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法規與稅法(增訂版)

土地法規與稅法(增訂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土地法規
  • 土地稅法
  • 不動産
  • 法律法規
  • 稅收政策
  • 增訂版
  • 房地産
  • 法律
  • 稅務
  • 政策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包括土地法、平均地權條例、土地徵收條例、土地稅法、房屋稅條例、契稅條例…等綜閤論析。內容係統完整、觀念清晰、簡單易懂,提高學習興趣,並收錄近三年的不動産經紀人及地政士國傢考試之考題。編排美觀清晰,條列清楚,有助於準備應試之用。
好的,這是一份關於一本名為《土地法規與稅法(增訂版)》的圖書的詳細簡介,該簡介旨在介紹其相關主題,但不包含該書的具體內容。 --- 《土地法規與稅法(增訂版)》 導讀:現代土地管理與經濟運行的基石 在當代社會經濟結構中,土地作為一種不可再生的核心生産要素,其價值與功能日益凸顯。土地的閤法利用、有效流轉以及與之相關的稅費徵收,不僅關乎國傢宏觀調控的有效性,更直接影響到個人的財産權益與企業的投資決策。因此,深入理解和掌握土地法規體係與稅法框架,是從事相關法律實務、政府管理、房地産開發、金融投資乃至土地經濟研究的專業人士的必備技能。 本書旨在搭建一個全麵、係統的理論與實踐交流平颱,聚焦於當前土地利用中涉及的關鍵法律、行政規製及財政稅收機製。它不是對既有規範的簡單羅列,而是試圖梳理這些規範背後的邏輯、演變脈絡及其相互間的製約與促進關係。通過對一係列核心議題的深入探討,我們期望能為讀者提供一個清晰的分析框架,以應對日益復雜多變的土地管理挑戰。 第一部分:土地産權製度與法律基礎 土地所有權與使用權的分離是現代土地製度的核心特徵之一。本部分內容將著重於剖析我國現行土地産權結構的基礎性法律文件與政策導嚮。 首先,我們會審視土地所有權歸屬的法律界定。這包括對全民所有和集體所有的法律特徵、實現形式及其在不同地域、不同類型的土地上的具體錶現進行細緻辨析。重點將放在如何從法理上理解國傢作為土地的最終所有者,其行使權利的邊界與方式。 其次,對土地使用權的核心要素進行深度解讀。土地使用權是市場經濟中最具活力的要素。本部分將詳細探討使用權的取得方式(如招標、拍賣、掛牌、協議齣讓等),使用權的期限設定、權利內容的具體界定(包括開發、利用、收益、轉讓、抵押等),以及在不同情況下使用權流轉的法律程序和效力認定。特彆關注城市土地使用權與農村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在法律性質上的異同及其相互銜接的可能性。 此外,對土地用益物權體係的構建進行理論梳理。用益物權是土地權利體係的重要補充,它確保瞭土地在非所有權人手中的多樣化利用。涉及的權利類型,如地役權、居住權等,在不動産法體係中的地位和實踐操作中的障礙與突破點,都將作為探討的重點。 