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的退休金只有别人的一半?

为什么你的退休金只有别人的一半?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退休规划
  • 理财
  • 投资
  • 财务自由
  • 养老金
  • 个人财务
  • 财富管理
  • 退休生活
  • 储蓄
  • 金融知识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畅销财经作家X财务规画师X基金经理人──阙又上
集结三十年理财投资经验,
继《华尔街操盘手给年轻人的15堂理财课》之后,
推出重磅鉅作!

  辛苦工作,退休金却只有别人的一半?
  一是你个人理财观念出了问题
  二为国家退休金管理走错了方向

  其实,你不是真穷,而是观念穷。
  本书让你换上有钱人的脑袋。
  这是一本给个人、下一代、全民、国家决策者的理财书!

  ◤一句话说清楚「投资的本质」
  真人实事「1亿男」千金难买早知道的体悟,
  用ETF指数型基金投资工具,让一流企业家为你工作。

  ◤破解个人理财迷思,勇敢投资
  定存比股票安全?
  公债比股票安全?
  避开波动,就是安全的投资?

  ◤资产如何躲过股灾,又能稳定成长?
  师法巴菲特老师葛拉汉的
  保守型投资组合「25%台股、75%美债」。

  ◤为何台湾的经济动能衰退,内需动能减缓,年轻人长期低薪?
  全民有庞大的40兆元资金放在1%定存,
  坐看庞大的股利落入外资。

  ◤复制台积电的时代已过去,购买台积电的时机早已开始
  开放劳退自选,打造退休金大水库,活络银行定存40兆元。
  未来要把台积电一张张买回来!

  如果你是以下人士,你绝对需要这本书!
  ‧投资新手:用投资哲学、了解风险,带你一领投资学趣味。
  ‧观望者:常见的13个迷思,一针见血破解你的深层恐惧。
  ‧被动投资的信徒:用「指数型基金」和「资产配置」,缓步稳定上涨。
  ‧年轻人:延迟享乐,纪律存股,让第一桶金成为左右护法。
  ‧受薪阶级:开放劳退自选,打造退休大水库。
  ‧拟定政策的国家领导者:重新点评劳退自选设计,为台湾财政开源节流,打造「老有所终」的完善退抚制度。

  特别收录
  遇上百年股灾,华尔街操盘手失手的心路历程首次揭露。
  10万美元操作实验,银行对帐单&交易纪录全曝光。
  自己的退休金自己救,给立委的请愿书「范本」开放下载。

  未来年老的你,必须靠现在的你、年轻的你来养。

  别让未来的你哀叹:「为什么我的退休金只有别人的一半?」

强力推荐(依姓名笔画序)

