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情人的诗词:读了诗词、懂了爱情,为初相遇、将离别、甫分手、长相思的你。

写给情人的诗词:读了诗词、懂了爱情,为初相遇、将离别、甫分手、长相思的你。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诗词
  • 爱情
  • 情感
  • 情书
  • 古诗词
  • 相遇
  • 离别
  • 思念
  • 赠礼
  • 文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苏东坡、李商隐多情,理所当然,司马光、欧阳修竟然也能浪漫?
  古人多礼节、却也最狂放,所以古诗词中的风花雪月,
  流传至今就缠绵成一种千古绝唱。


  中国古典畅销作家桑妮,以爱为题,解读40首旷古流传的爱情诗词,
  让大家走进千年之前的旧时光,
  见证那些伟大的爱情,在亘古的岁月里,第一次被说出口的惊心动魄。
   
  现在的你,无论是初相遇、将离别、甫分手、还是未脱单、大龄女
  长相思、单恋、犯了错、没人陪、甚至不伦恋、第三者……
  你都可以读诗、吟词,不触景也能生情。
     
  .在那些想念成灾之夜
  诗仙李白「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
  身在孤寂异乡的你,也有这样的恋人吗?

  .一见钟情多美好,她也注意到我了吗?
  司马光不只是史学家,还是写情高手。「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
  这样的暧昧,撩得人心荡漾呀!
      
  .远距恋爱很苦吗?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只愿君心似我心。」
  宋朝词人李之仪,将一颗痴心呈现淋漓。告诉对方:我没变心,你呢?

  .上班的时候好想你,想到连该做的事都忘了:
  诗人张仲素「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
  用一个空笼当譬喻,完整传达心不在焉的情意!
       
  .我看的不是灯,是妳。
  宋朝军事专家辛弃疾,写词悲壮也柔情,曾经年少的你一定也抄过这句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少了妳,这世界怎么会一样呢?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唐朝诗人元稹思念爱妻,简单几句就胜过一堆LINE简讯。

  .不能明说的柔情。第三者,我,最懂。
  晚唐女诗人鱼玄机,爱上有妇之夫李亿,只好躲进道观修行,
  「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这是她的不甘心呀,元配千万不要看。

