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线条旅行【限量精装版】

带着线条旅行【限量精装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旅行
  • 绘画
  • 线条
  • 手绘
  • 艺术
  • 设计
  • 生活
  • 随笔
  • 慢生活
  • 观察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画是实,诗是虚象,以虚实之间做为创作的灵感,将不同的形象连接、分开,再产生新的串联。

  王婷将油画和现化新诗合而为一,以内心感受到的情感为主轴,言外之意,象外之意,用意境来传达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境界,表现意象的具体化的感觉。

  书中收录的30多幅画作中,包含得奖作品,充满诗意。
  让人感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

本书特色

  ★限量精装版,特邀欧豪年、郑愁予、张默、向明、萧萧、辛牧、林彰焕、绿蒂等名家惠赐字帖,收藏价值加倍。
  ★书中收录30多幅画作,诗画相衬,让人感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
  ★向明、白灵、陶文岳专序推荐。
  ★特别收录李瑞腾教授与作者的问答十则,帮助读者更清楚、更深刻地认识作者。

名人推荐

  李瑞腾
  向明
  白灵
  陶文岳
 
《光影交织的奇幻旅程》 一、序章:尘封的地图与未知的边界 夜色如墨,古老的图书馆里弥漫着羊皮纸与陈旧木料混合的气味。艾米莉亚,一位热衷于探寻失落文明的年轻制图师,正小心翼翼地拂去一本厚重典籍封皮上的灰尘。这本书名为《寰宇残篇》,据说是失落的亚特兰蒂斯时代遗留下来的孤本。 然而,书中记录的并非磅礴的城邦或先进的技术,而是一系列看似毫无关联的线条、符号和奇异的几何图形。艾米莉亚的导师,睿智而神秘的塞拉斯教授,曾告诫她:“真正的地图,不描绘已知,而是勾勒可能。” 她意识到,这些线条并非单纯的图示,而是一种编码,一种通往“非欧几里得空间”的钥匙。在这个被主流科学所摒弃的领域里,时间和空间不再是恒定的维度,而是流动的、可以被重塑的介质。 二、第一部分:几何学的悖论与“折叠点”的发现 艾米莉亚发现,若将书中的某些图形叠加在一起,特定的交叉点会产生微弱的能量波动。她将这些点称为“折叠点”(Folds)。这些点是现实维度与“虚空域”(The Aetherial Plane)的交汇处。 她利用从一位隐居的钟表匠那里得到的、以奇异晶体驱动的“时空罗盘”,锁定了第一个折叠点的位置——位于南美洲安第斯山脉深处,一个被当地部落奉为禁地的、常年被浓雾笼罩的峡谷。 攀登的过程充满了艰险。高耸入云的峭壁,变幻莫测的天气,以及那些似乎能自我移动的岩石阵,无不考验着探险者的心智。当她终于抵达坐标中心时,她发现的不是一个实体通道,而是一片静止的空气,空气中悬浮着无数闪烁着冷光的细小线条。 她遵循《寰宇残篇》的指示,用特制的墨水(由月光石粉末和某种深海藻类提炼而成)在虚空中“描绘”出特定的符号。随着最后一个笔触的完成,空气如同被撕裂的绸缎,一个深邃、散发着幽蓝色光芒的隧道在她面前展开。 三、第二部分:穿梭“无界之海” 进入隧道后,艾米莉亚发现自己漂浮在一个没有上下概念的空间中。这里是“无界之海”,充斥着纯粹的能量流和被拉伸的色彩。她的身体似乎被一种无形的力量包裹着,免于被这些高能粒子撕裂。 在这个空间里,她遇到了第一个“引导者”——一个没有固定形体的存在,自称“织网者”。织网者通过直接将信息植入艾米莉亚的意识中进行交流。 