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目录
第一章 交易利得
一、经济学的定义
二、经济循环流程图
三、生产因素
四、机会成本
五、沉没成本
六、生产可能曲线的定义
七、生产可能曲线的性质
八、PPC 的移动
九、交易为何会发生
十、养蛋人与果农的比较利益商品
第二章 供给与需求
一、市场的需求量与价格
二、交易的均衡状态
三、影响「需求」的因素
四、影响「供给」的因素
五、市场变动分析的步骤
六、「预期心理」改变对市场的影响
七、「偏好」改变对市场的影响
八、「相关商品的价格」改变对市场的影响
九、「原物料价格」改变对市场的影响
十、应用:解释美国金融风暴对台湾商品市场的短期影响
十一、应用:解释美国金融风暴对台湾商品市场的长期影响
第三章 弹性分析
一、价格弹性
二、变动幅度必须改成百分比
三、如何改成百分比?
四、影响价格弹性的因素
五、同一条需求曲线有不同的价格弹性
六、需求曲线中点以上的价格弹性大于 1
七、需求曲线中点以下的价格弹性小于 1
八、所得弹性
九、所得弹性的应用
十、交叉弹性
十一、交叉弹性的应用
十二、供给弹性
十三、供给弹性的应用
十四、影响供给弹性的因素
第四章 政府政策干预
一、政府对市场的干预
二、下限价格管制
三、上限价格管制
四、利用均衡概念达成价格干预目的
五、不同课税对象的图形
六、买卖双方被课税之图形比较
七、买卖双方的税负与供需斜率之关系
八、买卖双方所负担的奢侈税
九、买卖双方所负担的汽油税
十、单位税额与总税收的关系
第五章 市场福利分析
一、市场需求的调查
二、消费者剩余(Consumer Surplus, C.S.)
三、平滑的需求曲线与消费者剩余
四、市场供给的调查
五、生产者剩余(Producer Surplus, P.S.)
六、平滑的供给曲线与生产者剩余
七、市场交易的福利水准
八、下限价格管制的无谓损失
九、上限价格管制的无谓损失
十、课税的无谓损失
十一、政策干预使交易量增加仍会造成无谓损失
十二、单位税额与无谓损失的关系
十三、「消费者剩余」应用在订价策略
第六章 生产与成本
一、短期与长期的区分
二、短期生产理论
三、短期的生产三阶段
四、实务上 TP 线的数据与图形
五、长期生产理论
六、机会成本 = 变动成本 + 固定成本
七、短期成本理论
八、短期的生产图形与成本图形具对应性
九、AC、MC 、AVC 的形状说明
十、短期 AC、MC、AVC 曲线的特征
十一、长期成本
十二、长期生产的三种规模报酬状态
第七章 完全竞争市场的厂商
一、市场有几种类型?
二、个别厂商的总收入(TR)
三、个别厂商的平均收入(AR)与边际收入(MR)
四、短期厂商的供给曲线
五、短期完全竞争市场(即产业)的供给曲线
六、长期厂商进出市场的决策
七、长期个别厂商的供给点
八、长期市场(即产业)的供给曲线
九、长期市场供给曲线也可能是正斜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