  觉得只说「我爱你」太肤浅?口耳相传的诗词最能表达爱意,
  看看古人怎么读诗、念词,懂爱情。

各界推荐

  「姝文创」专栏作家/蔡宜文
  知名两性专家/李俊东
 
浮光掠影:人间烟火中的那些不期而遇与悄然告别 一部关于城市生活的观察手记,一趟探寻人情冷暖的心灵漫游。 我们行走在钢筋水泥的森林里,日复一日,仿佛被某种既定的节奏推搡着向前。然而,在那些看似平淡无奇的日常碎片中,总会散落着一些意想不到的瞬间——是清晨拥挤地铁里,陌生人无意间为你扶正滑落的围巾;是深夜街角那盏忽明忽暗的路灯下,两个身影沉默对望的背影;是老旧小区里,那棵枝繁叶茂的槐树下,孩子们追逐嬉闹的声音。这本书,试图捕捉并记录下这些“非爱情主题”下的复杂人性与生活质感。 本书并非聚焦于古典情爱的缠绵悱恻,而是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世俗情境,探讨人与人之间在功名、日常、生计、友谊、乃至遗忘中建立与消解的关系。它是一部行走在都市脉络中的观察日记,记录了生活如何以其固有的粗粝和温柔,塑造着每一个在其中漂泊的灵魂。 --- 第一部分:市井的肌理与劳作的歌谣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这一部分深入到城市的底层结构,描摹那些支撑起城市运转的平凡劳动者群像。 我们不再描绘玫瑰与月光,而是聚焦于清晨五点半,第一炉热气腾腾的早餐铺前,那位永远戴着厚重棉手套的面点师。他的双手粗糙有力,揉捏的面团里,藏着对一家老小的责任与对这份重复劳动的敬畏。书中细致刻画了他如何应对突如其来的客流高峰,如何与同样早起的送菜小哥进行一场无声的默契交接。 探访老旧的五金店。店主是一位沉默寡言的中年人,他的店里堆满了各式各样的螺丝、扳手、生锈的零件。他与顾客的交流总是简短而精准:“你要那个八号的十字口,还是六号的平口?” 这里的对话充满了实效性,关乎修补、关乎维持、关乎“让东西重新运转起来”的朴素愿望。书中分析了在“一键下单,次日送达”的时代,这种坚守实体物件和手艺的价值,以及它所承载的时间感。 记录发生在建筑工地的片段。烈日下,脚手架上的工人,他们用汗水和灰尘描绘出城市的轮廓。书中关注的不是他们私下的情感纠葛,而是他们之间建立起的基于信任与危险预估的战友情谊。一次高空作业中的失误,被迅速而专业的团队合作化解,这份默契比任何誓言都来得坚固。 --- 第二部分:边缘的疏离与无声的相逢 城市如同一块巨大的磁铁,吸引着无数怀揣梦想或逃避现实的人,但也必然造成了巨大的物理与心理的间距。 这一章着重描写了“临界状态”下的人们。例如,深夜的网约车司机,他们是城市夜间最忠实的见证者,听过无数次醉酒后的忏悔、匆忙的指令,但他们始终是过客。书中描摹了一位司机在送达一位酩酊大醉的年轻白领后,面对车窗上映出的自己略显疲惫的倒影时,心中升起的复杂情感——既有对陌生人命运的短暂关切,更有对自身轨迹的无奈接受。 探讨“公共空间的礼仪与边界”。在图书馆、博物馆、公园的长椅上,人们保持着一种微妙的距离感。书中记录了一系列关于“眼神接触”的社会学观察:何时可以对视,何时必须避开,以及这种无声的社交契约如何维护了都市生活的体面。例如,在博物馆里,观众群体对于一件展品的集体凝视,所形成的“共享的沉思”,这是一种超越个体情感的集体体验。 聚焦于“技术的隔阂与连接”。在家庭聚会上,电子屏幕如何无形中拉开了祖辈与孙辈的距离。老人试图分享一段陈旧的往事,年轻人却忙于回复手机上的消息。书中探讨的不是代沟的爱情故事,而是“信息不对称”如何制造了情感上的断裂,以及这种断裂如何成为现代人孤独感的来源。 --- 第三部分:遗忘的艺术与记忆的灰烬 生活并非总是向前,有时,它需要我们主动地或被动地进行“切割”与“重塑”。 本书的第三部分审视了“放下”的必要性。这包括对旧物、旧观念乃至对某个特定阶段自我的告别。 关注二手书店或旧物市场的生态。每一件被转手的物品,都携带着前任主人的故事痕迹——磨损的封面、折起的书页角、不经意写下的日期。书中没有去探究物品前主人与恋人的关系,而是侧重于物品本身如何见证了主人生活的变化:从学习、工作到最终被淘汰或被替换。这种“物品的退休”,映射着人生的阶段性完成。 描绘“非正式的纪念”。城市角落里被遗弃的玩具、无人认领的雨伞、贴在公告栏上许久未撕下的寻物启事。这些都是被时间冲刷、被生活遗忘的“纪念碑”。它们的存在,提醒着我们,并非所有经历都值得被隆重纪念,大部分的片段只是静静地沉入记忆的底色。 探讨“职业倦怠与自我更新”。对一位资深记者或律师的访谈,他如何处理职业生涯中面对的残酷现实,如何避免被案件的重量压垮。他的“放下”不是对爱情的失落,而是对专业主义的再定义——如何在保持专业精度的同时,为自己的精神世界留出喘息的空间。这是一种与自我、与职业的长期博弈。 --- 结语:生活的底色是复杂多义的 《浮光掠影》提供了一组观察世界的“滤镜”,它拒绝将复杂的生活简化为单一的情感叙事。它邀请读者放慢脚步,去感知那些构成我们日常的非浪漫元素:食物的香气、工具的效用、沉默的对视、以及城市肌理中潜藏的秩序与混乱。 这不是一本关于“谁爱谁”的书,而是一部关于“我们如何共同存在于此”的记录。爱情固然是生活中的一抹亮色,但正是这些琐碎、坚韧、有时略显沉重的世间百态,才构成了我们生命更深沉、更耐人寻味的底色。阅读本书,如同在喧嚣的街市中,蓦然停下,端详一砖一瓦,体味那份属于人间烟火的沉甸甸的真实。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桑妮


