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笔大罢工(2版)

蜡笔大罢工(2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原文作者: Drew Daywalt
图书标签:
  • 绘本
  • 儿童文学
  • 图画书
  • 幽默
  • 教育意义
  • 色彩
  • 想象力
  • 故事
  • 儿童
  • 艺术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鼓励孩子跳出框架思考,发挥创意,自由想像!
  听听罢工蜡笔的心声,学习沟通并体贴他人的感受!  
 
  啥咪?蜡笔也有「情绪」!
  小肯有天想画画时,打开蜡笔盒却只看见一叠蜡笔写给他的信。平常待在蜡笔盒里,看起来非常友善的蜡笔们到底说了什么呢?

  红色蜡笔觉得自己的工作时数太长了,因为有一堆东西都是红色的:消防车、苹果、草莓……,就连假日他都需要上班(看看圣诞节大街小巷喜悦的红色,还有情人节随处可见的爱心);紫色蜡笔非常受不了小肯老把自己那么漂亮的颜色涂到框框外〈猜猜紫色蜡笔是什么星座?〉;灰色蜡笔觉得他负责着色的动物体型都太庞大了〈大象、河马和犀牛对着他笑,他却一副愁眉苦脸的模样〉;黑色蜡笔抱怨自己总是在画轮廓,很想独当一面〈他希望小肯偶尔至少也画一颗黑色的海滩球嘛〉;绿色蜡笔对自己的工作量很满意,没什么怨言,不过他在帮他的两个朋友写信──黄色蜡笔和橙色蜡笔因为老是在争论谁才是「正宗的」太阳的颜色,已经不跟彼此讲话了!粉红色蜡笔抗议小肯身为男生老是不用他着色;蜜桃色蜡笔则烦恼自己的包装被撕掉,全身光熘熘,根本连蜡笔盒都没办法离开〈小朋友的确很爱撕掉蜡笔的包装呀,可怜的蜡笔们,呜呜〉……

  于是,尽管理由各有不同,几乎每封信都在抱怨一件事,就是蜡笔们受够了,他们要罢工。

  可怜的小肯该怎么做,才能平息蜡笔们的不满,画出一幅很棒的画呢?

  作者祖儿.戴沃特与着名的图画书作家奥利佛.杰法携手合作,在这个生动又富有想像力的故事里,为这一场由蜡笔带来的危机创造了一个色彩缤纷的解答。孩子们将一面大笑,一面用一种全新的方式,跟他们的蜡笔们一同游戏!

  作者相关着作:《蜡笔想回家》

  周婉湘_作家
  专文导读

得奖记录

  ※亚马逊网路书店2013年度最佳童书
  ※Goodreads阅读网2013年度最佳图画书
  ※Barnes & Noble 2013年度最佳图书
  ※获《书单》《出版人週刊》《华尔街日报》《柯克斯书评》等好评推荐
  ※美国《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第一名
  ※E.B. White大声朗读图书奖
  ※近年最畅销的蜡笔图画书
 
名人推荐

  曹俊彦_图画书创作家
  宋珮_艺术工作者
  刘轩_作家/音乐工作者
  郭亮吟_导演
  张美兰(小熊妈)_亲子作家
  黄筱茵_文学工作者
  ◎满意推荐

国际媒体赞誉

  初试啼声就令人瞩目,戴沃特用逗趣的书写说服了读者,而杰法的蜡笔画则绘出了这些圆柱体蜡笔的感受:每幅跨页的左边都模拟了一张摊开的信纸,以蜡笔各自的色调呈现;旁边一页则举证了小肯怎样使用这种颜色的蜡笔,例如在一张画着巨大的大象、犀牛和河马的图画里,灰色蜡笔感叹着:「我一个人负责着色的面积,未免太大片了吧。」这些蜡笔鲜明的特质会让读者们用理解的眼光瞥向他们自己的蜡笔盒。──《出版人週刊》星级推荐

  杰法创造出活力十足又趣味洋溢的插画。他的绘画随兴又生动,用少少几笔就让笔下的角色表现出情感。聪明的跨页──比如小肯的「雪中的白猫」──完美的捕捉了蜡笔遇到的难题,而结合实物摄影的呈现方式又为本书提供了另一种层次的质地,使整个故事具有可信度,对蜡笔和色彩展现了有趣又新鲜的眼光。──《《柯克斯书评》

  鲜活有趣。奥利佛.杰法灵活又充满喜悦的插画,传达出蜡笔们感受当中的力量与喜剧。4到8岁的孩子看到自己的色彩偏好被如此画下来,会因为认同而开怀大笑。──《华尔街日报》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祖儿.戴沃特(Drew Daywalt)


