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瓜脸的逆转胜:郭国文的国会下半场

苦瓜脸的逆转胜:郭国文的国会下半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政治人物
  • 回忆录
  • 郭国文
  • 台湾政治
  • 立法院
  • 转型正义
  • 政治改革
  • 生命故事
  • 逆境
  • 自传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从民调被逆转,再到逆转胜当选,
  看郭国文如何以「清流」对抗「韩流」,奇蹟守住台南绿地!

  一个满腔热血的社运份子,一名执行政策的行政官僚,一次立委补选由被逆转的劣势奋起反超的奇蹟当选……一段意外成为政治工作者的生命旅程,一场千回百转、耐人寻味的政坛奋斗史,他,就是来自台南农家子弟的郭国文。

  出身于朴实的台南在地,郭国文秉持着台湾人的打拚精神,一肩担起立委补选重任。犹如棒球比赛七局下半临危受命、上场代打的球员,不仅要挥出安打,更要想办法一举逆转比赛。面对只有两个月的补选期程、绿营分裂、被对手民调超前、大环境不友善等等腹背受敌的不利因素,他只有加倍努力,才能完成如此艰鉅的胜选任务。所幸各界相挺、奋斗有成,郭国文才能以国会「插班生」的身分为民意发声。这不只是他「苦瓜脸」的人生下半场,也是他必须战战竞竞,为自己也为选民负责的国会下半场!

  本书不仅详细记录郭国文投入316立委补选的种种心路历程,更有他的内心话。希望借由本书,铭刻胜选那一夜的激情和温情,并继续传承永不认输的台南精神!

相挺推荐

  赖清德(前行政院院长)
  崑滨伯(国策顾问)
  野岛刚(新闻工作者)
  吴思瑶(立法委员)
  高嘉瑜(台北市市议员)
  一青妙(知名作家)

真诚推荐

  「郭国文非常有心的将这个过程整理记录出书,我想这对他个人或对民进党都是很有意义及不能忘记的一次选战。过程中的起伏转折,更证明民主时代,人民才是头家。」──赖清德(前行政院院长)

  「郭国文并非台湾典型的政治人物,他是珍稀的那种善良、正直、朴拙的人,他总是以意志力彻底实践正确且他所相信的事情,这绝对是其他政治人物办不到的。」──野岛刚(新闻工作者)

  「自认识郭国文到现在,他拢是同款,是我眼中最朴实的农家子弟,憨憨拚、憨憨做,亲像不惊辛苦的台湾牛同款。」──崑滨伯(国策顾问)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郭国文


  台湾大学国家发展研究所硕士、成功大学政治经济研究所博士,现任立法委员,曾任劳动部政务次长,当时乃创下从直辖市议员进入中央行政内阁的纪录。

  自决定将公共参与做为自己毕生职志,即秉持着「在地实作」的精神,以一步一脚印的方式,在各个场域中筑梦踏实。从早先在街头工运活动场上的激情吶喊,到劳工政见获得政府纳入劳动白皮书逐一实践;再到担任市议员期间所擘划的台南愿景,如今也随着进入立法院陆续的推动中。一路走来,始终如一。

  【经历】
  第九届立法委员
  行政院劳动部政务次长
  长荣大学助理教授
  台南市议会民进党团总召
  台南市议会第一、二届议员
  台南县政府行政管理处处长
  民进党台南县党部主任委员
  任务型国民大会代表
  全国产业总工会秘书长
  台湾劳工阵线秘书长
 

图书目录

推荐序 面对逆境,民进党会争气/赖清德
推荐序 我眼中最朴实的农家子弟/崑滨伯
推荐序 郭国文的逆转胜改变了台湾命运/野岛刚
自 序 郭国文
 
01 没有考上大学的博士
02 补选出的党主席 辅选立委补选
03 仇家集结、冤冤相报
04 一例一休的漩涡
05 深刻感人的辅选身影—赖清德
06 高丽菜的秘密滋味
07 谢龙介的叫卖术
08 吹向台南的韩流与文旦之乱
09 国会下半场的下半场
10 与阿扁总统的历史重逢
11 一青妙与台南的相遇
12 专文:日本的体制与选制促成了谁的野望—─二○一七日本国会观选的解析

图书序言

自序

郭国文

  【六局下半的逆转胜】


  喜欢棒球的朋友,在比赛过程中,当支持的球队落后时,总是期待逆转胜的可能出现,在一般九局的比赛中,逆转胜最有可能的局数通常在第七局,但若是少棒比赛只有六局的情况下,逆转胜的机会相对渺茫。补选跟一般大选的不同,就在于时间相当紧迫,有如少棒比赛一般,而今年三月的立委补选,台南相对其他补选选区,竟然可以逆转胜,而且还出现两次。第一次是韩流来袭,我被谢龙介逆转,而第二次逆转则出现在选前两天,就如同第六局下半,两好三坏的情况,完成第二次逆转,终于我赢了谢龙介!终于清流战胜了韩流!

