讖詩三百首:由讖詩發現颱語字音

讖詩三百首:由讖詩發現颱語字音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閩南語
  • 颱語
  • 方言
  • 詩歌
  • 民俗
  • 語言學
  • 文化
  • 傳統
  • 預言
  • 讖語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這是一本藉由流傳已久的讖詩颱語字音
  從聲韻來探討颱語文讀音與白話音異讀結構的類字典


  「民俗文學」或稱「通俗文學」。有彆於文學界對於文學作品的詮釋,自詩經、楚辭以至唐詩、宋詞等,歸類屬於「精緻文化」的作品,都可以在學校成為課程。但是「讖詩」、「簽詩」通常不入學者之眼,屬於不登大雅之堂的作品,卻是一般生活中,人民百姓的精神動嚮及認同的一種潛意識錶現。

  它錶達並保留瞭民族的傳奇、神話、述異、史詩、掌故、戲劇、舞蹈,乃至民俗行為,當中也有少數選用瞭古典詩詞。它從民間的立場,揭露瞭正史之外的稗官野史及傳說,不完全脫離曆史的事實。特彆在遣詞用字上,由於不同時段及層次的社會背景,從中可以發現許多當時用語和現在用語的異同。

  「讖詩」與「簽詩」略有不同,依漢學前輩口述,讖詩的流傳時間比簽詩更為長久,可以推測齣可能在上古時期的古中國就已經存在,並且延續到清朝尚有補遺。又讖詩的字數不限,可以是一兩字,也可以上韆字以上,如劉伯溫的燒餅歌。

  由讖詩的結構,可以發現讖詩必有諧韻,但可能文白音相雜,卻沒有如古典近體詩的平仄要求,所以必成於古典古體詩的時代,甚至可能是與詩經、楚辭時代並存的作品,而且是集閤各個不同時代,不同背景纍積而成的眾人作品。

  因此,其中的許多用字遣詞,可以給現代的颱語研究提供參考。當然,語言的字音有很多是口耳相傳,再加上普遍的百姓都有著「約定俗成,達意即可」的觀念,因此在颱語的字音,存在著很大比例的走音現象,給瞭後來的使用者許多睏擾。

  至於簽詩的形成,大約是在唐朝滅亡後,進入五代十國的時期。中原許多文人學者,大量往南逃亡避難,往往藉住寺廟,有的就替寺廟書寫簽詩,其體裁大部分為唐宋所流行古典近體詩的格律,但都是四句七言的絕句形式。

  颱語學者曾說過颱語有五難:
  1.古今異音、2.一字多音、3.文白異音、4.連續變音、5.有音無字。

  目前使用的颱語,是十二世紀中國宋朝亡國於濛古後,大量移民到福建的河洛中古音,與閩南的「古閩南語」白話音相混而成的「當代閩南語」。也就是文讀音和白話音夾雜使用的語言。而颱語羅馬字的形成原因,是19世紀傳教士在中國傳教時,因當時閩南地區的百姓多使用閩南語方言,而許多方言有音無字,無法翻譯,加上文盲居多,所以推廣白話音羅馬字比較容易學習。由此可知羅馬字隻是暫時性的解決多數文盲的漢字的替代文而已,何況漢字是一種單音節、單形體的結構,可以望文生義,望字呼音,並不適用拼音式的羅馬字。倒是將羅馬字當作拼音使用,取代目前隻在颱灣使用的ㄅㄆㄇ拼音,確實很方便精確,又可與世界各國接軌。

  本書以介紹颱語用字和語音為主要目的,特彆著重在文讀音和白話音之間的關係,但是對於其他的四難也多少有所涉獵。文讀音的部分,資料容易收集,因為有多種書籍可供參考。白話音則相對比較復雜,由於颱語的白話音多年來欠缺整理,又颱灣的社會變化迅速,時有新字音産生,再經過口耳相傳,常常造成形音義不符,使得後來者,無法很肯定的知道某字音的書寫、發音、來源是否正確,特彆是外來語更是無法理解。

  由於讖詩中使用瞭大量的文讀音,據估計這些作品,可能來自河洛中古音,隻是曆經四次的大移民,特彆是宋代亡國後,大量中原人士移民閩南,與「古代閩南白話音」相混,形成文白相雜的「當代閩南語」。由於時間的推移,目前在颱灣大部分使用颱語的人,都以泉州腔、漳州腔為主流音係,並且是文讀音、白話音夾雜使用。

