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之旅【新版】

发现之旅【新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原文作者: Tony Rice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出航!十场大自然的魔幻旅程,敲开人类历史的艺术宝库!

  横跨三世纪、三大洋,地理大发现后的300年间,
  史上最动人的10场发现自然之旅!

  ●大人小孩都为之疯狂的牛奶巧克力,和创办大英博物馆有何关联?
  ●热爱虫虫、勇闯南美洲的画家梅里安,如何用她的水彩画惊艳十八世纪科学界?
  ●举世闻名的库克船长,三度南下太平洋,曾经差点把船开进南极?
  ●是怎么样的因缘际会,让达尔文踏上小猎犬号,进而提出摇撼旧世界思想的「演化论」?
  ●你知道伦敦自然史博物馆里,有n个玻璃标本罐已经放超过一百年了吗?

  《发现之旅》是一部迷人的视觉记录,精选17~19世纪间,人类史上最重要的10次自然考察探险故事。探险家的足迹跨遍全球,他们探索雨林、荒漠,直抵深海,以精细入微的彩笔描刻万物倩影,记述芸芸众生。本书介绍这些伟大冒险故事与科学发现,其中蒐集的数百幅艺术品,均来自伦敦自然史博物馆的丰沛馆藏。

  伦敦自然史博物馆于1881年落成,已成立将近140年,馆内收藏有五十万件艺术品,超过一万册文献资料,自然史标本收藏更高达六千八百万件,其中也包括许多罕见的古卷宗。这些历史记录兼具学术与艺术价值,无疑是自然科学领域最珍贵的宝库,本书蒐集的伦敦自然史博物馆中数百幅藏品,囊括了这10次壮阔旅行的记录。这些三个世纪以前的精美艺术品及素描、照片资料等,都是自然科学领域最伟大的收藏,浓缩进本书的精致图面与详实解说,更是连结人类历史与自然奇景的精彩旅程!

本书特色

  ●全彩精致印刷,完整收录数百张英国伦敦自然史博物馆精美艺术作品!
  ●新版选用质感美术纸搭配全新设计封面,品读与珍藏皆是不二选择。
  ●荣获行政院新闻局「第33次中小学生优良课外读物」推介(科学类)(国中适读)。
  ●审订推荐: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生物学组主任/黄文山博士、生物学组研究员/杨宗愈博士。

科学界、教育界专家倾心推荐

  「读者会像过去一代代的科学家与历史学家一样,深深地为这些故事与图像着迷,从中获得许多阅读乐趣。」──麦可‧迪克森(英国伦敦自然史博物馆馆长)

  「这本让人着迷的书,考量到历史记录所具有的主观特质,据此做了一些修正,让读者能认识那些人类活动的失落环节,了解到这些活动也是演化过程的一部份。……能够与这些历史伟人一起遨游世界,真的是很棒的一件事!」──大卫‧贝拉米(英国着名植物学家、畅销书作者、电视节目主持人)

  「这本书实在很难让人(剪)刀下留情,它太美了,几乎每张素描画作都在低语诉说:「将我剪下来,贴在墙上吧!」──英国《地理季刊》

  「来自「伦敦自然史博物馆」的数百张自然素描艺术作品,是大自然爱好者不容错过的视觉飨宴。」──《今日美国》

  「以令人醉心的图片与文字,映现史上10场最壮阔的探索自然之旅。」──英国《好书指南》

  「……本书收录大量的自然素描画作,其中有许多甚至是第一次面世。这些画作出自17世纪以降许多自然史学者兼艺术家之手,这是他们当时用来记录发现物种的方式。……相信对科学、地理学、历史、艺术领域的学子而言,这会是非常好的读物,本书最重要的贡献是,它让我们看见艺术家们是如何在无比艰困恶劣的环境下,为科学献出动人才华,开启了西方人对新世界的视野。」──美国《学校图书馆期刊》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东尼.莱斯 (Tony Rice)


