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孩子對話的66堂練習課:掌握孩子需求的7大關鍵心理×66個例句解析,打造快樂的親子關係

與孩子對話的66堂練習課:掌握孩子需求的7大關鍵心理×66個例句解析,打造快樂的親子關係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曾田照子
图书标签:
  • 亲子沟通
  • 儿童心理学
  • 家庭教育
  • 沟通技巧
  • 情绪管理
  • 亲子关系
  • 教育方法
  • 行为分析
  • 案例分析
  • 育儿指南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身為家長的我們,在教導孩子的時候,經常都會拿自己小時候聽大人說的話來教導孩子。
  下面這些話你肯定都不陌生,但這些小時候聽過的話,其實暗藏著許多陷阱!

  「你考一百分,就給你一百元。」
  「這是為了你好。」
  「弟弟就辦得到。」
  「你這樣會被笑喔。」
  「你再這樣會被誰誰誰罵喔!」
  「你明明是男生/女生」
 
  隱藏在這些話背後的心理與傳達的意涵,其實會在不知不覺中削減孩子的自信心與幹勁。
 
  或許這些話都是在無心之中脫口而出,或許你不知道這些話會對孩子造成這麼大的影響,但是沒關係!只要多加留心,換個說法,就能慢慢培養出孩子自信、充滿幹勁的心靈!
 
  你知道嗎?只要稍微改變說話方式,
  就能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本書分為7大章節,教你掌握建立孩子自信的7大關鍵心理,並收錄66種育兒情境與例句,說明了父母在育兒過程中說出這些話的心理,以及該如何轉換說法,才能夠培養孩子的自信。
 
  在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中,父母一定會看到許多熟悉的場景,並產生強烈的共鳴。
 
  「我家的孩子也是這樣……」
  「我也知道這樣說不好,還是忍不住說了……」
  「這種時候到底該怎麼說才好?」
  「這樣說會不會有不好的影響?」
 
  本書旨在減輕父母這些教養孩子的煩惱與壓力,提供各種與孩子溝通上的解決對策,讓在育兒之路上奮鬥的父母們知道,原來這種時候,只要稍微改變說法,就能夠讓孩子自己成長!
 
  Part1 讓孩子實際體會到「自己備受珍惜」
  Part2 給予孩子「安全感」
  Part3 讓孩子產生「想要挑戰」的幹勁
  Part4 給予孩子「成就感」
  Part5 父母對於自己的「信賴感」
  Part6 對於自己出生的「喜悅感」
  Part7 自己依靠自己的「覺悟」
 
