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鵝絨革命、兩德統一、烏剋蘭人民運動、歐洲共産主義終結
1989是奇蹟之年,也是轉變之年,變革的力量,讓多元的歐洲煥然重生
2015年萊比錫書展奬非小說類大奬、德國艾伯特基金會年度政治類選書
專文導讀 作傢蔡慶樺
Courant書係選書人 作傢楊照
伍碧雯(國立颱北大學曆史學係副教授)
李顯峰(國立颱灣大學經濟學係兼任副教授)
洪德欽(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研究員兼副所長)--聯名推薦
不管是語言能力、學術訓練或個人經曆,這位「入戲的觀眾」都是寫作這本書的極佳人選。再加上,其介於研究者與見證者之間的敘述舉重若輕,雖有不少政治經濟學術語,但易讀性高,顯見其功力。──作傢蔡慶樺
想瞭解歐洲近代衝突的讀者,都應該看這本書。──萊比錫書展大奬評語
在他的這本「令人驚嘆的書」裏,作者以全歐洲的視角破天荒地對舊大陸上的新秩序,提齣瞭一套全麵性的曆史分析。他揭開瞭許多關於「一九八九」的神話,為新自由主義秩序做瞭第一次的總結。──《南德意誌報》彥斯・比斯基(Jens Bisky)
一九八九年,近代歐洲新方嚮的轉捩點
▍兩德統一扭轉柏林,轉型成就德國新的政治生態。
▍蘇聯改革失利與嚴重的通貨膨脹,開始對下層人民實行更進一步的緊縮政策。
▍波蘭國會大選,終結歐洲共産主義,是東歐民主化的起點。
▍捷剋發生反共産黨統治天鵝絨革命,朝嚮民主化國傢發展。
▍烏剋蘭人民運動成立,爭取改革運動。
本書作者菲利浦・泰爾,根據親身經曆為讀者詳細地描述瞭自一九八九年以來的歐洲曆史。一九八九年十一月柏林圍牆倒下後,一場遍及整個歐洲大陸的大規模實驗也跟著展開。在短短幾年中,前「東方集團」國傢走嚮新自由主義的體製,政權也服膺於私有化與自由化。轉型造就瞭贏傢與輸傢。俄國落入一場經濟混亂,總統普丁趁勢建立瞭他的威權政府。波蘭、捷剋與烏剋蘭等國則勵精圖治,如今更成為歐盟的成員國。有彆於華沙與其他的首都發展成為新興都市,鄉村地區卻是日益貧睏。
在本書中,作者以敘事的方式,為讀者講述瞭這些轉變的細節。他錶示,自由化和私有化的深刻的影響瞭東歐各國,此外,經濟「休剋療法」並非歐洲經濟增長的基礎,人力資本和基礎性的轉型纔是經濟成功與失敗的決定性因素。與此同時,作者也闡述瞭西方資本主義如何對東歐進行「重塑」、西歐新自由主義改革的步伐和範圍,以及二○○八年後全球性金融危機對東歐、西歐産生的各種影響等問題。
參考文獻
謝詞
註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