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樹枝(11):使徒行傳-腓立比書

杏樹枝(11):使徒行傳-腓立比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聖經
  • 新約
  • 使徒行傳
  • 腓立比書
  • 基督教
  • 信仰
  • 靈修
  • 聖徒
  • 福音
  • 保羅書信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讀經讀到纍瞭嗎?
  看過經文瞭卻總是抓不到分享的點?
  杏樹枝係列分享,提供你新的選擇。


  文宣處組織瞭杏樹枝專欄小組,針對聖經的每一章做讀經分享,預計讓整本聖經都的每一章都有一個分享。

  即使是同一章節,在不同的時候讀起,也有不同時候的感動,不論是個人閱讀、傢庭聚會、團契分享、讀書會,都可以使用本書做為您陪讀的參考,內有全彩小插圖,以及逐章名詞小註解。讓你在此遇見1189個美好分享。
杏樹枝(12):提摩太前書-約翰一、二、三書 一捲跨越時代的牧者心聲與信仰根基的堅固 編者按: “杏樹枝”係列旨在深入挖掘《聖經》文本中那些鮮活的、具有實踐指導意義的教導。不同於純粹的曆史敘事或神學思辨,本捲聚焦於初代教會早期,使徒保羅(或其繼承者)對年輕一代領袖的諄諄教誨,以及對初期信徒群體在異端、道德挑戰和信仰持守方麵所提供的具體指引。本書收錄的六捲書信——提摩太前書、提摩太後書、提多書、約翰一書、約翰二書和約翰三書——共同構成瞭一幅關於教會治理、個人敬虔、真理辨識和愛心實踐的宏偉藍圖。 --- 第一部分:牧者對年輕同工的殷切囑托 (提摩太前後書與提多書) 使徒保羅在晚年,麵臨著教會內部權柄的傳承與外部異教思潮的侵蝕。他寫給提摩太和提多的書信,如同老一輩工匠交給學徒的珍貴工具箱,細緻地指明瞭信仰群體應當如何持守純正的教義,如何建立有序的結構,以及如何活齣與福音相稱的品格。 1. 提摩太前書:教會的組織與教義的純淨 本書是建立健康教會的藍圖。保羅開篇即強調教義的重要性——這是維護信仰邊界的首要任務。書中詳細闡述瞭信徒在教會中的身份,特彆是對禱告的規範,強調“男人舉手禱告,不抱不怒”的莊重性。 更核心的部分在於教會的職分。保羅清晰界定瞭“監督”(或長老)和“執事”的資格要求。這些要求不僅僅是道德上的高標準,更是為瞭確保領袖能夠以身作則,忠心教導。監督必須“善於教導”,能夠抵擋異端,治理好自己的傢;執事則需“按著證據考驗”,證明其無可指摘。 此外,書中預言瞭“離棄真道”的末世光景,指齣將有“迷惑人的鬼魔的道理”齣現,強調瞭健康的教導(“閤乎真道的話語”)是抵禦這些屬靈病毒的唯一良藥。這對於身處信息爆炸時代的今日教會,依然具有極強的警示意義。 2. 提摩太後書:患難中的堅忍與忠誠 這是保羅寫給提摩太的“絕筆”之作,充滿瞭英雄遲暮卻鬥誌昂揚的激情。相較於提摩太前書的建製,提摩太後書更側重於忍耐與傳承。保羅坦言自己“成瞭祭物被獻上,離世的時候到瞭”,但他鼓勵提摩太要像“好兵”一樣,不被世俗事務纏身,專心效法那“無僞之信”的榜樣——保羅的祖母羅以和母親友妮基。 本書教導瞭如何“為真道打那美好的仗”。重點包括: 神話語的功用: “聖經都是神所默示的,於教訓、督責、歸正、使人學義都是有益的,叫屬神的人得以完全,預備行各樣的善事。”這是對聖經權威最堅定的宣告。 忠心的榜樣: 提到像腓吉路和黑摩其尼那樣逃避世事的人,以及像阿尼色弗那樣在患難中給予保羅實際幫助的人。 末世的艱難: 預言人將“愛自己、貪財、自誇、狂傲”,拒絕真理,轉嚮虛妄的迷信。 保羅的最終囑托是:“務要傳道,無論得時不得時,總要專心,並用百般的忍耐,教訓人。” 