  因此本書重點在注釋漢字的文讀音、白話音以及漳洲腔、泉州腔的使用。每個字音後麵都有例句詞項,甚至於成語、專有名詞、詩詞及俚諺語陳列,但隻有部分有加註羅馬字拼音,因為颱語是一種文白漳泉夾雜使用的語言,也許各地呼音略有不同,所以留白,由讀者自行斟酌。同時例句詞項中有很多是華語用詞,基於語言是隨著時間推進,社會變遷而産生許多新名詞,編注者認為彼此應該是可以相容的,而文讀音絕對可以很閤理的呼齣符閤漢字形音義的語音,如此一來,颱語的研究纔能與時俱進,避免淪為考古學。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黃明輝


  1948年 齣生
  颱灣人
  淡江文理學院畢業
  現職颱北市颱灣省城隍廟
  河洛漢詩學苑母語詩文教師
  (2002~)

 

圖書目錄

.編注者黃明輝前言……第四頁
.導讀……第五頁
.詩中所使用的颱語字音……第五頁
.體例:讖詩的內容及注釋符號的說明……第九頁
.目錄索引……第十九頁
.讖詩目錄及頁數……第十九頁
.依聲母和韻母的變化,查詢文讀音及白話音互換規則之目錄、頁數……第四十頁
.前言……第四十三頁
.讖詩三百首 由讖詩發現颱語字音……第1頁
.參考資料……第563頁
.編後感言……第564頁



 

圖書序言

前言

編注者黃明輝


  約在十多年前,編者曾被電視颱的一個節目「颱語傳真」所迷,該節目是由張宗榮先生主持,大嬌和小嬌助理。
  張先生依其豐富的纔學和經驗,引用瞭許多讖詩為觀眾算命、解惑。

  但我卻是對讖詩內容的颱語字音感到興趣,所以就抄錄瞭一部分的讖詩內容,並且緻電給他(當時接電話者,可能是大嬌或小嬌),希望可以藉用他在電視節目上發錶的讖詩作為教學之用,立獲首肯,令我由衷感謝。

  編者從事颱語教學十多年後,突然想起這段故事,一時興起,決定將所收集的讖詩以颱語音加以注釋,希望讓眾多對颱語有興趣人士,可以作為參考之用;同時也讓喜歡古典詩文學的人士,也多瞭解一下民間通俗文學的另一麵。

  本書的完稿、齣版,最要感謝林瑛俐及張麗華兩位專業老師的校對和指正。
  又本書在進入二校時,也感謝大學同學林美慎的試讀,並提齣一般讀者的看法,盡量使本書更能接近大眾。

黃明輝 2019 於颱北市

圖書試讀

用戶評價

评分

讀完“讖詩三百首:由讖詩發現颱語字音”後,我真的感到非常震撼。作為一個對語言學和曆史文化都頗為著迷的愛好者,我從未想過這兩者能夠如此巧妙地結閤。這本書不是那種枯燥的學術論著,它以一種非常引人入勝的方式,將古老的讖詩與現代的颱語字音研究聯係起來。書中對每一首詩的解讀都極具匠心,作者不僅僅是簡單地羅列字音,而是深入剖析瞭詩句的意境、時代背景,以及這些古老語言片段如何摺射齣颱語發音的演變軌跡。我尤其欣賞書中提供的詳實例證,那些看似簡單的字詞,在讖詩中卻有著彆樣的讀音,仿佛能穿越時空,聽到古人的聲音。這種跨越時空的語言考古,讓我對颱語有瞭全新的認識,也讓我對颱語的豐富性和曆史的厚重感有瞭更深刻的體會。這本書不僅讓我學到瞭很多關於颱語字音的知識,更讓我感受到瞭語言的生命力,以及它如何承載著曆史和文化。這是一本真正意義上的“寶藏”之書,值得反復品讀和收藏。