本書特色
 
  →提供66種育兒情境與例句,輕鬆帶入生活,讓父母秒懂該如何換個說法。
  →作者結合自身養育三個孩子的經驗,文字平易近人,讓人忍不住連連點頭「我家也是!」
《无价的财富:培养高情商孩子的实用指南》 导语: 在快速变化的现代社会,知识的储备固然重要,但真正决定孩子未来成就与幸福感的,却是他们处理情绪、建立人际关系的能力——也就是情商。本书旨在提供一套系统、可操作的框架,帮助父母从日常的点滴互动中,捕捉并回应孩子内心深处的需求,从而构建坚不可摧的亲子联结,为孩子铺设通往心智成熟与人生幸福的基石。 --- 第一部分:认知重塑——理解情商的底层逻辑(约350字) 本部分将彻底颠覆传统上将“情商”等同于“会说话”的肤浅认知。我们深入探讨情商的科学基础,引用最新的发展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研究成果,阐明情绪在大脑发育中的核心作用。 章节重点: 1. 情绪不是敌人,而是信使: 详细解析每一种基本情绪(如恐惧、愤怒、悲伤、喜悦)背后的生存意义与传递的信息。教导父母如何将“负面情绪”视为孩子向外界发出的求救信号或需求表达,而非需要立刻压制的“麻烦”。 2. 镜映自我:父母的“情绪指纹”: 探讨父母自身的情绪反应模式如何无形中成为孩子学习和模仿的对象。引入“情绪回溯”练习,引导家长识别并处理自身未被满足的童年情绪投射,确保在亲子互动中保持清晰的自我觉察。 3. 共情能力的发展阶梯: 情商的基石是共情。本书不再停留在概念层面,而是将共情分为“感知情绪”、“理解原因”、“确认感受”三个递进的层次,并通过大量案例展示如何在不同年龄段(从婴儿的依恋需求到青春期的独立渴望)精准地实践这三个步骤。我们强调,真正的共情是“带着界限的理解”,而非“无原则的认同”。 --- 第二部分:构建安全基石——建立无条件接纳的亲密联结(约400字) 安全感是情商大厦的底层钢筋。本部分专注于提供具体工具,帮助父母建立一个让孩子敢于暴露脆弱、勇于尝试的环境。 章节重点: 1. 依恋理论的实践应用: 深入讲解“安全型依恋”的建立路径。重点教授如何做到“及时回应”(Responsiveness)与“一致性”(Consistency),即便在忙碌或疲惫时,也能通过微小信号(如眼神接触、暂停手边事务三秒钟)向孩子传递“我在线,我关注你”的信号。 2. “看见”与“命名”的力量: 探讨语言如何塑造孩子的情绪理解能力。提供一套“高级情绪词汇库”,教导父母如何准确描述孩子内在的复杂感受,例如区分“生气”和“挫败”、“沮丧”和“失望”,帮助孩子建立更精细的情绪地图。 3. 处理“行为偏差”的黄金法则: 行为是冰山一角,情绪是水下主体。本节摒弃惩罚导向,采用“行为背后的需求挖掘法”。核心步骤包括:暂停(Stop)、观察(Observe)、提问(Inquire about the need)、共同解决(Co-create solution)。例如,当孩子扔玩具时,我们不再只关注“扔玩具”的行为,而是探寻他是否在表达“被忽略”或“感到无助”。 4. “修复性连接”的艺术: 承认父母并非完美,冲突在所难免。本章详细指导如何进行有效的“道歉与修复”。真正的修复不是一句“对不起”,而是明确承认自己的错误、理解给孩子带来的影响,并共同商定下次如何做得更好,以此展现情绪的复杂性和关系的韧性。 --- 第三部分:赋能未来——培养孩子的自我调节与解决问题能力(约450字) 高情商的孩子懂得如何管理自己,而非被情绪控制。本部分聚焦于将情绪转化为建设性行动的能力。 章节重点: 1. “情绪降温站”的设置与使用: 介绍在家中设立一个物理和心理上的“情绪安全区”。这不是“关禁闭”的地方,而是孩子可以主动去“冷静思考”的空间。详细指导如何引导孩子使用呼吸法、感官刺激(如握压力球、观察水流)来主动降低生理唤醒水平。 2. 从“救火队员”到“教练”的转变: 区分何时介入(当孩子淹没在情绪中)和何时退后(当孩子需要自己练习处理时)。教授“等待与引导”的平衡技巧,鼓励孩子在适当的挫折边缘独立尝试应对。 3. 冲突解决的结构化流程: 引入“非暴力沟通(NVC)”的简化模型,适用于家庭场景。引导孩子从“我感觉……”、“我需要……”的角度清晰表达诉求,而不是指责他人。提供大量练习场景,如玩具分享、作业分工、朋友间的误会等,让孩子在安全环境中演练如何提出“双赢”的解决方案。 4. 培养“成长型思维”在情绪管理中的应用: 帮助孩子理解能力和情绪应对机制是可以随着练习而提升的。当孩子在情绪面前退缩时,鼓励他们将“我做不到”转化为“我还没有找到应对的方法”。这种对努力的肯定,远比对结果的赞扬更能建立内在驱动力。 --- 第四部分:情商的延伸——社交智慧与人生韧性(约300字) 情商的最终目标是帮助孩子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建立有意义的人际网络,并具备面对人生起伏的韧性。 章节重点: 1. 社交情境的“读心术”: 如何引导孩子解读非语言线索(面部表情、身体姿态、语调变化),提升他们识别他人意图的敏感度。这对于预防欺凌、选择健康友谊至关重要。 2. 同理心与界限的辩证统一: 强调同理心不等于牺牲自我。指导父母如何教导孩子在关怀他人的同时,清晰、坚定地维护自己的需求和个人空间,区分“善良”与“讨好”。 3. 面对失败的“心理急救包”: 探讨如何将生活中的不如意(考试失利、竞选失败、友谊破裂)转化为学习经验。构建“反思日志”的简单模板,引导孩子在低谷期也能找到“我可以控制的部分”和“我学到了什么”,从而增强他们的心理复原力(Resilience)。 结语: 亲子关系是一段持续学习的旅程。本书提供的工具并非僵硬的教条,而是灵活的“心灵语言”,旨在帮助父母放下焦虑,以更深刻的理解和更坚定的耐心,与孩子共同成长,培养出内心丰盈、能够自信面对世界的未来栋梁。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曾田照子
 