這句話成為曆代宣教士和牧者麵對冷漠與逼迫時的戰鬥口號。 3. 提多書:在混亂中建立秩序的實用指南 提多被留在革哩底島,一個以“革哩底人都是說謊話的,是相咬的畜類,好吃懶做”著稱的地方。因此,提多書更像是一本實地操作手冊,側重於在復雜的文化環境中,如何迅速建立起堅固的教會結構。 保羅再次強調瞭長老的選立標準,並細緻地為不同年齡、性彆的人群劃定瞭各自的職責: 老年男子:應當自守、端莊、有節製,在信心、愛心、忍耐上作健全的榜樣。 老年婦女:要作服侍的老師,教導年輕婦人敬愛丈夫、愛兒女、溫柔、端莊、治傢有方。 年輕男子:要謙遜,在凡事上都做正直的榜樣。 最獨特的是,保羅教導信徒要期待基督的再來,並藉著這種盼望,活齣與福音相稱的生活,不做任何惡事,反而要熱心行善。這錶明瞭盼望並非逃避現實,而是積極改變現實的動力。 --- 第二部分:使徒約翰對生命本質的深刻洞察 (約翰一、二、三書) 約翰的書信是《新約》中最強調“愛”與“光”的篇章,它們是寫給那些身處初期分裂與否認基督道成肉身之異端的信徒的。約翰的文字簡潔有力,直擊信仰的核心——我們是否在基督裏? 4. 約翰一書:從生命經驗中確認救恩 約翰一書的寫作目的極為明確:叫信徒“知道自己有永生”。他深知,當異端分子散播懷疑時,信徒需要確據,而不是空洞的安慰。他為確立這種確據提供瞭三個關鍵的“記號”: 行在光明中(真理的見證): 承認自己的罪,並持續地在基督的真光下行走,而不是自欺說自己沒有罪。 活齣愛心(團契的見證): 真正的屬靈生命必然體現在對弟兄的愛上。約翰對比瞭“愛弟兄”與“恨弟兄”,前者是生命的明證,後者則錶明人仍舊在黑暗中。 持守真道(教義的見證): 約翰嚴厲斥責瞭否認耶穌是完全的人,也是完全的神(“道成瞭肉身”)的早期諾斯底主義傾嚮。凡是宣稱基督隻是“看起來像人”的,就是敵基督的靈。 本書的核心信息是:“上帝就是光,在他毫無黑暗”;“上帝是愛”。信徒的生命必須同步反映這兩種本質。 5. 約翰二書:在真理中彼此相愛 約翰二書篇幅最短,但針對性極強。它寫給一位“濛揀選的長老和她所愛的眾兒女”,主要關注的是在真理的界限內實踐愛心。 約翰對這位教會的贊許是,他們“按著真理而行”。隨後,他發齣瞭強烈的警告:不要接待那些不帶著基督真道教訓的人進入傢中。 在約翰的時代,“接待”意味著提供保護、資助和平颱。他擔心,若不加辨彆地接待那些否認基督道成肉身的人,就等於“分享他們所做的惡事”。這並不是鼓勵冷漠,而是提醒信徒,真正的愛必須建立在對神話語的忠誠之上。愛不能淩駕於真理之上。 6. 約翰三書:支持真理的使者 這是《聖經》中最個人化的書信,寫給一位名叫該猶的信徒。約翰稱贊該猶的“忠心,照你盡心接待客旅,就是為眾聖徒效勞”。 該猶代錶瞭一種寶貴的教會品格:慷慨地接待和支持在福音事工中勞苦的人。 約翰藉此機會對比瞭兩個人: 該猶(榜樣): 積極主動,以愛心接待聖徒,並為福音的緣故付齣瞭實際的行動。 丟 trzech(反麵教材): 他“愛做首位”,拒絕接待使徒和弟兄,錶現齣驕傲和排他性。 約翰三書教導我們,支持那些為真理奔波的僕人,是衡量我們屬靈成熟度的重要標準。真正的屬靈生活,必然包含對服事者的支持和對傲慢的抵製。 --- 總結:信仰的實踐性與純潔性 《杏樹枝(12)》這六捲書信,如同一個完整教會在不同階段麵臨的挑戰和應對策略。從提摩太、提多麵對的治理和教義挑戰,到約翰麵對的身份確據和愛心實踐的拷問,無不指嚮一個核心:一個真正由神所建立的群體,其生命必須體現在清晰的教義、正直的品格、有序的結構,以及在真理基礎上的彼此相愛。 它們是初代教會留給後世所有牧者和信徒的,關於如何持守信仰根基、在患難中剛強站立的實用智慧。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杏樹枝專欄小組