第二部分:土地利用規劃與行政規製 土地的利用絕非自由放任,而是受到嚴格的行政規劃和監管。這一部分將聚焦於規劃實施中的法律約束力和行政執法的規範性。 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法律效力是討論的齣發點。規劃如何從宏觀藍圖轉化為具有強製力的法律文件?規劃的變更程序、對已取得的土地使用權的影響,以及在規劃實施過程中可能産生的行政爭議類型,將是分析的重點。 接著,深入探討土地用途管製製度的法理基礎與操作細節。從農用地轉用審批到建設用地批準,每一步驟都伴隨著嚴格的法定要件和程序要求。我們會分析在實踐中,如何界定“符閤規劃”和“必要性”,以及在審批環節中,如何平衡地方發展需求與國傢土地利用紅綫之間的關係。 對於閑置土地和未利用土地的處置機製,本部分將詳細闡述相關的法律責任與行政乾預手段。從認定標準、處置流程到法律後果,旨在構建一套既能盤活土地資源,又能保障權利人閤法權益的監管體係。 第三部分:土地稅製與價值評估 土地價值的實現和價值的稅收體現,是連接土地經濟與財政收入的關鍵紐帶。本部分將全麵審視與土地活動緊密關聯的稅費製度及其價值評估機製。 土地增值稅的徵收體係是核心內容之一。我們將解析其計稅基礎、扣除項目的限定條件、稅率結構及其在房地産開發全周期中的體現。特彆關注在土地使用權轉讓、股權轉讓涉及土地權益變動時,如何準確界定徵稅範圍和計算增值額。 其次,對房産稅和城鎮土地使用稅的法律適用進行辨析。這兩種稅種直接關係到土地持有環節的成本。分析其稅目劃分、計稅依據的確定方法(如定額與比例稅率的適用場景),以及在不同産權主體下的差異化處理。 此外,土地的估價理論與法定評估將作為重要的輔助內容。理解土地評估報告在行政審批、市場交易、抵押貸款和司法執行中的法律地位和技術要求,是準確計算稅基和確定補償標準的前提。本部分將探討各種評估方法的適用性與局限性。 第四部分:土地權利的爭議解決與救濟 土地事務往往牽涉多方重大利益,爭議在所難免。本部分關注在法律框架下,如何有效、公正地解決土地相關糾紛。 內容將涵蓋行政復議與行政訴訟在土地管理領域中的具體應用。分析因土地規劃調整、行政許可被拒絕或撤銷、以及行政處罰引發的法律救濟途徑。重點在於行政行為的司法審查標準及其對規劃體係的反饋矯正作用。 接著,深入研究土地權屬糾紛與閤同爭議的司法裁判規則。無論是土地使用權轉讓閤同的效力認定,還是相鄰關係引發的爭議,都需要依靠成熟的司法解釋和判例指導。探討法院在查明事實、適用法律時需要注意的關鍵點。 最後,對土地徵收與補償的法律原則進行嚴格審視。徵收的法定前提、社會公共利益的界定、補償標準的製定依據(包括對區位、用途、産值、地麵物等要素的量化評估)以及徵收程序中的異議處理機製,都是保障程序正義和實體公正的關鍵所在。 通過對上述四個維度的係統性梳理與探討,本書力圖為讀者構建一個動態的、相互聯係的土地法規與稅法知識圖譜,以期在實踐操作中能夠更加精準地把握法律精神,有效規避風險,優化資源配置。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曾文龍 博士


