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与通识(二十週年纪念版)

常识与通识(二十週年纪念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阿城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我有兴趣的,永远是常识。」──阿城 谈论「常识」,往往煞风景, 因为在权力面前,说出常识有说出「皇帝没有穿衣服」的危险。 这,正是本书的意思。 文青、知青、觉青、愤青,不甘被别人解释的世界框限的人都该读阿城! 笑谈古今、剖析时事,以犀利的见解谈论「常识」── ★人因「蛋白酶」而怀乡──「老了的标志,就是想吃小时侯吃过的东西,因为蛋白酶退化到了最初的程度。」 ★催眠究竟是──「权威带有催眠的功能」、「『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是一次成功的催眠秀」。 ★『谈』恋爱──「初恋,因为前额叶区里压抑软件还不够,于是阳光灿烂;暗恋,是将本能欲望藏在压抑软件背后,也还可以保持『纯度』。」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简单说,就是失去常识能力的闹剧。也因此我不认为文化大革命有什么悲剧性,悲剧早就发生过了。 ◎关于新版常识与通识 这本书收录了阿城的十二篇专栏文字,是一九九七年至一九九八年陆续发表于上海双月刊文学杂志《收获》。作者原来想订定的栏目是:煞风景。改为常识与通识,但意思还在,因为讲常识,常常煞风景。 阿城将基因、人性与攻击、艺术与催眠、情感与化学…这个科普问题,一一放入生活中来理解。 ◎关于传奇阿城 一九四九年生的阿城,那一年共产党军队解放北京城,故取名阿城为纪念。阿城这么写过自己: 「我叫阿城,姓钟。今年开始写东西,在《上海文学》等刊物上发了几篇中短篇小说,署名就是阿城。为的是对自己的文字负责。出生于一九四九年清明节。中国人怀念死人的时候,我煳煳涂涂地来了。半年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按传统的说法,我也算是旧社会过来的人。这之后,是小学、中学。中学未完,文化『革命』了。于是去山西、内蒙古插队,后来又去云南,如是者十多年。一九七九年返回北京。娶妻。找到一份工作。生子,与别人的孩子一样可爱。这样的经历不超出任何中国人的想像力。大家怎么活过,我就怎么活过。大家怎么活着,我也怎么活着。有一点不同的是,我写些字,投到能铅印出来的地方,换一些钱来贴补家用。但这与一个出外打零工的木匠一样,也是手艺人。因此,我与大家一样,没有什么不同。」──阿城,1984年 阿城出生刚好赶上共产主义新中国成立,其父钟惦棐是着名电影评论家、共产党资深党员。阿城八岁那年,钟惦棐先生因为主张艺术创作的自由,被打成右派,一家生活跌入谷底。出身问题使得阿城上学时期受尽奚落,他便自己流连古书店、琉璃工厂、玉器骨董店,自己从生活上求学,大量阅读被扔弃的古书奠定他文字的基础。 一九六六年碰上文革,他上山下乡,插队山西、内蒙、云南,白天劳动余暇读书,特别喜欢讲故事给其他知青伙伴听,一九七九年,重返北京。 陈丹青说阿城是对文革世代看得清楚、对当代也看得透彻的人。梁文道说阿城是全中国最会聊天的人,什么都能侃侃而谈,明智风趣且有见地。朱天文说他上个世纪八零年代作品打到的高度,后来的华文作家都追不上。但备受文化界推崇的阿城,从不自称作家,甚至不谈作品。他画画、教琴、拍照、改骨董车、玩音响、修家俱、鑑赏文物……,写作只是其中一件事,他对自己的定位:不过个手艺人。 十几岁下乡插队山西、内蒙、云南,三十岁回到北京,这段外人看来的人生挫折对阿城来说是脱胎换骨的经历。一九八四年阿城发表<棋王>后掀起轩然大波,后来的〈树王〉、〈孩子王〉,成了八零年代最红火的三王系列,尔后陆续发表「遍地风流」短篇系列、「新笔记」系列,文坛作家个个倾倒于阿城文字的精炼,富于哲思的故事,有论者称:阿城是当今华语世界的白话文第一人。 阿城后来只有少量发表的电影剧本、杂文等诸多作品。近年则出手文化考古论着《洛书河图:文明的造型探源》《云曜五窟:文明的造型探源》两本大作。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阿城


  本名钟阿城,一九四九年生于北京。
  杂家,文字手艺人。
 

图书目录

图书序言

◎攻击与人性之二
 
「常识与通识」这个栏目持续一年了。去年的开始题目,是〈爱情与化学〉,记得曾有人私下对我表示不以为然,也有人表示原来是这样的。
 
这多少都显示出常识的重要。记得「文革」的时候看过一本书,末尾几页已经磨损,封面有各种食品的痕迹,书名是《汤姆‧潘恩》。这个潘恩写过一本书叫《常识》,他在书中说,自由平等博爱人权独立这些概念,是常识,他要将这些常识传播出去。潘恩后来到了美国,出版了《常识》。传说中,美国的独立战争中,许多人随身的行囊里,都有这本《常识》。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简单说,就是失去常识能力的闹剧。也因此我不认为「文化大革命」有什么悲剧性,悲剧早就发生过了。「反右」、「大跃进」已经是失去常识的持续期,是「指鹿为马」,是「何不食肉糜」的当代版,「何不大炼钢,何不多产粮」。
 
在权力面前,说出常识有说出「皇帝没有穿衣服」的危险,但是,我的父辈们确实有人隐瞒常识。他们到学校里来做报告,说以前被地主剥削压迫,所以参加了革命。如果明白被剥削,一定明白一亩地可产多少粮食这种常识吧?一定明白亩产万斤超出常识太多吧?
 
我在的小学,大炼钢铁时也炼出过一块黑疙瘩,校长亲自宣佈它是「钢」。当时我没有关于钢的常识,当然认为它就是「钢」。后来有一门课叫「常识」,是我最感兴趣的。我最感兴趣的永远是常识。
 
在常识面前,不要欺骗孩子。在丧失常识的时代,救救孩子就是教给他们什么是常识。当年的中学红卫兵现在看来就是没有常识的孩子,当年他们抄家、打死人时的理由,现在则成了他们的经济生活常识。若现在去抄他们的家,他们若说「凭什么」,你就可以知道,常识回来许多了。
 
八十年代初,北京街头的大标语,号召人们说「请」,说「对不起」,说「谢谢」,可见八十年代初还是彻底没有常识。我家附近的一个有名的饭馆里,很有决心地贴着「本店不打骂顾客」这种服务公约,倒也点出了常识的程度。
 
从前有个人到铁匠铺子里去学打铁。师傅说,好好儿干,师傅会告诉你打铁这一行的秘诀的。徒弟于是很听话,很卖力气,盼望着有一天师傅讲出秘决。可是师傅一直不讲,徒弟就有点儿着急,直到有一天师傅要死了。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