  2013年開始,杏樹枝專欄小組是一群由基督徒所組成的,輪流寫著聖經每一章的讀經分享,幫助大傢讀經可以讀入到生活中。

圖書目錄

使徒行傳 8
1章 同心閤意恆切禱告 9
2章 主將得救的人天天加給他們 13
3章 信祂的名 15
4章 不能不說 17
5章 當仿效少年人 19
6章 從管理飯食走到公會的天使 21
7章 司提反最後的話 23
8章 聖靈的工作 26
9章 多加,愛的行動者 28
10章 人們需要主耶穌 30
11章 謙卑的爭辯 32
12章 雅各與彼得 35
13章 服事瞭他那一世的人 37
14章 屹立不搖的僕人 39
15章 具普世性的── 是宗族傳統?還是生命恩典? 44
16章 有意義與沒有意義的話 46
17章 聽道之後 49
18章 講解更加詳細 52
19章 必須去看看 55
20章 窗裏窗外 57
21章 視死如歸── 無懼地,走嚮祂! 60
22章 同語同理 62
23章 行事為人憑著良心 64
24章 保羅為自己辯護 66
25章 聖靈要指教你們當說的話 68
26章 每一次睏境,每一次萬幸! 71
27章 得救的指望 73
28章 米利大島上的見證 75

羅馬書 77
1章 大美 78
2章 心的割禮 80
3章 神的聖言交託他們 83
4章 人的盡頭就是神的起頭 85
5章 患難中的態度 88
6章 罪與恩 90
7章 要按著心靈的新樣服事主 92
8章 從奴僕到兒子 95
9章 窯匠與泥 98
10章 觸動你們的憤恨 100
11章 長久在神的恩慈裏 103
12章 獻上身體為活祭 105
13章 當順服掌權者 108
14章 愛與餐 112
15章 閤一114
16章 躲避這樣的人 117

哥林多前書 120
1章 傳揚「人所當作愚拙的道」 121
2章 屬靈的人講屬靈的事 123
3章 照自己的工夫, 得自己的賞賜 126
4章 判斷我的乃是主 128
5章 要自潔謹守 131
6章 為榮耀神而行 133
7章 基督徒的婚姻觀 135
8章 用愛心造就人 137
9章 保持最佳狀態 139
10章 行或不行 142
11章 服權柄勿結黨 145
12章 期許自己 148
13章 愛,不喜歡不義 150
14章 化妝的祝福 153
15章 不會再死的復活 155
16章 凡你們所作的, 都要憑愛心而行 157

哥林多後書 159
1章 憂慮,不必常在心上! 159
2章 彆帶著悲傷遇見彼此 161
3章 榮耀歸於神 164
4章 瓦器裏的寶貝 166
5章 帳棚之身 168
6章 勢不兩立 170
7章 好牧人的責備與安慰 173
8章 神眼中的均平 175
9章 是為瞭行善 177
10章 你們是看眼前嗎? 180
11章 靠主勇敢 182
12章 多誇自己的軟弱 184
13章 基督在你們身上不是軟弱的 186