  千葉縣出身,畢業於日本東洋大學文學系。曾任廣告製作公司文案設計師,後來獨立成為自由接案者。現在則活用養育三女的經驗撰寫相關書籍,著作包括《子どもを伸ばすママの言葉がけ 言ってはいけないNGワード55》(メイツ出版)、《「お母さんの愛情不足が原因」と言われたとき読む本》(中經出版)等。
 
繪者簡介
 
速水えり
 
  主要從事可愛的插圖、指南書插圖、兒童讀物插畫等創作,並將養育三名兒女的生活畫成四格漫畫,全力享受育兒生活中。
 
  erihayami.com/

图书目录

前言
第1章 讓孩子實際體會到「自己備受珍惜」,是自信的重要基礎。
01 你是笨蛋嗎?
02 不准哭
03 你就不能正常一點嗎?
04 因為你長得醜
05 真邋遢!
06 壞孩子
07 你明明是男生/女生
08 我最討厭你了
09 你這個騙子
本章總結
 
第2章 「可以繼續待在這裡」的安全感有助於培育孩子的自信。
10 回去自己的房間念書
11 不要插手!
12 我不要這樣的小孩
13 煩死了!很膩耶!
14 吵死了!
15 擋路、讓開
16 反正就是這樣!
17 我不聽藉口
18 給我說清楚!
本章總結
 
第3章 「我想挑戰!」的幹勁有助於打造孩子自信。
19 我不是說過了嗎!
20 不要讓我說那麼多次!
21 為什麼都不聽話呢?
22 你在搞什麼!
23 不要磨磨蹭蹭!
24 要當個好孩子
25 你會被那個人罵喔!
26 跟○○比起來……
27 弟弟就辦得到
28 這種題目也不會做?
29 別再做那些無聊事了
30 不要再拖拖拉拉了
31 你做什麼都不行
本章總結
 
第4章 「我辦得到!」的成就感能夠確立孩子的自信。
32 但是沒有100分吧?
33 你錯了吧
34 反正你辦不到
35 你只要認真唸書就好了
36 你好髒喔/不要弄髒啦
37 我不想聽你說人家的壞話
38 趕快去寫作業
39 你已經飽了嗎?
40 湊巧而已吧?
41 你這樣會被笑喔
42 別撒嬌了
43 給我道歉
44 別再自鳴得意了
本章總結
 
第5章 「父母守護著自己」的信賴感有助於拓展孩子的自信。
45 我不管你囉
46 很危險,快住手
47 我揍你喔!
48 你再這樣下去,沒辦法成為一個像樣的大人
49 可別失敗啊
50 啊~我不管你了啦
51 沒有我的話,你什麼都做不好
本章總結
 
第6章 「能夠生下來真是太好了!」的喜悅讓孩子的自信充滿光輝
52 你都沒長大耶
53 那個老師不太好對吧
54 你可別變得跟你爸一樣
55 我真不該把你生下來的
56 ……唉(嘆氣)
57 媽媽我很沒用
58 看來我的教育方法有問題
本章總結
 
第7章 「自己的人生要靠自己活!」的覺悟能夠推動孩子的自信。
59 你考一百分,就給你一百元
60 一定要第一名!
61 你有心就一定辦得到
62 真可憐
63 再加油一點!
64 我是為了你好
65 你要和大家當好朋友才行
66 你是我的生存意義
本章總結
後記

图书序言

  • ISBN:9789865115371
  • 規格:平裝 / 160頁 / 14.7 x 21 x 1 cm / 普通級 / 雙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图书试读

前言
 
在培養孩子的自信之餘,減輕育兒的煩惱與壓力吧!
 
