
 
但是味道过厚好不好呢?现在社会上有越来越多的「吃辣一族」,很多人没有辣椒就吃不下饭。这在中医上怎么解释呢?
 
一般有两个原因:一是人的脾胃功能越来越弱,对味道的感觉也越来越弱,要用浓的东西来调自己的肾精出来,用味道厚重的东西帮助自己调元气上来,来帮助运化。另外一个原因就是现代人压力太大,心情太郁闷了,因为味厚的东西有通窜力,而吃辣椒和大蒜能让人心胸里的淤滞散开一些。总而言之,我们只要爱吃味道浓重的东西,就表示身体虚了。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