加拉太書 189
1章 堅信唯一的福音 190
2章 看見自己,也看見彆人 193
3章 我們在基督裏 都成為一瞭 195
4章 兩等基督徒 197
5章 不再為奴 200
6章 當順著聖靈撒種 202

以弗所書 204
1章 照明心中的眼睛 205
2章 因為有禰,我不再孤單 208
3章 長闊高深 211
4章 成為神的薦信 213
5章 責備行這事的人 216
6章 事奉肉身的主人 219

腓立比書 222
1章 同心閤意興旺福音 223
2章 我,真的可以改變嗎? 225
3章 一決勝負 227
4章 思念這些事 230

圖書序言



  耶和華的話又臨到我說:「耶利米,你看見甚麼?」

  我說:「我看見一根杏樹枝。」

  耶和華對我說:「你看得不錯;因為我留意保守我的話,使得成就。」 (耶一11-12)

  在這一段神與耶利米生動活潑的對話中,我們看到瞭神巧妙地以一「雙關語」來開闊我們的思考與眼界,令人印象深刻。

  杏樹,希伯來文為「shaked」,是寒鼕之後,初春乍暖之時,首見開花的樹,杏花潔白,有展現更新生命之意涵,這過程需要留心觀察,用心思想,纔能瞭然於心,這樣的意義,正叫做「shoked」,當我們留心祂的話語,保守在祂道理中時,必然能堅信祂的恩慈,明白祂的旨意。

  庇哩亞人喜歡查考聖經,甘心領受,保羅稱許他們的聰慧賢明(徒十七11),我們也當用各樣的智慧,把基督的道理豐豐富富的存在心裏,反覆思想(西三16;路一29)。

  如同以西結先知將神所賜的書捲吃下,充滿肚腹,口中覺得其甜如蜜一般(結三1-3),我們若能多思想、咀嚼神的話,造就性必然極大,每個人有其不同的角度、觀點、環境,但主也樂意問我們:「你看見甚麼?」有思想,就會有看見,「我何等愛慕禰的律法,終日不住地思想……,我沒有偏離禰的典章,因為禰教訓瞭我;禰的言語在我上膛何等甘美,在我口中比蜜更甜!」(詩一一九97-103)。

  《聖靈》月刊自2012年起,開闢瞭「杏樹枝」專欄,由《創世記》起始,逐章分享靈糧,字數簡練,頗受好評,特彆值得一提的是,這專欄不是同一人執筆,她由不同作者、分彆從個人所領受的五餅二魚,奉獻齣來凡物公用,所以每一篇風格不同,筆觸各異,長短不一,文白不拘,第11冊是集結《使徒行傳》、《羅馬書》、《哥林多前後書》、《加拉太書》、《以弗所書》、《腓立比書》的篇章,共計89篇,匯集成冊,以饗讀者,以「杏樹枝係列」為叢書之名推介給諸兄姊,盼望造就層麵更廣,願一切榮耀歸於主聖名之下,阿們。

圖書試讀

同心閤意恆切禱告

這些人同著幾個婦人和耶穌的母親馬利亞,並耶穌的弟兄,都同心閤意的恆切禱告(徒一14)。

耶穌復活、升天之前,應許聖靈降臨,主是信實的,祂所應許的必定會成就。盡管如此,仍需門徒的禱告,纔能叫他們親身經曆聖靈的澆灌(徒二1-4)。神旨意的成就,必須藉由人的禱告為起點; 我們禱告到那個境地,神的旨意就成就到那裏。同心閤意的恆切禱告,這話錶明瞭禱告的三個要素:1. 同心閤意;2. 持之以「恆」;3. 有迫「切」的心和「切」實的負擔。

記得小時候全傢第一次同心閤意恆切禱告,就是在姐姐國三準備高中聯考的那一年,我們固定每個晚上為姐姐的聯考禱告。姐姐是傢中的老大,從她立下的榜樣,爾後傢中弟弟妹妹的高中、大學聯考都比照辦理。從中深刻感受到傢人為同一事情的同心閤意、持之以恆的禱告非常重要,這是信仰的初體驗。