  古典唯美主义畅销书作家。
    有水瓶座女子的敏感,文笔清丽缠绵,立意悲悯有爱。
  代表作《民国女子:她们谋生亦谋爱》、《若无相欠,怎会相见》、《且以优雅过一生:杨绛传》。
    微博:@桑妮──sunny
 

图书目录

推荐序一 自恋便也是爱恋/蔡宜文
推荐序二 翻越时空的爱恋/李俊东

第一部  初相遇,在最好的年华遇见最美好的人
1. 记住第一眼的你 ──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2. 他们玩得不亦乐乎,我的眼里只有你 ── 走马兰台类转蓬,心有灵犀一点通
3. 谁说相思无益?──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4. 隔帘暗窥、留枕入梦,为谁 ──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5. 莫忘定情日 ── 今夕何夕,见此良人
6. 明月,楼高,独倚,想你 ──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7. 一相逢,胜人间无数 ──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8. 想念成灾之夜 ── 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
9. 听过这首曲子吗?── 将琴代语兮,聊写衷肠
10. 上班的时候,想你呢 ── 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

第二部  长相思,深爱一个人便是这般的吧
11. 少了妳,世界我懒得一顾 ──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12. 她也注意到我了吗?── 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
13. 花开了,妳在哪?── 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14. 如果,你也刚好喜欢我 ──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15. 爱情酿的酒,谁说的别皱眉头 ── 缠绵丝尽抽残茧,宛转心伤剥后蕉
16. 不想妳了。只是眼泪不争气 ── 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悔多情
17. 原来,我只为了你美丽 ── 春思重,晓妆迟。寻思残梦时
18. 多年,心底依旧刻画妳的样子 ──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19. 你问我,爱你有多深?──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20. 你知道我在等你吗?── 疏星淡月秋千院,愁云恨雨芙蓉面

第三部  甫分手,这苦痛,让人如何承受
21. 我的春天就快过期 ── 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22. 不曾说想念妳,因为忘不了 ──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23. 亲,再一次机会,好吗?──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24. 不管世界变得怎样 ── 重叠泪痕缄锦字,人生只有情难死!
25. 分手后,我的世界停止运转 ── 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
26. 爱太苦,来生不做有情人 ── 惜起残红泪满衣,他生莫作有情痴
27. 别。说什么都伤心 ──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28. 日子没有你陪,我好废 ──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29. 只能飘洋过海去看你 ──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30. 小会幽欢换来离情别绪 ── 早知恁地难拚,悔不当时留住

第四部  将离别,思念悠悠,恨也悠悠
31. 我没变心,你呢?──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32. 梦到和妳一起…… ── 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
33. 出门看的不是灯,是妳 ──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34. 滴水声害我醒着,只能想妳 ── 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35. 不懂为什么,无法恨你 ── 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
36. 第三者,我 ── 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37. 这辈子无缘在一起 ── 泪滴千千万万行,更使人、愁肠断;若是前生未有缘,待重结、来生愿
38. 相思久了会成恨 ──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
39. 为何你说再见这么容易 ──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
40. 她有男朋友吗?── 锦瑟华年谁与度?