  安纳金  畅销书《一个投机者的告白实战书》作者
  陈重铭 《我用1档ETF存自己的18%》作者
  许凯廸 价值波段创始人

  「此书是我今年所阅览过,最推荐给台湾投资人的一本书,真诚建议您为自己或与家人共读、并且长期持有。」──安纳金  畅销书《一个投机者的告白实战书》作者
《财富的轨迹:洞悉你积累与耗散的秘密》 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个人财务规划不再是富人的专利,而是每个渴望拥有稳定、丰裕晚年的人必须掌握的生存技能。你是否感到,无论自己多么努力工作、多么节俭度日,当谈及未来时,总有一层挥之不去的焦虑笼罩心头?你是否疑惑,为何有些人似乎总能轻松地实现财务自由,而自己却步履维艰? 《财富的轨迹:洞悉你积累与耗散的秘密》并非一本告诉你如何快速致富的浮夸指南,它是一部深入剖析现代人财富积累底层逻辑的实战手册。本书旨在揭示那些隐藏在日常决策背后的财务陷阱,并提供一套系统化、可操作的框架,帮助你重新校准人生的财务航向。 第一部分:认清你的“财务盲区”——无意识的资金流向 我们都相信自己清楚每一笔钱的去向,但事实往往令人震惊。本书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切入,剖析人类在面对金钱时天生的认知偏差。 1. 消费的“情感锚定”: 我们为什么会对某些品牌或服务产生非理性的忠诚?这部分内容将详细拆解“情绪性消费”是如何悄无声息地侵蚀你的储蓄。我们探讨了“地位消费”的陷阱,以及如何建立一套基于“价值而非价格”的消费哲学。这不是教你一味节俭,而是教会你如何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能带来长期回报和真实幸福感的领域。 2. 隐形负债的温床: 信用卡、消费贷款、便捷的小额信贷,它们提供了即时的满足感,却以高昂的复利成本锁住了你的未来现金流。本书提供了一套详细的“负债健康评分系统”,帮助读者评估自身的债务结构,并制定出“良性债务”与“恶性债务”的清晰界限。你将学会如何利用信贷工具为自己服务,而非被其奴役。 3. “时间贴现”的陷阱: 心理学研究表明,我们倾向于重视眼前的微小奖励,而忽略未来的巨大收益。这种“时间贴现”心理直接影响了养老规划的启动时间。我们将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展示晚五年开始储蓄对最终资产积累的毁灭性影响,从而激发读者对“延迟满足”的深刻理解和执行力。 第二部分:资产构建的“复利魔法”与构建核心壁垒 财富的真正增长不是线性的,而是指数级的。这需要理解“复利”的真正含义,并掌握如何让时间成为你最强大的盟友。 4. 储蓄与投资的黄金比例重构: 传统的“50/30/20”法则是否适用于今天的经济环境?本书提出了一种动态的储蓄模型,它根据你人生的不同阶段(职业初期、家庭形成期、财富积累期)自动调整资金分配的百分比。我们强调的重点是“先支付给自己”,如何将储蓄步骤前置,使其成为一项不可协商的固定开支。 5. 投资组合的“抗震”设计: 市场波动是常态,而非例外。本书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核心资产配置策略,重点不在于追逐热点,而在于构建一个能够抵御不同经济周期的“核心投资组合”。我们将详尽介绍分散化(Diversification)的艺术——如何正确地将资金分散到股票、债券、不动产及另类资产中,以期获得稳定且高于通胀的回报。对于新手投资者,我们提供了一份详尽的“首次投资清单”和“常见ETF选择指南”。 6. 风险管理:你最大的财富保险: 许多财务规划在遭遇突发事件时瞬间瓦解,原因在于风险对冲的缺失。本部分详细阐述了保险规划的逻辑——它不是投资,而是防止现有资产结构崩溃的“财务护栏”。我们将分析收入替代率、关键人物保险的需求评估,以及如何识别那些“看起来很美但实际作用甚微”的保险产品。 第三部分:收入流的多元化与职业生涯的财务化 仅仅依靠一份死工资,在当代社会中是极其脆弱的。真正的财务安全源于收入的弹性。 7. 职业资本的货币化: 你的专业技能本身就是一项可变现的资产。本书探讨了如何系统地将工作经验转化为可量化的收入流。这包括薪酬谈判的心理学技巧、内部晋升的策略布局,以及如何通过专业认证或高级学位来提升你的“市场议价权”。 8. 副业的策略性部署: 副业不应是盲目跟风的结果,而应是现有技能的延伸或对未来趋势的提前布局。我们区分了“时间换金钱的副业”和“构建被动收入引擎的副业”。本书提供了评估副业项目可行性的“三维矩阵”模型,帮助读者选择那些能够随着时间推移,所需投入精力逐渐减少、回报却持续增长的收入渠道。 9. 退休规划的“反向工程”: 传统的退休规划是向前看,本书提倡“反向工程”法。首先确定你理想中的退休生活每月需要多少现金流(目标),然后倒推出你需要积累的总资产(目标资产),最后根据预期的投资回报率,计算出你现在每月必须储蓄和投资的金额(行动)。这种清晰的路径规划,能有效克服“我不知道要存多少才够”的迷茫感。 结语:从“担忧”到“掌控” 《财富的轨迹》是一场关于认知的革命。它不仅为你提供了工具和公式,更重要的是,它旨在重塑你对金钱、时间与风险的内在关系。财务自由不是一个终点,而是一个持续优化和适应的过程。阅读完本书,你将拥有清晰的财务蓝图,能够有意识地掌控每一笔资金的去向,将无意识的消耗转化为有目的的积累,最终确保你的人生轨迹,稳健地驶向你所期望的未来彼岸。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阙又上