許多次的福音茶會籌備經驗,大傢同心閤意恆切禱告,慕道者的人數時常超乎我們所求所想;經過陪談、跟進,甚至陪伴慕道者曆經靈戰、受洗,最後終於成為主內一傢人。從未信主到歸主名下,這是一場屬靈的戰役,需要堅強的屬靈團隊,其中最重要的元素仍是同心閤意、恆切禱告。

參與教會的許多事奉,不難發現,無論是兒教組、青教組、大專團契、福音組……舉凡教會的任何事工,經由同靈的同心閤意恆切禱告,我們就會看到神的同在與祂的大能大力。相反的,同工之間如果不能同心、各持己見,彼此猜疑、嫉妒紛爭,神如何在我們中間動工呢?「要同心閤意、要彼此和睦;如此,仁愛和平的神必常與你們同在」(林後十三11)。神的工作必須靠我們的同心閤意、恆切禱告纔能完成。(文/汎茵)

本章相關註解:(參聖經啓導本,以下同)
1. 「樓房」是初期教會最早聚會的地方,可能就是耶穌與門徒用逾越節晚餐的那間大屋的樓上。
2. 「搖簽」是舊約時代尋求神指示的一種方法。

用戶評價

评分

對於《杏樹枝(11):使徒行傳-腓立比書》,我抱持著極大的學習熱忱。使徒行傳,那是一部關於「開拓」與「擴展」的史詩,記錄瞭基督教信仰如何從耶路撒冷,一步步跨越地域、文化、種族的界線,嚮外傳播。每一個使徒的腳蹤,每一個教會的建立,都是神大能作為的印證。我特別想深入瞭解,初代信徒在麵對全然陌生的文化和製度時,是如何憑著信心和智慧,有效地傳遞福音的,這對我們當今如何在多元社會中作見證,提供瞭極寶貴的參考。而腓立比書,這捲書在屬靈生命成長上的分量,絕對不亞於任何一本神學著作。保羅在信中反覆強調的「喜樂」,並非源於外在環境的順遂,而是來自對基督的認識和對神旨意的順服。我希望透過本書的引導,能幫助我更深刻地理解,真正的喜樂是如何煉成的,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中,操練齣那份不被環境左右的屬靈喜樂。總而言之,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清晰的經文解析,具體的生命應用,以及激勵人心的見證,引導我更深地認識神,更紮實地走在信仰的道路上,讓我的生命也如同杏樹枝一般,在春天時開齣豐盛的生命之花。

评分

收到《杏樹枝(11):使徒行傳-腓立比書》這本書,心裡湧現一股前所未有的興奮。使徒行傳,我一直覺得那是聖經裡最「有戲」的一捲書,充滿瞭戲劇性的轉摺,有來自上頭的權能,也有來自人世的艱難。從聖靈降臨的奇妙異象,到初期教會如何剋服內外阻力,不斷嚮前推進,這過程太讓人振奮瞭。我總是會在讀到保羅海上遇難、或是在監獄裡傳福音的片段時,思緒就飛到那個時代,試圖去感受那份決心與勇氣。而腓立比書,哇,這本書更是如同黑暗中的燈塔。它告訴我們,即使在最無助、最痛苦的時刻,基督徒依然有理由喜樂。這不是一種廉價的樂觀,而是一種深刻、根植於與神連結的喜樂。我這次真的非常期待《杏樹枝》係列能帶領我,不隻是閱讀經文,而是能夠「進入」經文,去體會初代信徒的信仰歷程。我希望作者能夠以一種極富啟發性的方式,將這些古老的真理,轉化成我們現代人能夠理解、並且能夠實踐的生命準則。我渴望能夠從書中學到,如何將使徒們那份對神的熱情,以及保羅那份在一切境遇中都能站立得穩的喜樂,真正地活齣來,讓我的生命也散發齣基督的馨香。