  大家好,我是曾田照子。在照顧三個女兒之餘,我從事廣告或書籍文章的撰寫工作已經超過二十年了。在兼顧意外狀況頻繁的育兒生活與處理「文字」的工作當中,我發現了一個事實,那就是「只要改變說話方式,就能夠改變育兒生活」。
 
  為人父母,無論誰都會希望「孩子能夠擁有自信」。
  只要有自信,無論遇到多少困難,都能夠繼續挑戰,心想「我一定可以!」。
 
  就算遇到挫折或失敗了,也能夠心想「我還可以繼續!」並憑自己的力量重新振作,或者心想「那就試試看別條路吧!」然後積極調整方向。
 
  想要讓孩子充滿著自信,就必須:
 
  .認同孩子最真實的面貌,並採用正面話語。
  .孩子主動想做什麼時,不隨便否定。
  .孩子失敗時,不貶低孩子。
 
  也就是說,要懷著愛情,將孩子視為獨立的個體來尊重。
  沒錯,相信願意拿起本書的讀者們,應該都明白這個道理吧?
  但是……知道與實際上辦不辦得到是兩碼子事。
 
  在日常的忙碌生活中,我們難免會對無法如自己期望行動的孩子感到煩躁,甚至不小心對孩子說出過分的話,各位是否也有過這樣的經驗呢?(……我就曾有過這種經驗,雖然明知道這樣不對。)
 
  然後陷入自我厭惡之中,對育兒完全失去信心,各位也會這樣嗎?(這對我來說同樣是家常便飯,沮喪後面對孩子又變得更加沮喪,結果陷入惡性循環當中,這樣的事情也不是一次兩次而已。)
 
  仔細觀察周遭,我發現經常會有這樣的狀況:愈是認真思考孩子的事情、愈是想正面迎戰育兒挑戰的爸爸或媽媽,就愈容易說出「讓孩子失去信心」的違心之論……。
 
  明知道卻做不到的苦楚,想法不斷落空的育兒生活,真的是相當煎熬。
  我認為想要從中解脫的話,最重要的是要意識到自己的措辭遣詞。
  本書將依常見的育兒困擾,說明對孩子說話時的訣竅。
  只要利用簡單的話語,就能夠讓孩子的自信心成長茁壯。
  而善用增加孩子自信的話語,父母本身也會更加從容,對育兒自然也會更有信心。
 
  改變說話方式不需要特別的道具,也不需要上課或花錢,只需要稍微轉換自己的想法,因此每個人都能夠立即開始。
 
  而且效果也相當卓越(當然也會因人而異),請各位務必參考本書嘗試看看。

用户评价

评分

這本書的封面設計,第一眼就給人一種溫暖又紮實的感覺,那種不像一般市面上那些花花綠綠、浮誇標題的育兒書,比較沉穩內斂,讓人覺得作者是真正有經驗、有深度的。我記得我當初在書店看到這本書的時候,其實是抱著一點點懷疑的,畢竟「66堂課」、「7大關鍵」這種數字化的標題,有時候會讓人覺得內容是不是太過制式化,不夠貼近真實生活。但是,當我翻開內頁,看到它用一種非常貼近台灣家庭日常情境的口吻在敘述時,心裡就踏實多了。它沒有那種高高在上、批判家長的語氣,而是像一個經驗豐富的長輩或朋友,陪你一起梳理那些每天都在上演的親子小劇場。書中對於「需求」的剖析,我覺得特別精準,很多時候我們大人只是看到孩子在哭鬧、在頂嘴,就急著處理行為本身,卻忽略了行為背後那個小小的、快要受傷的心靈。這本書引導我們慢下來,去探問那個「為什麼」,而不是只忙著「如何管教」,這種思維上的轉變,對我來說,比學到幾句標準應對台詞來得更重要、更持久。它讓我開始意識到,很多我以為是「壞習慣」的行為,其實只是孩子在用他們有限的語言,大聲呼喊著「我需要你看到我」。