  一位获奖无数的作家/电影与电视导演,作品曾经在迪士尼频道、MTV台,FEARnet,与Syfy科幻频道上播映。他和妻子、两名子女住在南加州。虽然最喜爱的蜡笔是黑色蜡笔,但所有颜色他都会用,以免蜡笔们罢工。他以此书赢得E.B. White大声朗读图书奖。
 
绘者简介

奥利佛.杰法(Oliver Jeffers)


  为儿童与成人创造艺术。他的许多图画书作品,包括《远在天边》、《这只麋鹿是我的》等,都受到高度肯定,曾经赢得爱尔兰图书奖年度儿童最佳图书。与祖儿.戴沃特合作的本书,受到全球好评,被翻译成多国语言,在全世界出版。

  奥利佛原籍北爱尔兰的贝尔法斯特,目前在纽约布鲁克林区居住、工作。最喜爱的颜色是条纹。所有重要的合约都是用蜡笔签名的喔。

  网站 www.oliverjeffersworld.com

译者简介

黄筱茵


  两个小男生的妈妈。最熟的蜡笔是蓝色跟红色,因为常常要帮忙画车子、天空跟苹果。译有图画书等六十余册,也常常撰写书评导读。喜欢五彩缤纷的故事也喜欢五彩缤纷的蜡笔,希望蜡笔们和家里的小男生都可以不再吵架,一起开心画画。
 

图书目录

图书序言



如果蜡笔会写信,它会说……

一本鼓励创意与想像、绘画与写作的杰作

文/周婉湘(《一起读、一起玩:11个游戏,陪孩子玩出绘本文学力》作者)


  风格多变的奥利佛.杰法,其插画新作《蜡笔大罢工》不同于过往的作品,为配合祖儿.戴沃特的故事,而使用蜡笔作为本书主要的绘画媒材,并使用了明亮的白色背景。然而,这本书里仍少不了他惯有的简约风格和实物拼贴,用各式纸张来拼贴信纸、信封和着色本等元素,让读者化身为蜡笔盒的主人小肯,跟他一起收到了整叠的信件,而随着每次翻页,就像展开了一封封蜡笔的来信,增加了故事的真实感。

  本书的说故事手法也相当特别,每一页都是一个新的角色,用书信体的方式,来表达他们的观点与心声,而透过阅读信件,读者认识了每一枝蜡笔的抗议诉求与个性特色,也间接拼凑出收件人小肯的特质,小肯从未出现在任何画面中,读者是透过蜡笔们对他的抱怨,以及他的涂鸦画作,来认识这个角色。

  拟人化是这本书的另一特色,让孩子日常生活使用的物品来当主角,从物品的观点来说故事,这个点子马上可以激发孩子们的想像力,读完这本书之后,可以问问孩子:如果你的玩具、文具、餐具会说话,它会跟你说什么呢?它也会想罢工吗?它会感谢你还是抱怨你呢?

  我可以想见语文领域的老师会多么喜爱这本书,它可以运用在「写信」的主题上,请孩子们帮小肯回信给蜡笔,或请孩子们化身为剪刀、汤匙或玩具车,帮它们写封信给自己或同学、家人。这本书也可以运用在和孩子讨论各种文学元素上,像是前述的拟人化、角色塑造、多元观点等元素。读完这本书之后的延伸活动,也可以让孩子们一起演一出戏,大家穿上不同颜色的衣服,代表不同的蜡笔,并轮流说出他们的抗议与诉求。

  艺术与美感领域的老师也会爱上这本书,它带领孩子认识各种颜色,包括幼儿较不熟悉的「米色」或「蜜桃色」,并鼓励孩子思考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东西是这些蜡笔的颜色。同时,本书也鼓励孩子跳出框架来思考(Think outside the box!):太阳一定是黄色的吗?海一定是蓝色的吗?粉红色一定是属于女孩的颜色吗?黑色可以用来画彩虹吗?在画作的世界里,我们一定要画出真实世界看到的颜色吗?可否用其他的颜色来表达呢?

  最后,本书留下两个未解答的谜题给读者,是文字没有说明,读者必须自己连结前后情节,以及从图像中去找答案的:一是最后小肯是如何在他的杰作中,解决前面各个颜色的抱怨和诉求?是否每个颜色的问题都被解决了呢? 二是为什么老师给小肯的着色「你好棒」的贴纸,却给他的创意「金色的星星」呢?你同意老师的看法吗?

  老师或家长可以带着孩子思考这些问题,读完故事后,在黑板上或壁报纸上,简单纪录各个颜色的诉求,然后一起在画中找找这些颜色最后被用来画了什么。小肯最后这幅全跨页的创作,值得大小读者停下来细细品味,花时间慢慢读图!