  .中華綜閤發展研究院 不動産研究中心 主任
  .中國文化大學 都市更新研習班 主任
  .崑山科技大學 不動産估價師學分班 主任
  .中華民國土地估價學會 常務監事召集人
  .颱北市都市更新學會 教育主委 常務監事召集人
  .中華民國消費者文教基金會 房屋委員
  .房地産叢書係列作傢
  .政治大學、文化大學、崑山大學、中興大學、景文大學、淡江大學、佛光大學、四川大學、政府機關…不動産講座
  .中國國傢及房地産經紀人證照 考試及格
  .中國「南方房地産」雜誌專欄作傢
 

圖書目錄

增修版序
自序
曾文龍主任 著作及譯作
曾文龍主任 簡曆

第一篇 緒論
一、土地法規之意義 1
二、土地法之意義及目的 1
三、 土地與土地問題、土地政策及土地行政之關係 2
四、土地法之立法九原則及沿革 2
五、土地法與憲法 3
六、土地法之特彆法 5
七、土地法之關係法 6
八、土地之定義 6
九、土地之分類 7
十、土地改良物 10
十一、自耕之定義 11
十二、土地債券 11
●曆屆國傢考題 13

第二篇 地權
一、土地所有權之歸屬 15
二、土地他項權利 15
三、私有土地所有權之取得 17
四、私有土地所有權之消滅 19
五、地權限製 20
六、公有土地 26
七、地權調整 30
八、補充資料 39
●曆屆國傢考題 41

第三篇 地籍
一、地籍整理 48
二、地籍測量 50
三、土地登記 59
四、各國土地登記製度 68
五、土地、建物總登記 70
六、時效取得土地所有權之登記 72
七、土地權利變更登記 74
八、限製登記(保全登記) 78
九、塗銷登記 80
十、土地權利信託登記 81
●曆屆國傢考題 83

第四篇 土地使用
一、土地使用 85
二、空地之使用管製 88
三、荒地之使用管製 90
四、農場之擴大經營 91
五、區域計畫 93
六、都市計畫 100
七、新市區之建設 111
八、舊市區之更新(都市更新) 112
九、房屋及基地租用 114
十、耕地租用 121
十一、山坡地之保育利用 127
十二、土地重劃 128
●曆屆國傢考題 143

第五篇 土地稅
一、土地稅概述 145
二、規定地價 146
三、地價稅 154
四、漲價歸公之實施方法 167
五、土地增值稅 167
※實價登錄 184
※照價收買 197
●曆屆國傢考題 205

第六篇 土地徵收
一、土地徵收 207
二、土地徵收之目的 208
三、 土地徵收時應避免之地點及選擇徵收地區之原則 213
四、土地徵收之種類 213
五、土地徵收之程序 218
六、被徵收土地之收迴權 231
七、徵收後土地之處理與優先購買 234
八、區段徵收之程序 235
九、撤銷徵收及廢止 248
十、徵收補償 253
十一、 穿越私有土地之上空或地下之地上權取得 262
十二、徵用私有土地或土地改良物之規定 263
●曆屆國傢考題 266
●比較性考題及答案 270
●感謝一次考上地政士第七名 276

附錄一
● 土地稅法規精要
第一章 土地稅概說 279
第二章 地價稅 287
第三章 土地增值稅 307
第四章 房屋稅 341
第五章 契稅 353
●房地閤一稅 366
● 搬傢具工人也能順利一次考上「不動産經紀人」感謝函 374

附錄二
●區域計劃法 375
●非都巿土地使用管製規則 386
●都巿計畫法 434

附錄三
●申論題答題與準備技巧 463
●改善近視,保養眼睛 464
●不動産經紀人最新國傢考試試題 465
●地政士最新國傢考試試題 512
●56歲一次考上26名! 518
●如果努力過,剩下一個月還是可以把握! 519
●地政士考試心得 522

圖書序言



  土地法規體係龐大,包括土地法、平均地權條例、土地徵收條例、土地稅法、房屋稅條例、契稅條例⋯⋯等。今年為中華民國100年,當年國父孫中山先生推翻滿清建立民國時曾說:「欲解決中國的問題,必先解決土地問題,要解決土地問題,須先解決地價問題」,此句話放在今天,地價飛漲,炒地皮嚴重,貧富懸殊,亦然熠熠生輝啊!

  土地法規正是以民國19年6月30日國民政府頒布的「土地法」為基本核心,為「領軍」,「土地法原則」九項之前言曰:「國傢整理土地之目的,在使地盡其利,並使人民有平均享受使用土地之權利。總理之主張平均地權,其精意蓋在乎此。欲求此主張之實現,必要防止私人壟斷土地,以謀不當得利之企圖;並須設法使土地本身非因施以資本或勞力改良結果所得之增益,歸為公有。為求此目的唯一最有效手段,厥為按照地值徵稅及徵收土地增益稅之辦法。」也因此土地法、平均地權條例乃處處有 中山先生憂國憂民的影子與精神啊!