评分

如果用一句話來形容這本書帶給我的改變,那就是「從『控制』到『連結』的轉變」。過去我總覺得,只要我訂了規矩,孩子就該遵守,不遵守就是「不乖」,我的責任就是讓他聽話。結果呢?表面上是順從了,私底下卻累積了很多怨懟和疏離感。這本書讓我理解到,所謂的「掌控力」,其實是建立在孩子對父母的「信任感」之上。它花了相當大的篇幅去探討「同理心的實際操作」,那不是嘴上說說「我懂你」而已,而是要你怎麼在孩子情緒爆發的當下,放下手邊的工作,蹲下來,用那個專注的眼神去接住他的混亂。書裡分析了幾種常見的「非語言訊號」,例如孩子抱著玩具不放、一直重複問一樣的問題、或者突然變得非常黏人等等,這些細節過去我常常忽略,覺得那是小孩子愛鬧,但透過作者的解析,我才驚覺,那都是孩子在用「行為」寫出來的求救信。這種對細節的捕捉,讓我覺得這本書的作者簡直像是裝了X光機,能透視到孩子心裡在想什麼。

评分

總結來說,這本書給我的感覺,與其說是一本「教戰手冊」,不如說是一面能清晰映照親子關係現況的鏡子。它沒有提供任何速效解藥,因為作者深知,真正的親子關係是需要時間去雕琢和維護的。它最強大的地方,在於它真正地「賦權」給家長,讓我們不再是那個永遠在被孩子的情緒牽著鼻子走的「救火隊員」,而是成為那個有能力理解、有技巧引導的「關係建築師」。書中那些對於「安全依附感」的重要性論述,真的讓我深思良久。原來,孩子外顯的叛逆或任性,很多時候只是在測試父母的底線和愛是不是穩固的。如果我們能穩住自己的心,用那份堅定的愛去回應,很多看似無解的難題,自然就會迎刃而解。這本書的價值,不在於它教了你多少「標準答案」,而在於它成功地讓你開始「問對問題」,並且帶著一顆更柔軟、更有耐心的心,去迎接每一天的挑戰。

评分

坦白說,現在市面上教怎麼跟孩子「好好說話」的書真的太多了,多到有點讓人麻木,但這本很不一樣的地方在於,它不只是教你話術,它更像是一本「心理學入門」的工具書,但用的是最生活化的語言。我尤其欣賞它在舉例子的時候,非常細膩地描繪了台灣家庭的場景,像是週末早上睡不醒被催著起床、為了要不要看電視或玩平板產生的拉鋸戰,甚至是學校聯絡簿上的隻字片語引發的焦慮。這些場景,我幾乎可以一秒代入,然後立刻知道作者要我思考的點在哪裡。最讓我驚豔的是,它並沒有要求我們成為一個「完美的父母」,這點真的很重要。很多時候,我們讀完勵志書籍,反而壓力更大,覺得自己達不到那個標準。但這本書的基調是「理解優先於糾正」,它鼓勵我們承認自己也會累、也會有情緒失控的時候,然後教你如何在情緒平復之後,如何去「修補」那個受損的連結。這種務實的、允許人性不完美的態度,讓閱讀過程非常舒服,不會有「被審判」的感覺,反而像是在跟一位真正懂你的夥伴交流。

评分

這本書的結構編排,我個人認為是它的另一個強項。它不是那種從頭到尾一板一眼的理論灌輸,而是採用了「問題情境→核心概念→實用句型→延伸思考」的模組化設計。這對於忙碌的現代家長來說,實在是太友善了。我不需要一次讀完,可以隨意翻到我最近跟孩子衝突最多的環節去看。舉例來說,當我為孩子的「拖延症」感到焦慮時,我可以直接跳到相關章節,它不會只是告訴你「要設定時間」,而是深入探討拖延背後可能隱藏的「對失敗的恐懼」或「對被控制的不滿」。然後,它會提供幾組完全不同的對話範例,讓你看到,同樣的狀況,用A句型可能讓關係更僵,但換成B句型,就能讓孩子願意主動承擔責任。這種豐富的、多層次的解析,讓我意識到「溝通」從來不是單選題,而是需要根據當下的情境靈活調整的藝術。讀完一章,我常常會花點時間在腦中預演一下,明天早上可以怎麼試試看。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