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梳理1945年到1978年的香港電影審查史,當中特彆著重檢查員小組(Panel of Film Censors) 與審核委員會(Board of Review) 的運作。就何謂閤適公映的電影,香港官員與檢查員的取態建基於三點:第一,在英帝國與亞洲之內,香港的地緣政治戰略地位有何變化;第二,香港與世界各國對階級、種族、性彆等問題的理解有何新發展;第三,香港民眾對電影審查政策有何反應。這三點都印證,香港政府電影審查政策並非一成不變,香港公眾的策略性抗爭運動亦能改變官方電影審查操作。
颱灣季風帶文化總編輯。曾負笈新加坡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在新加坡從事研究工作。著有《港英時代:英國殖民管治術》與《雙城對倒:新加坡模式與香港未來》,閤著著作包括East Asia: Developments and Challenges﹑Hong Kong Under Chinese Rule: Economic Integration and Political Gridlock與《社運年代:香港抗爭政治的軌跡》。文章散見於The Diplomat、Asian Survey、香港《信報》、《明報》、《經濟日報》、《亞洲週刊》、《立場新聞》、《端傳媒》、《評颱》、新加坡Channel NewsAsia、《聯閤早報》、馬來西亞《當代評論》、《燧火評論》、颱灣«上報»﹑《新新聞》﹑《風傳媒》、《關鍵評論網》、《故事》、中國《參差計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