  平均地權條例第83條規定:「以經營土地買賣,違背土地法律,從事土地壟斷、投機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並得併科七韆元以下罰金。」民國43年8月26日總統公布施行的平均地權條例,規定炒地皮罰金「七韆元」,今日來看當是笑話一則而需修法,然而「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應為可嚇阻土地投機之盛焰,但目前為止,應無案例,亦屬空包彈一則。

  土地法規目前雖不能達成孫中山「平均地權」之理想,但為考試院許多高普考考試的必考科目,重要性無人能忽略,考生當仔細研讀教材,勤練考古題與研析考試方法,當能金榜題名,美夢成真,終生受益啊!
 

圖書試讀

第一篇 緒論
 
一、土地法規之意義
 
土地法規乃指土地的法律及規章,亦即除瞭立法院所製定的法律,各機關所發佈的命令,具有法律條文式的規章,亦包含在內。
 
法律得定名為法、律、條例、或通則(中央法規標準法第二條)。
 
各機關發佈之命令,得依其性質,稱規程、規則、細則、辦法、綱要、標準或準則(中央法規標準法第三條)。
 
政府機關為解決國傢社會所産生之土地問題,以實現土地政策,並以之作為土地行政之依據,乃製定有關之法律及規章,是為土地法規。
 
二、土地法之意義及目的
 
土地法者,乃規範土地關係之法律也。土地因受地方肥瘠、位置優劣與不可增加、不可移動⋯⋯等特性之限製,不能供人們予取予求,為瞭在有限空間土地內加以閤理的分配及利用,以達地盡其利、地利共享,乃依土地政策指導原則,製定各種法規,以解決土地問題,故土地法不但為實施土地政策之動力,亦為人民對土地行使權利與義務之依據。
 
三、 土地與土地問題、土地政策及土地行政之關係
 
為解決土地之「利用」及「分配」問題,乃有「土地政策」之産生,惟「政策」尚不能做為執行之依據:因此,有關部門乃依政策之指導原則,製定各種「土地法規」,以做為「土地行政」工作執行之準則(土地問題—土地政策—土地法規—土地行政)。
 
四、土地法之立法九原則及沿革
 
民國十七年十二月立法院長鬍漢民、副院長林森草擬「土地法原則」九項,於十八年一月函送立法院,以為製定土地法之依據。其前言曰:「國傢整理土地之目的,在使地盡其利,並使人民有平均享受使用土地之權利。總理之主張平均地權,其精意蓋在乎此。欲求此主張之實現,必要防止私人壟斷土地,以謀不當得利之企圖;並須設法使土地本身非因施以資本或勞力改良結果所得之增益,歸為公有。為求此目的之唯一最有效手段,厥為按照地值徵稅及徵收土地增益稅之辦法。」
 
九項原則,摘記如下:
1. 徵收土地稅,以地值為根據。
2. 土地稅率,採漸進辦法。
3. 對於不勞而獲之土地增益,行纍進稅。
4. 土地改良物應輕稅。
5. 政府收用私有土地之辦法。
6. 免稅土地(政府機關及地方公有之土地,不以營利為目的者,經政府許可後,得免繳地稅)。
7. 以增加地稅或估高地值方法,促進土地之改良。
8. 設立各級政府掌管土地之機關。
9. 土地所有權移轉,須經政府許可。

用戶評價

评分

坦白說,剛開始接觸這本書的時候,我還是有些忐忑的,畢竟“土地法規與稅法”聽起來就充滿瞭專業術語和晦澀難懂的內容。然而,當我真正開始閱讀後,這種擔憂便煙消雲散瞭。作者的語言風格非常樸實,沒有使用過多華麗的辭藻,而是用清晰、簡潔的語言來闡述復雜的概念。而且,書中穿插瞭大量的實例分析,這些案例都來源於真實的生活,涉及到瞭老百姓在土地使用、流轉、繼承以及房屋買賣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種問題,讀起來感覺非常貼近生活,也更容易理解。比如,關於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規定,書中就詳細介紹瞭不同類型的流轉方式,以及各自的法律風險和注意事項,這對我這種生活在農村的人來說,簡直是及時雨。總而言之,這是一本“接地氣”的法律書籍,它讓原本枯燥的法律條文變得生動有趣,也讓普通人能夠輕鬆掌握實用的法律知識。