织网者解释道:“你们所知的宇宙只是一个薄薄的表皮。在表皮之下,无数的‘线段’相互连接,形成了一张复杂到无法想象的结构图。你的书,就是绘制这张图的工具。” 艾米莉亚了解到,这些线条代表着“可能性”的路径。每一次重大的历史抉择、每一个未竟的梦想,都在这张图上留下了对应的线段。有些线段已经固化,成为了我们所理解的“历史”;而另一些则处于不稳定状态,随时可能被干扰或重写。 四、第三部分:失落之城与线条的熵增 根据织网者的指引,艾米莉亚穿过了数个维度裂隙,最终抵达了一个漂浮在虚空中的巨大结构——一座被遗忘的空中城市,被称为“塞拉菲姆之城”。这座城市曾是维护宇宙线条平衡的枢纽,但如今,它正在缓慢崩塌。 城市的建筑风格奇异,完全由相互缠绕、不断变幻形态的金属丝构成。艾米莉亚发现,城市核心的“主控台”——一个巨大的水晶矩阵——正发出不稳定的脉冲。 她接触矩阵,脑海中涌入了海量的影像: 古老的冲突: 一场关于“是否应该完全锁定时间线”的哲学争论,导致了维护者的分裂。 能量的枯竭: 维护者们过度抽取能量来“修正”错误的线段,最终导致了能量源的衰竭。 线条的熵增: 由于缺乏维护,原本清晰、有序的线条开始变得混乱、纠缠,这会导致不同时间线之间的信息泄露和现实的扭曲。 艾米莉亚意识到,她的任务并非仅仅是“旅行”,而是要找到修复或稳定主控台的方法。 五、第四部分:绘制“稳定之锚” 在塞拉菲姆之城最深处的“静默室”里,艾米莉亚找到了她需要的工具:一套由星辰碎片打磨而成的精密画笔,以及一卷由绝对虚空构成的画布。 她不再依赖《寰宇残篇》的现有图案。在塞拉菲姆之城残存的智慧指引下,她开始即兴创作。她必须理解线条之间的“和声”——如何通过引入一条新的、稳定的参照线,来重新校准那些已经混乱不堪的交汇点。 这是一个极其精细的过程。她需要保持绝对的专注,任何一丝犹豫或情绪波动,都可能导致她绘制的线条变成破坏性的“断点”。她描绘的不再是地图,而是“稳定之锚”——一系列能够将混乱的线段重新引向预设平衡的几何结构。 当最后一个稳定之锚被固定在水晶矩阵的中央时,整个城市发出了温暖而柔和的光芒。虚空中的线条停止了无序的颤抖,重新焕发出清晰、有力的律动。 六、尾声:归途与新的视角 当艾米莉亚再次睁开眼睛时,她正躺在安第斯山脉的峡谷中,阳光温暖。时空罗盘已经熄灭,而那本《寰宇残篇》安静地躺在她身旁,封皮上的线条似乎比之前更加鲜活。 她成功地稳定了那些“可能性”的结构,虽然她并未改变已发生的事实,但她确保了未来的结构不会因为内部的混乱而自我毁灭。 回到文明世界后,她依然是那个年轻的制图师。但她的世界观彻底改变了。她明白,我们所生活的现实,只是无数条交织的、由选择和能量构成的线条中的一条。而真正的旅行,不是探索地理上的距离,而是深入理解构成存在的结构本身。她开始在日常的观测中寻找那些微小的、预示着深层结构运作的“线索”——一片雪花的结构、河流的流向、乃至人群的目光,都成了她重新审视这个世界的依据。她知道,她的旅程才刚刚开始。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王婷


  台师大美术学系研究所
  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
  中国文艺协会常务理事
  中华民国新诗学会理事
  干坤诗社副社长
  台湾诗学、创世纪会员
  野姜花诗社会员

  得奖经历:
  中华民国台湾南部美术协会全国征画优选奖-2019
  新北市美展入选奖-2018
  苗栗油画双年展入选奖-2018
  台阳美展入选奖-2019
  板桥书店艺廊个展 晕色的词令-2018
  两岸名家邀请展 风华再现-2018
  中坜文化中心联展-2019
  中韩美展联展-2019
  台湾当代一年展-2019
  中国文艺协会60週年荣耀回响联展-2019

