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结合梦想、勇气,以及族群意识复甦的寻根之旅,
也是导演採「穷人拍片法」,一路走来化险为夷的心情笔记。
历时六年,《只有大海知道》同名电影上映
一个意外流放兰屿的天龙国老师,
一个翘首期盼爸爸回家的男孩,
一场跨海的歌舞剧比赛……
其实,在那之前兰屿的孩子根本不敢穿上丁字裤
《只有大海知道》改编自兰屿椰油国小舞蹈队的真实故事,透过相依为命的祖孙亲情、舞蹈队老师对孩子无私的付出,让孩子慢慢认识了自己、看见了自己内在的宝藏,也意识到自我存在的意义,并凭借着勇气,走出成长中的挫折,开创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椰油国小舞蹈队历年来获奖无数,并受邀至世界各地演出。如今他们不仅有了一个和自身族群文化接轨的桥樑,也因为重新认识了自己,脸庞有了自信的光。
「态度最真诚,最如实呈现原住民生活状态及文化面貌的,就属崔永徽导演」 - 虞戡平导演
导演说:「第一次看见达悟的孩子穿着丁字裤站上舞台,我的泪水就没有停过。」在消费文明无限扩张的时代,我们早已忘记这个世界并不是靠物质在支撑着。文明对人类性灵与文化的戕害,其实不仅发生在兰屿。崔永徽导演决定拍出这些兰屿孩子的故事,拍出当代达悟文化断层中漂泊的心灵,并同步观照亲情、遗弃与爱的命题。希望透过影像带我们跳脱游客的视角,走进真实的兰屿。
《只有大海知道》于100年度即荣获行政院新闻局优良剧本奖,因为导演的坚持──坚持由达悟族人自己演出、坚持取得当地人的信任之后再开拍、坚持影像绝不能落入消费兰屿的窠臼──六年之后,《只有大海知道》终于即将搬上萤幕。
本书以导演崔永徽所採的「穷人拍片法」出发,从故事原型、剧本、人物侧写、举办兰屿戏剧营队、筹措资金,以及拍摄至杀青后,一路走来化险为夷的心情笔记,是一个追逐电影梦者的导览,同时也希望传达电影之外,关于兰屿种种生命/生活与当代文化议题,以及偏乡生活所给予我们的启示。
感动推荐(依姓氏笔画排序) 小野│作家,台北市影视音实验教育机构校长
李家同│博幼社会福利基金会董事长,荣誉教授
阿洛·卡力亭·巴奇辣│创作歌手,演员,制作人
夏曼·蓝波安│「世界岛屿的作家」,海洋文学家,台湾十大散文家
陈建年│金曲奖创作歌手
虞戡平│导演
魏德圣│导演
谢锦桂毓│作家,前辅仁大学英文系教授
颜子矞│椰油国小教师
严长寿│公益平台文化基金会董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