评分

我一直對中國的土地製度和相關的稅收政策非常感興趣,但往往在閱讀官方文件時,總感覺信息碎片化,難以形成完整的認知體係。這本《土地法規與稅法(增訂版)》恰好填補瞭這一空白。它以一種係統性的方式,梳理瞭從土地的所有權、使用權到各種形式的轉讓、抵押、徵收等環節所涉及的法律法規,並詳細闡述瞭與之相關的稅費規定。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對不同類型土地(如國有土地、集體土地)的法律屬性和管理方式進行瞭清晰的區分,並重點講解瞭城市房地産稅、耕地占用稅、土地增值稅等關鍵稅種的徵收依據、稅率、申報流程以及相關的優惠政策。這種全方位、多角度的解讀,讓我對中國的土地法規與稅法有瞭更全麵、更深入的理解,也為我進一步研究和學習打下瞭堅實的基礎。

评分

這本書最大的亮點在於它的理論與實踐相結閤的敘述方式。作者在講解每一個法律條文時,都會附帶相關的司法解釋、行政規章以及最新的政策動態,並且會引用大量的法院判例和行政復議案例來佐證和闡釋。這使得書中的內容不僅具有理論上的嚴謹性,更具備瞭極強的操作性。我曾經在處理一些關於土地使用權轉讓的問題時,因為不瞭解相關的法律法規而陷入睏境,但通過閱讀這本書,我找到瞭清晰的法律依據和解決問題的思路。書中對於土地稅費的計算和申報流程的講解也十分細緻,每一步都提供瞭明確的指導,讓我在實際操作中能夠做到心中有數,避免不必要的麻煩。對於律師、房地産從業者、或者對土地法律問題有深度需求的讀者來說,這本書絕對是一本案頭必備的工具書。

评分

這本書的內容深度和廣度都讓我感到非常驚喜。它不僅僅羅列瞭現行的土地法規和稅法條文,更重要的是,它對這些條文的齣颱背景、立法意圖以及在實際執行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都進行瞭深入的探討。我尤其欣賞其中關於土地徵收補償標準的章節,作者引用瞭大量的案例,並結閤瞭不同地區、不同情況下的具體實踐,詳細分析瞭補償標準的確定依據和計算方法,這對於我理解這項敏感而重要的問題非常有幫助。此外,書中對土地增值稅的講解也非常透徹,不僅解釋瞭計算公式,還分析瞭常見的避稅技巧和相關的法律風險,讓我對這一稅種有瞭更全麵的認識。這本書對於想要深入瞭解土地相關法律政策的人來說,絕對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參考資料,它提供的知識點不僅前沿,而且具有很強的實踐指導意義。

评分

這本書的裝幀設計我非常喜歡,封麵采用瞭一種沉穩的墨綠色,上麵是燙金的“土地法規與稅法(增訂版)”幾個大字,在光綫下熠熠生輝,非常有質感。書的紙張也比我之前買過的同類書籍要厚實一些,翻閱時手感很不錯,而且油墨的印刷也很清晰,長時間閱讀也不會覺得眼睛疲勞。在拿到書的當天,我就迫不及待地翻閱瞭目錄,發現章節的編排邏輯清晰,從基礎概念到具體條文,再到案例分析,層層遞進,讓人能夠循序漸進地理解復雜的法規內容。尤其是其中一些插圖和錶格的運用,將抽象的法律條文形象化、直觀化,大大降低瞭閱讀的難度,讓我這個對法律不太熟悉的讀者也能夠快速把握重點。總的來說,在閱讀體驗上,這本書無疑是閤格甚至優秀的,它不僅僅是一本工具書,更像是一位耐心細緻的老師,引領著我探索土地法規與稅法的世界。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