  二○一九年三月十六日的补选对民进党而言是一场非常关键的选举,是二○二○大选的前哨战,除了是否能够延续执政,更是攸关政党的存亡,甚至主权能否确保等指标与关键的一场战役。十年前看过木村拓哉所主演的日剧《CHANGE》,虽然剧情不同,但结果相同,也是逆转而胜。剧情的最初,女主角偌长、发人深省的一段话,就说明了背景原委:「现在内阁支持率已经不到十%,创十年最低,倘若现在进行大选的话,肯定会被在野党打得落花流水,本来选举就不该分(党内)派别,而是要让百姓笃定去投票才对。这次选举直接关系到即将要展开的大选,这个关键时刻,党绝不能损失国会议员席次。」而现实情况下的台湾,在二○一八年的地方选举,就是被打得落花流水,执政的政治版图大幅缩减,彷彿重现了之前两次政党轮替前的地方选举一般,执政党在地方选战失利,而造成中央政权沦丧。

  二○一八年底地方选举的挫败,坊间的社会氛围就是「讨厌民进党」,在施政未能符合民众期待的情况下,就在挫败的隔天,也是我在完成黄伟哲市长辅选工作之后,才开始进行补选工作。在社会仍旧是一股讨厌民进党的氛围之下进行拜票之旅,所到之处,几乎都被民众「教示」,不论是同婚议题、菸价过高、一例一休……等,地方大选后的补选,有如横扫过的台风尾,强而有力,持续不断,每天早晚身历其境,常常在公众场合被交相指责,简直是刻骨铭心啊!

  在这场补选的过程中,遭逢许许多多的困难,在正式展开选战攻防战之际,因新媒体的崛起及大量被应用在选战之中,在宣传交锋上,存在着一些技术层面以及选举策略的转变考验。但不论是补选的初选或大选,不同的对手却同样採取大量曝光且强力与网媒连结的情况下,讨论声量有如天壤之别。再加上初选的后遗症所造成的补选大选绿营分裂,而脱党参选者挟着庞大的组织动员能力,出身于资源庞大的政治家族,对地方派系、组织人脉都相当娴熟,如何去面对这些对手接踵而来的两方攻势夹击,就成为选战过程中种种的难题。

  由于补选的竞选期间非常的短,就我个人而言,离开劳动部之后,绝大多数的时间都专心在辅选市长以及议员,并没有配置太多时间来做第二选区的部署,以致于选区民众对我的印象,都停留在过去长久一段时间的新闻讯息累积,熟悉度确实有限,更遑论付诸行动给予支持。就这样,在面临空战不利、陆军又不够强,各种资源又显得捉襟见肘的情况下,要如何巩固长期以来被视为绿营当中民主圣地的台南市第二选区,确实令我个人与团队倍感吃力。

  当然除了外在客观因素之外,不论是执政包袱也好,韩流效应也罢,但是内心却不时浮现对于当下政局的忧虑,驱使自己不时地进行反思,希冀在自我检视的过程中,重新连结更接地气的民意。基于这样的自省初衷,促成透过撰写本书的机会,纪录下三一六补选过程的点滴,借以做为继续坚定走在台湾民主改革道路的信念泉源。

  【三一六辅选.清流对抗韩流】

  三一六这场补选基本上创下几项纪录,首先,鲜少有这种双逆转的选举,特别是在补选、且时间如此紧迫的情况下,最终竟可以逆转胜,归纳其原因,除了党内大咖投入辅选的时间点安排合宜,还有网路声量的消长,让整个选举的颓势,能够在短短不到三个月的时间,产生这种双逆转的气势。

  从对手谢龙介决定投入选举以来,他的声量第一次逆转是在二月十七日、韩流首度来到台南辅选,夹带着胜选的余威,又结合秃子、燕子、探子的造势,台湾前三大直辖市新任市长合体,总辖管人数超过八百万人,而第二选区不过区区三十万人口,彷彿古代诸侯领军数百万的三大将军前来攻打绿营小城,战情紧迫可想而知。而韩流第二次来的时候,更是让双方差距整个拉大,一直到赖清德前院长身先士卒的投入辅选工作,加上阿扁总统适时的救援,以及蔡英文总统、卓荣泰主席等党公职的加入,接续后面几波造势活动的成功拉抬,居然在短短一周内拉回十%支持率,从而创下补选史上最高投票率的纪录。