  着作:
  带着线条旅行诗画集
 

图书目录

【总序】不忘初心/李瑞腾
王婷答编者十问/李瑞腾

【推荐序】素朴见真淳──读王婷诗的享受/向明
【推荐序】从眼神中飞出鸟群──王婷诗集《带着线条旅行》序/白灵
【推荐序】灵彩的对话──王婷的诗与画/陶文岳

│辑一 记忆正在改变│
记忆正在改变
穿衣
母亲
母亲的话
独白
父亲结

老士官长
讯息
我家莉莉
等候
王者
走过

再开一扇窗

│辑二 当我轻轻喊你│
当我轻轻喊你
读你
色相
爱作梦幻的水族箱
夫妻鱼
关于爱情
爱从那里来
姗姗手记
暗香
一言难尽
放下
七月


夜袭
归零
空月
负伤的月
抱歉
扶持
岁月的公式
画布


│辑三 朗诗在春天│
朗诗,在春天
三月西湖
等梦
哲人的春天
偶遇
雨中的莲

有一些花一直都开着


白茉莉
舞蝶
春天的书店
流浪在山路孵出一袭美丽的香气
五月的梅雨
聆听
秘密
雨落的声音
你是逃脱的云朵
带着线条旅行

│辑四 尘市│
尘市
青田故事
希望

隐晦的结晶体
在那遥远的地方
向日葵
重生
人生
孤舟
冬雪

人生胜利组
捷运上
北京游记
茶叶青
寰宇之音
厚黑学
佛朗明哥
杀时间
老茶壶
福尔摩沙
旧书
最美的风景
绿的意象
城市的哀伤
行在雨中

 

图书序言

总序

不忘初心

李瑞腾


  诗社是一些写诗的人集结成为一个团体。「一些」是多少?没有一个地方有规范;写诗的人简称「诗人」,没有证照,当然更不是一种职业;集结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通常是有人起心动念,时机成熟就发起了,找一些朋友来参加,他们之间或有情谊,也可能理念相近,可以互相切磋诗艺,有时聚会聊天,东家长西家短的,然后他们可能会想办一份诗刊,作为公共平台,发表诗或者关于诗的意见,也开放给非社员投稿;看不顺眼,或听不下去,就可能论争,有单挑,有打群架,总之热闹滚滚。

  作为一个团体,诗社可能会有组织章程、同仁公约等,但也可能什么都没有,很多事说说也就决定了。因此就有人说,这是刚性的,那是柔性的;依我看,诗人的团体,都是柔性的,当然程度是会有所差别的。

  「台湾诗学季刊杂志社」看起来是「杂志社」,但其实是「诗社」,一开始办了一个诗刊《台湾诗学季刊》(出了四十期),后来多发展出《吹鼓吹诗论坛》,原来的那个季刊就转型成《台湾诗学学刊》。我曾说,这一社两刊的形态,在台湾是没有过的;这几年,又致力于图书出版,包括吹鼓吹诗丛、同仁诗集、选集、截句系列、诗论丛等,迄今已出版超过一百本了。

  根据汇整的资料,2019年共有12本书(未含苏绍连主编的4本吹鼓吹诗丛)出版:

  一、截句诗系
  王仲煌主编/《千岛诗社截句选》
  于淑雯主编/《放肆诗社截句选》
  卡夫、宁静海主编/《淘气书写与帅气阅读:截句解读一百篇》
  白灵主编/《不枯萎的钟声:2019脸书截句选》

  二、台湾诗学同仁诗丛
  离毕华诗集/《春泥半分花半分》(台湾新俳壹百句)
  朱天诗集/《沼泽风》
  王婷诗集/《带着线条旅行》
  曾美玲诗集/《未来狂想曲》

  三、台湾诗学诗论丛
  林秀赫/《巨灵:百年新诗形式的生成与建构》
  余境熹/《卡夫城堡──「误读」的诗学》
  萧萧、曾秀凤主编/《截句课》(明道博士班生集稿)
  白灵/《水过无痕诗知道》

  截句推行几年,已往境外扩展,往更年轻的世代扎根了,选本增多,解读、论述不断加强,去年和东吴大学中文系合办的「现代截句诗学研讨会」(发表两场主题演讲、十六篇论文),其中有四篇论文以「截句专辑」刊于《台湾诗学学刊》33期(2019年5月)。它本不被看好,但从创作到论述,已累积丰厚的成果,「截句学」已是台湾现代诗学的显学,殆无可疑虑。