  英国利物浦大学海洋生物学博士。曾任伦敦自然史博物馆甲壳类动物馆馆长,在海洋科学研究上,曾带领自然环境研究委员会深海生物研究所长达26年。现专注于写书,也是着名的海洋环境顾问。

译者简介

林洁盈


  台湾大学动物学学士,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博物馆学硕士。先后在大不列颠与靴子国度过青春岁月,现为专职译者兼主妇。
  译有《重返蓝色星球》(好读)、《法式料理圣经》(商务)、《Eataly义大利饮食圣经》(积木)
 

图书目录

●推荐序
●前言
●序论
●大自然的艺术

【第一章】航向牙买加/汉斯.史隆爵士
【第二章】探索钖兰/保罗.贺曼、约翰.吉迪恩.洛顿、彼得.迪贝维尔
【第三章】居游苏利南/玛莉亚.希比拉.梅里安
【第四章】漫游北美洲/威廉.巴特兰
【第五章】横跨太平洋/詹姆斯.库克、约瑟夫.班克斯爵士、悉尼.帕金森
【第六章】回到南太平洋/詹姆斯.库克、约翰.佛斯特、乔治.佛斯特
【第七章】勘测澳大利亚/马修.弗林德斯、斐迪南.鲍尔
【第八章】小猎犬号航行/查尔斯.达尔文
【第九章】深入亚马逊雨林/阿弗雷德.罗素.华莱士、亨利.华特.贝兹
【第十章】深海探测/挑战者号探险

●后话
●传记精粹
●参考书目
●索引、谢辞、图像版权

图书序言

第一章  航向牙买加(1687~1689
 
汉斯.史隆爵士
 
牛奶巧克力爱好者大概无法马上明白,让他们为之疯狂的巧克力,和大英博物馆的创建有何关联。巧克力与大英博物馆的奇特关联,在一位年轻的爱尔兰医师身上;这位医师是位新教徒,在十七世纪末的伦敦,开始了他长久且杰出的行医生涯。1687年,汉斯.史隆年届二十七岁之际,已是位声誉卓越的医师,在伦敦医界与科学界打下稳固的根基。
 
不论从政治、宗教、尤其是哲学的角度来看,史隆都生活在一个动盪的世界。当时有许多学者仍然深信,对待自然世界的「正确」手段应该是完全超然且假设性的,而此种信仰,导致人们在诠释包括动植物在内的自然现象时,往往基于想像而非事实。结果,大多数的自然史出版品,每每以旅人在异世界马虎且欠缺严谨态度的观察作为根据,处处充斥着饶富幻想的无稽之谈。不过,在史隆出生的1660年,以「推广自然知识」为使命,往后更成为全世界最受敬重之科学性学会的英国皇家学会,就此成立了。
 
皇家学会所秉持的精神,在于本着仔细观察与演绎推理的态度来研究大自然。这种理性态度的推手,是两位革命思想家,一是被尊称为英国自然史之父的约翰.雷(1627~1705),另一是身兼医师与哲学家的约翰.洛克(1632~1704),他们都是史隆的好友。这些科学「新鲜人」轻易就接受了当时的标准宗教观点,亦即上帝创造了世界与生存其间的动植物,万物永恆不变的概念;然而,他们同时也将自然现象的详细观察、记录与诠释,视为一种合情合理且值得从事的追寻。史隆坚定地追随此般思潮,并于1685年获选为皇家学会会员。
 
史隆对于目前所谓科学的每一个层面,从物理学、化学到地质学、古生物学以至于自然史,都极感兴趣,不过让他最投入、最始终不渝的却是植物学。这并不令人意外,因为十七世纪的医学与「药用植物」研究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大部份的药都来自药草。早在1673年,英国药剂师学会便创设了伦敦切尔西药用植物园,史隆对植物学的兴趣,就是在他于这间植物园从事研究的时期受到启蒙;史隆与伦敦切尔西药用植物园有极深厚的渊源,后来这间植物园更因为史隆的金援而免于关闭的命运。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