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梳理1945年到1978年的香港电影审查史,当中特别着重检查员小组(Panel of Film Censors) 与审核委员会(Board of Review) 的运作。就何谓合适公映的电影,香港官员与检查员的取态建基于三点:第一,在英帝国与亚洲之内,香港的地缘政治战略地位有何变化;第二,香港与世界各国对阶级、种族、性别等问题的理解有何新发展;第三,香港民众对电影审查政策有何反应。这三点都印证,香港政府电影审查政策并非一成不变,香港公众的策略性抗争运动亦能改变官方电影审查操作。
台湾季风带文化总编辑。曾负笈新加坡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在新加坡从事研究工作。着有《港英时代:英国殖民管治术》与《双城对倒:新加坡模式与香港未来》,合着着作包括East Asia: Developments and Challenges﹑Hong Kong Under Chinese Rule: Economic Integration and Political Gridlock与《社运年代:香港抗争政治的轨迹》。文章散见于The Diplomat、Asian Survey、香港《信报》、《明报》、《经济日报》、《亚洲週刊》、《立场新闻》、《端传媒》、《评台》、新加坡Channel NewsAsia、《联合早报》、马来西亚《当代评论》、《燧火评论》、台湾«上报»﹑《新新闻》﹑《风传媒》、《关键评论网》、《故事》、中国《参差计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