  这场选举之所以如此受到瞩目,是因为时间点恰好落在刚结束的二○一八年地方选举、紧接着又将面临二○二○中央大选的考验,使得二○一九年的补选具有再一次检视蓝绿势力消长的指标性意义。让这场选举俨然超越了单一的补选格局,所牵动的不仅仅是二○二○的胜负指标,甚至牵动到整个民进党的未来发展,民进党在台湾是否还有执政可能,甚至影响到整个台湾主权存续的问题,这些都是本次补选结果的观察指标。之所以存在着多重的意义解读,乃归因台南市第二选区一直被认为是偏绿的政治区块当中、最绿的地区,在蓝军刻意的操作下,不断强调「绿到出汁」,第二选区也就成为蓝军在攻克长期由绿营执政的高雄后、亟欲乘胜追击的首要目标。就在二○一八年民进党大败之后体质最弱之际、此时韩流最强的政治氛围中,一场短暂而激烈的选战交锋淋漓尽致,后期加上「清流对抗韩流」的舆论聚焦,使得虽有四席补选,但新闻报导几乎都围绕着第二选区,重视程度直逼全国大选层级。就如同我一再强调的:这不是场个人的选举,因此有必要把选举过程做一个完整的纪录回顾。

  更因为这场选举,甚至影响到民进党的总统初选;赖清德在初选的过程当中,屡屡提到他在补选期间参与辅选过程中的心情,所看到、所接触到庶民百姓的真实反应,都是促成他投入的重要关键。这场总统初选引发民进党内部的冲突、对立,但冲突对立的结果,是蔡英文总统以「小英2.0」的蜕变结果出线,如今已足以与同一台面上有意竞逐总统大位的竞争者相互抗衡,就结果论而言,显然赖清德的参与产生了意想不到的「鲶鱼效应」,让民进党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浴火重生,重新站稳台湾政治的主流位阶。基于此,虽是补选的主角、却同时也是赖清德参与辅选的旁观者,必须将这场补选战役忠实呈现,在后人谈论起台湾民主发展的这个转捩点时,才能有口述历史般的文字依据。
 

图书试读

深刻感人的辅选身影—─赖清德
 
脸书好处就是替代了日记,可以很容易地勾起回忆。赖院长辞职南下的日期是在一月,当天乡亲们迎接陪同院长回台南的游览车到达台南时,已是天黑之际,准备着他最喜爱的食物「郑记葱肉饼」、「珍珠奶茶」,前往迎接,赖院长卸下日常的矜持,当场轻松地啃咬品尝着葱肉饼并步行回家,在支持者纷纷离开之后,与黄先柱主委低调进入赖院长家大门,想听听他对这场立委补选的看法,没想到他开口即说:「国文你自己要好好加油!我没有办法帮你辅选,我想要好好休息,你可以请黄伟哲市长多加支援。」当下,虽然有些许失望,但仍未达绝望,总觉得自己努力冲刺,必能拚过大选,且赖院长经过一年多的政务生活身心疲惫不堪,再加上过去连续七年市长的行政生涯也是业务繁重的情况下,他确实是需要喘口气,对曾经待过内阁的我而言,可以充分理解那样的处境!当然需要好好的休息!于是依照赖院长的建议,转而向黄伟哲市长请求协助。
 
【选战开打】
 
在选战一开始的打法,当然是最传统的地面战,因为过去在台南担任过地方党部的主委也担任过议员,还算是有累积一些基层民众支持的基础,所以不论是地面战或是组织战,也渐渐开始成形,可是这样的地面战组织战,在遭遇到韩流效应影响之下,民众的好感与支持度开始变得不易累积。
 
之后,早晚不断奔波,山海之间进进出出,却仍无法有效摆脱脱党参选的陈筱谕的票源分食,所谓「提名不公」常常被问起,而为何「一例一休」也持续被质疑,当然「新潮流」、「派系」等标签像符咒或便利贴贴满了,看不见真实的候选人,只有对标签的质疑!
 
就现实而言,我对台南地方公共事务的参与,最早是二十几岁的时候就在地方出没,也辅选过多场选举,曾经参与的公共事务包含了:安定交流道的争取、抗缴水租、老农年金的诉求,以及协助筹组工会,甚至在担任议员任期时帮忙争取噍吧哖文化园区,以及各种不同议题的倡议,例如新市政中心议题的倡议,其实就跟第二选区有一定程度的关联性。但是这些公共议题或者是政策议题,受限于时间的因素,或者有时候是累积程度的不足,难以立刻转化为基层支持的能量,组织和地面战的奥援基本上就是需要时间催化,然而偏偏补选的所能争取民众认同的时间又特别短。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