  1985年赴美,现为财务规画师(CFP)、美国又上成长基金经理人。近三十年的投资管理生涯,历经几次重大股灾和美股失落十年的挫败,失败后再成功的经验弥足珍贵。截至2016年年底过去八年的年均复利是17%,2017年上半年基金成绩28.86%领先标普500的9.2%,但2018年一档重压操作失手。

  他自嘲前八年是操盘手,这两年则是被盘操。失败必然有的教训首次在本书揭露。他说以后若有机会逆转,这一次烙在身上的刀疤,就更能增添人生的精彩!

  优异的操盘成绩,获《路透社》(Reuters)誉为「击败华尔街的无名小子」。 2016年5月纽约时报曾专访,征询他对巴菲特买苹果股票的意见,文章标题是「巴菲特的布局说明苹果已成熟」(Warren Buffett Stake Suggests Apple Is All Grown Up),为《商业周刊》、《CMONEY》专栏作家。

  着有《每年10分钟,让你的薪水变活钱》《你没学到的巴菲特:股神默默在做的事》《华尔街操盘手给年轻人的15堂理财课》等畅销书,曾名列博客来年度百大畅销书榜。

图书目录

推荐序  大道至简: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  安纳金
 
前言  你有自己的投资哲学吗?
 
第1章    观念与风险

1-1 谁需要理财教育?
1-2 建构自己的投资哲学
1-3 老张老王的故事
1-4 投资最大的风险就是「无知」
1-5 你的个性能让你投资成功吗?
        
第2章    投资的本质是什么?
2-1 价格波动的风险
2-2 股市投资的本质
2-3 与优秀的企业家同行
2-4 一亿男的体悟
2-5 资金最安全的所在
        
第3章    个人理财的迷思
3-1 迷思1:定存比股票安全?
3-2 迷思2:公债比股票安全?
3-3 迷思3:高收益,代表好投资?
3-4 迷思4:避开波动,就是安全的投资?
3-5 迷思5:风险越小,投资越容易成功吗?
3-6 迷思6:「停损」可增加绩效,立于不败之地?
3-7 迷思7:避免「套牢」,才有高投资报酬率?
3-8 迷思8:高额报酬才能致富?
3-9 迷思9:要等到最安全的时机再进场吗?
3-10迷思10:在完美的时机进出,就能避免亏损吗?
3-11迷思11:股市屡创新高,是崩盘前的讯号吗
3-12迷思12:「交易者」的获利,比「投资者」更高?
3-13迷思13:投资股票就像在赌博吗?
 
第4章    国家理财的迷思
4-1 万能好还是效能好?
4-2 为何美股总能浴火重生,台股能吗?
4-3 台湾的瘦鹅只能拔一根毛,为何老美的肥鹅可拔一堆毛?
4-4 台湾劳动基金为何坐在金山上哭泣?
4-5 台湾成为不自觉的经济殖民打工仔?
        
第5章    台湾的竞争优势是什么?
5-1 买错了的日本、被买走的南韩,台湾的优势在哪?
5-2 搁浅的四艘经济航空母舰
5-3 台湾能有第二家台积电吗?
        
第6章    建立退休金水库计画
6-1 救台湾经济最重要的一件事
6-2 如果台湾有「退休金水库」?
6-3 善用「退休金水库」,把台积电一张张买回来!
        
第7章    正确的投资工具和策略
7-1 为什么投资工具要选ETF?
7-2 为什么是ETF?一张图,胜过千万个理由
7-3 为什么要做资产配置?我如何设定投资配置比例?
        