 

图书序言



记住第一眼的你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    (清)纳兰性德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
  何如薄倖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创作背景】

  纳兰性德,清初「清词三大家」之一。出身豪门,大臣明珠的长子,幼时常伴康熙左右,其后多次随康熙出巡。人们熟识纳兰,不在于他的甚是显贵,而在于他的至情至性,他的词,一直为后人所着迷。

  这首《木兰花令》经常被视为抒发情伤的诗词来读,但在清朝道光十二年(一八三二)的结铁网斋刻本《纳兰词》里,会看到词牌下面还有一个词题:拟古决绝词「柬友」。也就是说,这首是纳兰性德模仿汉唐乐府的决绝词,是写给一位朋友的。现在一般认为这个朋友指的是当时另一位诗词名家:顾贞观。

  这阕词是以女子的口吻控诉男子的薄情,从而表态与之决绝,例如中唐诗人元稹《古决绝词三首》等。这首纳兰性德写给朋友的拟作,正是借用古乐府的典故,来抒发女子的闺怨之情。

  「人生若只如初见」,这是爱情里最婉约伤情的句子。
  寥寥数字,胜却千言万语,生之岁月里,爱中那些不可言说的无奈全都汹涌在心头。
  这世间,有多少情侣曾若此般无奈何。

  人生如果总似刚刚相识时那样美好甜蜜、深情快乐,该多么好!然而,世事怎会如梦想的那般轻易?爱情里多的是魔咒,无论多么凄美,都无法掩盖。所以,才有了「何事秋风悲画扇」的凄楚。

  曾经的汉成帝和班婕妤,他们曾是那般的爱到缠绵情浓,允诺下那么多的甜言蜜语、情深意重,又如何呢?还不是免不了最终的背情弃义。所谓的山盟海誓,似烟火绚烂,终皆成虚无。

  一曲《怨歌行》,一把冷秋扇,说的都是女子的被弃,和爱里的情殇。
  在时间的久长里,有太多的情人变了心,不是熬不过时间的考验,就是熬不过美色的诱惑,或许这就是人们说的──情人间最容易变心。

  幸而,这世间还曾有唐明皇和杨贵妃生死不相离的爱情,七月七日夜里,在骊山华清宫长生殿里「愿生生世世为夫妻」的盟誓,是如此美好,让人相信爱情。

  只可惜,世人能有几人可以似唐明皇。
  爱而不得的事情太多了,唯愿「人生如初见」!

推荐序

自恋便也是爱恋

「姝文创」专栏作家/蔡宜文


  我们总是用自己的时代去想像每一个时代的恋爱,这便是一种自恋;我们总想像那些文字所描绘的与我们所谈的恋爱相差不远,我们用着自由恋爱的想像,去想像媒妁之言的时代;我们用着浪漫的想像,去想像婚姻与爱情不一定有所挂钩的年代,在单偶制的今日,想着妻妾成群的诗人词者专一而情深。

  想像总是美好的,这样的想像在学术上或许显得疏漏,但在情感上却仍然充沛,而这本书,便是如此自恋下的产物。有趣的是,历史上那些有名的闺怨诗或是以女子角度为主的情词,往往来自男性作家之手;无论是借此来抒发自己的仕途不顺,或是想像女子对于自己的用情至深,如此深厚的情谊,大多数总来自于自恋。自恋便也是爱恋,爱恋映照在诗词上的恋爱,爱恋映照在诗词上的自己,而桑妮在这本书中,展现了如此充沛的爱恋,对于自己、对于恋爱、对于诗词的爱恋。

  本书所摘录的40首诗词中,都用极为精练的语言,阐述了恋爱当中的片段。借由作者的重新诠释,像是绣着古花样的新衣,有着古典的美感,却又辉映了当代的爱情。借用欧阳修《玉楼春》中那句「人间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情痴虽与风月无关,但风月却往往用来叙情。在今日,我们其实不难找到风月背后的真相,像是「取次花丛懒回顾」的元稹并没有真的「懒回顾」,而他的沧海更是不单只有韦丛一瓢;但这又何妨,或许当下的元稹便是深情的,而后来与这首诗感同身受的深情皆是真实的,而这便是我所说的,诗词与我们的映照便是一种自恋,而这样的自恋,便是来自于自我认同的深情,也来自于对于深情的期许。

  本书也收录了鱼玄机寄给送自己进道观的伴侣李亿那句「忆君心似西江水」,但鱼玄机在这段恋情的最终也说了「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有情的人本就难得,但诗词撰写当下的情却是纯粹的;就在那个当下,元稹是有情的、司马相如是有情的、唐明皇亦是有情的,虽这「有情」难得且短暂,但从历史的长河观之,这情却是永存的,这个永存就来自于我们的自恋。