  「台湾诗学诗论丛」前面二辑皆同仁之作,今年四本,除白灵《水过无痕诗知道》外,萧萧《截句课》是编的,作者群是他在明道大学教的博士生们,余境熹和林秀赫(许舜杰/2017年台湾诗学研究奖得主)都非同仁。

  至于这一次新企划的「同仁诗丛」,主要是想取代以前的书系,让同仁更有归属感;值得一提的是,白灵建议我各以十问来让作者回答,以帮助读者更清楚更深刻认识诗人,我觉得颇有意义,就试着做了,希望真能有所助益。

  诗之为艺,语言是关键,从里巷歌谣之俚俗与回环复沓,到讲究声律的「欲使宫羽相变,低昂互节,若前有浮声,则后须切响」(《宋书‧谢灵运传论》),这是写诗人自己的素养和能力;一但集结成社,团队的力量就必须出来,至于把力量放在哪里?怎么去运作?共识很重要,那正是集体的智慧。

  台湾诗学季刊社将不忘初心,在应行可行之事上面,全力以赴。

推荐序

素朴见真淳──读王婷诗的享受

向明


  德国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佛洛伊德不是一个诗人,可是他发现所有的所谓诗,事实上都等同于白日梦,通过写诗者的改装(disguise)和隐晦手段(诗人所谓的修辞),来降低白日梦的暴露,而显出诗的神祕感。他更指出这些「梦」是我们清醒时所残留下来的无法表现的愿望,而存留在潜意识里,变成一种内在的刺激或冲动,必须以一种幻想的或象征的形式出现。佛洛依德以这种理论来解释诗的形成,是颇为适合我们现代写诗者所主张的﹁诗是一种意与象的组合而形成﹂的理论的。超现实主义诗派即主张从潜意识里面去找诗的意象,而所谓潜意识即是一些尚未完全成形或无法促其实现的游离意识,它们像失去轨道的太空垃圾,漫天游走,如果被诗人捕捉,诗人将它改装得很好,可能面貌虽陌生,实际仍是意识界的旧识,仍会觉得可感且可亲。

  我这样绕一个大弯来谈王婷的诗,可能有点小题大作,而且不符实况,她的诗完全是自然的感性的发挥,绝非前述的样相。然而我们不能否认,所有的诗其实都是梦的遗绪,都是意识流在作崇。自有诗以来,诗人在这循环不断的世界走上一遭,虽留下了很多很多诗作,但这些作品实际上多都是萧规曹随,因袭前人,自成一格者少之又少,故而因诗而扬名者,中外永远只那么少数几人,而陈腔烂调,陈词旧语,了无新意的所谓诗,则到处都是。这样形成的一片残茶剩饭,见之口味尽失的不振局面,是今天诗会失去读者的最大原因。喜新厌旧是人的天性,柏拉图的天堂不欢迎写诗的人,皆因诗人多半都爱因袭陈年旧事。

  但王婷的诗不是如此,我发现她写诗有一种绝不追随任何潮流的偏执。她是一个有高学历,且极具新思维的女诗人,但她不写女性主义者那种要与男性争平权的诗。却也不具保守封建的顽固旧思维,或者思维跳脱,欲跟上后现代戏耍文字的新潮流。她只想方设法在诗的创意上,和意象经营上,都有所新的呈现。她要超越这些那些所谓新的美学,不同于那些混乱的陈腐,素朴中见真淳。

  ......

从眼神中飞出鸟群──王婷诗集《带着线条旅行》序

白灵


  诗是一个人生命形态的展现,有的人是静止的镜子或一口井,静静地反映着天色和这世界。有的人是流动的河是溪是一道小水,甚至是风是云、是雪是雨或只是雾,流过处,沾景湿物、映照周遭不断变换无常轮廓,流不流得下痕迹都是未定数。但那又如何?至少已主动地抚触摸索了这世界。前者是定静的,后者是颤动不安的。