评分

老實說,一看到《杏樹枝(11):使徒行傳-腓立比書》這個標題,我的第一個想法是:「這下可有得讀瞭!」我一直覺得,要真正明白基督教信仰的核心,使徒行傳是不可或缺的一塊拼圖。它不隻是故事,更是神蹟、轉化、和宣教策略的寶庫。想想彼得、約翰、保羅他們,是如何在充滿敵意的環境中,靠著聖靈的能力,將福音的種子撒遍各地,並建立起一個個教會。這聽起來是不是很像我們今天在職場、在社區,也需要同樣的智慧和勇氣去傳達我們的信念?而腓立比書,那又是另一種層次的學習。保羅在監獄裡,竟然還能寫齣這麼充滿盼望和喜樂的信,這絕對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我常常在想,他到底是如何煉成的?是怎樣的生命態度,讓他即使身處絕境,依然能歌頌讚美?這次的《杏樹枝》係列,我特別希望能從中學到一些具體的操練方法,如何將使徒行傳中的敬虔精神,以及腓立比書中的喜樂態度,融入到我每天平凡的生活中。我相信,透過這本書的引導,我能更清楚地看見,如何讓我的生命,也成為一個不斷被神使用的器皿,並且活齣那份超越環境的真實喜樂。

评分

哇,收到這本《杏樹枝(11):使徒行傳-腓立比書》真的讓我既期待又感到一種神聖的使命感。從書名就能感受到一股溫暖的生命力,讓人聯想到春天時杏樹開滿白色花朵的景象,而「使徒行傳」與「腓立比書」又是新約聖經中承載著極其豐富屬靈信息的部分。特別是「使徒行傳」,它記錄瞭早期教會的建立與擴張,聖靈的充滿與大能,以及初代信徒們如何為主奔走,傳揚福音的真實見證。每一頁都彷彿能聽到初代使徒們奔走四方的腳步聲,感受到他們麵對逼迫時的堅毅,以及經歷神蹟時的驚嘆。而「腓立比書」,這是保羅在獄中寫給腓立比教會的信,字裡行間卻充滿瞭喜樂和感恩。保羅即便身處睏境,依然能以基督的心為心,以喜樂的心麵對一切,這對我們現代信徒來說,是多麼寶貴的生命榜樣啊!我特別期待書中對於這兩捲書的詮釋,是能帶我們深入理解當時的歷史背景,更貼近初代教會的氛圍,還是能將這些古老的篇章,轉化成我們今天生命中可行的屬靈原則?這本書的份量感十足,光是翻閱目錄就覺得會是場深刻的屬靈旅程,讓人迫不及待想沉浸其中,與古聖先賢一同經歷那充滿恩典與能力的神聖篇章。

评分

這本《杏樹枝(11):使徒行傳-腓立比書》的齣版,對我來說簡直是福音!身為一個長期在信仰道路上摸索的基督徒,我一直深感需要有紮實且有深度的靈修材料來引導我的生命。使徒行傳,那是一部充滿瞭聖靈動能的見證史,從五旬節聖靈降臨,到保羅的宣教旅程,每一個故事都充滿瞭震撼力和啟發性。我總是在想,當時的信徒是懷著怎樣的信心和勇氣,麵對種種挑戰,將福音傳遍地中海世界?而腓立比書,更是被譽為「喜樂的書信」,在許多信徒遇到睏難、沮喪時,這封信總能像一道曙光,提醒我們即使在患難中,也能因著基督而有真正的喜樂。這次《杏樹枝》係列能夠聚焦在這兩捲重要的書捲上,讓我非常期待作者能夠如何細膩地剖析經文,將其背後的歷史、文化、神學意涵,以及最關鍵的——對我們現代信徒生命實踐的應用,清晰地呈現齣來。我尤其關注的是,作者是否能幫助我們看見,初代教會的經歷與我們現今的處境之間,有哪些共通的挑戰與應對之道?又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活齣腓立比書中所強調的「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的基督徒品格?這絕對會是一本我會仔細研讀、反覆迴味,並與主內肢體分享的屬靈寶藏。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