第8章    劳退金自选,如何设计才安全?
8-1 退休金安全自选的策略:如何避开波动,亏损的风险
8-2 如何设计退休金安全自选的「管理阶段」?
        
第9章    沉睡的校务基金
9-1 四月的雨,带来五月的花:顶尖大学如何赚钱、如何用钱?
9-2 耶鲁校务基金给我的启示:如何提高校务基金的投资报酬?
9-3 绝对投资报酬,有多绝对?
        
第10章  给年轻人的致富之道
10-1 再论「第一桶金来自何方?」
10-2 延迟享乐,纪律存股,就算世界级股灾也不怕!
10-3 该买房还是租房?让第一桶金成为你的左右护法
        
第11章  超额报酬
11-1 简单的阿甘投资法+适度的危机入市
11-2 投资的甜蜜点
11-3 资产配置的「神龙摆尾」投资法
11-4 既防守又进攻的「神龙摆尾之2」投资法
11-5 追求超额报酬的代价
11-6 被遗忘的10万美元──我的实务操盘举例
        
第12章  给国家的领导者
12-1 解决劳退困境的关键──给现任总统的信
12-2 让人们看见自己的财富──给立法委员的信
12-3 政府偷走了劳工每人383万元?──给劳动部长的信
12-4 跳脱框架思考──给金管会主委的信
12-5 如何提升台湾金融产业竞争力?──给行政院长的信
12-6 日本明治维新为何能成功?──给赖清德前院长的信
12-7 少子化的预算从哪来?──给国民党总统候选人的信
12-8 「希望的脸庞」和「我们选择登月」──给朱立伦先生的信
12-9 台湾可以从巴菲特的浮存金学到什么?──给郭台铭先生的信
12-10 台湾版老张老王的故事──给柯文哲市长的信
12-11 贫富不均如何解决?──给张忠谋先生的信
12-12 台湾未来的转折点──给未来总统的信
 
尾语   重要的三件事──给所有读者的信
 
附录1  实务操盘举例银行对帐单
附录2 【范本】给立法委员的请愿书
 

 

图书序言

推荐序

大道至简: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

安纳金

 
  学习投资理财,有如习武,而武学的三个层次:「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在此书昭然若揭,其剖析内容对台湾投资人的嘉惠将既深且广。此书诚属我今年所阅览过的书籍中,最推荐给所有台湾人的一本投资理财大作!
 
  本书的前两章,探讨的是在投资理财之前首要建立的一些正确观念,这是一切投资的基础,若缺乏这些观念,即便原本有钱而最后亏光而黯然神伤者大有人在,经由这位资深华尔街操盘手的笔下娓娓道来,非常具有可看性,而这一句:「投资的本质和精神,是让全球一流的企业家为你干活。」堪称投资理财的核心认知,也是想依循长期投资典范获取最大回报的不二法门,而这两章也就是帮助读者们做到「见自己」。
 
  第三章和第四章探讨个人与国家理财的迷思,我认为此书对于每一道迷思所提出的见解,可谓针针见血、命中要害;第五章探讨台湾的竞争优势与第六章对于台湾应建立退休金水库计画,乃以全球宏观的大格局角度来检视您我所生长的台湾眼前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机会。第七章至第九章探讨资产配置,也是从制高点来检视个人和国家适切的投资方式,点出许多事背后的关键因素,比我们表面可看到的更重要,例如许多人以为是年轻人的低薪造成台湾的内需动能不足,却不深加思索低薪背后的根本因素是整体国家社会投资不足,如果能够试着以此书的角度来检视许多攸关我们个人、家庭、社会和国家所面对的种种决策,我们不仅可以增长智慧,更不随波逐流、人云亦云,进而洞察到一般人看不到的机会,这就是「见天地」。
 
