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意象:漢寶德續談文物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介紹


歲月意象:漢寶德續談文物

簡體網頁||繁體網頁
作者 漢寶德
出版者 典藏藝術傢庭
翻譯者
出版日期 齣版日期:2020/11/23
語言 語言:繁體中文



點擊這裡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表於2025-01-15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圖書描述

{漢寶德獻給文物玩傢的深度經驗談}
歷盡歲月韆帆,輾轉人世悲歡,
文物收藏的興味,取決於金額多寡、學養深淺、心性涵量,何者為重?
假貨不可恕,卻是提振藝術投資的相當誘因?
關於骨董世界裡的癡與癖、欺與自欺,應有態度及箇中妙趣,
收藏界的探險傢漢寶德來為你說分明。

  「如果你是一個尋求心性生活的人,那麼文物收藏會為你帶來極豐富的興味,即使文物的一鱗半爪,也會為你帶來無盡的愉快;如果你是尋求刺激,不時為自己找獵物的人,文物收藏也可以達到某些目的。收藏文物要完全不受這些世俗蔽障的影響是不可能的。收到一件得意的東西,誰也免不瞭有嚮親朋好友炫耀的心理。如果財力許可,誰也會想買一件很搶手的東西。要點是不要被這些慾望所控製,否則就成為文物的奴隸瞭。所以文物收藏並不一定培養齣高尚的德性。是性情與文物的交融,提昇瞭心性的境界。」——漢寶德

  隻要有心,人人皆可涉足文物收藏,但是沉迷其中淪為物欲的奴隸也時有所聞。建築大師暨博物館公眾美學的先驅──漢寶德先生在著作《金玉藝采》縱看中國文物的淵源,續作《歲月意象:漢寶德續談文物》則論古今中外文物收藏的趣味與觀念對比,談骨董造假、石刻藝術、流盃渠、酒器、木雕、佛像與治印,九篇章細說文人生活的閒情與癡迷,以及骨董文玩的滄桑與傢國情愁,意象內涵豐美,理性感性兼具。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漢寶德(Han Pao-Teh, 1934-2014)


  1934年齣生於山東省日照縣,1958年成功大學建築係畢業,1964年赴美留學,先後取得哈佛大學建築碩士及普林斯頓大學藝術碩士等學位,1967年返國。主要經歷為:東海大學建築係主任、中興大學理工學院院長、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籌備主任及館長、國立颱南藝術學院籌備主任及校長、國藝會董事長、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理事長、世界宗教博物館館長、文建會委員、颱北市文化局顧問等。

  早年於建築係就學期間便創辦瞭《百葉窗》,爾後至1970年代,陸續編輯齣版《建築雙月刊》、《建築與計畫》、《境與象》等建築專業雜誌,緻力推動颱灣現代建築思潮,冀探討建築設計思想與社會人文之關聯等課題。

  在建築方麵,漢寶德於迴國初期設計之洛韶山莊、天祥青年活動中心等作品,呈現齣強烈的現代建築立體派風格,其建築作品屢獲《建築師》雜誌建築獎。

  此外亦緻力於藝術及美感教育之推廣,1994年獲教育部一等文化獎章、2006年獲得國傢文藝獎第一屆建築獎、2008年颱灣大學榮譽博士、2009年雜誌最佳專欄金鼎獎、2010年中國建築傳媒獎──傑齣成就獎、2014年第34屆行政院文化獎。

編者簡介

黃健敏(Huang Chien-Ming)


  中原理工學院建築係畢業,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建築碩士。

  文化部及颱北市等多縣市公共藝術審議委員、國美館及北美館諮詢委員。曾任教於中原大學、東海大學、北藝大、北科大等校。

  1993年起參與颱灣公共藝術政策與執行,著書撰文鼓吹「生活藝術化,藝術生活化」的理念。2002年1月至2004年7月齣任《建築師》雜誌副社長兼主編,緻力推動建築文化活動,策畫建築師公會與颱北市文化局共同舉辦33場「世界都市建築」演講係列。2006年任《建築》雜誌總主編,入圍2008年行政院新聞局金鼎獎「最佳科學及技術類」。

  ■著作:《貝聿銘的世界》、《建築藝術捲1:颱灣建築的先行者》、《藝術,盡在街頭:美國東部城市藝術公共空間導覽》、《世紀建築大師:貝聿銘》、《探索貝聿銘》等。

  ■編作:1999-2001年《公共藝術年鑑》、《2016第五屆公共藝術獎專輯》、2001-2003年《颱灣建築獎專輯》、《建築桂冠──普立茲剋建築大師》等。

  ■策畫:「ARCHI‧建築」叢書(典藏藝術傢庭)等書。
歲月意象:漢寶德續談文物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圖書目錄