  自恋的想着「这首诗、这阙词就是在说我吧?就是在说现在的我吧?」、「原来不只有我这般,在数千数百年前,也曾有人有过类似的心情。」关于婚姻的定义与规范、爱情的想像,关于忠贞、性与爱的限制,在这数千数百年间不停的转换,但描写爱情的文字,总惊人的在不同形式的爱中产生共鸣。若不是爱情是千古不变的,那便是自恋是千古不变的,而自恋总是好的,因为那便是最初、也最美的爱恋。由爱恋自己、爱恋恋爱中每一阶段的自己开始,透过本书,我们重新寻找到这些诗词当中的自己,经历与没经历过的爱情都产生了共感。透过诗词,我们早已「换我心为你心」体会了属于作者的相思与情深。

翻越时空的爱恋

知名两性专家/李俊东


  有多久没有心动了?

  诗词,是情人间历久弥新的灿然回眸,蔓延了爱侣彼此呢喃、唿唤的深刻时光。人的一生当中,每回的爱恋或许清淡,或许浓烈,一切的一切却都是真实经历的岁月。

  有些感觉还来不及感受、品味,惊觉时已杳然走远……留下的无论是轻浅或深刻的记忆,蓦然成为生命中让人惊叹的印记。

  在盛夏燠热难捱的大暑节气中,我拿到出版社寄来的《写给情人的诗词:读了诗词、懂了爱情,为初相遇、将离别、甫分手、长相思的你》文稿。对我来说,这些充满文史情怀的经典诗词,让人在阅读时更增添了某种「仪式性」。

  相遇、别离、分手、相忆,我们在诗词间展开风起云涌的爱之旅,穿梭在情欲贲张的文字里。

  这本书可以依照编排,逐篇连续的高声朗读,更适合随兴低吟翻阅,缓缓、悠悠的用眼球慢速滚动,感受视神经细胞的投射,对这些文字炙热辗压!用近乎熨贴的方式,将一字一句映入眼帘……。

  桑妮的这本书,让我再度忆起在大学中国文学系的求学时期,那段充满唐诗、宋词和元曲的生活;伴随着情窦初开、欲迎还拒的无悔青春,也再一次触动深埋心底的甜酸苦涩。

  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年纪,情爱的引经据典总是这些隽永诗词,即使不知道典故,也不免任性取用。
  这些千百年来翻搅情人的诗文词句,彷彿具有神奇的力量,千百年来翻越时空,在世人一段又一段的爱情里轮回。
  隐匿在诗词背后的故事,在作者直述白描的书写中,毫无遮掩的表露出当时诗人、词人的心事、情境,连结那些既微弱又震撼感官的动人思绪。

  网际网路的年代,手机已是必需品。在咖啡厅、电车里看书的人,成了稀有珍品。放眼四周举目所见,即使不为现实低头的人,也都心甘情愿为滑手机而低头。

  距离上次翻阅诗词,是什么时候?
  事实上,许多看似难懂的古文,其实都已成为常被引用的经典,只不过我们忘了这些诗词是由谁所写?为谁而做?

  是否还记得初次相遇的那份悸动?可还会想起离别当时的心如刀割?曾经分手时让人痛不欲生的当下,分隔两地远距离难耐的每分每秒……还没爱过的、正在相恋的、盼望爱情的、为情所困的……。

  如果真有前世,这些古典诗词或许都曾是我们人生的一部分。
  所有写给情人的诗词,都难能可贵。

  我期待桑妮这本书,能让心中仍有诗词的有情人重温阅读的美好,享受翻越爱情千山万水的悲喜哀乐。品尝蕴含着千滋百味的字句,回味昔日读诗年少的热切颤抖,与生命里曾经相识或即将遇见的爱恋,借由翻阅的同时,再次感动。

  再一次心动!
 