  我很惊讶地看到书中第七章,作者是长期任职于主动式管理领域的华尔街操盘手,却提出ETF是一般民众进行个人理财的最佳工具选择,这绝非是主动式管理者向被动式管理低头的表现,而是与股神巴菲特站在同一立场,在他们经历了数十年的选股征战而成为少数赢家之后,深切了解一般散户投资人终究不易取得胜算的现实,油然而生对于社会大众们提出最良善而诚挚的忠告,这就是「见众生」的极致表现。
 
  而在此书的第十章至第十二章,具体的提出个人和国家理财的诸多建言,不仅兼具理性与感性,更能够大量引用深具说服力的统计数据,尤其是给台湾高阶领导人们的几封信,令人大开眼界、赞不绝口。我认为这几封信就是本书精华中的精华,极力推荐每一位台湾人都应该认真看待信中所提出的建言!
 
  作者的学识渊博、文笔清新流畅,此书虽属投资理财书籍,却旁征博引了许多历史典故以及人物轶事,跃然纸上读来颇有饱读万卷书、如沐春风的愉悦之感。此书是我今年所阅览过,最推荐给台湾投资人的一本书,真诚建议您为自己或与家人共读、并且长期持有。
 
  愿善良、纪律、智慧与你我同在!
 
  (本文作者为畅销书《一个投机者的告白实战书》、《高手的养成》、《散户的50道难题》 )
 

图书试读

前言 你有自己的投资哲学吗?
 
有位评论家说的好,资讯只是做决策的元素,懂大量的财经资讯,不代表你有好的决策,我认为现代人不缺资讯,缺的是如何将资讯是变成做决策的学问或系统方法,有了,你才能从「有知之士」,变「有识之士」。
 
这本书,比原先的预期出版晚了一年;一方面,是工作上碰到了前所未有的风暴;另一方面,故乡也有许多杂事缠身。初春回台,没打算开课,除了多日前己敲定,答应吴淡如在高雄的一堂课,但因读者的一封信而临时改变开了课,我在脸书上交代了这段缘由,称之「为爱朗读」。
 
一则读者的来讯
 
课的空档,趁机赶回台东处理些事,那天在罗东转车,月台候车时脸书跳出了一段陌生私讯如下。
 
阙老师您好:
 
我今年三十五岁,目前定存390万,活存82万,股票市值88万,但目前单身有女友,以后若跟女友结婚会在B城定居买房、买车,我薪水年薪110万。
 
从工作开始投资大约十年,虽然整体算起来没亏,但也没大赚,顶多10万以内而已,报酬率不怎么样,看过很多投资的书籍或参与讲座,像AAA、BBB、CCC、DDD、EEE、FFF、GGG……等等,感觉像是看了很多派别的武功,但总是没真正找到、发展自己的武功。
 
想问阙老师,我现在的资金符合你明天初阶的课程对象吗?若上课一定要发表自己的投资经验、想法吗?因为我不擅长在大众面前说话,谢谢老师回覆。
 
想飞敬上
 
车上望着窗外,飞驰而过的风景,思绪飞扬,把这几年和读者陆续互动的记忆开始倒带,我这几年写书后的疑惑,开始有了答案。刚开始,写书后的系列演讲,让我警觉到总有个地方不对劲,书上不是已经交代得很清楚了吗,怎么还有那么多的疑惑呢?
 
我第一本书《每年10分钟,让你的薪水变活钱》的核心重点就是当年让我一眼目睹,阅后有感悟的致富地图,为了避免读者抓不到重点,我还特地强调了「假传一本书,真传一句话」,直指书中的「阿甘投资法」。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朴实,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故弄玄虚的表达,读起来就像在和一位过来人聊天。我尤其喜欢书中那些充满智慧的“小插曲”,它们用最简单的方式,揭示了最深刻的道理。比如,关于“时间的朋友”的论述,让我深刻理解了复利的魔力,也认识到早期规划的重要性。这本书并没有承诺让你一夜暴富,而是强调通过长期坚持和理性决策,最终实现财务自由。它鼓励我从小处着手,从改变一个小习惯开始,比如延迟满足,或者为每一个非必要支出设定一个“冷静期”。我发现,原来积累退休金并不需要多么高深的知识,而是需要一份耐心和一份坚持。这本书让我对自己的财务未来充满了希望,也让我愿意去尝试那些我以前认为不可能实现的目标。它就像一本生活的说明书,教会我如何更有效地管理自己的财富,从而更好地享受生活。