1.文物收藏的興味
2.中國骨董愛說謊
3.漢代文化的剪影——武氏祠石刻
4.流盃渠的故事
5.酒器與文化
6.兩個中國陶瓷收藏的故事
7.流落歐美的木雕菩薩
8.案頭佛像的意義
9.方寸乾坤——治印的藝術
■編後記:故事的故事

 

圖書序言

編後記

故事的故事


  二十一世紀初,漢先生曾以女兒漢可凡的名字作為筆名,在《中華日報》副刊撰寫係列性的文物文章,以他多年收藏古物的經驗,娓娓敘述傢中添購陶器、書畫、文玩等相關故事,這些文章輯錄為《真與善的遊戲》與《收藏的雅趣》兩本書,二書的繁體版已絕版,簡體版於2020年底由武漢長江文藝齣版社刊行。

  漢先生撰寫攸關文物之文章,可以追溯自二十世紀80年代在《中國時報》人間副刊所發錶的〈流盃渠的故事〉。當年漢先生趁赴韓國開會,至慶州走訪韓國史蹟第一號的鮑石亭,同時參觀佛國寺等,撰寫瞭〈韓國慶州行〉一文,很詳細記述瞭參觀佛國寺的種種。佛國寺初建於西元528年,日本幕府將軍豐臣秀吉入侵朝鮮時,曾遭迴祿毀壞,西元1604年重建,爾後不斷地重修,重修的成果是觀光化,被批評粗俗。佛國寺與石窟庵於2009年同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1977年鬍金銓拍攝的《空山靈雨》影片,就是在佛國寺取景。在兩岸阻隔的年代,無法親炙中國的傳統建築,日韓的古建築乃成為研究探索的對象。

  〈流盃渠的故事〉是衍生自〈韓國慶州行〉,該文曾收錄於1990年齣版的《風情與文物》一書。〈流盃渠的故事〉一文在書中附有風字流盃渠圖一張,宋劉鬆年的「麯水流觴」圖一張與耳盃一對等照片,這3張圖片俱為黑白。拜博物館圖片免費使用政策之賜,特將颱北故宮博物院所典藏的劉鬆年繪《麯水流觴圖》4幅,並輔以明代李宗謨《蘭亭修禊圖捲》15幅,與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庋藏的明代錢穀《蘭亭修禊圖捲》7幅等下載,以彩色圖片為〈流盃渠的故事〉文章作進一步的賞讀欣閱。

  〈兩個中國陶瓷收藏的故事〉係指「大阪市立東洋陶磁美術館」與「墨爾本維多利亞國立美術館」所典藏的陶瓷。大阪市立東洋陶磁美術館是極少數在日本允許於館內攝影的博物館。在日本,絕大多數的博物館禁止攝影;在京都,甚至有的庭園與廟宇亦禁止攝影。對此,漢先生認為博物館具有社會教育的功能,容許觀眾拍照有益於推廣教育,對於日本諸多博物館的攝影禁令,尤其是以納稅義務人所成立的公傢博物館也禁攝影,他深深不以為然!不過話說颱灣的博物館昔日亦有攝影的禁令,遲至近年纔開放,畢竟如今以手機拍照既方便又流行,博物館禁止攝影是不閤時宜又不閤情理的規定,在博物館攝影儼然是流行的打卡行為,讓參觀博物多瞭一份歡悅的情趣。

  參觀東洋陶磁美術館時,我較專注於其建築物,為瞭漢先生的文章配圖,乃聯絡館方懇請提供相關圖片,濛學藝科鄭銀珍與小林仁兩位的協助,獲得14張圖片供本書使用,謹此緻以謝忱!墨爾本維多利亞國立美術館理所當然沒有禁止攝影的疑慮,因此文章的配圖皆由我親自拍攝,但是漢先生的文章提到的4位關鍵人物,隻有中文譯名,未附英文姓名。為瞭釐清,透過電子郵件詢問,幾經往返,隻能確定館長林賽‧霍爾與東方藝術所監理人赫伯特‧肯特的英文姓名,至於那位捐贈88件瓷器的律師與在中國的澳洲軍官柯林斯,目前則皆隻能暫時存疑。漢先生曾撰文力陳收藏需要政策,以此兩館所典藏的陶瓷器,就是極佳範例。漢先生也收藏,他是從陶罐開始入手,第一件收藏品是一個清乾隆朝的深紅色茶罐。不知是否因此,令漢先生特鍾此兩座博物館的陶瓷器。

  對於流落海外的陶瓷器等文物,漢先生感嘆近百年來的中國人,充分錶現瞭「不肖子孫」的可憐相。另一被關注的淪落文物是木雕菩薩,研究中國傳統建築,廟宇會是主題之一,連帶廟宇中的佛像往往是相關之研究課題之一。中國佛像以石、木、金與土等不同材質所塑造,對此漢先生在擔任宗教博物館館長任內,曾特邀山西泥塑佛像匠師至颱灣,塑瞭8座佛像,於2004年1月15日至9月30日舉辦「神氣佛現——山西泥菩薩」展。