图书试读

19. 你问我,爱你有多深?——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摸鱼儿.雁丘词      元好问(金)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景,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
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创作背景】
 
元好问是金、元之际的着名文学家。据闻当时年仅16岁的元好问,在赴并州(今山西太原)应试途中碰到一个人,说:「今天我捕获到一只大雁,杀了牠。但有另一只脱逃掉的雁,在附近一直鸣叫不肯离去,哭鸣间,突然自己撞地而死。」
 
元好问被此大雁殉情之事深深感动,于是买了这只雁葬于汾水旁,堆石作为识别处。这起事件也触发他写出《摸鱼儿.雁丘词》的经典名句:「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问情,这是最直指人心的注解。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这句话,参透了世情,也问住了世人!
 
这世间,情最撩人,亦让人抵死缠绵。可是,究竟情为何物,竟让两只纷飞的雁生死相待!它们南北里迁徙,比翼双飞里经过几多冬寒夏暑,是这样恩爱相依。双飞时欢乐多,离别时才更痛楚难耐。是如此,更知世间痴情人多痴情!
 
雁亦如此,人更甚。
 
曾相依相伴、形影不离的两个有情人,若一人逝去,另一人将形孤影单,前程渺渺路漫漫。行将万里,越千山、暮风雪,都是一种苟活,再无欢颜可言。如是,不如殉情为一人。
 
这,雁过的汾水一带,是当年汉武帝多次巡幸游乐的地方。《秋风辞》里言说的箫鼓喧天、棹歌四起的热闹依稀还在,只是放眼望去,却是萧瑟一片,漠漠荒烟里枯草丛生。武帝已逝,招魂亦是无济于事;山神因之啼悲,又如何,再无人可归来。
 
这一对雁儿生死相许的深情,连老天都嫉妒。不是吗?你看那殉情的雁儿已与莺儿、燕子一般,皆化为一抔尘土。
 
只是,它们的爱情,留在身后,与世长存。千秋万古里,有无数文人骚客,遍寻「雁丘」,于狂歌纵酒里,来纪念它们这一对爱侣至死不渝的爱情。
 

用户评价

评分

這書名真的太有巧思了,一看到就覺得,這絕對是一本會讓人想細細品味的書。它不只是單純的詩詞解讀,而是把詩詞化作了理解愛情的鑰匙,而且還貼心地涵蓋了愛情裡的幾個重要階段。我想,對於很多在愛情裡跌跌撞撞、或是正處於熱戀、或是經歷離別的人來說,這本書就像是心靈的指南針,能給予溫暖的指引。 「初相遇」,那種小心翼翼的試探,以及不經意間被吸引的瞬間,是不是可以從「皎皎空中月,皎皎在心頭」這樣的詩句中找到對應?「將離別」,更是充滿了不捨與期盼,也許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的遠望,又或是「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的牽掛。而「甫分手」,那種心碎的痛,也許「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的凋零感,能觸動內心深處的傷痛。最後的「長相思」,更是綿延不絕,像是「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的深沉。我特別期待,作者是如何將這些古老的詩句,賦予新的生命,用現代人的情感去解讀,讓那些曾經觸動無數靈魂的詩詞,再次在我們心底激起漣漪。

评分

收到妳的書名「寫給情人的詩詞:讀了詩詞、懂了愛情,為初相遇、將離別、甫分手、長相思的你。」,這書名讓我想起好多好多青春時光裡的點滴,那種心情,好像被觸動到心底最柔軟的地方。我猜想,這本書大概不是那種純粹的詩詞賞析,而是結合了詩詞的意境,去闡述愛情裡各種階段的心情吧?尤其「初相遇、將離別、甫分手、長相思」,這四個詞,根本就是把愛情從萌芽到刻骨銘心,再到心碎和思念,完整地描繪出來了。 想想看,剛認識一個喜歡的人,那種小鹿亂撞、充滿好奇又有點羞怯的感覺,是不是很多古詩詞裡都有細膩的描寫?像是「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這種欲語還休,不就是初相遇最貼切的寫照嗎?又像是離別,那種「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或是「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字字句句都充滿了不捨和祝福。而分手後的痛苦,那種「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或是「相見爭如不見,見亦難,何況離別」,那種錐心刺骨的感覺,相信讀過這本書的人,都能在詩詞裡找到共鳴。最後是長相思,這可能是最煎熬的,那種「天涯海角有窮時,只有相思無盡處」,無止境的思念,如何在詩句裡被昇華,又如何讓我們在無聲的詩句中找到慰藉,這本書或許能給出答案。我特別好奇,書裡會不會引用一些比較少見,但情感豐富的詩詞,來描繪這些複雜的情感,讓人耳目一新?