评分

我一直认为,理财是一门玄学,充满了各种我无法理解的公式和术语。但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它以一种非常温和、循序渐进的方式,带领我一步步走进“为什么退休金会有差异”的迷宫。书中并没有直接给出“标准答案”,而是通过引导读者进行自我反思,去发现问题根源。我特别欣赏作者的提问方式,那些问题直击人心,迫使我停下来,认真思考自己的财务现状。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退休金不如别人,不是因为我们能力不足,而是因为我们缺乏系统的规划和正确的认知。它就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不会直接告诉你答案,而是让你自己去探索,去领悟。我开始尝试书中的一些小练习,比如记录自己的每一笔开销,分析每一笔投资的风险与回报。这些看似微小的改变,却让我对自己的财务状况有了前所未有的清晰认识。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退休金,更是关于如何拥有一个更富足、更安心的未来。

评分

我一直对“为什么别人的退休金总是比我多”这个问题感到困惑,总觉得背后有什么我不知道的“秘密”。这本书以一种非常巧妙的方式,将这些“秘密”一一揭开。作者并没有罗列一大堆数据和图表,而是通过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展示了不同人群在退休金积累上的差异。我从中看到了很多人性化的细节,比如关于“延迟满足”的探讨,以及“风险偏好”的分析,这些都让我觉得非常有共鸣。这本书让我明白,退休金的多少,不仅仅是收入问题,更是观念和策略问题。它鼓励我积极主动地去了解自己的财务状况,去学习适合自己的理财方法,而不是被动地等待。我开始对一些曾经被我忽略的投资机会产生了兴趣,也对如何更有效地管理我的日常开销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本书让我不再对未来感到焦虑,而是充满信心地去规划我的退休生活,去享受我应得的丰厚回报。

评分

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原来退休金的差距并非不可逾越,很多时候源于我们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上的差异。作者巧妙地将那些看似复杂难懂的财务概念,转化成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和 relatable 的情境,让我能够感同身受。这本书没有给我灌输任何高深的投资理论,而是更侧重于从生活的细枝末节入手,分析那些可能导致退休金“缩水”的常见误区。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机会成本”的阐述,作者用一个简单的例子说明了,我们每一次看似微小的放弃,都可能在未来累积成巨大的损失。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朋友,在耳边低语,提醒你那些被你忽略的潜在风险,同时也指引你发现那些不期而遇的财富机遇。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消费模式,思考哪些支出是真正必要的,哪些又是可以削减的。这本书让我明白,理财并非遥不可及,它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对未来的负责任。我现在对如何规划我的退休生活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不再感到茫然无措,而是充满信心去付诸实践。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非常有吸引力,简约却不失力量感,那个醒目的问句直接抓住了我的眼球。我最近也在思考退休规划的问题,市面上关于理财的书籍琳琅满目,但很多都过于专业化,看得人一头雾水。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更接地气、更实用的建议,帮助我理解为什么有些人似乎轻轻松松就能积累丰厚的退休金,而我却总是感觉离目标遥不可及。我特别关注那些可能被我们忽略的细节,比如日常消费习惯对长期储蓄的影响,或者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投资机会。我希望这本书能揭示那些隐藏在“别人”的退休金之下的秘密,不是炫耀式的成功案例,而是真正可操作的策略。我期待作者能用一种易于理解的方式,深入浅出地剖析这个问题,让我这个对金融领域不算特别精通的普通读者也能有所收获。尤其是在当前经济形势不确定的情况下,如何安全有效地让自己的财富增值,为未来做好准备,是每个人都迫切需要解答的疑问。这本书的标题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心中对未来财务状况的担忧,也点燃了我想要改变现状的决心。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