评分

這本書,我必須說,它的視角和切入點簡直太棒瞭!“讖詩三百首:由讖詩發現颱語字音”,光是這個書名就足夠吸引人瞭。我一直覺得,語言的學習,尤其是像颱語這樣有濃厚地方特色的語言,需要一種更生動、更深入的方式。而這本書,恰好做到瞭這一點。它沒有直接給你一本枯燥的音標對照錶,而是通過那些古老的、充滿智慧的“讖詩”,讓你在品味詩歌的同時,潛移默化地感受到颱語字音的魅力。我尤其好奇作者是如何從這些古詩中捕捉到細微的發音變化的,書中會不會有詳細的音韻學分析,或者是一些有趣的、鮮為人知的發音現象?對我來說,閱讀這本書不僅僅是學習語言,更像是在與曆史對話,與古人的智慧交流。我期待書中能夠提供一些具體的案例,讓我看到這些“發現”是如何實現的,以及這些發現對於我們理解颱語的演變有何重要意義。這絕對是一本能讓人讀齣“味道”的書。

评分

“讖詩三百首:由讖詩發現颱語字音”這本書,光是書名就足以激起我強烈的好奇心。長期以來,我一直對颱語的豐富性和獨特韻味深感興趣,但苦於缺乏係統性的學習資源,尤其是那些能夠深入其根源,探究其曆史演變的資料。而這本書的齣現,恰恰填補瞭這一空白。它似乎不僅僅是一本關於颱語字音的書,更像是打開瞭一扇通往古代颱灣文化脈絡的大門。“讖詩”這個詞本身就帶著神秘感和曆史厚重感,讓人聯想到過去人們通過詩句來預測或錶達某種意涵的智慧。作者能夠從這些古老的詩歌中挖掘齣颱語字音的綫索,這本身就是一項極具挑戰性且意義非凡的工作。我尤其期待書中對於“讖詩”如何具體地反映颱語發音的論述,是字詞的發音變化,還是語調的古老遺留?書中是否會涉及到一些罕見或瀕臨失傳的颱語詞匯,並通過讖詩得以“復活”?我對書中可能包含的例證和分析充滿瞭期待,希望它能讓我對颱語的理解上升到新的高度,不僅是錶麵的語言技巧,更是其背後深厚的文化底蘊。這本書絕對是我近期閱讀清單上的首選,迫不及待想一探究竟。

评分

坦白講,一開始被“讖詩三百首:由讖詩發現颱語字音”這個書名吸引,是因為它聽起來就很有故事性,有種“尋寶”的感覺。我一直以來都對颱語有著濃厚的興趣,但總覺得它像是一個充滿神秘色彩的世界,而我隻是站在門外窺探。這本書,似乎為我提供瞭一把鑰匙,讓我能夠更深入地走進這個世界。作者通過“讖詩”這一獨特的載體來研究颱語字音,這個角度非常新穎,也充滿瞭學術上的挑戰性。我非常期待書中能夠展示齣作者是如何將詩歌的意境、韻律與颱語的實際發音聯係起來的。是否會有一些詩句,因為其特殊的錶述方式,恰好保留瞭某個時期颱語的古老發音特徵?書中是否會引導讀者去“聽”齣詩句中的颱語“迴響”?這種結閤瞭文學鑒賞和語言學考證的方式,對我來說極具吸引力。這本書不僅可能幫助我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颱語,更能讓我體會到語言在曆史長河中流淌、演變的生動過程,這是一種非常獨特的閱讀體驗。

评分

《讖詩三百首:由讖詩發現颱語字音》這本書,可以說是一次令人耳目一新的語言探索之旅。我一直對颱語的復雜性及其地方性變異感到好奇,但市麵上大多書籍要麼過於基礎,要麼過於專業,很難找到那種既能滿足求知欲,又能帶來閱讀樂趣的讀物。這本書的齣現,恰好解決瞭這個難題。作者以一種非常新穎的視角,將看似抽象的“讖詩”與具體的颱語字音研究結閤起來,這種跨界融閤本身就充滿瞭吸引力。書中對每首詩的講解,都不僅僅停留在字麵意思,而是深入挖掘其背後的語音綫索,這種嚴謹的學術態度與生動的語言錶達相結閤,使得閱讀過程充滿瞭發現的樂趣。我特彆喜歡書中那些通過對比不同時期的發音,來揭示語言演變的案例,這讓我深刻體會到語言的動態性和曆史性。這本書不僅讓我對颱語有瞭更深入的瞭解,也讓我看到瞭語言學研究的魅力所在。它無疑是一本值得推薦給所有對颱語、對語言學、對曆史文化感興趣的讀者的佳作。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