评分

這本書名啊,聽起來就很有溫度,感覺像是情人之間一本專屬的日記,裡面紀錄著戀愛裡所有的喜怒哀樂。我一直覺得,愛情這件事,說到底,就是一種難以言喻的心情,而詩詞,就是最能捕捉和表達這種心情的藝術。書名裡提到的「初相遇、將離別、甫分手、長相思」,這些都是愛情裡最讓人心動、最讓人揪心的時刻。 我腦海裡馬上浮現出好多畫面。初相遇時,也許是「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的那種驚豔,又或者是「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的默默情愫。而當面臨離別,送君千里,終須一別,那種「海棠花未開,獨自愁」的孤寂,以及「落花有意,流水無情」的無奈,是不是也會在書裡有所體現?最痛的莫過於分手後的「黯然銷魂者,唯别而已矣」,那種心被掏空的感覺,恐怕只有真正經歷過的人才懂。而「長相思」,那種「枯藤老鴉,衰草孤城」,孤獨的思念,彷彿能穿透時空,讓人心疼。我很好奇,書中會不會用一些意象,像是月亮、海、風,來象徵這種纏綿的思念,讓讀者在閱讀時,彷彿置身其中,跟著詩詞一起感受那份愛情裡的酸甜苦辣?

评分

這本書名,真的太詩意,太有畫面感了。「寫給情人的詩詞」,讓我立刻聯想到許多關於愛情的經典篇章,那些藏在字裡行間的情感,彷彿能穿越時空,來到我們身邊。而「讀了詩詞、懂了愛情」,這句話說得太對了!有時候,那些複雜難解的情感,反而能在簡潔的詩句中找到最貼切的表達。書名裡涵蓋的「初相遇、將離別、甫分手、長相思」,這四種狀態,幾乎囊括了愛情裡最令人難忘的幾個階段。 初相遇時,那種「驚鴻一瞥」的心動,是不是可以用「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來形容?而當面臨離別,那種「多情自古空餘恨,好夢由來最易醒」的無奈,以及「送君千里,終須一別」的傷感。分手後的痛,更是「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的淒涼,以及「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的追悔。最後是那無止境的「長相思」,「天涯何處是歸鴻,望斷天涯,滿眼飄零」,這種無處寄託的思念,真的讓人心碎。我非常期待,這本書能透過那些優美的詩詞,帶領讀者重新走過一段段動人心弦的愛情歷程,並且在詩詞的意境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情感出口。

评分

這書名太對味了,簡直是寫在我心坎上了!「寫給情人的詩詞」,光是這幾個字,就充滿了浪漫的想像。「讀了詩詞、懂了愛情」,這句話點明了本書的核心價值,讓我相信,透過欣賞詩詞,我們可以更深刻地理解愛情中各種細膩的情感。而「初相遇、將離別、甫分手、長相思」,這四個詞,把愛情從開始到結束,甚至是分手後的糾纏,都概括了,這涵蓋的範圍太廣,感覺能觸碰到所有愛情的面向。 我想到,初相遇時,那種「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的悸動,是不是一種隱藏的愛戀?又或者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的執著?而離別的場景,總少不了「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的孤寂,以及「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的無奈。分手後,那種「人比黃花瘦」的憔悴,以及「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的揮之不去。最後的長相思,更是「天涯望斷,人比黃花瘦」的相思苦。我很好奇,書中會不會用不同的詩人,不同的朝代,來呈現這些不同階段的愛情,讓讀者在閱讀中,體會到不同時代人們對愛情的理解與抒發,進而豐富自己的愛情觀?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