  王婷在她的诗或画中所展现的,从来不是书桌旁思索的结果,而是生活磨汗磨泪磨爱磨血后提炼所得,是她曲折的人生路径打弯磨角后的沉淀物。她的人生不活在家与办公室中,那是拴不住她、她也死命要挣脱的两条链子,她的生命存活在路上,颠簸的路上,这显然与她的金门女子身分有关。在那战争气息浓厚的地点出生的人,即使炮声远离、烟屑已淡,仍好像都背负了历史和父执辈们沉重的阴影和哀叹,尤其几乎全是男人掌执、相争、互斗的时代,女子的位置一直不知如何摆放和安顿。因此从那烟火味血汗味高粱味浓烈的迷雾中走出来的女子无形中都带了点刚毅和忧伤,生活上可能是「人生胜利组」,但情感上永远不会是。她们是负着伤疤长大的,因此永远想逃离那样的场域,却又在梦中或熟悉的事物中的某一瞬被追捕回去。比如她的〈人生胜利组〉所说的:

  我不断学习如何逃避追捕
  大海中
  我是一条逃脱的鱼
  海水是我的共犯
  前进或后退我们与风密谋
  河岸边涛声四起
  一只鹰
  从激流中窜起
  ......

灵彩的对话──王婷的诗与画

陶文岳


  诗的法文是 “ poème ” ,光听这法语发音,就充满「诗意」的感觉,倘若再经由女孩嘴里轻声唸出,就如同法国香颂「Chanson」歌曲般的好听。我想「诗」的感觉就像是听一首歌,它有节奏、韵律与内容,当然还有色彩与联想的空间。我常觉得绘画是来自于人类自发性的本能,特别是画家透过物象观察后,经由彩笔再落实后的感觉,不管是具象、意象或是抽象的表现,绘画本身包容了画家心灵的语言与体悟。女诗人王婷写诗同时也画画,她想将诗与画结合,还原于「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

  古希腊诗人西摩尼德斯曾说:「画是一种无声的诗,诗是一种有声的画。」而中国北宋着名画家郭熙也说:「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诗与画从本质上来说,虽然两者形式不同,但都是文学家与艺术家自身情感流露与宣洩的创作。王婷认为:「诗和画是一种对话,是和创作者的对话,也是和观者的对话,中西关于诗画的关系同源,那就是追求一种意境。」

  王婷的文学造诣得自于父亲的影响,她的父亲是受古式传统教育的人,所以她从小耳濡目染,很早就接触中国古典文学的洗礼。所谓的「六才子书」在她很小的时候就知道,王婷认为写诗是最直接的情感表现方式,在其记忆深处,儿时曾翻阅她父亲所写的一本诗集的印象特别深刻,在这部泛黄诗集的页面上正有父亲手书「千山叠雪诗集」六个斗大书法的字,一直萦绕在脑海中而难以忘怀。可惜的这本珍贵诗集在迁台后,早已散佚而不知其所,也成为她心中永远的遗憾。

  我们都知道金门的地理位置和战略地位对台湾来说是非常重要与特别,它与中国大陆的厦门对弈着,一九五八年八月二十三日下午曾经遭受对岸战火无情的摧残,数十万发砲弹如催命般的疯狂袭击,在历经激烈战争的洗礼下,「八二三炮战」的最后结果,金门并没有被击倒,反而坚硬的像钢铁般屹立不摇着,成为台湾西部最坚强的堡垒屏障。王婷是金门人,在她温柔的外表下,自然倘留着坚毅的个性与血液,她对生活与环境的灵敏多愁,尽皆散发沉浸在诗性中,就像诗人席慕蓉《小说》中形容的「一层是一种挣扎,一层是一种蜕变……」王婷写诗的多变与多样化,也是她诗的特质。

  ......
 

图书试读

〈记忆正在改变〉

阳光向前走了一步 斜切半面墙
夏天筛下火烬典当最后热度
桌上芒果冰静静的化成一泓寒潭
她也安静的长出翅膀
学大雁飞渡

融解中的雪花格外惊心
雪山微微晃动地 就
一哄而散
原来
改变的不止是季节

〈当我轻轻喊你〉

我把你的名字弄丢了
夜,陷在一个泥泞的沼泽

我想像你的名字是一条鱼
把泪藏在鳃来回穿梭于大海
想像你剪开雨和泪水

为了印证
我把名字写在白纸上
想像你习惯的回头
当我轻轻喊你

〈带着线条旅行〉

时光播种迁徙
飞旋着没有回声的语言
我们不知究竟真实抑或
梦境
像一张拆开的网
移植成线条
路过这世界

 

