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序言
一、从史前到三山统一
(一)史前时代的琉球
据2016年沖绳县立埋藏文化财中心洞穴遗迹调查报告记载,位于沖绳本岛南边的石垣岛,因建设新机场发现了「白保竿根田原洞穴遗迹」,并发掘出几乎完整的全身人骨。在此之前,沖绳发掘出最早的人骨是距今约2万2,000年前的港川人,这次新发掘出的人骨比港川人骨更早,推测距今约2万6,000年前,这表示琉球最早的人类文明源起八重山群岛。「白保竿根田原洞穴遗迹」除有人骨外,也出土了土器、石器、贝制品、野猪骨等,这和城寨时代的特色类似,显示当时已有人类往来与交易活动。(见图1-1)
又,透过近年发掘的白保竿根田原洞人,使原本估计约始于4,000年前八重山群岛最早的贝冢文化,可以再往前追溯到距今约2万6,000年以前,扩大了沖绳群岛人类文明的范围。
表1-1为目前在沖绳发掘出的史前时代化石人骨,其中,在那霸发掘出的山下町第一洞人推测是距今约3万6,000年前的人骨,不过,这是根据出土炭化物进行的年代鉴定,相较于直接用人骨的蛋白质进行检测的白保竿根田原洞人,年代的可信度较低。
(二)三个史前文化圈
分布于琉球列岛的史前文化圈分为三大区块,一是北部圈,由北边的种子岛、屋久岛、吐噶喇群岛组成,称为「北琉球地区」,其中也包含日本的九州文化圈。
二是中部圈,由奄美群岛与沖绳群岛(包含本岛附近的离岛)组成,称为「中琉球地区」。历经贝冢时代,从11-12世纪左右开始确立农耕社会,再经城寨时代发展成琉球王国。
三是南部圈,由宫古、八重山群岛组成,称为「南琉球地区」。一般认为,南部圈主要是受台湾、菲律宾、印尼等南方文化的影响发展而成的文化圈。11-12世纪左右开始与中部圈往来,16世纪被琉球王国所统治。(见图1-2)
(三)从贝冢时代到城寨(Gusuku)时代
历经漫长的贝冢时代后,农作物的栽种方法、烧制高品质陶器的技术也传入了琉球列岛。这段以农耕为主的生产经济时代称为城寨时代(11世纪末至15世纪左右)。本期九州与中国之间的贸易(日宋贸易)兴盛,日本商人与中国商人也将交易范围扩展到琉球列岛,由九州到琉球群岛的物品流通发达,成为孕育城寨时代的起源。商人们的贸易船串连起受海洋分隔的沖绳群岛与宫古、八重山群岛,促成琉球文化圈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