推荐序一

蜡笔的自由宣言   

文/曹俊彦(图画书创作家)


  这是想要当总统的人应该要看的一本图画书,可以从其中了解罢工的人为何罢工?

  虽然这些蜡笔想要罢工或想要休息的原因都不大一样,但是可以看出它们共同的愿望,就是希望它们的小主人小肯能够了解它们。能够从图画中获得更多的快乐。

  想想看,如果香蕉一定是黄的,苹果一定是红的,大象一定是灰的,天空一定是蓝的。那么画画一定是一件极枯燥、无聊的工作!蜡笔们很怕,这样的工作会「磨」掉它们宝贵的生命,它们希望解除那些一成不变,无趣而烦躁的限制。让生命磨得更加精采。

  罢工还没有正式展开,蜡笔们先透过书信表达它们的委屈、烦恼、不平和希望,这些书信帮助大约小学中年级的小肯思考一些大大小小的问题,包括蜡笔为什么一定要穿衣服,画图一定要先画轮廓线吗?

  蜡笔们的书信带来小肯勇敢的改变,就像德国表现主义画家马克(Franz Marc)于二十世纪初画了蓝色的马一样。这样的改变不但解放了色彩的自由,也开阔了创作的空间,画图的乐趣更多了,图画的创作欲自然也提高了。

  这些蜡笔的抗议书信,不只表达了蜡笔们的心声,也让读者学会如何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想法。对于不公平的待遇,如何清楚说明,并提出自己的主张。养成民主法治社会,理性的生活态度与能力。

  而这本书最精采的是作者用童话国度的想像力让本来就五彩缤纷的蜡笔,表现出各自的个性,在蜡笔盒里营造了文学的剧场空间。

推荐序二

宋珮(艺术工作者)


  这本书虽以拟人化的蜡笔,和他们的抱怨为主要内容,却经由文字与图画,幽默的勾勒出一个隐身在其后的小男孩身影,让小读者彷彿也看到自己平日如何随意、率性的涂鸦。而蜡笔们的抱怨夹杂着提醒,帮助爱画图的小读者想一想:用色是否可以更自由一点、更多一些想像?如何使白色凸显?而黑色可以不只是画轮廓,粉红色也不只是女生才用得着……。此外,还可以更进一步的思考:如何在纪律与想像之间取得平衡,画出一幅色彩丰富又具创意的作品。

推荐序三

刘轩(作家、音乐工作者)


  当孩子能够揣测他人的心情时,再来听听这些罢工蜡笔的心声会特别有趣。家长也可以借此跟孩子聊聊:为何这枝蜡笔会觉得好累?为何那枝蜡笔觉得寂寞?从故事投射到孩子的朋友和同学们,教导人际关系中「同理心」的重要。而且,说不定孩子未来的画作,也会因为这个可爱的绘本而变得更色彩缤纷呢!

推荐序四

黄筱茵(本书译者、文学工作者)


  图画书史上有许多有名的蜡笔:阿罗的彩色笔能为他解决各种难题,安东尼‧布朗笔下的小熊也是拿着一枝魔法笔闯天下,什么都不怕。不过,《蜡笔大罢工》无疑又为类似主题的图画书开创新纪元,因为故事里的蜡笔们会吵架也会懊恼,有的平和有的焦虑,十足充满了个性。光是封面和封底的蜡笔抗议图就会让读者忍不住睁大双眼:蜡笔们举牌抗议,真是一件让人惊讶不已的事哩!到故事的最后,小肯在看完蜡笔们的信后,画了一幅用上所有蜡笔的缤纷画面。下一回拿出蜡笔画图时,我肯定会考虑到每枝蜡笔的心情。我可不希望睡了一觉起来,心爱的蜡笔们全都打包行李,离家出走!

亲子分享

郭亮吟(《绿的海平线》导演)

  娜娜非常喜欢《蜡笔大罢工》里一封封的信件,很爱听蜡笔们「抱怨个不停」,笑得合不拢嘴,然后非常兴奋的指着一页页的插图说:「这好像我画的!」   当我读到蓝色蜡笔的抗议信时,娜娜张大眼睛说:「他和我一样最喜欢蓝色!」她仔细听着、看着蓝色蜡笔的「字字辛酸」,彷彿这是写给她的抗议信。

张美兰(小熊妈,知名部落客版主)

  蜡笔大罢工,真的该给孩子好好读一读!书中说出的不只是蜡笔的心声,也有男孩妈妈的心声,例如:粉红色的蜡笔永远没用过、蜡笔的包装纸常被撕掉、喜欢的颜色被用到超短……难怪连蜡笔都想要去度假。本书能让孩子会心一笑外,也能让孩子多些爱物惜物的心,希望蜡笔不要再罢工了。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