  創設於1928年的東北大學建築係,其學生得選修中國雕塑史,授課的是研究中國傳統建築的先驅梁思成,課堂上的講義遲至70年代方被印刷成書齣版,書內的175張精彩配圖由林洙女士耗時一年餘完成。《中國雕塑史》起自上古,迄至元明清,其中的宋朝章節特別提及賓州大學美術館與波士頓美術館典藏的水月觀音菩薩像,也就是漢先生在〈流落歐美的木雕菩薩〉文章所特別指陳的木雕菩薩像。在旅途中,美術館是必訪的重點,尤其對於藏有中華文物的館絕不輕易遺漏。不巧,幾次至賓州大學博物館時,總是時辰不對,遇上關館,至今尚無緣親睹《中國雕塑史》所藏提及的觀音像。

  波士頓美術館有亞洲藝術部門,號稱數量達十萬餘件,而《中國雕塑史》書中編號第166圖的水月觀音自1999年起就不復陳列展示,在曾經過一年半的修復,2006年方公開,以緻與這件觀音像真是緣慳分淺。許多博物館的典藏未必常設性地展齣,但是在網站卻有豐富資料,在為文章配圖之際,常有精彩的發現,於是乃將相關的諸多水月木雕觀音像,作為漢先生文章的延伸閱讀。

  〈漢代文化的剪影——武氏祠石刻〉原刊於1992年11月10日《聯閤報》副刊,附有2張照片,為瞭瞭解更多的武氏祠石刻,乃自《武氏祠漢畫像石》一書輯選影像較清晰者作為配圖。漢先生所籌建的自然科學博物館,在中國的科學與技術展廳,就有一幅武氏祠石刻拓片,廳中也有玉與銅器等文物。很顯然,自稱喜歡探索過去老靈魂的漢館長,他追尋著古物的時代感與美感,將收藏視為真與美的遊戲,遨遊於文物的天地,將收藏視為自省的、知性的、審美的精神活動!

  本書呈現在建築專業領域以外,漢先生也行的豐富智識學問。於漢先生辭世六周年之際,謹以他的文章書籍誌記懷念!
 
黃健敏
2020 / 9 / 9

圖書試讀

不久前,我在朋友的店裡看到他新近自歐洲買迴來的宋代木雕菩薩,這一座盤腳而坐的菩薩,法相慈祥而莊嚴,姿態優美,真是古代藝術的佳作。這使我想起過去在西方博物館裡所見的宋代木雕瞭。中國古物被外人弄走,擺在博物館當鎮館寶,說起古代木刻菩薩像來,不免令人傷心。記得多年前初到美國,在東部旅行,逛博物館,常看到略大於人體的木雕菩薩,色彩斑駁而古雅,姿態優美動人,麵相莊嚴而祥和,予人深刻印象。有一座博物館,好像是佛利爾吧,進門的大廳就有數座,布置得宜,令人心生美不勝收之感。
 
當時的我,雖然對藝術頗有興趣,但對中國藝術的瞭解隻及於一些繪畫、建築而已,對於大型的中國佛像,隻見過廟裡臃腫、拙笨,塗瞭厚厚的油漆及金粉的泥塑。可以想像我麵對那些近乎傑作的木雕,不免目瞪口呆。我不敢相信,中國人曾經產生這樣美的宗教藝術嗎?中國人有這樣的東西,為什麼故宮博物院裡沒有呢?而且在任何場閤中都沒有見過呢?為什麼在中學課本上也沒有介紹呢?外國人又是從哪裡弄來這些寶物?為什麼他們幾乎每一座博物館都有這些寶物呢?
 
中國古物被外人弄走的可多啦,本不足為怪。怪是怪在弄走擺在博物館最明顯處當鎮館之寶,我們自己還不清楚這些東西的來源及其價值。我國古代的石刻,身首異處被外國人弄走,供在他們的博物館裡,或大戶人傢的客廳裡,是久有所聞的。那是因為日本學者勘察寫瞭報告,所以我們知道有龍門石窟這迴事,知道自北魏到唐朝,中國有輝煌的石雕歷史,至於木雕呢?似乎是一片空白。在過去,很多人認為木雕是日本專有的藝術。
 
在日本,確實可以看到不少相當於中國唐宋時代的木雕,不談別的,就是奈良法隆寺中門裡的天王,那股威武雄壯的勁兒,與唐代齣土的武士俑簡直一模一樣。奈良東大寺中門的四大天王,身軀碩大,高過真人數倍,令人想像當年大唐長安的佛寺裡,一定有更為壯觀的木雕,可惜都在滅佛的時候當木柴燒瞭,中國人最善於破壞古物,紅衛兵隻是時代的名稱而已。

歲月意象:漢寶德續談文物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pdf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歲月意象:漢寶德續談文物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pdf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歲月意象:漢寶德續談文物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用戶評價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歲月意象:漢寶德續談文物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分享鏈接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