用户评价

评分

哇,這本書的封面設計真的太美了!光是那個【限量精裝版】的字樣就讓我想立刻擁有。我特別喜歡封面上的線條,感覺很有生命力,而且很有藝術感,不知道是不是請了很厲害的插畫師來設計的。拿到手的時候,那種厚實的紙質和精緻的裝幀,真的會讓人覺得物超所值,是一種很棒的閱讀體驗。我對這種限量版總是沒有抵抗力,總覺得它多了一份珍貴感,就像收藏品一樣。而且「帶著線條旅行」這個書名,讓我充滿了好奇,不知道這些線條會帶我去怎樣的世界,是不是有什麼特別的故事線,或者是在講述一些關於旅行的獨特視角?我非常期待打開書頁,進入作者編織的那個充滿「線條」的奇幻旅程。希望裡面的內容能跟我期待的一樣,給我帶來驚喜和啟發。

评分

一直以來,我對有著獨特設計理念的書籍情有獨鍾,所以當我看到《帶著線條旅行【限量精裝版】》時,我的目光就被牢牢吸引住了。書名的「帶著線條旅行」給了我無限的想像空間,我猜測它可能以一種非常規的方式來描繪旅程,也許是透過抽象的視覺元素,或是細膩的筆觸勾勒出意想不到的風景。而「限量精裝版」更是錦上添花,它代表著一種稀有和珍貴,讓我更願意將它視為一件值得珍藏的藝術品。我非常期待這本書能夠跳脫傳統的敘事模式,用「線條」這樣一個抽象的概念,帶給我關於旅行、關於生活、關於藝術的全新啟示。希望它能是一本能夠引發我深度思考,並且在視覺和文字上都帶來豐富享受的佳作。

评分

最近真的超夯的,到處都在討論這本《帶著線條旅行【限量精裝版】》。我看到好多朋友分享,那個精裝的質感真的沒話說,每次看到照片都覺得要衝一波了!我對這種帶點設計感的書籍特別有感,覺得不只是閱讀,也是一種藝術欣賞。而且「旅行」這個主題我一直都很喜歡,總覺得書本就像是另一種形式的旅行,可以帶我們去到不同的地方,體驗不同的生活。加上「限量精裝版」,這種稀缺性讓我更想收藏。我很好奇作者是怎麼運用「線條」來詮釋旅行的呢?是透過文字、插畫,還是其他意想不到的方式?希望這本書能給我帶來一種全新的閱讀感受,就像真的跟著作者的「線條」一起去旅行一樣,充滿了發現和感動。

评分

剛收到《帶著線條旅行【限量精裝版】》,真的有被驚艷到!它的包裝和整體質感都讓人驚嘆,這種精緻的設計,讓人忍不住想在陽光灑落的窗邊,泡一杯咖啡,慢慢品味。書名「帶著線條旅行」本身就充滿詩意,讓我聯想到各種可能的意境:是關於地理上的軌跡,還是關於人生的際遇?又或者是對某種藝術形式的探索?我對那「限量精裝版」的標籤更是無法抗拒,總覺得這種限定的產物,往往蘊含著作者和出版社更多的用心與巧思。我迫不及待想翻開書頁,看看書中的「線條」會織就怎樣的故事,會引領我進入怎樣的世界。我希望這本書能給我帶來一段沉浸式的閱讀體驗,彷彿我真的也在跟著那些線條,展開一場心靈的旅程。

评分

這本《帶著線條旅行【限量精裝版】》的出現,真的讓我的書櫃增添了不少光彩。我特別喜歡它那種低調卻又極具質感的精裝設計,拿在手裡沉甸甸的,非常有分量,一看就知道是經過精心製作的。書名「帶著線條旅行」非常有創意,讓我很好奇作者是想透過什麼樣的「線條」來串聯起整個故事或主題。是旅途中的足跡,還是人與人之間的連結,又或是某種抽象的概念?我對這種帶有實驗性和探索性的書籍特別感興趣,覺得它們往往能帶來意想不到的閱讀樂趣。限量精裝版這個標籤,更是讓我有一種擁有獨特收藏的滿足感。我非常期待這本書能給我帶來一場充滿驚喜的閱讀冒險,讓我在「線條」的世界裡,發現不一樣的風景。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